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大庆油田的早期开发建设作出了贡献,1960年被会战初期党的临时办事机构——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树为全战区“五面红旗”之一。此后多次被评为五好标兵、劳动模范。1966年5月离开大庆到四川参加石油会战,后又转战江汉、中原等油田。
薛 国 邦
大庆会战初期“五面红旗”之一,甘肃省酒泉县人,1927年生。1949年参加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历任钻工、修井工、修井队长、采油队长、试采大队长、采油矿长、采油指挥部副指挥、副书记、书记、大庆市党委常委、大庆市总工会主席、大庆市委副书记、大庆市人大主任等职。薛国邦是大庆油田第一个采油队的队长。在艰苦创业的岁月,他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白天带领工人上井生产,晚上坚持学习和研究工作,半夜里还要查铺盖被,给大家添柴烧火取暖,生怕冻坏了工人,天不亮又起来帮助炊事员提水做饭。大庆油田刚出油的日子里,为了尽快把原油运出去,上级决定把第一列车原油输送任务交给他所领导的采油队。他接受任务后,不分白天黑夜地在油井上干,饿了啃口干馒头,困了就打个盹。
在严寒使原油凝固、输油泵打油受阻的情况下,为了把原油按预定时间运出,他毅然脱掉棉衣,双手抱住高温蒸汽管,第一个跳进油池,用蒸汽温原油。蒸汽管把他的手烫坏了,也全然不顾,一直坚持到泵满罐为止。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安危,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发生事故苗头的油井。有一次供油管线脱扣,他奋不顾身地用胸膛顶住喷着原油的管口,高压原油的强大压力打得他周身麻木,几乎失去知觉,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到底,终于保住了油井。他1954年在玉门油矿就被评为全国石油系统先进生产者。1958年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甘肃省和全国工业建设“群英会”,同年参加了建国10周年的国庆大典。1960年被会战初期党的临时办事机构——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树为全战区“五面红旗”之一。1977年石油工业部授予他“会战初期5位著名老标兵之一”的称号。197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英雄。
朱 洪 昌
大庆会战初期“五面红旗”之一,1933年生。1959年由甘肃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历任工段长、副大队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局长等职。大庆石油会战初期,朱洪昌所在的三大队负责承建172公里大口径、长距离输水管线。当时他担任副大队长职务,为保证任务尽快完成,他和工人一起克服许多难关。一次,拖管机履带板被钢丝绳卡住变形,为不影响施工,工人们商量采用喷灯加热使钢板变直的办法。不料喷灯喷油过多,机车四周燃起大火。他不顾危险,甩掉衣服,冲上去奋力扑打,手和脸烧起串串水泡。火扑灭了,他被送进了医院。他刚刚脱离危险,又偷偷跑回工地指挥生产。供水管线通水试压时,他带着伤到各处检查试压情况。当发现有一处焊缝冻裂漏水时,为不影响全线试压,他决定带压带水补焊。他不顾身上旧伤未愈,跳进水中一边用手把漏缝的水抹干,一边让焊工补焊。
飞溅的焊花刺穿了朱洪昌手上缠着的绷带,露出了还未长好的嫩肉。焊工见此情景,马上停止了补焊,他却说:“全线停水补焊,焊好再试压,那得耽误多少时间!现在前线各部门等水等得嗷嗷叫,不能把工期误在我们这儿,今天我就要比一比,是钢铁硬,还是我们共产党员骨头硬。”就这样,他忍着焊花的灼痛,一直坚持着把漏缝焊完。在施工中,老家来信,告诉他孩子因病重住院,经抢救无效死去。他强忍悲痛,继续在工地指挥生产。过后别人问他:“孩子死了,你不想么?”他说:“孩子死了是一家的事,输水管线建不成,打不出油来是国家的大事。”他的事迹一传出,整个战区的干部、工人倍受鼓舞,人们称赞他是钢铁施工队长,永不褪色的红旗。他于1958年被评为辽宁省和甘肃省先进生产者、青年突击红旗手,参加过全国青工代表大会。1959年又出席了全国工业建设“群英会”。1960年被会战初期党的临时办事机构——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树为全战区“五面红旗”之一。
缝补厂精神
大庆职工和家属勤俭节约办企业的艰苦创业精神。
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国家财力物力比较紧张,职工的劳保用品一时供应不上,再加上会战上得很猛,工人们白天黑夜苦干,衣服坏得快,换新的又有困难。当时会战工委领导看到钻井工人在零下30多度严寒中光着手,扶刹把打钻,便决定抽3名工人和4名家属,在2栋破牛棚里组成一个缝补组。缝补组的同志轮流上前线,为职工缝补衣服,收集职工不能穿的油工作服,又把废旧油工作服、手套回收在一起,放到2口大锅里用碱水煮,洗干净后,缝制成手套,发给工人们用。随着生产的发展,1963年,会战工委决定把缝补组扩建为缝补厂,从外地调来10多名专业裁缝师傅,配备了200多名职工家属,缝补厂的生产能力也不断加强,使油田工人的劳保用品基本上达到了自给。缝补厂被石油工业部誉为“勤俭办厂模范”。后来厂房扩大了,设备增加了,财富创造多了,但他们仍然发扬“一厘钱精神”,为国家节约一寸布、一两棉花、一个纽扣。
“缝补厂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传统的重要内容,它所体现的勤俭节约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仍需发扬光大。
回收队精神
大搞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勤俭节约精神。
从大庆石油会战开始,广大职工就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利用业余时间回收散失在油田各处的废旧物资。“文化大革命”初,废旧物资回收工作一度停止。1969年,铁人王进喜提议并组织起油田第一个废旧材料回收队——钻探指挥部“铁人回收队”。王进喜带领回收队职工,到各个施工场地回收废旧器材,连一颗螺丝钉、一块废钢铁都不放过,足迹遍油田。在“铁人回收队”的带动下,油田许多单位相继建立起回收队,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活动,自1961年到1983年,平均每年回收废旧物资550吨。仅“铁人回收队”,10年就回收上缴钢铁173万吨,管材19万多米。用回收来的旧料装配大型钻机井架5部,自制了大量的设备和零部件。仅水龙头组装机一项,就提高工效几十倍,一年可修复水龙带300根,价值达150万元。
回收队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物资,而且解决了生产建设中的急需。后来,回收修旧成为油田物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修旧利废精神
厉行节约、勤俭办企业的创业精神。
石油会战初期,大庆人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的原则,注意搞好废旧器材的修复工作。随着油田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器材和设备的消耗量逐年增加,每年都有很多的废旧器材要报废处理。为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做到物尽其用,1963年,供应指挥部率先成立了修旧队,利用废旧材料修建简易厂棚,修复台钳、手钳、焊机等工具,承揽修复那些生产急需而供应又短缺的物料,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1970年以后,各生产单位普遍建立了修旧利废车间、修旧小组等,大搞清仓查库、修旧利废,力求做到小材大用、短材长用、优材精用、缺材代用、一物多用,“吃干榨尽”。如汽车修理厂的“修旧大院”就是由一个修复组逐步发展起来的,自制各种土设备20多台,建立了以焊、补、喷、镀、铆、镶、配、改、校、粘为主体的修复作业线,担负起各种汽车配件修复工作仅1970~1976年,就修复汽车配件94种、23万多件,节约价值520万元,其中汽缸体、水箱、工字梁、方向盘、瓦片等20几种配件,实现了10年不领新料,满足了生产需要。
中十六联
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中十六联合站,以“永远做油田精品”理念为引领,强化基层建设,实施精品管理,整体工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2000年8月,江泽民同志亲临视察,鼓舞他们“在永远做油田精品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中十六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伤心站、丢人站到样板站、精品站的曲折发展过程。实践中,他们倡导和培育的“永远做油田精品”的发展理念,成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面对“中十六联现象”,树立知耻后勇的精神,勇敢地走出阴影。1997年11月中十六联刚刚投产,就因为施工、材料等方面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引发了轰动一时的“中十六联现象”。对此,他们变压力为动力,用奋斗的汗水冲刷伤心的泪水。全站108名员工在“岗位争一流、为站多争光”的决心书上,庄严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就是十六联,我们就要创样板。”在这一目标激励下,全站员工开始了打造样板站的历程。
为了整改107处跑、冒、滴、漏,副站长李文革两天两夜不离岗换了49个阀门,做到一次成功;班长徐庆梅反复加盘根14次,直到一滴不渗;脱水班连续接了70多桶污油抬到站外,一点儿不掉……在历时一年的“整改、提高、创样板”活动中,全站员工献工时10万多个,整改问题1000多个。
辛勤的付出换来丰厚的回报,中十六联浴火重生。1998年底,质量达标率、一类设备率等10项指标全部达到100%,生产管理达到无泄漏站标准,一举捧回管理局样板站的奖牌。
获得金牌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山外有山”,未来还有走不完的路、扛不完的旗。他们开展“如何再上新台阶”大讨论,引导员工树立“团结奋进,崇尚一流”的攀登精神,“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在“创铁人基层队、争当行业一强”活动中,员工们苦练基本功,达到设备构造,一清二楚;仪表性能,台台掌握;流程熟练,一指就答;操作标准,牢记心中;处理问题,快准稳细的“五项全能”标准。员工心中时刻装着精品,手中时刻创造精品、雕刻精品、诠释完美。
新时期“五面红旗”
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首推“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五面红旗”之后,2005年10月,大庆油田再次推出了新时期的“五面红旗”。他们是:“矢志不渝的勘探尖兵”姜传金、“敢打硬仗的铁人式队长”赵传利、“勤勉务实的模范书记”权贵春、“永攀新高的工人技师”何登龙、“执著创新的三采勇士”王保江。目前,大庆油田公司正展开向他们学习的热潮。
两个时期的“五面红旗”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大庆油田会战初期推出的“五面红旗”,对于加快油田开发、夺取石油大会战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创建百年油田”面临的很多问题是世界级的难题,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扬大庆人的优良传统,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勇攀科技高峰,在开发技术和手段上不断创新。
矢志不渝的勘探尖兵姜传金
姜传金是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方法研究室课题组组长、高级工程师。1983年,姜传金考上了大庆石油学院,1987年分配到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勘探开发研究院是科技的殿堂,从1989年开始,姜传金就一直担任项目组组长,到1998年已有7项专题研究成果获局级以上奖励,还获得了管理局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98年9月,身患尿毒症的姜传金在北京进行了肾移植手术,不久,坚强的姜传金重返工作岗位。考虑到身体状况,组织上只象征性地给他安排了一点儿工作,并派他外出度假休息。但是他仍执意参加生产项目的研究。
2003年年初,研究院设立“徐深1井区火山岩储层识别预测”课题,姜传金通过跟踪掌握国际前沿技术,首次将频谱成像技术引入储层预测,提出了逐步储层预测法,有效地克服了地震预测的多解性,使火山岩储层预测的可靠性和精度大大提高。2004年,姜传金再担重任,组织开展了火山岩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的攻关,这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姜传金连续奋战4个多月,成功绘制出了高质量的成果剖面图,有效地解决了火山岩厚度预测难、储层相带地震表征难、物性特征定量描述难3大难题,开辟了火山岩气藏储层预测的新途径。
“敢打硬仗的铁人式队长”赵传利
赵传利,1981年参加工作,1996年入党,现任井下修井一大队107队队长。参加工作23年来,他始终扎根井下作业第一线。2005年3月,赵传利所在的队被评为大庆油田公司功勋集体。
1981年,赵传利当上一名作业工人。当作业工9年里,赵传利和队友转战油田各个角落,连续8年披红戴花。1990年,得知塔里木石油会战,赵传利强烈请求奔赴新疆。赵传利带领作业队转战戈壁,挺进沙漠。轮台301井搬迁,几十车物资,上百公里路程,赵传利和队友创造了当天搬家、当天立井架、当天开工、当天有进尺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