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穷爸爸富爸爸全集
464800000013

第13章 富爸爸:如何有效的规划 (3)

他从来不乱花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总是琢磨怎么赚钱的办法。有的同事开玩笑说:“摩根你已经是百万富翁了,感觉滋味如何?”摩根的回答让人玩味:“凡是我想要的东西而又可以用钱买到的时候,我都能买到。至于其他人所梦想的东西,比如名车、名画、豪宅我都不为所动,因为我不想得到。”

他并不是一个为金钱而生活的人,他甚至不需要金钱来装饰他的生活。他喜欢的仅仅是游戏的感觉,那种一次次投入资金,又一次次地通过自己的智慧把钱赚回来的感觉,充满了风险和艰辛,但是也颇为刺激。他喜欢的就是刺激。摩根说:“金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赚钱的过程,即不断地接受挑战才是乐趣,不是要钱,而是赚钱,看着钱滚钱才是有意义的。”

视钱为平常物,在财富规划过程中,我们要视赚钱为游戏,我们才不会跌入到金钱的陷阱中,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财富的规划,这样才能实现心中的财富有效的规划。

树立长远的致富意识

钱多钱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树立挣钱的长远目光。挣钱是天经地义的,但为了挣更多的钱,我们必须要培养这种意识,眼前的利益可以放在长远的目标上来看待。

在国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代华商霍英东,在香港的富豪中,他不是最有钱的,但他一直无私地支持国内的公益事业,所以他也最负盛名。

霍英东主要经营博新公司,还有地产、建筑、酒楼、航运、石油、酒店、金融、航空和公共交通等项目,持有40%澳门娱乐公司及信德船务的股份和40%的董氏信托,通过董氏信托持50%的东方海外国际企业与奥海企业等,并投资珠江两岸汽车轮渡服务,拥有广州白天鹅宾馆、东方石油主要股权和漠尤航空少数股权及加拿大一批物业。其总资产已超过港元130亿。

在香港华商中,霍英东的起点可能是最低的。他本是船民之子,当许多人已腰缠万贯时,他每天还在为吃饭问题苦苦挣扎。同李嘉诚一样,他没有祖业可以继承,也没有靠山可资荫庇,完全凭借自己的远大胸襟和永不气馁的创业精神,赤手空拳打天下,创建了自己的商业王国,大胆、勇敢、冒险、创新再加上坚忍不拔,成就了一个香港商业界传奇。霍英东吃苦耐劳的作风同样是广东商人精神的典范。他性格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创新;他境界高远,不因小成而满足,永远追求创业生活;他不甘渺小,意志坚定,从不转移目标,永远忙忙碌碌,用事业体现自身的生存价值。

他上中三时,日本侵华,时局动荡,他辍学加入了苦力行业,从事了各种不同的苦力工作,虽然他表现不错,但无奈于收入太微薄,看看出头无望,于是他自动辞职了。一个人当被生活逼到绝处的时候很容易萎靡不振,但也有可能更加顽强、更加发奋,然而,饥饿、劳顿没有使他屈膝;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本投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渐渐平息,人们生活趋于稳定,各行各业也渐次走上了发展轨道。霍母以其生意人的挣钱的眼光,看准了运输业务急剧发展的前景,便放弃了杂货店经营,把股权卖了8000元,租下了海边的一块地皮,再次经营起驳运生意。霍英东替母亲管账,代她去收佣金,工作十分勤奋。母亲虽然精明稳健,是一家之主,但妇道人家仅以小生意为满足。霍英东却不然,他不满足于现状,一心想做成一番大事业,在这方面正好可以弥补母亲的不足。他领会到这样下去很难有太大的发展,便开始留心观察,等待机会。

1948年,霍英东得知日本商人以高价收购可制胃药的海草,他更加具有先见之明,以自己从小在舢板上长大的经验,他知道这种海草生在海底,而且是在太平洋柏拉斯岛周围才有。于是他当下买来一艘61英尺长的摩托艇,并联络到十多个想赚钱的渔民,一同驶向柏拉斯岛。

他的判断没错,但海草全部卖完结算时,他们在海上6个月的含辛茹苦的所得竟然只够开销,等于一无所获。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从这年10月起,中国数十万志愿军从丹东、集安相继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打响了历时四年之久的抗美援朝战争。战争当然意味着破坏,也意味着巨大的伤亡,是拼储备、拼资源的重大武装冲突,但对于商家来说,却意味着商机。朝鲜战争使当时的香港成了中国的对外物资中转港,大量的军用物资堆积在码头上,在这里处理的剩余物资也无法估计。出生于驳船世家的霍英东自知这个机会的宝贵,因而迅速紧紧抓住,在香港展开了驳运经营。头次创业时他仅凭热情,却疏于谋划,这次他认真吸取了以往失败的教训,行动之前先进行了精心的筹划,而后才按既定方针投入营运,并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随机应变。

由于牢牢抓住了机会,生意搞得十分顺利,他的拖船也很快由一条、两条变成了十条、数十条,成倍增加。这次创业他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抗美援朝历时四年,而在这四年当中,霍英东崛起的速度几乎可以说是一夜之间,他一举晋升为香港业界新贵。

商人就是商人,无不想要赢得更多的利润,将生意做得更大。霍英东正是如此。他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始终不肯歇息,狂热地追逐着利润,并不以已有的成就为满足,总是在追寻着新的商机。航运上获得成功后,霍英东又看准时机,大胆涉足香港地产市场。

1954年,霍英东创建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放手从事地产业的投资经营。当时香港从事房地产投资的人很多,因为这是一个赚钱又多又快的行当,但真正在地产生意中获得成功的人却总是有限的。

从买进第一宗房地产时,几年内,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所建的楼在香港已到处可见,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名下有30多家公司,大部分经营房地产。

霍英东说:“今天,一个佣人也可以拥有一层楼,他只需要付一笔小钱。不需要住房者还可以‘炒楼花’,若半年或一年成交,往往能赚个对本。但是若用5年完成一项建筑计划,那就每年只赚5%了。这种预售楼宇的方法,很像内地的集资建房,买卖双方都有方便之处。”霍英东的这一成功发明,引来了香港地产界的纷纷效仿,港岛地产业由此刮起了一场具有“革命”意味的旋风,有力地推动了地产业的发展。小册子的宣传形式使“炒楼花”的方法尽可能详尽地广为人知,也使霍英东的地产生意越做越活。他说:“我们开展各种宣传,以使更多有余钱的人来买,譬如来港定居或投资的华侨和侨眷,以及劳累了半生、略有小积蓄的职员,加上赌博暴发户和做其他生意胀满了腰包的商贩,都来投资房地产。谁不想自己有房住?只要有更多的人关心房地产,了解它,我们的生意就有希望。”

霍英东的真正突飞猛进,其实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他经营房地产的同时兼“淘沙生意”开始的。60年代初,香港房地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楼宇、码头建设兴盛,对河沙的需求量猛增,霍英东本人也在经营房地产的过程中为建筑材料的紧缺伤透了脑筋。也许正是因为他出身于水上人家,有着与其他房地产商不一样的参考系,他非常具有远见,想到了另一条财路:海底淘沙。

海底淘沙是一种费工多、收获少的行当,商人们不仅不愿轻易问津,甚至视之为畏途。但霍英东却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从海底淘沙,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建筑用沙,而且可以挖深海床,植海造地,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事业。只不过要想在海底淘沙中赚大钱,靠一般方式不行,需要加以改革,运用现代化设备。

为了实现海底淘沙的设想,霍英东派人到欧洲订购了一批先进的淘沙机船,用现代化手段取代落后的人力方式。凭着为人所不敢为的果敢精神,霍英东从香港商界的视野盲点找到并挖到了宝,创出了奇迹。与此同时,霍英东奇招独出,又与港府有关部门订立了长期合同,专门由他负责供应各种建筑工程所用的海沙,这无疑是享有了淘沙生意的垄断权,成为香港淘沙业中的王者。此后,香港各区的大厦建筑、各处码头的建筑,以及建筑和填海工程,均由霍英东的“有荣公司”负责供应海沙。

他做生意的基本战略讲究的是“超前”意识,在思考上要有超前眼光,在落实上要有超前行动,因而他一旦思考成熟,便迅速动手。“填海造地”设想的实现过程也是如此:主意既定,便开始紧抓落实,大手笔地从美国、荷兰等国购进先进机具,放开手脚地承造当时香港规模最大的国际工程——海底水库淡水湖工程的第一期。此举打破了外资垄断香港产业的旧局面,并使霍英东“房地产工业化”的格局又增加了一项“填海造地”。及至后来,这一壮举不断地为香港房地产同业商人所沿用,成为香港地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远大的目光加上超前的行动,是霍英东的经营智慧。但回顾他的创业经历,宝贵的还有他所具有的屡挫不馁的事业心,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其实也是许多商人的共性。

总之,要想成为一位富豪,在自己心中必须树立长远的挣钱眼光和致富意识,这一点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