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工作中还常常会被各种琐事、杂事纠缠。我们要学会拒绝,不让额外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工作。对许多人来说,拒绝别人特别是上司的要求是一件为难的事情。但是盲目地揽下本不应该揽下的活会严重影响你工作任务的完成。所以在决定你该不该答应对方的要求时,应该先问问自己:“这需要多长时间?我的工作会不会被耽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不管用什么办法,你都要拒绝,并且利用有限的时间赶紧去做最要紧的事,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工作效果。
改“绝不可能”为“绝对可能”
不论你如何优秀,在工作中,你都有可能接受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聪明的员工不会对这样的任务感到畏惧和恐慌,他反而会鼓足勇气去挑战自己,使“绝不可能”成为“绝对可能”。其实,我们应该明白一点,这项“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还要你去完成?——因为上级相信你有把它变为现实的可能。往往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一个人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惊人潜力,坚信这一点,你就会勇敢地接受挑战。
在一家名叫天宇的天线公司。有一天总经理来到营销部,让大伙儿针对天线的营销工作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营销部经理老王摇着胖乎乎的脑袋,无可奈何地说:“人家的天线三天两头在电视上打广告,我们公司的产品毫无知名度,我看这库存的天线真够呛。”部里的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总经理脸色阴沉,一言不发。扫视了大伙一圈后,把目光停留在进公司不久的一位年轻人身上。总经理走到他面前,让他说说对公司营销工作的看法。
年轻人直言不讳地对公司的营销工作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个人意见。总经理认真地听着,不时嘱咐秘书把要点记下来。
年轻人告诉总经理,他的家乡有十几家各类天线生产企业,唯有001天线在全国知名度最高,品牌最响,其余的都是几十人或上百人的小规模天线生产企业,但无一例外都有自己的品牌,有两家小公司甚至把大幅广告做到001集团的对面墙壁上,敢与知名品牌竞争。
总经理静静地听着,挥挥手示意年轻人继续讲下去。
年轻人接着说:“我们公司的老牌天线今不如昔,原因颇多,但归结起来或许就是我们的销售定位和市场策略不对。”
这时候,营销部经理对年轻人的这些似乎暗示了他们工作无能的话表示了愠色,并不时向年轻人投来警告的一瞥,最后不无讽刺地说:“你这是书生意气,只会纸上谈兵,尽讲些空道理。现在全国都在普及有线电视,天线的滞销是大环境造成的。你以为你真能把冰推销给爱斯基摩人?”
经理的话使营销部所有人的目光都射向年轻人,有的还互相窃窃私语。
经理不等年轻人“还击”,便不由分说地将了他一军:“公司在甘肃那边还有5000套库存,你有本事推销出去,我的位置让给你坐。”
年轻人提高嗓门朗声说道:“现在全国都在搞西部开发建设,我就不信质优价廉的产品连人家小天线厂也不如,偌大的甘肃难道连区区5000套天线也推销不出去?”
几天后,年轻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甘肃省兰州市天元百货大厦。大厦老总一见面就向他大倒苦水,说他们厂的天线知名度太低,一年多来仅仅卖掉了百来套,还有4000多套在各家分店积压着,并建议年轻人去其他商场推销看看。
接下来,年轻人跑遍了兰州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场,有的即使是代销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因此几天下来毫无建树。
正当他沮丧之际,某报上一则读者来信引起了年轻人的关注,信上说那儿的一个农场由于地理位置关系,买的彩电都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看到这则消息,年轻人如获至宝,当即带上十几套样品天线,几经周折才打听到那个离兰州有100多公里的金晖农场。信是农场场长写的。他告诉年轻人,这里夏季雷电较多,以前常有彩电被雷电击毁,不少天线生产厂家也派人来查,知道问题出在天线上,可查来查去没有眉目,使得这里的几百户人家再也不敢安装天线了,所以几年来这儿的黑白电视只能看见哈哈镜般的人影,而彩电则只是形同虚设。
年轻人拆了几套被雷击的天线,发现自己公司的天线与他们的毫无二致,也就是说,他们公司的天线若安装上去,也免不了重蹈覆辙。年轻人绞尽脑汁,把在电子学院几年所学的知识在脑海里重温了数遍,加上所携仪器的配合,终于使真相大白,原因是天线放大器的集成电路板上少装了一个电感应元件。这种元件一般在任何型号的天线上都是不需要的,它本身对信号放大不起任何作用,厂家在设计时根本就不会考虑雷电多发地区,没有这个元件就等于使天线成了一个引雷装置,它可直接将雷电引向电视机,导致线毁机亡。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一切都变得迎刃而解了。不久,年轻人将从商场拉回的天线放大器上全部加装了感应元件,并将此天线先送给场长试用了半个多月。期间曾经雷电交加,但场长的电视机却安然无恙。此后,仅这个农场就订了500多套天线。同时,热心的场长还把年轻人的天线推荐给存在同样问题的附近5个农场,又给他销出2000多套天线。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半个月,一些商场的老总主动向年轻人要货,连一些偏远县市的商场采购员也闻风而动,原先库存的5000套天线当即告急。
一个月后,年轻人筋疲力尽地返回公司。而这时公司如同迎接凯旋的英雄一样,将他披红挂彩并夹道欢迎。营销部经理也已经主动辞职,公司正式下令任命年轻人为新的营销部经理。
这位年轻人的成功除了他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之外,最重要的在于他敢于挑战不可能,敢于突破自己,敢于创造成功。
面对执行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尤其是当某件事的难度超乎想象甚至看起来不合情理时,“不可能”就成了马虎执行甚至拒绝执行的最好理由。然而,这个年轻人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想到办法,只要你愿意接受挑战,通过努力,你就一定能将“绝不可能”变为“绝对可能”。
不让问题从眼皮底下溜走——不让问题“逃跑”的3M员工 德鲁是3M公司的一个技术工人,有一次,他到一家汽车车身制造厂去送货,他看见一名工人在为车身喷涂双色漆。
当时为爱车刷上双色调油漆面是一种很流行的做法,但是操作起来却很困难。效果并不好,有些粘胶剂强度不够,有些则无法在油漆完后拿下来,而且那些被纸贴过的地方,总会在油漆干了以后,留下难看的凸起。
德鲁看见那个油漆工人一会儿往车身上涂抹胶水,一会儿再往上贴廉价的包装纸,累得满头大汗,而且两种颜色的油漆总是混在一起。
这个问题并没有逃过德鲁的眼睛,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他想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制作遮蔽胶带的念头立刻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于是他制作了一个5厘米宽、一面涂上粘胶剂的皱纸卷,试下来效果极好。
后来,3M公司一推出德鲁发明的这种遮蔽胶带,立时得到众多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目前,这种胶带仍普遍应用于喷漆作业中。
在执行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一个优秀的执行者绝不会让这些问题从眼皮底下溜走,而是留心这些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就算未能及时解决,他也一定会留心记录下来,不让它成为日后工作的隐患。虽然那些小问题可能并不足以成为你工作中的障碍,很多人因为追赶工作进度就忽略了那些过程中的小问题,这对执行来说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上多做一点并不会过分影响你的工作进度,反而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许多人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比别人多做了那么一点。基于这样的认识,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作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其结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有天壤之别。
约翰·坦普尔顿认为,只多那么一点儿就会获得更好的成绩,那些在一定的基础上多加了2盎司而不是1盎司的人,得到的份额远大于一盎司应得的份额。“多一盎司定律”实际上是一条使你走向成功的普遍规律。
对你来说,“多加一盎司”事实上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既然我们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盎司”又会怎么样?而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的就是“多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心,任由问题从眼前溜走而不去关注,导致为将来的工作埋下隐患。
其实,工作中,有很多工作环节都是需要我们增加那“一盎司”的。大到执行环节中的虽不急切但却存在隐患的问题,小到接听一个电话、整理一份报表,其实都是作用于执行效果的。把它们做得更完美,你将会有数倍于一盎司的回报,基于这点,多做一些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