书城童书启蒙三书
329900000007

第7章 《三字经》(6)

注释:

①经:儒家经典。②既:已经。③方:才。④子:子书,诸子百家的著作。我国古代图书按照经、史、子、集分为四类,其中经收录儒家经典,史收录各种体裁、各个时代的史书,子收录历代思想家的著作,集收录诗文集。⑤撮:择取。⑥要:要点,精要。⑦事:事物,事件。⑧荀扬:指荀子和扬雄。荀子,名卿,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名的教育家,有《荀子》一书传世。扬雄,西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著有《太玄经》《方言》两书。⑨文中子:姓王名通,隋朝有名的哲学家,著有《文中子》一书。10老庄:指老子和庄子。老子,姓李名聃,是道家的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称为《道德经》,是我国思想史上一部重要的道家思想著作。庄子,名周,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译文:

经书都读熟了,然后才可以读诸子百家的著作。读诸子书要抓住其要领,记住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事件。

在诸子百家著作当中,荀子、扬雄、文中子、老子和庄子的著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他们也被人称为“五子”。

读故事,懂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是道家学派继老子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

有一次,庄子与他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从这一段简短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庄子的心中,人与自然是一体的。

知识拓展

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变革,各学派纷纷开始著书立说。所谓的“诸子百家”就是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术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的总称。班固在《汉书》中将他们分为十家: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家,其中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是儒、墨、道、名、法、阴阳六家。

经子通①,读诸史。考②世系③,知终④始⑤。

自羲⑥农⑦,至黄帝⑧。号三皇⑨,居上世10。

注释:

①通:通晓,了解。②考:考查,考证。③世系:历代帝王家族传承的谱系。④终:结束,消亡。⑤始:开始,兴起。⑥羲(xī):伏羲氏,风姓,号太昊,他可称为中国的文化之神。⑦农:神农氏,姓姜,又称炎帝,他可称为中国的农业之神。⑧黄帝:姬姓,名轩辕,被推为我国中原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⑨三皇:指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10上世:上古时期。

译文:

经书和子书通晓了之后,就可以读史书了。读史书要考查历朝历代帝王家族传承的关系,明白他们兴起和消亡的原因。

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都生活在上古时期,这三位帝王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被后人称为“三皇”。

读故事,懂道理

伏羲降服龙马

女娲补天之后,中原一带成为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我们的祖先生活在这里,靠瓜果野食、鱼虾蚌蛤维持生计,春夏秋三季,人们的生活倒还可以应付,可是到了冬天,树上的果子没了,河里的水结冰了,人们就只能忍饥挨饿。

后来,出现了一个圣人伏羲。传说他是女娲的哥哥。他从天上来到人间,教人制造农具,开垦荒地,种植五谷。从此人们学会了储存粮食,冬天的生活才算有了保障。

伏羲在这里住了一段,看到这里的人已经掌握耕作技术,便到别处造福苍生去了。他走后不久,黄河的几条支流里便出现了一个妖怪。它头似龙,身似马,满身旋涡状的鬃毛。人们按它的模样,称之为龙马。龙马凶猛无比,它跑到哪里,哪里就一片汪洋,许多土地被淹了,许多人丧身水中。人们组织起来与龙马搏斗,但总是打不过龙马。无奈中的人们,都盼望伏羲回来降服龙马。

果然,不久之后,伏羲就乘坐六龙车,身披彩衣飘然而至。那头作恶多端、凶猛无比的龙马,见了伏羲就像见了主人一般,顿时变得驯服温顺起来。在伏羲的感召下,龙马痛改前非,它还发挥自己深识水性的特长,疏通了河道,消灭了害人的野兽,使中原的人们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知识拓展

三皇五帝

我们常说的“三皇五帝”,指的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但是,对于“三皇五帝”所指代的帝王,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人们比较认可的说法是“三皇”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唐①有虞②,号二帝。相揖③逊,称盛世。

夏有禹④,商有汤⑤。周文武⑥,称三王⑦。

注释:

①唐:尧帝,帝喾(kù)之子,号唐陶氏。因为他的封地在陶和唐(今天的山东一带),所以史书上称他为“唐尧”。②有虞:舜帝,相传舜称帝以前封地在虞国(今河南虞城县),称帝后将虞作为国名,人称“有虞氏”。③揖(yī):拱手行礼。揖逊,这里指禅让,把统治权让给贤人能者。④禹:传说中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因为他治水有功,舜将帝位传与他,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朝。⑤汤:又称武汤,商朝的建立者。原为商族领袖,经十一次出征,成为当时强国。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⑥周文武:周代的开国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统治期间,施行仁政,使国力达到强盛。⑦三王: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为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王,简称“三王”。

译文:

唐尧和虞舜,是以贤德著称的两位帝王,号称“二帝”。他们相继禅让帝位,他们统治的时期天下太平,开创了太平康安的盛世。

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文王和武王,并称为三代之王。

读故事,懂道理

尧舜禅让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舜和禹。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那时候,有什么大事,部落联盟首领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

尧年老之后,就想找一个继承他首领位置的人。于是,他就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继承人的问题。大家都觉得舜很有德行,便推举了舜。为了考察舜的德行,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

舜的父亲是个糊涂的人,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很傲慢,但是舜的父亲却很宠他,不喜欢舜。尽管这样,舜还是对他的父母、弟弟很好。

有一次,舜的父亲趁着舜修补谷仓的时候,撤掉了梯子,并且还放了一把火,想把舜烧死,而舜却死里逃生。尧的女儿知道后很惊讶,心想:舜的父亲为什么要杀害他呢,难道是他不孝顺吗?后来,她们才知道是舜的后母在捣鬼。

事后,舜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照样孝敬自己的父亲和后母。

通过长期的观察,尧发现舜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于是就把王位禅让给了舜。

知识拓展

禅让制

禅让制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袭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又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夏传子①,家天下②。四百载,迁③夏社④。

注释:

①传子:将帝位传给儿子。②家天下:把国家当成一个家族的私有财产。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帝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此开启了中国古代把国家作为家族私有财产世代相传的历史。③迁:转移。④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神坛,后来用作社稷、国家政权的代称。

译文:

夏禹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从此禅让制度就被父传子的世袭制度所取代,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了。经过四百多年,夏朝的统治结束了。

读故事,懂道理

夏启夺天下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禹年老之后,召集各部落推举新的部落首领,众人一致推举禹的助手皋陶(gāoyáo)。但是不久之后,皋陶就去世了,于是大家又推举了皋陶的儿子伯益。后来,禹在巡视会稽(今浙江绍兴)时去世。

禹死之后,本来应该伯益做部落首领的,但是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拥立禹的儿子启即位,便起来反对伯益。于是启在大家的推举之下登上了王位。这时,一些跟启关系较好的部落首领也纷纷来朝贺。

伯益非常生气,就率兵来攻打启。可是这时启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加上他早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所以轻而易举地打败了伯益,并且杀了伯益。这样,启就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君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了。以前的“禅让”选举制度从这个时候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从此以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知识拓展

家天下

“家天下”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礼记》中提到,在大禹以前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选贤与能)。大禹以后的社会,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天下为家),私有制成为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家天下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了西周时期,进一步提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口号,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家的私产。

汤伐夏①,国号商。六百载,至纣②亡。

注释:

①汤伐夏:夏朝最后的君王夏桀,残暴无道,诸侯纷纷反抗。商族首领汤起兵讨伐,取得天下,建立商朝。②纣: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个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译文:

商汤起兵讨伐夏桀,取得天下,建立了商朝。商朝延续了六百年,到商纣王时灭亡了。

读故事,懂道理

商汤灭夏

夏朝的末代君主夏桀是个昏君。为了给自己盖豪华的宫殿,他驱使成千上万的人干活,百姓们苦不堪言。夏桀还大肆兴兵对外征伐,这让百姓更加疲惫。

这时,黄河下游的商部落日益强大起来。商的首领汤表面上臣服夏朝,暗中却不断地收揽人心,扩大自己的实力。渐渐的,归顺商部落的人越来越多了。汤见时机成熟,就发兵大举进攻夏朝,一直打到了夏朝的都城。

夏桀带领残部出逃,商军一路追击,在鸣条(今山西安邑县)一举歼灭了夏军,并俘虏了夏桀。于是,夏朝就被商朝取代了。

知识拓展

商纣王

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任君王,名辛,为帝乙的儿子,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我们现在吃饭用的筷子,据说就是他发明的。纣王曾平定东面的少数民族,使得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虽然纣王才智过人,但是他拒绝纳谏、沉迷酒色、对人民施以暴政,最终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率兵讨伐,牧野之战时,许多士兵阵前倒戈,纣王大败,后来他在鹿台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给烧死了。

周武王,始诛①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②,王纲③坠④。逞⑤干戈⑥,尚游说⑦。

注释:

①诛(zhū):讨伐,消灭。②周辙东:指周平王将国都迁至洛阳。周武王在镐京建立国都,史称西周,平王迁都洛阳后改称东周。辙,车行的线路,比喻迁移。③王纲:王朝的纲纪制度。④坠:坠落,衰落。⑤逞:显示,炫耀。⑥干戈:干与戈都是武器,这里引申为战争。⑦游说(shuì):指战国时期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

译文:

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王,杀死纣王,建立了周朝。周朝历经八百余年,是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

自从周平王迁都东边的洛阳之后,周王室的统治逐渐衰落。诸侯们各立为王,彼此间互相炫耀武力,干戈四起,天下纷乱不堪,谋士、说客开始大行其道。

读故事,懂道理

苏秦游说六国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许多说客都想乘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他们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进行游说,当时,游说之风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