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科学锻炼,你将受益无穷
少年时期是我们一生中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我们能够科学地锻炼身体,不仅可以促进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发育,还可以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这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学校时,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课间操和体育课的时间,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不仅要认真地完成功课,还要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到户外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慢跑。
另外,小朋友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不但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发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各项身体素质,提高生活劳动所必需的跑、跳、投掷、攀登和游泳等实用技能,在锻炼中培养果断、机敏、勤奋、吃苦耐劳、大胆沉着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健身、强身、养身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患病的小朋友应该有选择地进行锻炼,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小朋友在刮大风时应停止体育锻炼,天冷时严格遵守用鼻吸气的原则,避免冷气直入肺部。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儿童不宜做剧烈的运动,锻炼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患消化系统疾病的儿童要加强腹肌锻炼,多进行水浴,不可做剧烈运动和引起身体震荡的运动,例如跳高、跳远等。
傍晚运动,保健效果最佳
我们都听过“闻鸡起舞”这个故事,受到这个故事的影响,在晨曦朦胧的清晨,我们经常可以在湖边、公园、林荫道上看见晨练的小朋友。其实,从医学、保健学的角度看,清晨并不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这主要是因为夜间植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清晨阳光初露,植物的光合作用刚刚开始,空气中的氧气相对较少,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锻炼时间越早,效果就越差。而且在大中城市里,清晨大气活动相对静止,各种废气不易消散,是一天中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间。
另一方面,从我们的身体生理变化规律来看,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的水分随着呼吸道、皮肤和便溺等丢失,机体的水分入不敷出,使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细胞都处于相对的失水状态。当机体水合状态不良时,由于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轻者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在运动时对肌肉组织的供血、供氧,因而运动时易出现心率加快、心慌气短、体温升高等现象,严重时,特别是在身体有疾患的情况下,突然由静止状态转为激烈运动状态易诱发严重的疾病。
那么,一天中运动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下午的15~19点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间段。因为一天内,人体血小板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稠度降低6%,所以下午锻炼时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心脏病的发生率会降低很多。傍晚时分,人体已经经过了大半天的活动,对运动的反应最好,吸氧量最大。另外,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以下午17~18时最为平衡,机体嗅觉、触觉、视觉也在下午17~19时最敏感。
虽然运动的最佳时间在傍晚,但并不是说我们只能在傍晚活动。运动的关键是能形成习惯,小朋友如果能根据自己的作息规律选择一天中固定的时间进行运动,并形成运动的习惯,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都会对身体有益。如果条件许可,形成在傍晚锻炼的习惯,将是最佳的选择。
运动后立即饮水对健康不利
人们在运动后会出很多汗,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出汗后人们通常会感到格外的口渴,因此一些小朋友在运动后通常会大量地饮水,这样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在运动量加大的时候,我们消耗的能量会增加,心跳和呼吸的次数都会有明显的加快。此时,大量带有氧气的血液流向四肢和体表,供肌肉活动的需要。全身血液经过这样的调整,胃肠道的血液量就相对减少了,对水的吸收能力也相应降低。如果运动后立即喝很多水,胃内的水分不能及时送到小肠进行吸收和利用,水就潴留在胃里,孩子会感到不适。另外,被肠胃吸收的那部分水分会进入到血液中,使循环血量增加,这给刚刚结束运动,需要休息的心脏又增加了负担。而且胃内水分过多,胃酸被冲淡,减弱了杀菌和消化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运动后应先慢走一会,使呼吸、心跳逐渐减慢而恢复正常,然后才能喝水。在喝水之前先用水漱漱口,湿润一下嗓子,再喝适当的淡盐水,补充运动中流失的水分,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另外,运动后出汗时小朋友一定要用温水洗脸,不能带着汗水洗凉水澡,也不能马上喝冷饮,吃冰激凌,否则易感冒。
我们跑步时为什么会腹痛
有些孩子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经常会出现腹痛的情况,父母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先要分清原因,然后再根据情况调整处理。
引起腹痛的最常见原因是由于孩子在运动前准备活动做得不足、运动不规律或强度不适合,引起内脏器官不能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当人体由安静状态进入剧烈运动时,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配合就可能发生紊乱,引起腹痛。还有一种原因是由于不良运动习惯引起的,多是因为过饱、饥饿或饭后1小时内运动,引起胃痉挛,从而牵扯神经,产生上腹疼痛。
孩子出现腹痛情况时,父母要让孩子马上放慢运动速度,调整呼吸节奏,再用手按压孩子的痛处;轻轻按摩和揉动腹部,可以起到和顺血脉和减轻疼痛的作用。另外,用手指分别用力按压两前臂的内关穴(伸臂,仰掌,在前臂内侧中间,腕后第二横纹上三横指,两根筋的中间),这也有助于止痛,但如果孩子持续腹痛,并且疼痛难忍,父母就应让孩子及时停止运动,到医院检查。
孩子饭后不能百步走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很多家长受到这句话的影响,不仅自己每次吃完饭后要出去活动一下,而且还让孩子跟着自己一起活动。那么,这种做法是否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呢?
孩子在吃完饭后,胃部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如果饭后马上活动,血液就必须抽出一部分来满足身体其他部位的需要,供应给胃肠的血液就会相应地减少,食物也就不会得到充分的消化。而饭后让孩子适当休息一下再活动,就可以保证胃肠道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
另外,胃里的消化液是由吃进食物的条件反射而产生的,胃部饱满,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果饭后立即活动,胃部在活动中快速蠕动,把没有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入小肠,使食物的营养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有些孩子感觉“吃饱”了,不过是胃感觉到胀满,而营养却没有吸收进体内,身体仍然处于“饥饿”状态。这个时候匆忙起身活动,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所以,孩子在饭后是不宜立即行走的,应先坐下来休息,过20~30分钟以后再开始活动。
有些运动,孩子不宜过早进行
在生活中,孩子因为运动而造成伤害的事情并不少见,所以父母有必要知道哪些运动孩子不宜过早地进行。
1拔河
儿童的心脏正处于发育阶段,植物神经对心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就必须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拔河时孩子需要屏气用力,有时一次憋气可能长达十几秒钟,当孩子由憋气突然变成开口呼气时,静脉血流也会突然涌向心房,损伤孩子的心房壁。
拔河除了会对孩子的心脏造成影响,还可能会伤到他们的“筋骨”。儿童时期肌肉主要是纵向生长,固定关节的力量非常弱,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拔河时极易引起关节脱臼和软组织损伤,抑制骨骼的生长,严重时还会引起肢体变形。
2倒立
孩子的眼压调节功能是比较强的,但是如果经常进行倒立或者每次倒立的时间很长,就会损害眼睛对眼压的调节,从而影响眼睛的发育。
3滑板
儿童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如果经常玩滑板,就会造成腿部肌肉过分发达,影响身体的全面发育,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4掰手腕
掰手腕时需要屏气,这样会使孩子胸腔内压力急剧上升,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受阻,而后,静脉内滞留的大量血液会猛烈地冲入心房,对心壁产生过强的刺激。而且孩子四肢各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坚固性较差,掰手腕时很容易发生扭伤。
5兔子跳
孩子在做兔子跳运动时,身体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倍,每跳一次,膝盖骨所承受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这样很容易造成韧带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