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犯罪心理学
447600000017

第17章 最恐惧的发泄—缺陷人格与面具

恶子杀父弑母——是钱让我丧尽天良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其实我没想杀我妈。我恨我爸,就想杀了我爸,因为雇的‘杀手’想早点拿到钱,我就杀了我妈,这样从我妈那里就可以拿到家里的防盗门和保险柜的钥匙。

“我和我爸说不到一起,总爱吵架,也就是为了一点点小事。他老觉得我不争气,总唠叨让我别乱花钱。有时还会因为我乱花钱打我,所以我有些恨他。

“我妈曾向我诉苦说,我爸在外面和别的女人好,还让我劝我爸,但我给我妈说,我和爸说不到一起去,我觉得我爸对不起我妈,就更恨我爸了。去年12月底,就想杀了我爸。

“今年9月,我偷走了爸爸的5万元。因为被他发现了,所以我很害怕。他专门找到我,和我谈了有半个小时,他说我不争气,说着说着,我和爸爸都哭了,但我还是怕爸爸。之后,又想杀了他……从今年10月开始,准备动手了4次都没弄成……

“从小,家里条件就比别的娃好,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1997年,我到西藏去当兵,日子还算比较苦。但2000年12月回来后,虽然我爸把我安排到城里一家土地所上班,可我不好好上班,受不了被人管,到现在能花掉20多万,全都用在了吃喝嫖赌上了。

“我爸有个保险柜,就在他住在白水县城的家里。他每天从矿上把收回的钱放到保险柜里,大概一天一万。我知道我爸很有钱,就想杀了我爸……是钱,叫我做出了不是人干的事,犯了罪……我脑子乱得很……

“我妈最疼我,我很爱我妈。人家也都说我爸很能干,我爸也不是不给我钱。以前我要是在外面喝酒打架了,爸妈也总是出面把事情就给我解决了。可我的钱在口袋里就装不住。

“当我听说我妈死的时候,腿不停地蹬来蹬去……我就想不干了,可好像不行,就把我爸杀了。第二天,我就后悔了……”

“我对不起爸妈,希望姐姐照顾好妹妹……”

上述皆为某特大杀人抢劫案犯罪嫌疑人赵某所讲述的自己犯罪前后过程,虽然断断续续,前后并不是十分连贯,但我们可以他的语言中找到他最初的杀人动机——求财。赵某所谓的恨父亲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钱,因为父亲不希望他花钱大手大脚,所以他恨父亲。当母亲告知他父亲在外面有女人时,深爱母亲的赵某更加恨父亲。了解了赵某雇凶杀父弑母的直接动机是求财,现在我们有必要对他的犯罪心理进行一番分析。

身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赵某是受父母宠爱的,甚至是溺爱,这一点从“从小,家里条件就比别的娃好,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以前我要是在外面喝酒打架了,爸妈也总是出面把事情就给我解决了”中就可以得知。长大后,父亲恨铁不成钢,父子两人多次为了经济问题产生过争执,以至于赵某最后深深地觉得自己恨父亲?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首先,赵某的父母对赵某的早期教育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早期教育很重要,不仅可以在孩子与父母在心理建立起依赖和爱的关系,而且也是孩子初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赵父赵母不该过度溺爱,以至于让赵某对金钱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其次,在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情感的同时,父母要注重对孩子性格方面的塑造和教育,要让他想到别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否则,当其成年以后,只要遇到问题,遇到麻烦,就有可能出现危险的结果。他不会用复杂的方式处理,只会用自认为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并且不计后果。

综上所述,心理发展是个连续的过程,赵某的父母早期没能与赵某形成情感依恋关系,尤其是赵父,所以赵某长大后不受父母管教,其父母也就很自然的在管理过程中失去了管理权,并且只要管赵某,赵某就会恨他们。时间久了,这样的负面情绪不断积压,赵某最终走上了杀父弑母的罪恶道路。

知识链接

什么是人格?人格也叫做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指的是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家人遇害的真凶——缺陷人格带他走向毁灭

身材缺陷不是真正的缺陷,只有人格缺陷才是真正的缺陷。

——佚名

2010年冬日的一天,某市的李某一家6口被发现死于家中。6人均死于利器,而且凶手在杀死6人后,对现场有过清理,遇害人王某、她的两个儿子,最小的仅为2岁,大儿子6岁,王某的公公婆婆,还有一名年轻女子,该女子是王某的小姑子。而遇害6人的户主李某不知去向,他在某市经营了一家快餐店,此前曾做过美发、金融等生意。

祖孙三代6人同时遇害,年龄最大的54岁,年龄最小者还不到2岁。到底是什么原因酿成这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凶手又是谁呢?

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连夜开展工作,根据现场勘验和调查走访等多项措施,迅速锁定了该户男主人李某的重大作案嫌疑。专案组工作中发现李某案发后已经搭乘火车南下,很可能逃往南方某旅游城市。接到某市公安局协查灭门惨案嫌犯的紧急通报后,南方这一城市的警方连夜部署,先后出动近百警力进行搜捕。最终在当天下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李某。

在审讯的过程中李某交代杀妻灭子是源于家庭积怨。李某说,从小父母对他的管教非常严厉,结婚后妻子在家里又过于争强好胜,但是自己性格内向,只能任由长期的家庭积怨在心中累积。最近几个月,家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终于,他彻底爆发了。最后杀害了妻子、父母、妹妹,还有两个年幼的亲骨肉。

作案后,李某清理了现场,然后将6名亲人的尸体留在家里,自己驾车离开了。在潜逃的过程中,李某挥金如土,每天要花费上万元。甚至在公安民警将他押往看守所的过程中,他依旧在留恋这一旅游城市繁华的街景。

李某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家人?他的犯罪动机是什么。在作案之前,他事先准备好了作案工具,这说明他是蓄意谋杀;杀死父母妻妹后,要不要杀死两个儿子,他的内心经历了一番挣扎,足足有一小时之久;杀子的过程中,他闭上了眼睛;作案后,他清理过现场,这些迹象都表明,案发的时候他有情感反应,所以他应该是正常的。既然精神正常,那么为何他能如此残忍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犯罪人具有人格上的缺陷,在作案当时已然人格扭曲。是什么导致了他的人格扭曲呢?李某性格内向,从小父母管教甚严,结婚后妻子又过于争强好胜,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情绪长期受到压抑,人格也就慢慢扭曲,这时他的内向与沉默不过是一种面具,只要遇到什么刺激,就会很容易爆发。

为什么杀了全家还有心思去挥霍消费、旅游观光呢?李某杀了全家,藏起来他会觉得很痛苦,也需要忍,但他忍不了,所以就选择了挥霍。这些都说明李某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缺陷。

其实,如果有人对李某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那这样的灭门惨案也许就可以避免了。倾诉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内向的李某没有找人沟通疏导,所以消极情绪在心中无法得到宣泄。这令他最终走进了死胡同。

心理测评

人格测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人格的问题越来越关注。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属于什么人格呢?方法有很多,比较简单是自己尝试做人格测验。现如今,人格测验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有四种,下面我们会分别举出一两个例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尝试做做看。

1.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2.情景测验。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

3.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4.自陈量表法。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