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是当事者在其生活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洁癖,当事人都应让自己明白,整洁干净自然是好,但凡事不能绝对。人的天性中应有一点对乱的宽容,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心态与生活的稳定与正常。
“脏”并不可怕
引起洁癖的原因主要在于存有某种固执概念的心理失常。有些人在生活中因思想观念的影响给自己定下许多清规戒律,内心就产生潜隐的冲突,于是形成洁癖。
洁癖的做法好像是很卫生,但却感受不到幸福,只感到紧张和痛苦,觉得活得特别累,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其实,卫生是为了健康,健康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创造价值或谋求幸福生活,但不是为了不生病,也就是说,卫生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过分的洁癖只会导致人的免疫功能的减退,影响健康。人适度地接触病菌,反而会产生抵抗力。假如,有两个人去一个有病菌的场所,一个是洁癖,特别爱干净,一个不是洁癖,谁更容易感染病菌?是“洁癖”。因为后者身上的一些病菌使他体内产生抗体,会和外来病菌进行战斗,而“洁癖”没有任何防备,病菌可以长驱直入。
事实上,乡下那些卫生条件不如城里的孩子身体更健康。适当地“脏”一下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温室的花朵更经不起考验。况且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与外界环境隔绝,致病的病原体是始终存在的,人的免疫机能阻止着疾病发作;频繁洗手(衣)对预防疾病没有太大的用处,大多数病原体用肥皂是杀不死的。
洁癖所带来的危害超过益处。细菌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日常接触到的众多细菌对我们的生活与健康是有益的。如果不加选择地灭菌,就可能给那些抵抗力、适应性、侵袭力强的有害病菌开绿灯,破坏人体内及自然环境的微生物平衡,以致有害的超级细菌大量生存和繁殖。在心理咨询门诊,就有许多有洁癖的人同时还易患口腔溃疡、腹泻、感冒、咽炎等疾病。
所以,“脏”并不可怕,“脏”还是上帝给予人类的礼物,它筑就身体的强大防线,使人的免疫力大为提高。去掉“脏”的意识,容纳自然的一切!
开灯睡眠是指在夜晚睡觉时必须开灯,且在睡眠状态下也不能熄灯,造成对灯光的依赖。开灯睡眠是对黑夜的恐惧,会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对人的心理也有严重的影响。
所以,睡觉时切忌明灯高照,因为光线太强,易使人兴奋,难以入睡,如果长期开灯睡觉,身体内控制新陈代谢的“生物钟”就会被扰乱,不仅会导致疾病发生,还会影响睡眠。
只要想改,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克服开灯睡眠的习惯,相信你自己!
开灯睡眠坏处多
开灯睡眠是一种不良嗜好,其实质是对黑暗的恐惧。这种对黑暗的恐惧大半是从幼年时期开始的。因为在此期间,儿童们最爱听有关鬼、神的故事。而这类故事的背景、内容及人物的出现,又常常是在晚间或平常人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以显示生动性和神秘性。久而久之,他们便将对妖魔鬼怪的恐惧与黑暗连在一起,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导致不敢关灯睡觉。这是开灯睡眠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了一个噩梦,这些恐怖的经历未能及时排遣,也可能造成对黑暗的恐惧。
郑永7岁的时候曾有一次溺水的经历,后被乡亲救上来,晚上睡觉时经常会浮现溺水时在水下挣扎的情景,觉得很害怕,于是起来开着灯睡觉,但一关灯又会有幻觉。从此郑永就形成了开灯睡眠的习惯。关灯后就睡不着,让父母觉得很奇怪,自己心里也疑虑重重。
有位24岁的男大学生,夜间无论何时都不敢走进室内的卫生间。白天他感觉没什么,但一到晚上就控制不住害怕,他自己也承认毫无道理,后来发展到不敢关灯睡眠,即使跟别人同住一室也要开灯。一关灯,他就吓得哇哇大叫。一次,父亲强迫他去卫生间,他竟昏倒在客厅里。原来在幼年时,一次他在乡下奶奶邻家听小朋友讲了一个有关鬼怪的故事,描写一位巨人,专吃十岁以下孩子的心,喝他们的血,挖他们的眼。听完故事后他满怀恐惧蹒跚归家。当时天色已黑,只有些许星光,虽然离家很近,但要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他内心正惊恐着,突然发现一个巨人向他走来,他顿时两腿发软,昏倒在地。实际上,他所遇见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由城内归来,背着箩筐在黑暗中显得特别巨大,加上这位农民喝了几杯酒,步履踉跄,看起来更像一个张牙舞爪的巨人。他的昏倒并未惊动这位农民,他在地上昏睡了足足半个小时,才被家人发觉抱回家,但从此对黑暗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夜晚不敢关灯睡觉。
开灯睡眠易破坏人体免疫功能。最近,医学科研人员研究证实,入睡时开灯将抑制人体有一种叫褪黑激素的分泌,使得人体免疫功能降低。经常值夜班的如空姐、电信工作人员、医生、护士等夜班一族,癌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人要高出两倍。医学家警告,开灯睡觉不但影响人体免疫力,而且容易患癌症。
这是因为科研人员发现,在夜间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大脑底部的松果体腺体会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褪黑激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得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心脏得以喘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加强,机体得到恢复,甚至还有毒杀癌细胞的效果。但是,松果体有一最大的特点是,只要眼球一见到光源,褪黑激素就会被抑制命令停止分泌。一旦灯光打开,褪黑激素的分泌或多或少都会被抑制而间接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日夜颠倒的环境条件下,自然免疫功能会下降。而夜班工作者,要在下班之后入睡时,尽量将室内的光线调整到最黑的限度,使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足够的褪黑激素,以保证人体正常的需要,使疲惫的机体尽快得到恢复。俗话说,“吃一斤不如睡一更”,但愿你有高质量的睡眠。
医学家还进一步发现,有变压器的电器用品,应让其尽量远离床头,比如床头音响、闹钟、调光型台灯、充电器,等等。因为这些电器的电波长期离人体太近,近距离的接触容易使人体荷尔蒙分泌改变。鉴于此,专家警告使用这些电器最好远离床头30厘米比较保险。
另外,开灯睡眠易造成儿童近视。
多年来医生和家长对关于造成学龄前儿童眼睛近视的原因认为有两种因素:一是父母遗传,二是看电视过多,受到电磁辐射的侵扰。美国学者又提出第三种因素,即婴幼儿夜间在开灯的房间内睡眠可受到灯光的伤害。
为了弄清楚开灯睡眠对婴幼儿的视觉器官发育是否具有不利影响,美国学者先进行了动物实验,得到了肯定答案。儿童眼睛近视率与儿童在婴幼儿期时夜间睡眠灯光照射状况呈正相关。
不过从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为避免婴幼儿的视觉器官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儿童夜间睡眠时大人应关闭室内电灯。夜间照顾婴幼儿时,应使用光线暗淡的灯具。
摆脱对灯光的依赖
如何矫治开灯睡眠癖这种严重的心理问题,摆脱对灯光的依赖呢?
1多看些科学书籍,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认识到鬼怪于世间并不存在,对鬼怪的惧怕而产生对黑暗的恐惧是一种幼年时期的幼稚情绪反映。如上例,应向患者说明那天晚上所碰到的并非巨人,而是活生生的某位农民,并在一番说明之后重演那天晚上的一幕,从认知上、潜意识里消除恐惧。
2可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根据对黑暗的恐惧程度,建立一个恐怖等级表,然后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依次进行系统脱敏训练,不断强化,直到能关灯睡眠为止。例如,可找家人陪着一起关灯谈话,到数人一起关灯静坐,再到一起关灯睡眠,再到一人关灯静坐……最后一人关灯睡眠。
3选择灯光瓦数低些的,能调节亮度的台灯,晚上逐步调低亮度,慢慢地就适应无灯光睡眠了。能选择自动调暗、到一定时间不知不觉地关掉的台灯最好。
4临睡前做些运动,可洗个凉水澡,看一些有益身心的书籍,让身体累些,然后关灯就睡。
在生活中,有些人害怕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如飞机、汽车或轮船等。他们不是简单的害怕晕车、呕吐,而是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恐惧心理,这就是“乘车恐惧”。“乘车恐惧”者明知乘车没有危害,害怕是不切实际、不必要的,但却无法控制焦虑和不安,为此主动回避乘车。给人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给人的心理造成焦虑的影响,必须努力克服。
认清恐惧的根源
乘车恐惧是指对乘坐汽车或乘车经过某一特定区域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焦虑情绪,以致害怕乘车的现象。关于乘车恐惧的病因,至今尚不太清楚。但诸多看法认为,乘车恐惧与患者过去的某一特定经历有关,对这一特定经历的条件反射可能是诱发乘车恐惧的病理机制。条件反射学说认为,当患者遭遇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这一事件即成为恐惧性刺激,而当时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惧的刺激(无关刺激)也同时作用于患者的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故而今后凡遇到这种情景,即便是只有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如患者经历了一次车祸,车祸才是导致恐惧的条件刺激,而类似的汽车则是无关刺激,由于这一恐惧情景的泛化,类似的汽车也成了恐惧源。
时间久了泛化会引起严重的病理反应。正如一次出车祸,十年怕坐车那样,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曾做过一个实验,他采取一些手段使一个四岁的孩子对兔子害怕,结果很快这个孩子害怕起一切有毛的东西,例如狗、长毛绒玩具,甚至长着胡子的人等。
孙刚是一家某企业的会计,家离公司乘车有半小时路程。一直以来,他都是乘公共汽车上下班,从无晕车、恶心的反应。一次归家途中,前边一男青年骑自行车抢道猛拐弯,公共汽车被迫紧急刹车,乘客因惯性作用被弄得东倒西歪。孙刚在车上站着,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猛冲,差点摔倒,当时他吓了一大跳,从此,一上车心里就感到紧张、恶心。逐渐害怕乘车,只好步行一个半小时去上班。
小张是一个待业青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有一次去搭车,汽车刚一发动,不知怎么搞的,他突然惊慌起来,顿时浑身颤抖,心跳加剧,呼吸急促,他赶快下了车,从此后,就一直不敢搭汽车了。初中毕业后,不知怎么又出现了更奇怪的情况:去看电影心里不好受,去爬山心里也紧张,觉得地球仿佛在转动,还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发展到现在,只要想到什么可怕,就能使心跳剧烈,心神不定。开始,他以为患了心脏病,多次去医院检查都说心脏正常。现在整天担惊受怕,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更不敢出远门。他十分苦恼和痛苦,不知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张患的是乘车恐怖症,主要是由童年的经历造成的。小张在小学四年级时的一个星期天,他和母亲准备进城去买东西。公共汽车开来了,母亲牵着他正要登车时,车子的刹车失灵,突然向前滑行起来,滑进了路边的水田里。他和母亲尚未上车,所以没有跟车子一起摔到田里。不过车上的人也没遭难,最严重的也只是受了点轻伤。但他母亲却对他和后来碰到的熟人说:“我们是福大命大,刚才真是危险极了!”后来,他回想当时的经历时,也觉得可怕,他想的是:当时他和母亲如果登上了车,一定是站在门边,车一滑动,肯定会摔下车来,一定会被车子的后轮碾死,于是他由此有了乘车恐惧。小张起病于一起轻微车祸,病情发展于心里对事件严重性的想像,再加上以后的有意回避,恐惧感越来越严重,伴有较重的心理焦虑症。
从此对乘车不再恐惧
如何消除乘车恐惧呢?
1可用行为矫正技术。有个男孩因为怕鬼而晚上不敢入睡,请家长就反复向他讲述鬼故事,要求他每次听了故事后不能做出逃避反应,让男孩被迫认识到他的种种想法及恐惧其实根本伤害不了他,这种治疗表面上看起来是增加了男孩的恐惧,实际上男孩的恐惧随着可怕的描述反而逐渐降低了。鬼故事讲了四遍后,男孩终于明白并没有鬼来伤害他,根本就没有鬼。后来,这个男孩非但入睡毫无困难,而且还向人炫耀自己会编恐怖故事。
2与亲人或朋友一同乘车,并各自坐在一边,装作不认识。车子启动后,如果感到紧张,如发抖、冒汗,想离开座位找依靠等。这时,亲人或朋友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直到终点站。下车后,亲人和朋友要鼓励患者说:“今天你练习得不错,总算坚持下来了。可以看得出,你在车上确实很难受。实践证明,你在焦虑时忍耐住不舒服的感觉,焦虑症状实际上就迅速减轻了。这是你用行动战胜困难的顽强表现。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治愈你的心病。”如此不断锻炼自己,逐渐克服乘车恐惧。
4平日做松弛训练,坐车时一旦恐惧发作,可用此松弛疗法保持全身肌肉松弛,长途旅行学会乘车打盹,既可积极休息,又可避免恐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