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工作要有好心态,做事要有好方法
330000000002

第2章 你的态度还好吗(1)

——盘点职场中常见的几种态度盲区

“推”:出了责任,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推卸责任

一场众人期待的话剧演砸了,剧院经理非常生气,他把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叫来,以便弄清楚究竟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经理首先问导演:“说说你的看法。”

导演说了一大堆理由:编剧设计的台词过于拗口、服装师迟到十多分钟、灯光和美工没能按照要求工作、演员的表演还欠火候……经理听了之后说:“那么作为该剧的导演,你的责任是什么呢?”导演说:“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我完全无关……”

一场众人期待的话剧,最后以“演砸”而告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人人都像这个导演一样,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推卸责任。现实工作中,部门就像演员一样在工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每个部门像这些演员都这样互相推卸责任,每个部门都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这个部门注定会被“搞砸”。

当工作出现困难时,不寻找自身的问题,而是指责相关部门没有配合好自己的工作,相互推诿、扯皮,责任能推就推,事情能躲就躲。最后,问题只有不了了之。

在某企业的季度会议上,营销部经理说:“最近销售不理想,我们得负一定的责任。但主要原因在于对手推出的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先进。”

研发经理“认真”总结道:“最近推出新产品少是由于研发预算少,大家都知道杯水车薪的预算还被财务部门削减了。”财务经理马上接着解释:“公司成本在上升,我们能节约就节约。”这时,采购经理跳起来说:“采购成本上升了10%,是由于俄罗斯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急速攀升。”

于是,大家异口同声说:“原来如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没有责任。最后,人力资源经理终于发言:“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从营销经理到财务经理,到采购经理,大家都觉得销售不理想跟自己没有关系,找借口逃避自己的责任,难道真的将所有的责任归结到俄罗斯的矿山爆炸上?在笑过之后,我们是不是会发现其间有我们自身的身影呢?没有对问题负责任的态度,那又怎么去解决下一步的工作,这些经理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职场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境。很多时候出了问题,有的人总是喜欢推卸责任,这种人第一,证明“我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第二,“我是没有错误的,不应该处罚我”。

犯了错误有什么理由要解释时,每个人首先要反省,理由是不是客观事实,是不是真实可信,是不是只是想用来掩饰自己的错误?然后回头看看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在整件事的过程中确实有错误的地方,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责任,诚恳地承认错误,并且要主动改善自己的工作,积极地寻求补救的办法。

这种对自我的严格检查,可能刚开始时有些困难,但是你要相信,只有勇于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给别人,你才有可能是一个让别人信得过的人,一个优秀的人。

北京的爱乐乐团在上海一家琴行订购了一台钢琴,在音乐演奏会的当天发现琴脚坏了,这对演奏效果的好坏有着致命的弱点,一台瘸腿的琴是无法流畅地演奏的。

琴是由一家航空物流公司托运的,这款琴是公司代理的德国的一款琴,由于质量好脱销了。消息从北京传回上海后,外贸部积极跟厂家沟通,但从德国运一台到北京最少也得三天。 销售部经理马上跟爱乐乐团沟通,稳定情绪,品质部马上派人坐飞机到北京检查琴的音色效果。

这时,一个钢琴老师走过来说,做个凳子把琴整体托起来,就可以解决问题!

是啊,一只脚的工艺只能找厂家解决,但做个凳子在哪里都能解决。技术部在跟专家沟通之后,很快就设计好了解决的办法,问题终于在演出之前解决了。

这个消息在被人们传播以后,公司的订单纷至沓来。 

钢琴的脚很可能是物流公司在运送途中弄坏了,但这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就是琴交到客户手中时已经坏了,琴的品质已经不是厂家和销售公司承诺的品质了。但出了问题,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各个部门的人积极贡献自己的能力,既保证了演奏会的如期进行,也为公司赢得了赞誉,声誉就是企业的利益。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如果错误确实不是个人的过失造成的,也不要急于替自己辩解,而应着眼于整个公司的利益,等事情得到妥善的处理后,事情的真相自然会浮出水面。如果确实被误会了,上司也自然会在事实中看到,还整个自己一个清白。

在工作中如果遇到问题,要敢于勇敢地站出来。当真正开始着手解决眼前的问题时,问题就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棘手。面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当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处理时,这些问题就会在我们的思考面前低头。企业里的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努力地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它,就会发现企业永远拥有无穷的活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勇于承担起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责任,积极地寻找并把握谋求公司利益的机会。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老板信得过的人,也才能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员工。

“怨”:遇到问题习惯去抱怨,而不是想办法解决

萧明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么“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什么“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等。每天,萧明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因此,萧明每时每刻都窥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稍有空隙,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萧明一同进厂的3个工友,各自凭着精湛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独有萧明,仍旧在抱怨声中做着他讨厌的修理工。

一个习惯将抱怨挂在嘴边的人,只会与成功渐行渐远,滑向失败的深渊。抱怨最终的受害者是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有太多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怀疑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

工作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项任务交代下来后,如果上司不追问,结果十有八九会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级不跟踪落实,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反馈;还有的人面对布置的工作常常只会睁大眼睛,满脸狐疑地反问上司:“怎么布置这样的工作?我不会做啊!”

抱怨的人很少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认为主动、独立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家常便饭。他们只知道抱怨,却不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他们根本不知道被公司重用是建立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基础上的。他们整天应付工作,不停地抱怨,结果,他们失去了工作的动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然,他们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取得斐然的业绩。最终,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升迁和加薪机会。

虽然抱怨会减轻个人心中的不快和不满,但却不能使人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一个人一旦开始抱怨,自然会分散工作精力,如果陷入抱怨的深渊里,就会产生一种对抗的心理,故意消极对待工作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这样,能及时完成的工作也寻找借口拖延,能完美解决的问题也留个小尾巴,刁难上司或同事。

抱怨的人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这样他就不能及时改进工作方法,甚至固守着自己的那一套不放,工作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抱怨还是一种极易传染的毒素。当一个人喋喋不休地抱怨时,就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一旦出现有同感的话题,就会瓦解别人的控制力,让别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抱怨中去。这样,抱怨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样在公司里肆虐,正常的工作氛围就会被搅得乌烟瘴气,大大影响组织的协调性和凝聚力。

明威非常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经常抱怨不休。一天,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在公司里一点也不受重视,工资是最低的,老板还经常责骂我。我决定辞职不干了!”

朋友笑眯眯地说:“你对公司的贸易情况熟悉吗?你对报关的手续和技巧完全弄清楚了吗?”

明威不屑地说:“我懒得钻研那些东西。”

朋友说:“我建议你把这些都搞明白了再辞职,这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明威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为了尽快把这些东西搞明白后辞职,他停止了抱怨,开始积极学习和工作。半年后,他又和那位朋友聚在一起。

朋友笑眯眯地问:“你从那家公司辞职了吗?”

明威摇摇头说:“现在老板对我刮目相看了,给我加了薪,还委以重任,我决定留下来好好干。”

朋友得意地说:“这种情况我早就料到了。”

要消除抱怨,关键是转变态度。当你认识到抱怨根本无济于事时,你才会主动改变这种陋习。一旦不再抱怨,你的工作自然会大有起色。

因此,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问题,都必须学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抱怨没有任何意义。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抱怨更少、自我反省更深刻的人总是比其他人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问题对于这些人来说,不仅不是阻碍和累赘,而且还是通往成功的基石。

无谓的抱怨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之外别无用处,所以当问题出现时,与其抱怨还不如反省自己。许多问题的产生和恶化实际上正是由人们的不经常反省造成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处处反省自己、时时总结经验教训,那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的发生,即使当问题发生时,也可以集中精力将问题及时解决。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年轻时曾经在一家电器商店当过学徒。同时在这家店里帮工的还有另外两个学徒,他们都是同时进入这家商店的。开始时,三人薪水很低,另两个学徒时常发些牢骚和抱怨,对工作日渐马虎起来。

松下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电器方面的事情,这次到了一家电器商店工作,面对着那么多的电子产品,他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他每天都比别人晚下班,用这些时间阅读各种电子产品的说明书;同时其他两个同事外出休闲的时候,他参加了电器修理培训班。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电器知识上面,因为他决心用学习让自己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在这种时候,他的两个同事却因为这些而嘲笑他。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止松下继续学习的决心。

终于,通过不断的努力,他从一个对电器一窍不通的学徒变成了一个能够给顾客清楚明了地讲解电器知识的专家,并且还可以自己动手修理与设计电器。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店主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对松下的这种学习精神非常赏识,不久便将他由普通学员变成了正式员工,并且将店里的很多事情都交给他处理。这为松下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之相反,他的两个同事最后的结果却是,因为一直没有学识上的进步,最终只能被商店解雇。

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在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和剖析,而不是抱怨。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就在我们的抱怨声中被一次一次地错过了,直至事情变得无可救药,而我们也会在顷刻间被问题击得粉碎。

通过抱怨,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黑暗和恐惧仍然存在,而且还会因为人们的逃避和夸大而增加问题解决的难度。“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起一支蜡烛”,这句话是克里斯托弗斯的座右铭,它也应当成为指导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条准则。

“怠”:只敢去想,而不肯采取行动

在一次行动力研习会上,主讲师做了一个活动。他说:“现在我请各位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大家必须用心投入,并且采取行动。”他从钱包里掏出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说:“现在有谁愿意拿50元来换这张100元的人民币?”他说了几次,很久没有人行动,最后终于有一个人跑向讲台,但仍然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主讲师和那一张人民币,不敢行动。主讲师提醒说:“要配合,要参与,要行动。”那个人才采取行动,换回了那100元。他顷刻便赚了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