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节俭,丰足不奢华惬意不张扬
泼留希金是俄国文学大师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中的著名人物。
他是个富有的地主,有上千个农奴,他的仓库里有堆积如山的麦子、麦粉,在库房里也充塞着尼龙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果子。
可是他生活极端吝啬,过着像叫花子一样的生活。他穿得很破旧,吃的也很坏。当他在路上走着的时候,看到一块旧鞋底、一片破布或一个铁钉都要拾回家。
他的住室,如果不是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谁也不会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泼留希金对自己如此吝啬,对他人更是可想而知。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见,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还在聚敛财富。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他还会去偷别人的东西……
泼留希金因此成为文学史上吝啬鬼的典型。而在当今社会中,也出现了这样一群“吝啬鬼”:他们精打细算,本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却处处“斤斤计较”,绝不乱花一分钱。一些人不理解,将他们称之为新时代的“吝啬鬼”或新时代的“泼留希金”。
不过,他们的“吝啬”不是泼留希金式的盲目守财,而是尽量节俭不必要开支,然后尽情为“爱做的事”买单。其实,他们秉承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吝啬主义”。
“新吝啬主义”又称为“新节俭主义”,这群人一切以“需要”为目的购买,绝不盲目追逐品牌和附庸风雅。作为一种成熟的消费观念,其诞生是人们的消费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商品匮乏年代,人们总认为“贵就是好”,“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但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繁荣,一部分人开始觉醒并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观念不断与现实生活进行碰撞磨合,最终真正走向了成熟。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新版“泼留希金”的阵营,和身处风口浪尖的“月光族”来比,他们是一群真正精明、智慧、对自己负责的消费者。他们收放自如地支配着自己的收入,让有限的金钱最大限度和最大范围地满足了各种需要,拥有稳定持久的消费能力。他们的存在和不断繁衍,将颠覆传统的消费理念,使人们不再过分重视商品所体现的外在价值甚至是身份的象征意义,而更加珍视自身的感受和满意度。
在新的形势下,“新节俭主义”更应该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在喧哗和浮躁中浪费时间和金钱,紧随新版“泼留希金”们的步伐,过一种简单本真的有品质的生活。
个人理财,走出三大误区
思维走入误区,必将导致行动上的失败。如果把这句话引申到理财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改变观念,记住几个概念,是拨乱反正,及早走出理财误区的开始。
理财并不等于投资。根据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指如何制订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理财专家解释说,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
理财市场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的同时,理财也正成为一种全民运动。如果说前几年理财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的话;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用“理财”的眼光来审视财富。不过,正是在这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很多人会发现投入了时间、投入了精力、投入了金钱,却总是不得要领。原因何在?因为是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已陷入了理财的误区。具体而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急功近利
眼下不少商业银行都开设了理财工作室,由资深专家为客户度身定制理财计划。可几乎每位客户上门来的第一句话都是“我的钱能增值多少”或“你们可以给我多高的收益率”。这显然有些太急功近利了。
一般来说,理财包括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两种。在国外,专业的理财师会根据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情况,在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设计理财方案并帮助客户来实施。而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家庭自行安排个人资产。目前可供选择的理财渠道主要是储蓄、债券、股票、保险、不动产等等。品种的选择、比例的分配、风险的控制是制订理财计划的关键。如果缺乏足够的理财知识,可请理财专家帮忙。
误区二:过于保守
尽管股市投资者已有数千万之巨,债市、汇市的投资队伍也日渐庞大,可仍有众多的百姓固守着唯一的理财方式:存钱。“聚沙成塔”、“滴水穿石”,是他们所坚持的理财真谛。
其实存款只是资金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其他一些效率更高的“钱生钱”之道。存在银行里的钱永远只是存折上一个空洞的数字,它不具备股票的投资功能或者保险的保障功能。
误区三:面面俱到
买一点股票,买一点债券,外汇、黄金、保险,个人资产平均或不平均地分配在每一种投资渠道中。“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
对于掌握资产并不太多的普通百姓来说,优势兵力的相对集中,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实现最大收益。当然,如果所有的余钱都买了股票,或者把全部家当都用来做房产投资,也会带来风险过于集中的隐患。套用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的理论“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
事实上,任何一项能力都非与生俱来,耐心学习与实际经验才是重点。理财能力也是一样,也许具有数字观念或本身学习商学、经济等学科者较能触类旁通,也较有 “理财意识”,但基于金钱问题乃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事,尤其现代经济日益发达,每个人都无法自免于个人理财责任之外。现代经济带来了“理财时代”, 配合人生规划,理财的功能已不限于保障安全无虑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满足。如果还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玩金钱游戏”,与己无关的话,就该奋起直追了!
理财,如何搭建你的金三角
理财金三角,就是将一般家庭的年收入,进行三等分的财务分配。除了日常生活支出之外,还有投资理财及风险管理三大部分。
家庭日常花费,包括个人、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等开支;投资理财,是指每个家庭针对不同的财务目标所做的投资规划;风险管理,则是针对家庭成员在生活中提供的实际保障,确保家庭成员能够保全辛苦累积的资产,不会因为收入中断或减少而遭受折损。
对于理财金三角的资源配置,依据各个家庭成员的不同属性会有不同的比例分配。一般来说,一个家庭年收入的60%左右分配在家庭日常支出为宜,这样才有空间规划其他的财务目标,以累积财富,提升生活品质。
至于投资理财,则是家庭生活中必须重视的一环。可以将财务目标分为3~5年的短期目标,5~10年的中期目标,以及10年以上的长期理财目标。通常提拨年收入的20%~30%,有计划地完成生涯规划中重要事项为宜。
除此之外,每年还需要在收入中提10%的作于的收入作为风险管理费用。风险管理是现代家庭极重要的项目,主要是随时随地提供家庭成员在生活中的实际保障。
一般情况下,理财的这三大项目的配置是依照个人对投资的好恶决定比重。实际上,在整个规划过程中,最好是透过理财金字塔来进行分配。
所谓理财金字塔,是指理财的资源配置,应该有一定的程序。那就是先考虑家庭的风险管理,让家庭不因任何风险致使财富受损。因此,风险管理就像金字塔的底端一样应该成为基础。
打好了稳固的地基后,就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做出不同的投资理财规划。
很多人认为制定投资理财规划是富人需要考虑的事,只有有了足够的钱,才有资格谈理财。事实上,影响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资金的多少。美国人查理斯·卡尔森在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的发家史后,写了一本《成为百万富翁的8条真理》的书。卡尔森总结出了成为百万富翁的8个理财真理:
第一,现在就开始投资。在美国,六成以上的人连百万富翁的第一步都还未迈出。每个人在迈出第一步时都有一堆理由,但其实这些理由都只是自己在找无关紧要的借口。有人也许会说:“没时间投资。”卡尔森说:“那你为什么不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把精力花在学习投资理财上?”
第二,制定目标。这个目标不论是准备孩子的学费、买房子或50岁前舒服地退休,不论任何目标,一定要订个计划,并且为了这个计划全心全意地去努力。
第三,把钱花在买股票或基金上。百万富翁的共同经验是:别相信那些珍奇收藏品等玩意儿,把心放在股票上,这是建立财富的开始。
第四,百万富翁并不是因为投资高风险的股票而致富的,他们大多数只投资一般的绩优股。慢,但是低风险地积累财富。
第五,每月固定投资,使投资成为自己的习惯。不论投资金额多少,只要做到每月固定投资,就足以使你超越2/3以上的人。
第六,坚持就是胜利。3/4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5年以上,将近四成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8年以上。股票买进卖出资本频繁,不仅冒险,还得付高额资本税、交易费、券商佣金等。交易次数多,不会使你致富,只会使代理商致富。
第七,把税务部门当投资伙伴。厌恶税务局并不是理性的经济思维,应该把税务局当成投资伙伴。注意新税务规定,善于利用免税的投资理财工具,使税务局成为你致富的助手。
第八,限制财务风险。百万富翁大多过着很乏味的生活,他们不爱换工作,只结一次婚,不生一堆孩子,通常不搬家,生活没有太多意外或新鲜,稳定性是他们的共同特色。
理财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跑”,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通常穷人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真正的原因,却是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
理财,既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当个人把钱窖藏起来时,钱对个人和社会都没用,和沉入大海一样。当把钱用于购买各种资产时个人和社会都获益,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也从每个人的人力资本运用中获益。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理财用钱生钱,与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是同步的。
用钱生钱的过程,一旦成功了,人就会有成就感。会用钱的另一个方面是会用钱享受,给自己带来享受。用钱享受就是消费,这种消费在给个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社会各级的发展。
为自己用钱是一种享受,为别人用钱也是一种享受。当你看到自己捐助的希望小学建成,有许多孩子可以上学时,你不觉得其乐无穷吗?人性中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有同情心,受到社会的尊重,实现个人理想也是人的欲望。
为别人花钱,实现这些更高层次的欲望也是有效地用钱。用钱并不是花天酒地,无论是用于个人的正当物质与精神享受,还是去实现自己的利他主义理想,都是享受,都是幸福的源泉。
在贪婪者手里,钱有可能变为罪恶;在守财奴手里,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会理财的人手里,钱才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