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符合资源禀赋的要求,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成败及经济发展绩效的根本因素。中国的产业升级战略能否成功,最关键的是要按照中国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只要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能充分发挥的比较优势,就能顺利的实现经济的爆破。
程亚文:产业调整将减少人口过密
国际政治研究学者程亚文认为,加大产业调整的力度,促进资本在东部地区相对平均的分布,将使人口在广大东部地区也相对平均分布:人口流动不再一味由西向东,部分东部人口将向西流动。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大城市的负荷,缓解东部地区的很多经济问题。改革开放多年以来,大量人口由中西部流向东部,造成了东部人与环境及其他资源间的紧张。今天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如大城市房价畸形上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重要节假日时运力紧张、部分地区缺水严重等,都与中国人口在某些空间上分布过密有关。
人口过密给东部地区和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人地关系带来的紧张,这些年来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市场行为来调节。但实际上,市场的效用是要通过政府的行政调节才能发挥的。
人口过密现象不只中国才有。上世纪中期前后,日本战后经济重新起飞时期,也曾出现人口大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使大城市圈人口过密和农村、山村、渔民村人口过疏,并带来环境污染、地价昂贵、住宅困难、交通混乱、教育设施不足等问题。解决过密和过疏,当时日本想出的办法是地区开发,促使后进地区开发工业,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最后实现产业和人口向地方分散。这个被称作“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的构想实施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人口开始由大城市向地方回流。
中国要解决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的人口过密,以及由此引起的诸多问题,同样要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来带动,使人口跨省际流动减少,减少人口在某些地区过分集中的状况,并促进不同地区的发展公平。在中国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并带动不同地区发展公平的时机已经来到。
从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结构来看,西部人口较少,是由西部的生存条件决定的。但这一不利主要又受制于由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条件,西部地区不利于大规模粮食生产。而在工业化的背景下,这一不利条件就可以有效克服。工业化与一个地方的土壤合适不合适种粮食毫无关系,而与一个地方的交通、供水、劳动力价格、当地资源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不再基本依赖农业生活和生产方式、而在走向工业化的新前提下,西部地区可以容纳更多人口。
也就是说,国家可以做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改变投资重点,由以往偏重于东南沿海和少数大城市变为现在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中西部地区由于人口少,地域广大,非常适合投资一些重化工业。二是顺应东部地区要进行产业升级和为资本寻找新投资对象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导东南沿海产业和资本流向中西部和农村,以此在中国内部形成有机的分工体系。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08年6月26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公布的《二00七世界人口状况报告》说,中国现在每年大约有1800万来自农村地区的人口进入城市。这1800万人口如果继续流向少数大城市和东南沿海,这些地区本就不堪重负的地理生活系统,将更捉襟见肘。因此,未来国家还需要加大产业调整的力度,促进资本在东部地区相对平均的分布,促进人口的相对平均分布使人口流动不再一味由西向东,同时促进部分东部人口向西流动。
【热点延伸】产业调整会遭遇哪些壁垒?
产业调整就是“有进有出”,不退出就不可能进入,更谈不上调整。因此,产业调整首先得克服产业退出的各种壁垒。退出主要有停止生产、转产、倒闭三种形式。
在产业调整中,企业退出主要遭遇三个壁垒。首先是资本壁垒。因为高度专业化的投资所形成的资产迫使退出企业要么必须转让给产业内留存企业,要么迅速贬值而被废弃。这种情况给企业退出造成难度。其次,固定成本壁垒。固定成本越大,企业就越晚退出。三是人力资源壁垒。劳动力转移成了产业调整的主要障碍。在原有的产业中,工人所获得的技能、专有技术和信息具有较大的价值;而一旦离开了原有的产业,价值就会减少。当一个产业中的成员转移到另外一个具有完全不同惯例和文化特征的产业时,效率可能大大下降。最后还制度性壁垒。国有企业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它的创办和生存不单单是以利润为目标。所以企业是否盈利不成为是否退出的唯一因素,退出就发生困难。另外,社会保障体制又十分不健全,下岗工人的待遇问题也造成了产业调整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而新兴产业的进入又会遭遇哪些壁垒呢?一是技术壁垒。新进入者缺乏对进入产业的技术积累,只能从外部获取技术。外部获取技术不仅代价高昂,而且也难以满足激烈竞争的市场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尤其是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更困难,使企业产品在技术性能上没有竞争力。二是信息和知识壁垒。如果企业决策层未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和知识,就难以决定企业要进入哪一个产业、何时进入以及以何种方式和多大规模进入,这样无疑增加了进入的难度和风险。三是人力资源壁垒。对于新进入者来说,短时间内难以获得齐备的核心人才以及足够的熟练劳动力,而企业原有人才的培训再开发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较高的投入。尤其是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本身就缺乏人才储备、对外部人才也没有吸引力,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四是资本壁垒。一些行业是规模经济的原因,要具备一定的资本规模才能生存。另外,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在产业投入方面受到严格管制,如禁止进入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等产业,构成了资本进入和移动壁垒。五是风险壁垒。进行产业转移必须能够有较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尤其是进入未结构化的新兴产业风险更大。如果缺乏风险承担能力,则这种高风险也成为企业产业转移的一种壁垒。
那么施行怎样的政府措施,才能克服产业调整的壁垒呢?
产业的调整过程就是资源在产业间的再配置过程。资源的再配置单靠市场往往达成,必须发挥政府调节机制的主观能动性。从国际经验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政府在克服产业调整壁垒上可借鉴以下措施:
一,建立全国性的大市场,克服要素流动的壁垒。产业调整涉及到生产要素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流动与重组。目前地方割据严重、地区性行政壁垒过高等是阻碍生产要素流动和专业化分工的绊脚石。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减少各种地区性壁垒,才能促进要素和产品在地区间、行业间的自由流动,减少产业调整的阻力。二,对退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本援助。如通过行政手段加速退出企业的资本折旧,为停产、限产和转产企业提供转产贷款或信用保证,以减轻债务,减免税收等手段促进资本转移。三,促进退出企业的技术升级。比如纺织业虽然出现了衰退,但只要加快纺织业的技术进步,使供给结构满足需求的进步,则纺织业完全可以获得再生,恢复产业活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把技术创新作为重点内容。
,大力推进衰退产业从产品设计开发到生产以及营销的全过程信息化,尤其是应从制度上扶持优势企业的技术创新,来带动产业的技术升级。四,建立全国性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完善劳动就业培训制度。我国衰退产业基本上属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较低,一旦离开原有岗位,就难以适应新的岗位,也缺乏自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如果没有政府的再开发,失业者的重新就业是相当困难的。如纺织业在近3年内压缩1000万棉纺锭,下岗人员将达120万。再加上其他方式的退出,则下岗人员数量更庞大。煤炭业、冶炼业等情况也基本类似。在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般都通过立法由专业组织和固定资金渠道来解决失业者的重新就业以及在业者的再培训。而我国在这方面还相当落后。因此,从政府在产业调整的角色定位来看,应把对劳动的调整援助作为产业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
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
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创新。为激发企业创新的热情和活力,政府要重点扶持企业的创新项目。除了对创新成果要大力奖励外,对于创新过程也要大力奖励,并且要为企业分担一定创新风险。
到2012年,中国的产业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到2020年,将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月1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中国政府网上正式公布。
12大块,42条,指明发展路径,描绘区域蓝图。“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是《指导意见》将长三角“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的铿锵之语。
但如何才能做到产业升级的创新呢?这是最关键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政府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围绕区域发展共同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比如,2007年上海投入300万元启动了“长三角区域危险化学品气瓶电子标签标识及其安全管理系统应用示范”项目,迄今已完成全市250万个危化气瓶的电子标签标识;浙江已确定衢州化工厂为试点,重点针对高危险性液氯、液氨以及工业用气瓶的电子标签应用试点,并依据该特性完成了相关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江苏省选择盐城地区工业用和民用液化气瓶作为应用试点,第一批标签已开始签发。以此项目为契机,两省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在开展统一长三角区域气瓶电子标签应用标识的工作。
二,协同推进,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比如,2006年5月,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系统初步建成。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之后,2007年6月在杭州开通了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互通之后的“长三角大仪网”在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区域创新服务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各省市服务平台的服务能级。由于“长三角大仪网”的建设早于“国家大仪网”,两者在数据标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经两省一市共同努力,三方明确了数据汇交、信息互通等细节的修改任务,保障了“国家大仪网”的顺利开通。
三,精心编制《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两省一市科技部门经多次联合调研、专家咨询、讨论修改,于2008年6月正式印发《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今后三年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跨越”、“传统产业提升”、“民生保障科技”、“资源环境技术攻关”、“科技资源共享”五大科技行动,启动14个优先主题,进一步优化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把长三角基本建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生态和谐宜居区、科技产业创造区。
产业升级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泛的平台。而平台是载体,关键在于创新,要在综合功能、产业升级、体制机制、发展摸式、科技文化、生态环境、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构建一个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顺利的实现产业升级换代。而这一点需要以政府为主要龙头,大中小企业共同努力方能实现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