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463300000003

第3章 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 (2)

四 中国的经济现代化需要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的既定目标。中国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从经济上看,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早在195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便开始超过农业总产值,到1999年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7%,而农业增加值只占173%。与此同时,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第三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237%,到1999年增加到33%,超过农业增加值近1倍。在此期间,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不大,从1978年的482%增加到1999年的497%。这些因素表明,中国不仅在进行工业化,而且还显露出后工业社会的一些特点,商业服务业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势头。

经济上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势必会带动职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工人和管理人员,商业服务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高科技的发展更是促使对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快速增长。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历来看,社会阶层结构与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一个社会是否实现了现代化,不能仅仅看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看它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一方面,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要以经济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为基础,只有在现代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才会形成如下的趋势与格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以及技术工人等社会中间层不断扩大,农民人数则不断减少。另一方面,经济的现代化也需要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结构的相应变化,经济的发展终究会难以为继,甚至会因为社会的动荡而陷于停滞或滑坡。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动力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财富为主的社会资源都不是人人平均占有的,也不可能是平均占有的。一些社会集团总是会通过一些程序,将获得某种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限定在具备某种资格的小群体内部,为此,就会选定某种社会的或自然的属性作为排斥他人的正当理由。从现有的制度看,这些属性通常包括:国籍、文凭、证书、民族、种族、社会出身、地域、宗教,等等。在这个意义上,财产制度、所有权制度也是一种“排斥他人”的手段。它规定了财产所有者对于财产的占有,而排斥他人对此染指。社会分层制度的核心,是在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秩序。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城市和农村普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从法律上说,财产资源属于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了。然而,全民所有与集体所有究竟应该怎样实现,却是个难题。因为,财产、资源的分配需要一定的规则或秩序,如果全体人民中或集体成员中,任何一个人都要求行使财产所有权的话,经济秩序就无法维持。为此,必须建立起一种“社会屏蔽”的机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严格的户籍制度、单位制度、干部工人区分的档案制度、干部级别制度等构成的身份制度便应运而生了。该制度将户口、家庭出身、参加工作时间、级别、工作单位所有制等作为社会屏蔽的基本指标,对社会群体进行区分。到了50年代中后期,这样一套非财产所有权型的社会分层,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制度体系。

一般来说,区分身份地位的指标多是一些非连续型的、异质型的指标,比如,收入是个连续型指标,它难以区别身份;而职业是个非连续的、异质型的指标,它可以区分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领导干部这样的身份群体。区分身份地位指标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多与一些“先赋因素”有关。所谓“先赋因素”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经后天努力就具有的因素,比如,一个人的年龄、性别,又如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因此,出生地、户口类别显然是个典型的“先赋”指标。

以先赋因素来确认人的身份地位,这样一种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等级、秩序。在这种身份得到了法律、法规的认可以后,各身份群体也就难以越轨,没有了跨越身份界限的非分之想。每一个人都被定位在一定的等级上,整个体制井然有序。此种体制的最大弊端是束缚社会成员的活力和积极性,因为,它将每一个人定位在先天决定的身份体系上,人们很难突破此种先天的限制,很难超越级别。在此种体制下,人们的后天努力与地位变迁没有太大的联系,因此,这是一种缺少公平竞争机会的体制。身份制突出,这反映出中国社会基本上还属于一种传统的社会结构,它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中国自奉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身份制开始出现了解体的迹象,身份分层的地位下降,经济分层的地位上升。

第一,传统的先天身份指标的作用越来越下降。人们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文凭、学历、技术证书等的社会屏蔽和筛选的功能越来越突出。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文凭、学历就在社会地位的区分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80年代以来,中央在制定干部提升的标准上也强调学历的重要性,没有高等学历的一般都得不到提升。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正式恢复了学位制度,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等一系列学位体制。90年代以来又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的技术证书制度,如会计证书、律师证书、资产评估员证书,等等。中国进入WTO以后,与国际接轨的技术证书将愈来愈成为社会地位区分的基本依据。

第二,“档案身份”已被突破。市场改革以后,在劳动者流动加剧的情况下,人才的“单位所有”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自此,没有档案的就业成为并不罕见的现象。随着多种经济类型单位的出现,档案身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使人们在就业时不再为档案身份所困,社会上也出现了负责保管档案的“人才交流中心”以衔接不同体制之间的差异。所以,档案身份对于城镇就业者的束缚已大大松解。

第三,农民开始突破了户籍身份的限制。目前,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保守的估计总数也有7 000万人到9 000万人。农民中还涌现出了一批所谓“乡镇企业家”,甚至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第四,“官本位制”有所变化。随着政企分离,政府各种权力的逐步下放,官员逐渐离开社会经济运行的中心位置。市场的发展也直接改变着过去的官本位等级制度,传统上企业的级别是由政府审定的,然而,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地位的高低只能以其资产、产值、利润的地位来评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官定的企业级别越来越失去意义。一些原来官定级别很低的企业,一跃而成为有亿万资产的企业,这使得原来官本位的分层次序被打乱了。

第五,产权的“排他”作用将更为突出。从本质上看,中国严格户籍制度建立的前提是阶级体系和所有权体制被打破了,户籍等制度成为取代阶级和所有权而维持社会秩序、资源分配秩序的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的财产集中化程度有所降低,民间财产的数量有明显增长。90年代以来,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多种所有权成分的各种企业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民间拥有财产的数量和形式均有了飞速发展,比如,住房体制改革以后,私人拥有住房的现象已经变得极为普遍。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表明,中国居民存款的年终余额已经达到8万亿的水平。显然,财产所有权制度地位正在逐渐上升,并有可能成为新的维持秩序的首要制度。

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主要特征

一 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在逐步缩小

农业劳动者阶层的缩小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在发达国家,农业劳动者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阶层,一般都仅占其总人口的15%以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他们占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674%下降到1999年的44%。外出务工经商、兴办乡镇企业、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城市化,是当前中国农业劳动者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仅仅外出务工经商就吸纳了8 000多万农业劳动者,还有上亿农业劳动者被吸纳到乡镇企业,成为乡镇企业工人、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农业劳动者的数量还将继续下降,但下降的速度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速度。

农业劳动者阶层所占比例下降,对于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从金字塔形结构向橄榄形结构过渡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与西方现代化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劳动者所占比重还是过大,甚至还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1998年,马来西亚、巴西和墨西哥的农业劳动者比重分别为1817%、2419%、1979%。可见,中国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不但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而且比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大很多,这大大地制约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进程。从这一点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者转移很快,其速度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曾有过的,但仍然只能说,这仅仅是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和转变的一个良好开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过程还远没有完成。

伴随着农业劳动者的逐年减少,整个社会结构的中下层部分也在逐步缩小。当然,社会结构的中下层部分不仅包括农业劳动者,通常还包括传统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商业服务业员工与产业工人。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商业服务业劳动者的数量有所上升,近年来,一些以商业服务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迅速,小城镇的扩张运动还在持续,这些将导致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规模的继续扩大,并开始出现分化。尤其是随着新兴服务行业的出现,随着服务行业的产业层次逐渐提高和日益规范化、现代化,这个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成员将向上流动,进入社会中间层,从而对缩小社会结构中的中下层起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产业工人的数量及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工业化高潮中有明显上升,进入90年代以来则变化不大。在今后一段时期,产业工人在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也可能不会很大。虽然随着一些传统工业的衰落,会有一部分产业工人流向其他社会阶层,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东亚和西方一些国家的新兴产业中的劳动密集性工业企业将加速转移到中国,对产业工人的需求将保持在一定水平上。因此,在相当时期内,中国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出现产业工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度下降的现象。但是,产业工人内部的分化也将不可避免,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含量的增加,一部分产业工人将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工人,从而实现向上流动,进入社会中间层。

实际上,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与产业工人阶层的上述变化,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会继续发展下去,这种变化将与农业劳动者的减少一起,正在并将继续为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中下层部分逐步缩小做出贡献。

二 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并且不断壮大

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以社会中间层为主体,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态不再是金字塔形,而是橄榄形,社会大部分成员处在中等和中上层地位,只有少数人处于高层和较高层,而处于最低阶层的人也是少数。在传统社会,处在最低阶层地位的主要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大量向其他阶层流动和转移,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条件。

社会中间层不是某个阶层的代称,而是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合称。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分类,社会中间层主要由两大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所谓老社会中间层,包括中小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富裕的自耕农;另一部分是所谓新社会中间层,主要包括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办事员、商业服务人员和技术工人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在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声望上也处于中等和中等以上水平。

1978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中间层规模有了非常快的扩张,可以说是扩张最快的阶层结构部分。比如,从1978年到1999年,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所占比重从0上升为06%,个体工商户阶层和经理人员阶层所占比重也分别从003%和023%增加到42%和15%,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则从22%左右增加到12%左右,都翻了几番。这样,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便开始从原先的金字塔形逐渐向橄榄形转变。

要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完全成为橄榄形结构,社会中间层还需要大大扩张。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中间层将会不断得到扩张,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最重要部分、最稳定的社会力量,而且,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和办事人员阶层有望构成社会中间层的主体,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中间层更多地具有现代社会中间阶层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