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332300000055

第55章 特殊情境下的心理调适 (1)

做一回心理减肥操

肥胖者可以在冰箱旁,贴上自己因体态臃肿而遭人嘲笑的漫画,或者将自己大腹便便的照片置于餐桌上,一边看照片,一边吃饭,让自己面对美味佳肴,正欲狼吞虎咽之时,马上受到厌恶的刺激,以抑制食欲。

肥胖者可利用奖励的办法来坚定自己减肥的决心。奖励的办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做法就是每坚持减肥一天,就丢一个硬币进储钱罐,奖励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但是请记住,千万别往嘴里奖食物。还可以标新立异,将每点进步具体化。比如,体重每减轻一斤就往空袋子里装上一斤沙或其他东西,并时常提提那个袋子,看看有多重。这重量就是以前你身上多余的肉。

对于肥胖者来说,应尽量避免单独进食,而应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吃。在亲朋好友当中,“聘请”几个对自己有影响的“监督员”。这样,他们可以控制你的饮食,既不会让你空着肚子,也不会让你敞开肚皮吃。有时尽管你真心实意想减肥,但也有绝望而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此时你应找一个有同样苦衷的减肥者,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共渡难关。

有些肥胖者对食物的形象、气味,甚至于对食物的想像,都会引起食欲。为此,建议肥胖者用其他行为来代替进食,也许能够熄灭这种反应。比如,进行一次轻快的散步,喝一杯水,或者坚持不进食,直到这类想像不能导致过多分泌胰岛素为止。

如果你常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吃东西,比如,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久而久之,一看电视就想吃,不管饥饿与否。根据肥胖者的特点,只在一定的地方、一定的时间内就餐,或不边看电视边进食。

对肥胖者来说,为了健康和长寿,除了休息应严格限制躺卧,增加一些有氧运动,增加能量的消耗。例如,游泳、骑自行车、慢跑等。要制定合理的生活计划和饮食计划,丰富日常生活,分散对食物的注意力。

便秘和腹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的两种疾病,其原因除饮食因素外,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为此便秘、腹泻者须注意心理卫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有利于告别便秘、腹泻带来的苦恼。

便秘、腹泻的心理成因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在情绪紧张或情绪受到刺激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突然发生腹痛而引起腹泻,这时大便多呈水样或稀软样;二是本来正准备排便而立刻便意全消,如经常这样则会发生便秘。当情绪恢复正常或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消除后,大便也随之恢复正常。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经过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大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心理因素是这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事实也证明了这个结论,各种原因的情绪紧张均可以引起腹泻(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便秘。我们可以先从解剖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与粪便的贮留、排泄有直接关系的大肠构造及其生理功能。大肠是由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而构成,直肠末端便是肛门。乙状结肠与直肠结合的弯曲处为大肠肠腔最窄之处,这是便于粪便的贮藏。大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其浓缩成粪块贮存起来。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大肠发生蠕动,这时粪便通过乙状结肠排入直肠以致最后将粪便排出体外。大脑皮层的作用也可抑制肠蠕动,使正常的排便发生障碍而导致粪便滞留,形成便秘。

大脑皮层的这种作用通常是受情绪影响的。医学家曾做过实验,他们用直肠镜长期观察人的乙状结肠,并有意识地使受试者产主忧郁、失望或愤怒、焦虑、反抗等情绪,这时他们就发现肠蠕动受到抑制,乙状结肠发生痉挛(收缩)而使粪便滞留,反复如此就会发生便秘。医学家发现,受试者产生恐惧、内疚和不满等情绪时,大肠蠕动增强,乙状结肠松弛,使人会即刻感到要大便甚至发生遗便,此时大便多不成形或成稀水样,即发生了腹泻。

另外,有的人因情绪紧张造成腹泻、便秘交替发生,这就是结肠激惹症。有的人由于情绪紧张使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刺激肠蠕动增强,肠黏膜分泌过甚,使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性下降而造成肠黏膜化脓或出血,形成溃疡,即溃疡性结肠炎。

这些情况均说明紧张的情绪状态与便秘和腹泻有着直接的关系。

便秘、腹泻的心理疗法

便秘腹泻者要注意以下事项:

1应精神愉快,情志调畅

若情志失和,忧愁思虑过度,可致气机郁滞而传导失职造成便秘。平时宜多听柔和的音乐,避免观看感官刺激及情节紧张的影视。心胸应豁达,遇事勿怒。养成养花、养鸟、养鱼等习惯来陶冶情操。

2宜食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及饮料

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及润肠的食物,如粗粮、豆类、银耳、蜂蜜等,炒菜时适当增加烹调油。忌酒、浓茶、辣椒、咖啡等食品。

3选择适合的食疗,如绿豆粥、天花粉粥、三仁粥、黄芪粥等。 

4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使直肠对排便运动产生条件反射

每天早晨饮一杯淡盐水,能增加粪便,并刺激肠子蠕动而有利于排便。 

5尽早就医,找出引起便秘的原因,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 

不论是便秘、腹泻,还是溃疡性结肠炎,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便秘、腹泻者,在进行自我治疗和自我保健时,除了注意饮食卫生外,还必须注意心理卫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心理矛盾和冲突。这样,有利于便秘、腹泻的治疗和保健,恢复肠道排便的正常功能,促进身心健康。

容易激动、好竞争、常觉时间不够而有压力感的人,过于耿直的人,胆小怕事的人患高血压的机会比较多。总之,心理状态的好坏与血压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在生活中脱离高血压的牵绊,只有注意调节心理,保持平和的心绪,让身体安康。

高血压的心理成因

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是很多的,而情绪紧张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是说持续的紧张情绪和过度的精神疲劳可产生高血压。

有人曾做过一个动物实验,充分说明心理冲突可引起高血压症。把一只嘴馋嗜腥的猫放在一个它能看见又能抓得到的放有鲜鱼食品盒子的地方,猫要想吃到鲜美的鱼肉就必须踏登在食品盒前边的一个通电的电极上,这样猫就得忍受伤肤的电击痛,否则就不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鲜鱼肉。在这种取食疼痛、不取食难熬的情绪折磨下使猫的心理形成严重的冲突,猫变得愤怒、恐惧与矛盾,结果导致高血压。

研究表明,持续的紧张情绪和过度的精神疲劳可产生高血压。

血压的升高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动脉血管收缩以抗拒正常的血液流动,使血压增高。另一个是由于心肌的作用,使血压升高。这多是由于长期、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长期的情绪波动如暴怒、惊吓、恐惧或生气而引起。因这时心跳加强加快,使血液循环突然加速,而没有受到更大的抗拒力,导致心血管疾病。

实验研究还发现,在愤怒与痛苦时,由于动脉外周阻力增加,可使舒张压明显升高,在恐惧时,由于心输出量增加,造成收缩压升高。国外有的学者对医学院的195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考试前30分钟,其中有52人的血压明显升高,24人收缩压一般升高20~40毫米水银柱,最高者可达60毫米水银柱。而在考试后30分钟,在52人中只有19人有轻度的血压升高,其他的人都恢复了正常。另外,有些人由于对某一事物的恐惧而形成条件反射,这易造成血压升高。有位医生讲了一个有趣的病例,一位飞行员患高血压病,经过在医院的休养,血压已接近正常。但有一次偶尔测血压时,正好天空中有飞机飞过,他的血压就突然明显上升。他自己说:“我突然情绪不安,显然我再不应该驾驶飞机了。”

可见,高血压主要与情绪状态和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长时间的焦虑、紧张、恐惧、愤怒、敌意和抑郁都能导致血压升高,其中与高血压症关系最密切的是焦虑、愤怒和敌意等情绪状态。高血压病人大多有容易焦虑、易于激动、行为带有冲动性、求全责备、刻板主观等性格特点。

高血压的心理疗法

人在紧张、忧愁、愤怒、悲伤、惊慌、恐惧、激动、痛苦、嫉妒的时候,可出现心慌、气急和血压升高,甚至导致脑血管痉挛或破裂中风致死。高血压病患者的情绪变化,常常导致血压不同程度的波动。高血压病患者保持心境平和、情绪乐观十分重要,良好的情绪能使血压稳定,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恢复。

1避免心理负担过重

一些人发现血压稍微增高后,思想负担很重,情绪极不稳定,终日忧心忡忡,结果使血压更高,病情加重;有的人出现消极沮丧、失去信心等不良心理,觉得自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成为“包袱”,不愿按时服药,不肯在食疗、体疗等方面进行配合,等待“最后的归宿”;也有的患者因降压治疗一时不理想,对治疗失去信心,变得焦躁不安,怨天尤人。虽然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治本的方法,需要长期作战,但若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避免增加心理负担,改变生活方式,自我进行安慰,家人多给予心理安慰和生活上的体贴,病情是可以控制的,并发症是可以减少的。 

2纠正猜疑心理

一些患者一旦确诊高血压病之后,便把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稍有不适便神经过敏,猜疑血压是否上升了,是否发生并发症了,终日忧心忡忡;有的患者看了一些有关高血压病的科普读物,或报纸杂志上的科普文章,便把自己的个别症状及身体不适进行“对号入座”,怀疑自己毛病加重,或百病丛生,对医生的解释总是听不进去,有时总是希望医生说自己病情严重,有点头晕头痛,便怀疑是否有中风的危险,有点肢体麻木便断定是中风先兆。疑虑越多,血压反而越高,病情反而加重,终日心烦意乱,无所适从。有的患者因为猜疑过多,对治疗失去信心,往往借酒消愁,借烟解闷,使原来不太高的血压骤然升高,使原本不太重的病情日趋加重。因此,要借助自然疗法对疾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以逐步把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

以下几种方法可帮助高血压病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做一些业余的手工操作,如缝纫、编织、木工、雕刻等,可以使脑力有个歇息的机会。练字、绘画,可使情绪稳定,精神完全进入一个宁静的境界。外出旅游。当心情不佳、紧张焦虑时,改换一下环境,去郊外、公园、河边、山顶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景,可将注意力转移,达到精神松弛的目的。遇到不满意的人和事,要进行“冷处理”,避免正面冲突,遇事要想得开,切忌生闷气或发脾气。还应培养多种兴趣,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及娱乐和运动,做到笑口常开,乐观松弛。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与心理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因此,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只有保持思想乐观、情绪稳定,才有利于摆脱糖尿病的拖累。

糖尿病的心理成因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糖尿是由于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而胰岛素分泌不足除去它的病理原因之外,有时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长期的情绪紧张可使内分泌失调,这样就会使胰脏分泌胰岛素的机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增高,使尿糖水平也增高,这就会出现糖尿病。在患病过程中,若有焦虑、失控或激动,会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因此,糖尿病人如遇到过强的精神刺激,可以激发酸中毒或糖尿病昏迷。

糖尿病专家调查发现,个人生活上的遭遇、商业的激烈竞争等都会使人精神过度紧张而出现血糖水平急剧升高的情况。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因情绪紧张而病情恶化的病例也是不少的。如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在与他人激烈争吵的时候,给他与平时同样剂量的药物已不能控制血糖水平的上升,必须加大剂量,才能使其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所以一些医生认为,紧张这一心理因素确实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或工作中的重大变化而造成心理冲突和挫折,这将会使患了糖尿病的人病情加重。在生活中,一场剧烈的足球比赛后的球员,和一场高难度的考试后的学生都会出现高血糖,甚至催眠的暗示也可改变血糖水平。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引起的情绪紧张,可诱发糖尿病。负性生活事件,如亲人突然死亡、受伤、人际关系紧张等,可引起糖尿病或使病情恶化。由于糖尿病尚不能根治,病人不得不坚持长期的治疗,因此心情愉快对糖尿病患者的疗养是相当重要的,有时还需要患者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同时,糖尿病常因某些因素影响而发生较大波动,以致影响病人对疾病后果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忧虑,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影响尤甚。

糖尿病的心理治疗

老张和老李先后不久检查证实患上了糖尿病,都用了同一种药品治疗,然而半年后效果却大不相同。老张经过治疗和控制饮食,加上适当的锻炼,精神状态良好,身体也与常人没有什么区别;而老李却不同,每天唉声叹气,病病歪歪,好像得了不治之症,同样的年龄,看上去倒比老张老了10岁。可见,糖尿病患者在注重药物治疗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心治”。

糖尿病的心理治疗要做到以下几点: 

1当被确诊为糖尿病之后,首先要克服如恐惧、悲伤等。正确认识糖尿病,即糖尿病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并不是死刑判决。

2要树立一种信心,相信自己有战胜疾病的能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战胜糖尿病。

3克服低落的情绪,有人认为,糖尿病更容易因情绪低落而发生抑郁症。

4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保持开朗、平静的心理。要采取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