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他们可是骑兵,如果真的一起冲锋的话,北门承受不住他们几下冲击。”岳灵淡淡的提醒了他一句,然后向旁边的乡兵吩咐:“告诉大家隐蔽好,不要被对方发现了,金人的箭法还是很不错的。”
等金齐联军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接近庄墙,几十个庄民自制的震天雷从庄墙上滚落下来,将他们炸的叽哇乱叫、抱头鼠窜。
这下可把指挥的实古乃给气坏了,立刻下令全部上马,准备全力冲击庄墙的北门。
看到所有的金齐联军已经在上马,岳灵马上吩咐乡兵们将准备好的柴捆一捆一捆的甩到庄墙的外面。等金齐联军刚刚开始冲锋的时候,一下扔出十几支火把,地上几十捆木柴顿时烧了起来。
开始金齐联军并没有太重视这些柴禾捆,毕竟这么一点儿木柴想拦住快速的骑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却没想到,岳灵让人在柴禾的里面捆入了干透了的红辣椒,而且浸透了黑油。被火一烧,辣椒烟和黑油的臭味布满了庄墙上下。
乡兵们早就准备好的护鼻的湿毛巾,可金齐联军猝不及防之下,冲锋的骑兵在这么短的距离里根本无法刹的住,顿时被浓烈的辣椒烟呛的咳嗽不止、眼睛通红,连马也受不了,“嘶溜溜……”地扯着脖子嘶叫,队伍一阵大乱。
金齐联军虽然拚命的向北门冲击,可刚才似乎非常脆弱的北门现在已经被泥土袋子给堵的死死的,一大堆金齐联军士兵一时间无法冲开大门,都挤在了门口。庄墙上再次扔下了几十个震天雷,而且还射出了一阵箭雨,虽然精度差了点儿,但在六尺的宽度上挤了两千多骑兵,再差的精度也能射倒不少人马,金齐联军的冲锋再一次垮了下来。
就这样,双方一个时辰内在北门交战了几个回合,金齐联军连庄门都没能进的了,气的三个将领差点趴下。
正当他们准备再次进攻的时候,庄墙上突然传出了欢呼的声音,后面的金齐联军安排的探马也冲了回来。
原来,汤阴县的四千大宋驻军已经赶到,附近了乡兵也来了数万援军。
无奈的金齐联军不敢再停留下去,只好退兵。这里毕竟是大宋的领土,再多来一些大宋军民,不但抓不住岳家人,连他们也走不了了。
岳家庄一战,一千一百多乡兵战胜了近三千金齐联军的精锐骑兵,杀死杀伤七百多,自身伤亡不足五十人,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
赶来救援岳家庄的宋军将领和各处乡兵首领战后得知,指挥此战的居然是岳帅义女岳灵,一位不过才十七岁的少女,齐声夸赞。不少年轻人对岳灵是心生爱慕,一时间岳家被上门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把岳夫人给累的够呛。
此时,战场上传来消息,回到军中、已升任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的岳帅正准备收复战略重地襄阳,而后北进中原。
岳灵想起自己在父亲墓前的誓言,向岳夫人辞行,要前往军中效力。虽然岳夫人再三阻拦,却拗不过固执的岳灵,再想到岳灵医术高超,如果军中再有人受伤,根本无人能比岳灵的技术,只得不再阻拦,命管家岳义送二小姐和景儿前往岳帅军中。
经过数月的跋涉,岳灵主仆终于来到岳帅营中。
岳帅看到岳灵既意外又高兴,虽然不忍心再让一个女子上战场,但岳灵的性子固执的很,他根本劝不住。再加上岳云等人都为岳灵求情,军中也实在是需要岳灵的医术和谋略,最后终于同意岳灵留下。
大家听说了岳家庄之战的经过,都觉得好笑:齐人那些笨蛋,遇上岳灵当然只有败退一途了,这还真没什么悬念。但大家都在担心岳家人今后的安全,岳灵说明岳家人已经全部迁居汤阴县城,大家这才放心。
绍兴二年六月,高宗以左、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赵鼎、张浚二相监各路兵马,在张浚的负责下相继展开了一系列加强文臣控兵、削夺武将兵权的行动。
右相张浚是坚决的抗金派,但他却有着大宋文臣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从内心里不信任武将的忠诚。自觉自己也很有军事才干,便随后亲赴江淮一线查看战况,回朝后提出“北伐、恢复中原”的建议,然后调防各军,形成北伐之大势。
想法是好,但张浚过于心急、处置不慎,还打算借北伐之势消减武将对军队的控制,故连续两次上书朝廷,要求罢免本身能力和军队实力都是“中兴名将”中最弱的刘光世。
左仆射兼知枢密院事赵鼎认为不可太过性急,反对张浚的做法,因说服不了赵构君臣,只得辞相。
刘光世字平叔,创立了大宋五大主力之一的“淮西军”,现任司检校太保、三京招抚处置使,因军功封荣国公。虽是将门之子,但此人实际上胆小怕事,其好财、好色,积蓄了大量的钱财,为将的指挥能力和战略水平却只是一般,一遇上金人常常是一溃千里。
曾经有面对金兵数百,刘光世所部近万却被击溃的记录。他手下的几万大军只会欺侮百姓,骚扰地方,一时朝野上下对其多有责难。
谁知,他对面的伪齐将领比他还不如,一触即溃,他反倒成就了“抗齐第一功臣”的荣耀。
这么一个人,自命文武全才的张浚张相爷自然是瞧他不起,第一个先用他开刀。
刘光世在政治上并不是白痴,应该说,他的出身造就了他敏锐的政治嗅觉。从一开始听到朝廷新举措的风声,刘光世就知道朝廷已经对武将疑忌日重,正好他此时也厌倦了艰苦的军旅生涯,便就坡下驴,自动称病求归。
刘光世这一主动交权,正中天子赵构和那帮子所谓的忠心文臣们的下怀,本来就怕将领们一旦坐大不好收拾,这刘光世一自觉,去掉了了一大块心病。
为了表示对刘光世行为的赏识,朝廷拜其为“少师”,赵构还特地赏给他一大堆珍宝古玩。
刘光世大为高兴,大大方方的交出了兵权,回家养老去了。
趁此良机,天子赵构一是再次准备和议之事,二是进一步试图削夺地方上将领的兵权,积极扩充朝廷直领的禁军,以平衡地方势力。
此时的天子赵构,还算是比较相信岳飞的忠诚和指挥能力,想让岳飞暂时接管淮西军。诏书直接下达给岳帅,并要岳飞担起“将雪国家之耻,拯海内之穷”的重任,一时间把岳帅感动的发誓将以死相报!
谁知,朝中重臣们知道之后,一起反对。反对的理由都是一个:祖宗家法!
平时势不两立的主战和主和两派,在限制武将的权力上竟空前一致!要求确保大宋以文制武的传统,防止武将坐大,威胁皇权的稳固。
当时,已经担任左相的张浚提出:不能将兵权放在一个人手中,一旦他立下盖世之功业,就有可能会尾大不掉,威摄君主。说白了,就是带兵的将军们都是靠不住的,他们全都是潜在的危险人物。
如此强有力的反对理由,立刻被天子听了进去,随即下诏,取消了前令。
没明白怎么回事的岳帅挨了当头一棒,一气之下没和下属商量,就擅自上书辞去本兼各职,耍了下脾气。
虽然在岳灵和身边的诸位谋士的劝解下,岳帅又上书表示接受朝廷的安排,天子赵构也下旨抚慰,但天子对岳帅的忠心却大打折扣,再加上前面岳帅要求立太子之事,岳帅从此失去了天子的信任。
张浚在罢免刘光世之后,意欲自己控制淮西军,命自己的老部下王德前去担任统兵大将之职。
刘光世手下大都是骄兵悍将,军纪很差,打仗不行,欺负老百姓还可以,更没有如同岳家军“忠君报国”的思想。
因为根本不服王德,刘光世部将郦琼居然率四万淮西军投奔伪齐,朝野十分震惧。
一时间,地方各军都对朝廷的处置十分不满,甚至上奏质问,军队和朝廷的关系变得极为紧张,张浚被迫承担自己过于急躁的后果,引咎辞去相位。
天子赵构此时已经认为地方上的武将势力骄纵难制,已非朝廷所能掌控,削夺他们兵权之事只能慢行,再次任命了稳重的赵鼎为左相。
岳帅在此前后连续上疏,指斥张浚的行为是自毁长城,并建议收复襄阳、恢复中原,得到朝中大部分臣子的支持。
虽然天子赵构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岳飞出兵,但这只是为了用抗金来缓和地方各军将领同朝廷的紧张关系,并不是真心想要恢复中原。
此时,天子赵构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兄长赵桓返回,当年在孟太后与僚属们讨论赵构继位事宜的时候,就有在场的宗室赵仲琮等对赵构即帝位持有异议。
不少人认为靖康陛下赵桓仍在,而且还有三子存活,国不可有二主。要求康王赵构不称“皇帝”,也不宜更改年号,而应该穿淡黄色衣服称摄政,代行皇权。等赵桓去世之后,他再正式登基不迟。
这还多亏了孟太后的坚持,她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执意立了赵构为帝,这也是天子赵构为何对孟太后极为尊重的原因。
而且,虞允文当年的话并没有错,大宋的宗室也有前赴后继起兵反抗金人侵略的,其中有部分也有称帝的行为。
更主要的是除赵构外,也并不是没有具有皇室直系血统的亲王出逃成功。
太上皇赵佶的第十八子、赵构之异母兄弟信王赵榛后来成功逃出金人魔掌,还成为了抗金义军首领,带领一支足有万人的义军抗击金兵,横行于黄河以北,在原幽云地区很有名望。
此时,信王赵榛所领的义军、大部分宗室的部下还在坚持抗金。
他们大都是认为康王赵构继皇帝位是名不正、言不顺,尤其是性情耿直的信王,对赵构放弃大宋故地南逃的行为十分不满,认为他是丢了祖宗的脸面,根本不承认赵构的正统性,而是明确表示支持靖康陛下复位。
天下人,尤其是士林中人出于对儒教宗法制度的遵从,符合这些宗室的人也不少。就是现在的大宋治下,也有不少人上书朝廷,要求拉回靖康陛下赵佶,恢复大宋的正统。
为了牵制大宋,金人还故意不断的放出谣言,说是打算在宋的北方故地拥立靖康天子赵佶为帝,再支持赵佶一统南方“小宋”朝廷。
金人甚至还放还了靖康陛下的长子,他回来之后,有不少人提出要立他为新天子,赵构不怕才怪!
岳灵虽然年轻,却有过了父亲被贬、李纲伯父被皇帝陷害,还有更多的忠臣被赵家皇帝贬斥、甚至出卖的惨痛经历,对朝廷本身就有疑虑。
而且,岳灵出身于忠君意识极淡薄的幽云,又受父亲虞允文的言传身教,对大宋皇帝的行为有着很深刻的认识。
现在,她看到朝廷意欲收回兵权的种种举措,意识到朝廷已经在疑忌军中将领,因此对父帅的种种行为极其担心,坚决反对他直言上谏,害怕朝廷根本不相信父帅的忠心,再来一次陷害忠良的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