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332300000015

第15章 揭开常见不良心理的面纱 (10)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

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

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过度的欲望让蜈蚣步伐缓慢、举步维艰,而人的心里一旦产生过分的欲望,终有一天,也会出现超载的现象,而这种负荷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到了一个可怜流浪汉,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

这个修道者的最初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了,一切都是因为欲望。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

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想要的越来越多,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贪婪滋生祸端

法国杰出的哲学家卢梭用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形容现代人的物欲,他说:“10岁时被点心、20岁被恋人、30岁被快乐、40岁被野心、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的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物欲太盛。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然而,物欲太强,你就会沦为欲望的仆人,一生也不会轻松。

人的欲望总是在潜移默化中膨胀。

有一个男人,经过了自己的艰苦努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房子、车子在他的生活中样样齐。投身商海这么多年,没日没夜的奔波、操劳的他,有一天终于感觉累了、疲倦了,看着渐渐发福的太太,不由得感叹道:“太太,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也算小富有余了,我想好好休整一年,然后去找个简单的工作。”

太太不满:“作为男人,要有远大志向,不能稍富即安,我们离真正的富翁还差太远。”

太太的话像针般又一次深深地扎进男人的心中,男人的尊严在那一刻激灵了一下,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就为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他头一次迷茫了。

然而未等他再展宏图,他却轰然倒下了,莫名其妙的消瘦,胸部长时间的憋闷,让他不得不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让他头晕目眩,诊断书清晰地写着两个字:肺癌。他差点跌坐在椅子上,医生握着他的手,安慰他:“慢慢调养,保持快乐的心情。”

回到家中,他感觉房间突然变小了,太太也变得陌生好像不认识了,整天一句话也不说,常常面对着窗外的小鸟发呆,自己再也飞不高了,什么创业,什么人生,什么追求,此刻都失去了意义。

终于有一天,他头也不回地走了,留给他妻子的只是一页白纸的留言:

欲望是滋生祸端的根源。

他的妻子看到这短短的几个字,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泪流满面。

因为贪欲,而迷失方向的人比比皆是;因为贪欲,而丧失天良的人也随处可见。贪欲不仅可怕,也是导致许多人失败的原因。

在巴拉圭有一对即将结婚的未婚夫妻,很高兴地大喊大叫、相互拥抱,因为他们中了一张高额彩券,奖金是75万美金。

可是,这对马上要结婚的新人,在中奖后隔天,就为了“谁该拥有这笔意外之财”而闹翻了。两人大吵一架,并不惜撕破脸,闹上法庭。为什么呢?因为这张彩券当时是握在未婚妻的手中,但是未婚夫则气愤地告诉法官:“那张彩券是我买的,后来她把彩券放入她的皮包内,但我也没说什么,因为她是我的未婚妻嘛!可是,她竟然这么无耻、不要脸,居然敢说彩券是她的,是她买的!”

这对未婚夫妻在公堂上大声吵闹,各说各话,丝毫不妥协、不让步,所以也让法官伤透脑筋。最后,法官下令,在尚未确定谁是谁非之时,发行彩券单位暂时不准发出这笔奖金!而两位原本马上要结婚的佳偶因争夺奖券的归属而变成怨偶,双方也决定取消婚约。

有人说:“结婚,经常不是为了钱;离婚,却经常是为了钱!”

的确,人的私心、贪婪,常使人跌倒,重重地跌在自己恶念的祸害里。

事实上,我们所拥有的并不少,而仅仅因为欲望太多就使自己不满足,甚至憎恨别人所拥有的或期望比别人拥有更多,以致心里产生忧愁、愤怒和不平衡;欲望太多,就会导致心理贫穷!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同理,我们也可以说欲望越大,就越容易致祸,的确,古往今来,多少人欲壑难填,多少人被贪婪打败,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减少欲望,懂得舍弃,只有这样才能从贪婪中解脱,从而获得心里安宁。

学会知足与放弃

从前,一个想发财的人得到了一张藏宝图,上面标明了在密林深处的一连串宝藏。他立即准备好了一切旅行用具,特别是他还找出了四五个大袋子用来装宝物。一切就绪后,他进入了那片密林。他斩断了挡路的荆棘,蹚过了小溪,冒险冲过了沼泽地,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宝藏,满屋的金币熠熠夺目。他急忙掏出袋子,把所有的金币装进了口袋。离开这一宝藏时,他看到了门上的一行字:“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他笑了笑,心想,有谁会丢下这闪光的金币呢?于是,他没留下一枚金币,扛着大袋子来到了第二个宝藏,出现在他眼前的是成堆的金条。他见状,兴奋得不得了,依旧把所有的金条放进了袋子,当他拿起最后一条时,上面刻着:“放弃下一个屋子中的宝物,你会得到更宝贵的东西。”

他看了这一行字后,更迫不及待地走进了第三个宝藏,里面有一块磐石般大小的钻石。他发红的眼睛中泛着亮光,贪婪的双手抬起了这块钻石,放入了袋子中。他发现,这块钻石下面有一扇小门,心想,下面一定有更多的东西。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打开门,跳了下去,谁知,等着他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片流沙。他在流沙中不停地挣扎着,可是越挣扎他陷得越深,最终与金币、金条和钻石一起长埋在了流沙下。

如果这个人能在看了警示后离开的话,能在跳下去之前多想一想,那么他就会平安地返回,成为一个真正的富翁了。知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给了自己一个生存的空间,给了自己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

物质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

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正像《伊索寓言》里所说的:“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所以生活中我们应该明白: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但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谁说喜欢一样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它。有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甚至走向极端。也许他得到了他喜欢的东西,但是在追逐的过程中,他失去的东西也无法计算,他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

有时候,为了强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的身心都疲惫不堪,是很不划算的。有些东西是只可远观的,一旦你得到了它,日子一久你可能会发现其实它并不如原本想像中的那么好。如果你再发现你失去的和放弃的东西更珍贵的时候,你一定会懊恼不已。所以也常有这样的一句话“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所以当你喜欢一样东西时,得到它并不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不想占有就不会太坎坷,所以,无论是喜欢一样东西也好,喜欢一个位置也罢,与其让自己负累,不如轻松地面对,即使有一天放弃或者离开,你也学会了平静。

人赤条条地来去于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当你煞费心机获取来的又在自己赤条条地离开之前交给他人的时候,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相反,假使我们能对我们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我们便会洒脱地自得其乐,幸福也在其中。所以有人提出:“人生是这样的短暂,我们纵然身在陋巷,也应享受每一刻美好的时光。”

自私的人停留在狭小自我的束缚里,无法想像和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自私的人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一味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自己私欲得到满足的时候却心安理得地享受。

自私和无私之间仅是一线之隔,越过它,你可以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这是最大的喜悦,也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

自私就是自毁

自私是一种极端利己的心理,自私的人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只计较个人得失,不讲公德;更有甚者会为私欲铤而走险,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自私也是诱发贪婪、嫉妒、报复等病态心理的根源。

历史一再证明,自私的人是没有好结局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自私就是自毁,自私者到最后只能独自吞噬恶果。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教徒心里一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意,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马上瞎掉,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两个眼睛也立刻瞎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