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463500000022

第22章 你不可不知的令孩子聪明健康成长的细节 (2)

对于喉咙常常泛酸水的小朋友来说,唾液是最好的治疗“药物”。经常泛酸水是由于胃酸过多,有些小朋友的肠胃功能不好,经常吃了饭就吐酸水,唾液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所以对于消化不好的小朋友来说唾液显得更珍贵了。

因此,在平时不但要保护唾液,还要时不时地吃一些促进唾液分泌的食物,如梨、梅子、黄瓜、蜂蜜等。有些小朋友说话的时候喷唾沫,这时不能因为不好意思就将唾沫吐掉,只要控制一下自己的语速,说话不要太快,声音不要太大,嘴不要张得太大,自然就会减少喷唾沫情况的发生。

起床后先刷牙再喝水才健康

有些父母在孩子起床后,会先让他喝一杯白开水,这是一种健康的习惯,因为晨起喝水不仅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还能起到清肠的作用,防止便秘。但是,有很多父母都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应该在孩子喝水之前先让他刷牙。

孩子晚上睡觉时,牙齿上会残留一些食物的残渣或污垢,它们与唾液的钙盐结合、沉积,就容易形成牙菌斑及牙石。如果起床后直接喝水,就会把这些细菌和污物带入体内,从而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但是,有人说,起床后马上喝水,可以把唾液里的消化酶喝进肠胃,当我们吃东西时,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如果起床后先刷牙,就会把唾液里的消化酶刷走,岂不可惜?

其实,这种想法是多虑的,因为唾液里的消化酶只有在吃东西的时候,才有分解消化食物的作用,不吃东西时,它处于“休息”状态。而人们睡觉时,唾液分泌很少,产生的消化酶也很少。况且,人体胃肠道里本身就有消化酶,唾液产生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它的消化作用微乎其微,即使在刷牙时被刷去,也不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

对待体弱的孩子不能“心太软”

父母对于体质较差的孩子会倾注更多关爱。当别的小朋友都在户外尽情玩耍时,他们却因为体质较差而只能孤零零地坐在窗前向外羡慕地眺望。

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他们想让体弱的孩子避免劳累和意外,但是他们不知道,在这种特殊的关爱下,孩子会变得知觉、运动能力发展不良,产生学习障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心理医生经过研究得出结论,一般体质弱的孩子依赖性特别强、胆小退缩、自卑懦弱、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还有一些孩子会非常焦虑、敏感、内向甚至孤僻,这恐怕与父母特殊的关爱是分不开的。

所以说,父母对体弱孩子地过多的关爱,会害了他们,父母不应该限制他们的活动,而应鼓励他们多进行运动,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这对于他们的性格培养以及身体发育都是有好处的。

若要孩子体质强,常带三分饥和寒

中医认为小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定”,为“稚阴稚阳”之体,即指孩子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五脏六腑的发育仍未完备。因呼吸系统的功能不足,对外邪的抵抗力较差,容易罹患感冒及呼吸道过敏症(气喘、过敏性鼻炎);因消化系统的功能不足,加上孩子的饮食不知节制,爱吃零食、冰凉的食品,很容易损伤幼嫩的脾胃系统,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中医有云:“要使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饥并不是要孩子饿肚子,寒也不是故意要孩子受凉,而是指饮食要适量,不偏食,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和增减衣服。“三分饥和寒”能大大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火力大,并不像大人想象中那样怕冷。有些家长总是怕孩子冻着,裹了一层又一层,结果孩子从小就没有得到外界寒冷空气的锻炼,没有抵御严寒的能力,长大了会怕冷、怕风。另外,衣服穿多了,孩子就容易出汗,毛孔张开,外界的风寒很容易侵入,常患感冒反而增加麻烦。

所以父母不宜给孩子穿很厚的衣服,否则出汗、上火更易感冒(摸脖颈处有无汗可知穿得多不多)。

自秋天起,孩子的衣服要缓加,不要过厚,更不能把孩子捂得出汗。在严冬的时候,应该让孩子穿得轻便些,并加强锻炼,既增强体质,又磨炼其意志。居室间温度适宜,冬季室温也不必过高,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让孩子逐渐适应较冷的环境,增强抵抗力。

再有一点是要孩子“三分饥”,即吃七分饱就可以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是独生子女,爱吃什么就往饱处吃,尤其是吃些不易消化的肉食。孩子吃多了,一是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导致营养不良;二是造成胃肠食积。中医认为,“久积化热”,有内热容易导致外感,易生感冒等。

此外,父母应当及时纠正孩子偏食、贪食及爱吃零食等的坏习惯。偏食儿童未能得到成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抵抗力自然不足,疾病由此而生。而大部分的零食含有高脂肪、高盐分、高糖分,经高温精制,会加重肝、肾及肠胃的负担,使孩子偏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从而影响健康。

孩子是一个智能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接受能力和习性,父母不能一相情愿地给孩子穿暖穿厚、吃这吃那,而要“三分饥和寒”,这样孩子才会平安长大。

抚触让宝宝更聪明、更健康

皮肤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最主要的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抚触孩子就是在孩子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这样做有助于促进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促进其生长及智力发育。

1抚触从头开始

婴儿抚触先从头面部开始,妈妈用两拇指从宝宝额前中央向两侧推,然后两拇指从下颌部中央向两侧滑动,让宝宝的上下唇形成微笑状。宝宝在出牙期间,抚触口腔周围能使宝宝感到舒服。妈妈两手从宝宝前额发际抚向脑后,最后两中指分别停在脑后,就像给宝宝洗头一样。开始做时宝宝不一定配合,尝试几次后就能成功,时间长了宝宝就会感到很舒服,以后就会期待妈妈为他做抚触。

抚触应该在温暖、宁静的环境中进行,妈妈可以一边抚触,一边和宝宝说话,用温柔的目光和宝宝交流。

2胸部抚触

做胸部抚触要让宝宝裸露全身。妈妈用双手从宝宝的胸部外下方向对侧上方交叉推进,在胸部画个大的交叉。做胸部抚触时,宝宝会因突然裸露而感到不安,甚至哭闹。这时要注意房间的温度不宜太低。对宝宝来说,裸露是一种锻炼,经过进行裸露训练的宝宝耐寒力会比别的孩子强。

3背部抚触

背部抚触可以放到最后做,做背部抚触时要将宝宝翻过身来,以脊椎为中分线,妈妈的双手与小儿脊椎成直角,向相反方向重复移动,由背部上方到臀部,再到肩膀,重复多次。

在抚触过程中还可以放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抚触时间为每次10~20分钟,每周3次。刚开始时,时间和次数可以少些,以后逐渐增加。

抚触婴儿的方法十分简单,无须任何花费,只要坚持做,肯定有效果。

“蛮补”的效果无异于“拔苗助长”

现在的家长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经常是大补特补,恨不得把全天下所有的补品都拿过来,“补”的结果却不容乐观。

一棵小树,因为它长不高就拼命给它施肥,那么它可能连生命都要受到威胁;一粒种子因为它不能很快发芽就不停地给它浇水,那么它可能因涝而亡。同样的道理,一个孩子因为体弱、厌食、长不高等,就给他进补,那么他原本健康的身体可能会受到威胁。

厌食、挑食、不爱吃饭,很多孩子都有类似情况,作为父母应该从饮食上去调教,而不是从“补”上下手。

中医所说的“补”是对“虚”而言的,身体健康的孩子没有进补的必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蛮补”的效果无异于“拔苗助长”。对处于生长期的儿童来说,只要吃得科学,补得合理,就能有利于机体和智力的成长发育。但大部分家长还是认为补品能保健强身、防病治病,于是擅自给孩子服用滋补品,这样的“蛮补”很容易使身体健康的儿童患上一系列病症。

1补钙过多易患低血压

缺钙的儿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钙,不宜补得过多。因为医学研究认为,儿童过多补钙易患低血压,并且日后有患心脏病的危险。

2补锌过多易出现锌中毒

儿童补锌必须有医生的检查指导,才能确保安全。因为补锌过量会造成锌中毒,其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疼痛、精神不振,严重的会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3吃糖过多易生“儿童嗜糖精神烦躁症”

此症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易冲动,睡眠差,常在梦中惊醒,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抵抗力降低,易患感冒、肺炎等病。此外,还会引起腹泻腹胀、厌食、呕吐、消化不良、水肿、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龋齿等。

叫孩子起床声音太大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不少家长每天早晨唤醒孩子的方式过于简单生硬,这样做不但会有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孩子当天的学习。

叫孩子起床时,轻声细语比态度生硬更有效。大声而高频率喊叫,或强行掀开被子将孩子拉下床,都会在无形中造成孩子的生理障碍。虽然身子已起床,但大脑仍处于睡眠状态,脑波活动在短时间内难以调整过来,这样被喊起来,孩子会出现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周身发懒、疲惫不堪等。家长应采取以下方式让孩子在轻声细语的呼唤中醒来:一是适当提早唤醒孩子的时间,俯首在孩子耳边轻声细语、低频率地呼唤;二是用手轻摸孩子面颊,或轻轻按摩孩子的脊椎两侧,直到把孩子唤醒;三是诱导孩子自然苏醒,比如在孩子早晨起床时,提前10~15分钟将收音机或录音机打开,播放一些轻音乐,逐渐加大音量,然后拉开窗帘,诱导孩子从睡梦中自然醒来。

这些方法有利于孩子从深睡状态进入浅睡状态,再从浅睡到睁开眼睛。孩子醒后最好允许其躺两三分钟,伸伸懒腰,或闭目养神,再穿衣服下床。

孩子呛咳时别捂嘴,容易引发中耳感染

孩子吃饭时,可能会因为匆忙进食或和父母讲话而使食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呛咳,他们因为害怕唾液飞溅到饭菜上,会用手捂住嘴巴,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正常人的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鼻咽部与中耳之间的通道叫做咽鼓管。与成年人相比,孩子的咽鼓管短而宽,并且呈水平状,如果孩子在发生呛咳时用手捂住嘴巴,就会使上呼吸道的压力急剧增高,细菌很容易由喉管进入中耳,进而引发中耳炎。

另外,发生呛咳时捂住嘴还会使食物残渣呛人鼻腔,刺激鼻腔黏膜,引起打喷嚏。如果孩子吃的是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就会导致鼻黏膜因受强力刺激而造成充血、水肿,发生鼻塞流涕甚至发炎。而且,呛咳时捂嘴会使喉部压力增大,使喉部较为疏松的软组织扩张,损伤声带或使孩子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