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宋
468100000121

第121章 一马平川

林飞在汴京任职多年,城外也有一处庄院,是林家人平日休闲之地,取名为“山隐庄“。虽然不是富丽堂皇,但院墙高大,四周都修有角楼,防御体系完备。占地面积也及广,还附带有一个小型的牧场,平日可以放牧马匹,也可供林家之人练武。

由于受女真人好武风气的影响,金朝中无论武将、文臣俱有私兵。林飞身为武将,自然也少不了养上千余甚是精悍的军士,平时除他随身的亲卫,大都留在这别庄中训练。

山隐庄中的私兵、仆人、侍女全是倾天网的情报人员或外围成员,安全无虑,吕正陪着赵惇就是往这座庄院而来,准备在此处等着与耶律尚会面的时间。

双方原先约定的会见之期是三日之后,这也是因为倾天网的几位头领并不完全信任耶律氏,不打算让他们知道倾天网在上京的实力。吕正他们与耶律氏接触的时候,也只是以南方贵人手下为名。

到达山隐庄的第二天,正当赵惇和吕正一老一少正在相对品酒、悠闲自在之时,一名少年冲了进来:“郑公子、吕老,我父亲回来了。”

这名身着锦衣的少年个子高挑、模样俊美,腰间的玉带上还挂着一柄宝剑。他是林飞的爱子林安南,今年不过十五岁,自幼习文练武,办事干练,与吕正早就相识,一年前奉父命主持山隐庄事务。

此次,见吕正带来这位身份尊贵的“郑公子”年轻有为、俊逸洒脱,林安南就天天跟在赵惇的后面,都快成了赵惇的贴身侍从。

赵惇也很喜欢这个爽快、干练的年少同辈,常常与他下棋、谈心,听了赵惇对大宋的介绍,原本就对大宋深厚的文化十分的倾慕的林安南,都恨不得立刻南下,去看看心目中的天堂了。

“小南,你叫什么叫?!你父亲回自己家不是很正常吗?”吕正连头都没抬,还在细细的品着手上美酒。此次身有要务,自然不敢狂饮,只好慢慢的品尝酒味以解馋虫,差点儿没把老头子给憋死。

林安南看到两人还是那样悠闲、冷静,意识到自己冲动了,不好意思的抓抓头:“我父亲是有急讯来报。”

“那就请林将军进来吧。”

赵惇之所以不以桩头相称林正南,是因为“桩头”是倾天网内部的称呼,赵惇虽然是倾天网之主,却并非倾天网内部的头领,也只能以一般的尊称称呼林正南。

有些拘谨的林飞走进了屋子,他本就是文士出身,因为会武,又有从军的经历,才在大金坐到如今的位置。再加上又担任了近十年倾天网在汴京的桩头,林飞那双眼睛自然是毒的很。虽然吕正并没有通报赵惇的真正身份,但他也能判断这位温和、甚至有些柔弱的郑公子绝非一般人,只怕是大宋的高官或者权贵。

“见过郑公子、见过吕老。”

“林将军不必客气,请坐吧。“

赵惇看着林飞的行动还是有些紧张,知道他一定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可也实在没办法。自己早就说过不介意虚礼,可林飞还是无法放松,这父子两个的差别还真大。

看林飞坐下来之后,赵惇才又开口问道:”林将军,有什么紧急的事,需要您赶来通报?“

“公子,耶律尚只怕无法按时与公子会面了。”林飞一开口,就是一个大消息,看到大家意外的表情,他随即解释,更吓了所有人一跳:“因为,金主迪古乃已经从燕京起程前来汴京,五万龙翔军随行,定于二十日后抵达。”

“二十日后到达?”吕正看向对面的赵惇,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然后摇摇头:“这不对,根据倾天网前面汇总的情报,宋金边境上的金军机动兵力不过才十三万左右,就算上迪古乃此次带来的龙翔军,总共不过十八万,就这么点儿兵力就想进攻大宋?迪古乃的脑袋没问题吧?”

“可如果迪古乃此次再不带兵南下,今年他也来不及攻宋了,不会他打算再等一年?”林飞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赵惇,见他以征询的目光看着自己,还是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把地图拿来。”赵惇考虑了一下,然后吩咐道。

林安南迅速把地图在桌上铺开,四个人围到了桌边,林安南指着地图介绍:“这半年以来,战备物资的确在不断的南运到金宋交界,所以倾天网才向大宋报警。金军也一直在调集军队,但南下到达金宋边境的并不多。也有可能是前段时间,原渤海地区的奚人反叛所致,调动的大军有向幽云东北部集中的趋势。”

“向幽云东北部集中?指向何地?”

“位于海河一线的西京、燕京,再有就是朝向稍南一点的山东等地,那里都是奚人和渤海人聚居之地。”

赵惇的手指在地图上将这一地区画了出来,顺着林飞介绍的金军动向向前划动,而后一怔:“西京、燕京……登州?那是个大海港!!!”

“登州海港?海运?!”吕正脱口而出,三个人顿时一惊,难以置信的互相看了看,然后又转头看向赵惇。

“不错,如果说迪古乃并不打算今年秋冬就南侵,那他之前集中战备物资、关停榷场的行为,就是故意在向大宋通风报信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总不至于他费了半天力气,只是想吓一吓大宋吧。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有突袭大宋的可能。”

“你们看,从登州出发沿海岸行进,就是故辽运送物资的沿海航道,在这个季节并没有太大的风浪,金人只要找到精通海运之人,就可能办到。”赵惇冷冷一笑,手向登州指了过去,然后沿海岸向南一直划到了金宋相交的淮河入海口:“你们再看看,大宋境内的淮河下游是什么地方?”

三人顺着赵惇手指的方向看去,林安南脱口而出:“黄泛区!”

黄泛区,因为当年杜充决黄河侵淮,南下的黄河水甚至冲毁了大运河的部分河段,造成了宽达近百里的黄河水泛滥区。虽然泥水不深,但无人能在里面呆的时间长一些,因此没有多少守卫的宋军。

“不错,就是这里。我在上次北上的时候听人提过,只要到了秋冬,因为天气寒冷,黄泛区里的泥浆会冻的很结实。不少商旅会借这个时候通过。”赵惇冷笑道:“对骑兵来说,此时的黄泛区就成了一马平川。只要能拿下唯一可以截断金军后路的楚州,金军就能很快通过,不多的兵力就可以直逼扬州、健康,乃至京师临安。这样,腹地被威胁的大宋再调动军队也来不及了,简直就是宋建炎三年‘维扬之变’的翻版,金军也就抢得了先机。”

“对啊,我们怎么没想到呢。我说迪古乃怎么刚刚安顿完了内部,就敢南侵?又不是发了疯,原来有这么好的机会。”林安南现在可真是有些崇拜这位郑公子了,他居然一眼就看出了金人的打算,这可是前人从来不敢想的战法。

吕正抓抓头,不解的问道:“可是,想要能够运送几万军队,这样大的运输量也得调动不少船只,金人哪有那样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大宋还差不多。”

“不错,正是因为金人不擅使船的原因,我们一开始才疏忽了这点。如果不是金军主力集结的方向都是冲着沿海,我还想不到。”赵惇点头同意了吕正的说法,然后抬眼看向林飞:“林将军,你是故幽云人,知不知道谁对登州到淮河海上航线最了解?”

“了解这条航线的人?”林飞低头仔细的想了起来,三个人都紧紧的盯着他。

突然,林飞猛然抬头,脸上已经没有了血色,他一字一顿的回答:“渤海大氏!”

此语一出,三人惊愣,吕正急急的追问道:“你说的,是不是故辽渤海国灭亡后留下的渤海王遗族?”

“正是他们,渤海遗族从唐中期就生活在渤海边,惯于海上生活。除我幽云汉人,就他们最了解沿海的航线,而且有这个实力调集大量船只。辽灭渤海国后留下了大氏,双方联通婚姻、同生共荣,他们素来与契丹耶律氏交好。”林飞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看向赵惇,焦急的说道:“这怪我事先没想到,很可能我们上了耶律氏的当!如果金人真的打算从海路南下,那绝对需要渤海大氏的帮助,耶律氏不可能不知道。”

“有这个可能,迪古乃的生母就是大氏女子,原本是女奴,因为生了受到兀术喜爱的迪古乃而被立为妾室,现在已经过世。”吕正沉着脸接着说道,他长叹一声,懊恼的摇摇头:“我们虽然并不完全相信耶律氏会完全放下仇恨,但还是考虑不周。渤海大氏一直也与奚人关系良好,不可能在奚人出现反叛之时,金人还要与他们关系不错耶律氏派兵南下,有可能是耶律氏和金人联合,打算害我大宋。”

“这也不能完全怪你们,毕竟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好个迪古乃、好个耶律氏!如果这个谋划成功,又要创出一个始无前例的战例了。”赵惇冷笑一声,然后皱了一下眉头:“还是不对劲儿,如果耶律氏帮助金人灭了大宋,他们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吗?”

听了赵惇的提问,吕正考虑了一下,疑惑的问道:“不会,如果我大宋灭亡,金人彻底控制了天下,以迪古乃阴狠毒辣的性格,绝对不会留下对大金威胁甚大的耶律氏。耶律尚那么个聪明人,总不至于连这点都想不到吧?”

“有没有这个可能,耶律氏和大氏联手,同时陷害宋金两国?”一边听着大家讨论的林安南终于忍不住,小声的插嘴。

三个人听了他的话,互相看了看,又一起看向他,赵惇微笑着鼓励:“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宋建炎三年‘维扬之变’的时候,大宋主力都在北方和金军纠缠,直到陪都扬州被克之后,才相继南下救援,就这样,大金还是没能灭亡大宋。如今,就算再来一次‘维扬之变’,难道如今国力大涨的大宋,还会守不住长江、守不住临安,甚至会亡国?最多不过是双方又一次纠缠在一起,打个你死我活而已。”

林安南开始还有些紧张,但说到这里,神态已经轻松起来,明显很有信心:“金人内部矛盾多多,合剌和迪古乃的滥杀早已动摇了女真人的统治,现在的局面不过是在强权压制下的一时安宁。最有可能的是,金军被大宋缠住的时候,金人内部动乱,互相仇杀,那就给了契丹人可乘之机。契丹人在大辽故地还有数百万之多,不少部族也还是与他们交好,更何况契丹人还有西辽这个外援。如果耶律氏乘金人内乱之时起兵,未必不能占领部分地区,甚至光复大辽。”

吕正点点头,赞同了林安南的分析:“如此看来,战备物资集中于宋金边界,既可以解释成没有那么大运力从海路运输,也可以在关键时刻以路途遥远、无法运输为由,切断南侵金军的后勤供应,反正便宜不了大宋。”

“这样,大宋境内的金军就没有了退路,只得与宋军拚命。大宋就算能抵挡得住金军的进攻,却会伤筋动骨,在发现自己上当之后,也无力再找耶律氏的麻烦,只有认可既成事实,吃个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