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总会拿高薪
当斯宾塞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的时候,他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MBA的学生在进哈佛之前很普通,但经过几年哈佛的教育再出去,就能比教授多挣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这使人禁不住要问为什么,哈佛的教育真有这么厉害吗?斯宾塞研究的结果是:教育不仅仅具有生产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
这就是名牌的作用。名牌大学或明星企业也可能出现次品,但这样的概率相对来说要低得多。而且,一个名牌的建立,是其多年有效信息费用累计的结果,没有人愿意轻易毁掉自己的信誉,所以,即使出现了问题,解决的成本也会很低。
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认为品牌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
基于这种观点,一些企业招聘会上专设“入场资格审核区”,非名牌大学毕业生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审核官们审核的程序非常简单:首先看学校,如果不是名校出身,就会被拒绝。
对此,一位资格审核官明确表示,此次招聘会只是面向名校学生,只接待全国排名前20名的高校的学生……像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肯定能进场。
企业的这种做法,引起了许多学生的不满,他们对该企业这种只认“牌子”的做法非常气愤,认为是歧视。
“连面试的机会也不给我,怎么知道我的水平?”一位同学说,自己的成绩很好,而且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但门还没进就给拦下来,这公平吗?”
这确实不公平,但是企业有其自己的道理,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这些道理并非完全不正确。
企业这样也是有苦衷的,因为他们一直被找不到合适的人困扰着。他们表示,限制名校是无奈之举。这还要从信息不对称说起。因为应聘者往往比企业更清楚自己的能力。设想市场上有两种应聘者:高能者和低能者。二者都积极地向雇主传递自己能力很强的信息,尤其是低能者要想方设法把自己伪装成高能者。这时候,教育程度和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一种可信的信息传递工具。为减少人才招聘中的失误,提高新人的质量,在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情况下,博士优先于硕士,硕士优先于学士,名校毕业生优先于非名校毕业生,毕竟前者的平均质量要高于后者。这时,学历是一个优先信号,即当没有其他信号可以作为对应聘者的合理评价标准时,应当重视学历的作用。
当然,高学历也不一定意味着高能力,名牌大学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是因为学历所发出的信号因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学识、能力和水平。
这些因素包括同一级学历代表的人力资源的质的差异性;授予文凭的机构对人的评价标准与用人机构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存在差异等。
尽管有这些因素的存在,但企业在招聘时还是会考虑到学历的问题,毕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企业在招聘时,受信息不足的影响,会以学历作为依据。但是当一名应聘者成为企业的一员,企业就应该掌握该员工的其他信号,借助学历和其他信号对其进行综合考核。这时,衡量企业员工的标准不应过分偏重于学历,而应引入其他的标准。
根据学历考查公司的员工。一般来说,学历高的员工比学历低的员工掌握的知识更丰富,能力相对来说也较高,平均生产率也会较高。但是,如果一个公司在评估员工的时候过多地依据学历,就会产生基于学历平均水平的统计性歧视。因为把一部分人作为一个整体给予特别优待,对其他人来讲是一种歧视。事实上,学历较低的人中也有许多优秀者。统计性歧视会让人们产生成见。对于一个学历较低的人来说,当他知道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他的学历对他进行判断,而能力、工作经验都可能被忽视,他会减少那些能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质量的活动,从而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本科学历该不该考研
毕业两年了,小张依然每天出现在校园里,在图书馆、自习室里打发时间。两年里,她共参加了三次研究生考试,“起初,只是想多过几年学校里风调雨顺的日子,结果现在,考研都快成了我的工作了,如果这一次还考不上的话,真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考下去”。……
其实,在每所大学里,都晃荡着很多与小张境遇相似的迷茫身影。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一些应、往届的大学毕业生,仅仅出于不想过早工作的目的就加入考研大军,踏上了一条被动的考研之路。类似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在为他们的毅力叫好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付出这么大的成本考研值得吗?
按经济学观点,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考研也不例外。先算一下经济方面的机会成本。众所周知,如今的考研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考“钱”。据报道,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考研费一般在2000~4000元之间,在职考研者的花费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字。
还有心理压力成本。几乎每个考过研的人都认为那段时间(复习时间)人简直成了读书机器,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都很大。特别是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的考生,意味着不仅不能为家里创收,还要拿家里的钱。
专家分析后告诫那些执著于考研的学生,考研本身的机会成本是比较高的,如果对自己能够承受的代价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或者无法学以致用,考研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
专家的看法并非危言耸听。不久前,两名工商管理硕士到泉州某IT企业应聘,这家公司的老总认为,他们理论有余而务实不够:“我们需要的是踏实做事的人,而不是花费无谓的高薪给公司找麻烦。”
再算算其他方面的机会成本。时间方面,考研者的时间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用于考研的时间,考的次数越多,时间成本也越大。相反的例子莫过于比尔·盖茨了,他停学创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如果真选择后者,说不定他也错过了时机,成就不了今日的微软。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考研者是不是错过了很多机遇呢?
大学毕业时,你面对的是“就业难”,但本科生仍然还有一定的“含金量”,因为毕竟就业率在50%以上;读研究生期间,如果你继续过着舒服安逸的生活,每天优哉游哉,学无所长,那么,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就是“不进则退”,而三年之后研究生毕业时,工作机会并没有增长多少(据相关数字统计,研究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本身的能力却是“水降船低”。
再假设一下,如果说大学毕业时你有幸成为找到工作的那50%,那么你获得的将是三年的工作资历和经验。若不幸成为没有找到工作的那50%,那也会是你一生受用的挫折教育,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如果说当你大学毕业时,因为害怕“找不到工作”而选择考研,那么三年之后,你仍然要面对“工作不好找”这个现状。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是为想做研究、做学问的人提供的一个良好的深造机会,如果仅仅将其视为逃避压力的避风港,那么,这个研究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算了这些方面的成本之后,理性的考生们还应该明确一个目标。飞机航行,要有明确的目的地;大海行船,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做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的,考研也是一样。
首先,仔细考虑一下,考上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三年之后,你的就业方向和出路在哪里。这样的出路,是否令你感到满意,是否令你觉得为其付出三年的时光是非常值得的?
再想一想,自己所要考的专业以及这个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是你真正喜欢的。要知道,一个人只有热爱他的工作,对他的工作时刻保有兴趣和激情,才可以作出好的成绩。
最后要想,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是否能为你将来的就业增加一定分量的砝码,当然,这个砝码并非单指一纸文凭,还应该包括你自身学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思考过以上的问题后,如果你当初的考研信念仍然坚定不移的话,那么,就静下心来全力以赴地准备考试吧;而如果你对自己是否考研产生了动摇,那么,奉劝你勇敢面对应该面对的问题,不要盲目作出选择。
考碗,毕业后的第二次高考
据媒体报道,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
近年来,持续火暴的公务员考试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催生”出了一个特别的族群——“考碗族”。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直辖市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是“铁饭碗”。多数“考碗族”的价值标准是:单位级别越高越好,越是经济发达省份越好,离家越近越好。
面对如火如荼的公务员考试,不少“考碗族”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不但让旁观者迷茫,就连“考碗族”自己也纳闷:花这么大的投入甚至是牺牲值得吗?公务员工作真的适合自己吗?考公务员就是最好最稳妥的出路吗?
答案是未知的。在考碗族火暴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问题的实质——大学生毕业人数与工作岗位的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占统治地位的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与价值的偏离自发地调节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价格就下落;求大于供,价格就上升。
我们先看大学生供给:从量上看,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可以说“供应量”是有保证的。再看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但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形势大受影响,新增岗位的数量远低于毕业人数,总体而言供大于求。
所以,就会出现多个学生争夺一个工作机会的场景。其实,在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的那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在盘算着不同的出路,盘算着不同机会成本的毕业选择。一般来说,毕业时都面临几种基本的选择,出国、考研、就业、创业等。在这几种选择中,根据各个人的不同的情况,其所形成的机会成本也是不一样的。当有很多人认为考公务员收益更大时,就出现了考碗族火暴的场景。
另外,由于传统思想上认为大学生都是社会的精英,致使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客观,从而造成非理性选择导致的摩擦性失业。部分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还存在着非理性的选择。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着追求发达地区、迷恋大型企业和追求热门职业等一些现象。就连考国家公务员,就存在着盲目跟风现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只是看见大家都在考。
经济学是一门利己的学问,根据利己,每个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都会谋求自己的最大化利益。从这个角度上说,大学生就业时选择发达城市、大型企业、热门职业,都是利己的表现,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