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用地超标和盲目建设的问题极为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小城镇每年新增约1 000个,建制镇规模1~5万人,其中1~2万人的居多。如按非农业人口计算,建制镇只有3 000~6 000人。城镇规模小造成经济结构单一,就业机会少,经济效益差,结果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建了拆,拆了建,造成极大浪费。此外、盲目建设造成小城镇土地利用严重超标。我国现有的600多个城市,建成区面积17 940平方公里,人均占地101.6平方米;其中有400多个城市人均占地超过规定的人均100平方米。而村镇人均用地高达192平方米,比规定的标准120平方米高38%。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这种粗放的经营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在全世界日益重视以资源和环境为城市化新标准的今天,我们对中、小城镇资源利用、环境质量、集聚效应和就业容量上的“四低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分析中国“城市病”的认识上,如果启用更为科学的“规模比率系数”,就会发现中国的中、小城镇的“城市病”,一般要比大城市更严重,而且其预防、治理的难度和成本更高。在自然环境重于人工环境的新世纪,为节约和有效地利用宝贵的资源,中国城市化的战略重点,应把小城镇的发展融入与大城市、城市群及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大循环,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要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等,合理规划,不断完善现有小城镇的功能和发展新的小城镇,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各具特色,大、中、小城市相互协调的城市体系。
第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在经济基础上,我们要彻底打破城市与农村的传统分工,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和辐射,分阶段从传统的主业、辅业向城乡“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过渡。
首先,国家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的物质、资金和技术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品种,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率,保障生活和生产资料供应充裕;加强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保证农民增产也增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保证农业赖以生存的水、土地和空气不受污染;此外,在保证中国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开辟国际农产品市场,探索农业新产品供需调节的新途径,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其次,政府应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提高农村的工业化水平,把产业升级与乡镇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结合起来。乡镇企业要积极开发有前途、有市场的农产品,并依托大城市、大工业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样有利于提高乡镇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鉴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我们应鼓励城市和乡村共同开发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水平,增强国力,还可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经济循环体系,发展新兴的统一市场,促进资源和信息共享,并以有力的政策扶持农村信息、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彻底改变我国农村封闭、落后的局面,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技能,使他们也能够享受现代社会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从而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在上层建筑领域,要改革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目前城市的劳动用工、住房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新世纪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而改革长期不平等的城乡户籍制度更是当务之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改变以职业和商品粮供应为标准划分农业、非农业人口的做法,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以经济手段来调控城乡的人口流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从而为城乡劳动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择优高就的工作和生活发展氛围。
三 建设生态型城市: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首次将世界113个国家的代表聚在一起,并就人类必须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达成若干共识,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1976年联合国又在温哥华召开“人类居民点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居民点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一件大事。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在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及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高级别的承诺。此后,1994年中国政府也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之一。
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近代城市化开始,到20世纪初,工业、贸易托拉斯出现,经济全球化萌芽以来,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世界范围内统一进行生产、金融、贸易等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容易。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随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而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日益明显,生产、金融、贸易、文化科技、体育等交流不仅遍及世界各国,而且其管理、统一控制及专业化服务日益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及其密切关联的城市群。使原来地理上分散的活动,在功能上、管理上逐渐整合为区域的甚至全球层次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统一的体系。人类的发展正面临一些全新的重大问题,即人口进一步向有利的大城市或其附近地区迁徙聚集,造成人口爆炸,环境恶化,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大。从世界范围看,虽然城市建成区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城市财富的产出与城市废弃物的排放都占到全球总量的70%以上。
比如,城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地球总排放量的78%,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仅引起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而且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这些效应阻滞城市大量污染物扩散,同时也导致城市局部地区气象条件的改变,以致生物链的改变,这些因素的综合,又将影响人类的健康生存。城市因人口与产业的过分集中,还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人类生存和正常发展的多项负效应。如空气污染效应,使大气水体质量下降,恶臭增加,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又如密集的高层建筑物和过量地抽取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导致城市地面沉降,造成建筑物、交通设施损毁,海潮倒灌,地表积水等人为公害。城市的过分膨胀和人口的过分集中还将导致城市对能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极大消耗,伴随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巨大消耗,人类将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此外,特大城市建造的大量人工环境还造成交通拥堵、地价与房价的昂贵,以及视觉、心理上的不适应。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城市化发展中的共同课题。
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也使我们懂得城市生态环境不仅依赖于经济,它也是构成经济环境的重要基础,只有创造一个宜人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才更有利于吸引人才,吸引资源,发展经济。放眼全球,通观古今,展望未来,我们的城市发展、建设与管理,都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地位。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更要有意识地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这是今天发展,未来继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根据已制定的2000~2005年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每年城镇人口增长将在1 500~1 600万人,人口城市化率每年提高约一个百分点,五年计新增约8 000万城镇人口,其中近一半来自农村居民的迁徙转化。对城市领导者和各专业城市工作者,这是一个十分艰巨,带有很大挑战性的工作。如何在迅速发展中保持城镇的良好生态环境,这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的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也将有重大的影响。
基于对近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我国近半个世纪城市化曲折过程的思考,有学者系统提出了解决人居环境的五项原则: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原则;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原则;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与人居环境建设方式多样化,技术多层次的原则;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的原则;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的原则。
五项原则中,生态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提出,这是因为在人类每一次“征服”自然的胜利后,都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从而认识到人类属于自然,人类的需求、生存都依赖大自然;而迅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日益严峻;城市的蔓延,土地的开垦,过渡的放牧,荒漠化扩大,使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尤显迫切。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首先,要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及生产工艺按生态原则进行调整、改造。其次,要大力推进城市内的绿地系统建设,加强城市郊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城乡复合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环境还包括城镇社区的生活废弃物的就地无害化处理,并将它资源化、能源化,进行再开发,再利用。
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本身要求以一定经济实力为基础,近年我国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及有关配套建设投入等已构成重大的经济活动,有的已成为重要产业。这些巨大投入,又在迅速形成更巨大的积累,良好的人居环境又不断吸引来先进技术装备,吸引掌握新兴技术与管理的人才,增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实力增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原则。
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许多难题,可寄希望于科学的发展与新技术的运用。但社会与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只有保持发展方式的多样化,技术水平的多层次化,才能恰到好处地推动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适用先进技术永远都是人居环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人居环境建设要面向广大群众,重视社会群体。经济发展是中心,社会发展是根本。以追求利润为动机营建城市,以满足少数人或个别阶层需求为依据进行决策,是完全错误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建造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和高档次的别墅居式住区,更重要的在于创造惠及广大群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这样,就要面向广大普通群众使居者有其屋,就要为老年人、残疾人、成年人、未成年人准备多种多样,适应不同需要的生活与休憩空间,就要加强社区建设,使不同家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本地居民、外来居民,都能和谐共存于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之中。总之,我们的城镇是人民的城镇,要加强城镇的人民性,就要遵循城镇环境建设的社会原则。
发展经济与技术,同追求城镇艺术,尊重城镇的文化传统是一致的。我们当然要积极发展经济,但最好的经济模式要关心人、陶冶人;我们当然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但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则先进技术难以生根,并被广泛运用,甚至以失败告终。环境建设还要同艺术美学结合起来,对于规划师和建筑师来说,“最终要使人类环境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就城镇环境来说,应该为工业、商业、金融等服务业,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游戏、娱乐、旅游等人文活动,提供各种不同的空间环境,使其各得其所,而又不互相干扰。
总之,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是发展人居环境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中,生态环境原则不仅列首位,而且它也影响着其他原则。各项原则互相关联,但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按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延伸和起作用。我国正迎来城市化的新阶段,愿人们在这个新阶段中能以生态环境为重点,各项原则协调发展,建设美好家园。我们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宜人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