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里德的态度给杰克·韦尔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当人们犯错误的时候,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惩罚。这时,管理者如果对其进行适当的赞扬,就能重新树立起对方的自信心,首要的工作就是恢复自信心。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批评。”杭州中药二厂有着这样的规定:员工迟到了就罚款,第一次迟到罚款12元,第二次30元,第三次50元,并将迟到情况和罚款情况输入电脑。一次,一位女工骑自行车上班途中摔倒受伤,另一位女工因护送受伤者去医院而迟到了几分钟,罚不罚这位做好事的女工呢?大家对此争论不止,厂长冯根生的决定是:迟到一次罚12元,这是制度,不容更改,因而罚款分文不能少;其二,女工做了好事,精神可嘉,所以迟到情况不输入电脑;其三,设立精神文明奖,每次奖励15元。赏与罚的目的,都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奖赏是件好事,惩罚也很必要,对有功劳员工的奖赏和对犯了错误员工的惩罚都是理所当然的,不能有半点儿的迟疑与含糊。信赏必罚的关键在于赏罚分明与赏罚公正,否则赏罚就会失去应有的效力,对于军魂的建设也是不利的因素。
五 危机催生创新
公平的“淘汰赛”:树立“不进步就淘汰”的危机意识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有一项公平的“淘汰赛”,那就是“哥曼德”训练。该项训练以其艰苦性和残酷性而闻名,几乎每个学员都会在某一阶段遇到困难。尽管允许多次补考,但最后总会有近半数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退出训练。这些原因可能是伤病,可能是体能上的问题,也可能是缺乏毅力,不能适应海军陆战队的生活。在众多的淘汰者中,就包括爱德华王子。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强调:“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位学员的成功通过,但我们保证每个人有充分和公平的机会。”他们认为,学员参加“哥曼德”训练的过程就是建立自信、自尊、自强的过程,同时也为学员树立“不进步就淘汰”的危机意识。这些对于陆战队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有一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危机意识!一个企业家一定要居安思危、深谋远虑,要在整个团队中树立起危机意识,这样才不至于害了自己,害了整个团队。
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遭殃;一个军队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被消灭;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散伙。
比尔·盖茨总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技术创新成了微软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
张瑞敏说海尔“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因为有了危机意识,张瑞敏反复抓管理、抓重点、抓提高。一旦发现了什么失误、漏洞,就抓住不放,认真地解决。他给中层、基层管理者讲“木桶理论”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高度。抓住了失误,改正了缺点,就相当于将最短的木板替换成了最长的木板,这样整个水桶装的水就多了。
“华为的冬天来临了吗?”任正非非常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提醒自己的团队。因为电信是一个竞争残酷的行业,世界上的众多电信公司不是发展,就是灭亡,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华为面临同样的情况,要想生存,就得发展。
任正非经常给所有的员工敲警钟:“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始终抱有强烈危机意识的任正非,在经历了多次大环境的改变后,对危机更加警觉。因此,他认为企业要想活下去,就要培养一批能够应对各种危机的“狼”,因为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为了对付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危机,任正非还要求华为的每个部门都要能够做到“狼狈为奸”——既要有狼的不屈不挠,又要有狈的精于算计。
因为危机意识而产生的凶悍的华为企业文化,使华为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将资产扩张了1000倍,成为使跨国巨头企业都寝食难安的一匹“土狼”。
即便如此,任正非说:“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存活了10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久居太平世界、军备废弛的军队必定松松垮垮,没有战斗力,而面临强敌的军队反而会因为紧张而厉兵秣马,从而提高战斗力。企业家带兵也要运用这个道理,让危机感来激发出团队的潜能,甚至在真正的危机中来锻炼队伍。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未雨绸缪,善养天机”,一个企业,只有领导者带头与整个团队常居安思危,使得整个团队具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然后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才能从容面对危机、轻松应对危机,进而把企业做强做大。
左脑服从,右脑创造:让企业充满创新的力量
陆战队军官学校中有一项升旗任务非常有趣。通常,教官会给未来的军官布置升旗任务,并指派两名士兵和一名军士做他的助手。你也许会猜想这名未来的军官会如何如何指导他的手下完成任务。但事实是——他只告诉他的手下“升旗”,然后便走开了。
这就是海军陆战队的行为方式——只告诉下属“去做”而不是“如何去做”!长官的任务只是下达命令,而且命令只含有他所希望的结局或效果信息,至于如何完成任务则是命令接受者的事情。你还会发现,每个陆战队员在接受命令时,都毫不犹豫,他们脚下的皮靴被磕得“咔咔”作响,像他们的回答一样清脆、果断——是!长官!接受命令之后,他们往往会千方百计寻找途径自主完成任务。可以说,当一个陆战队员被动接受任务时,他同时也在主动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他具有创造性。这体现了海军陆战队的又一管理风格——左脑服从,右脑创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将罗伊·S·盖格在一次训话中讲到:你们只有一个脑袋,必须要有两种功能,我要求你们用左脑去服从,用右脑去创造!将服从与创造完美结合,寻找最佳方式,漂亮地完成任务是每个陆战队员的目标。
同样,军魂企业也应是一个创新的场所,对员工应提出“左脑服从,右脑创造”的要求,让他们学会用创新的头脑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让企业充满创新的力量。
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定希望得到有专门知识,又具备卓越技术和充满创造力的人才。当今社会,具备优良素质和丰富知识的人比比皆是,在自己所管理的企业,一定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存在。然而,这些人却往往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创造力。问题何在?
首先,是对错误的畏惧和抑制。较高的生产率很大程度上来自不断地创新,而创新必然意味着不断产生错误,如果公司希望有创新,那么,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想要不犯错误的唯一办法就是什么也不做。为了创新与改良,公司应允许员工犯错误。
其次,是对现状的满足。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对现状的改变,不思进取的企业和员工是不可能有丝毫的创造力的,“维持现状就是退步”,维持现状就意味着扼杀创造性!
创造力并非是突然到来的幸运女神,创造力是一个人的内在能力,必须由自己培养创造出来。一个人没有强烈改变现状的渴求和明确的目标,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创造力。
再次,是过分的专业化分工。如果对某一问题,只作专门的研究,往往会忽略其他方面,而阻碍创造性的发挥。
最后,是僵化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机制限制了创新。创新型组织必须打破传统的严格部门分工的界限,实现职能的重新组合,让每个员工或每个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而不必层层请示。因而仅仅靠规章制度难以有效地管理该类组织,而只有通过放权、激励的控制,才能提供“人尽其智”的机制和平台。
在激发员工创造力方面,一些优秀的企业有一些有趣但也较为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微软公司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允许研究人员每周用超过一半的时间做实验,还鼓励他们可以将工作时间的10%用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上。
惠普公司60多个分支机构中的每一个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当其中某个机构变得过于庞大时,就会被分解为小型的实体,以保持机构精简。原首席执行官刘易斯·普拉特说:“我们的大多数决策是由那些贴近顾客的人员做出的,而不是通过公司委员会的官僚主义方式决定的,因为那样可能会阻碍创新。我一直都在努力,提防集权主义潜入我们的组织,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他鼓励那些勇于冒险的人,并谨慎处理对那些失败者的处罚。
SM公司提倡员工勇于革新。只要是发明新产品,不会受到上级任何干预。同时,允许有失败,鼓励员工坚持到底。公司宗旨中明确提出:绝不可扼杀任何有关新产品的设想。在公司上下努力养成以自主、革新、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价值观。组织结构上采取不断分化新分部的分散经营形式,而不沿用一般的矩阵型组织结构。组织新事业开拓组或项目工作组,人员来自各个专业,且全是自愿的。提供经营保证和按酬创新,只要谁有新主意,他可以在公司任何一个分部求助资金。新产品开发出来了,不仅有薪金,还包括晋升。
美国俄亥俄州有家从事手工艺制作的公司,它实行35小时的周工作制。它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可能的话,每个工作日的1/4时间应花在娱乐方面。主管相信,只有快乐的员工才会充满创造力。建设军魂企业的管理文化,离不开创新。创新的意识和行为已经成为企业与员工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锁,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营造积极的创新文化,是每一位军魂企业管理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