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你会幸福吗
有一天,富人碰到穷人,问:“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穷人对自己的生活很知足,回答说:“我现在的生活就很幸福。”
富人不以为然,望着穷人漏风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说:“我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豪宅百间,奴仆千名,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你现在的生活穷困潦倒,怎能称为幸福呢?”
谁知好景不长,没过几日,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他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
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富人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现在口渴时有这碗水。”
幸福是人的重要需求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愉悦感,是需求客观性与感受主观性的统一。幸福知识是人对自我需求的调节与满足需求路径的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心胸修养 和思维方式。
权力、财富、名誉,使人在社会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是人幸福的源泉。但是,能否获得真正的幸福,取决一个人的价值理念。不懂得幸福知识,权大、钱 多、名响,也可能带来不幸。
在有的人眼里,只要有了钱,就会有一切,他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必然会有幸福。但金钱真的是万能的吗?钱真能使人幸福吗?未必。有人就曾经做出结论:“钱并非好东西。赚钱的时候,有痛苦;想保住已经到手的钱,也有痛苦;钱丢掉了,有痛苦;把它花掉了,也有痛苦。” 钱成了人们痛苦的根源。
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卡尼曼教授及合作者塔夫斯基将“幸福”作为经济学命题来研究,他们的新经济学涉及财富和广义的幸福。认为人们应该关心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本身,因为人们最终在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通过实验发现了“平行世界理论”:最初,随着收入的增加,幸福感会迅速增加,越有钱越幸福;然而存在某一个点,当收入超过这个点时,幸福感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可能出现减少的情况。
因此,是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做金钱的奴隶?是一辈子都在金钱的泥沼中挣扎,还是让金钱成为我们幸福快乐的源泉?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真正具备生活智慧的人不是苦行僧,他们会追逐财富、享受财富,而不会做金钱的奴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感受是没钱人的日子比有钱人的日子更加难过。有了钱就可以买许多东西,就能建立一个在物质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就能过较为舒适的生活。拿破仑曾拥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利、财富,但他却说:“我这一生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无论对于富人还是穷人,金钱与幸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我们仅仅把钱当做我们生活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几乎不去想钱的问题,我们会变得很幸福。
不比较,才幸福
有一则有关金钱与幸福的故事。有一家穷人和一家富人比邻而居。穷人家虽然没钱,但日子过得快活,欢声笑语不时地传到富人家那边去,让富人很羡慕。富人家虽然有钱,可日子过得并不幸福,不仅时刻担心钱财会被人盗走,而且一家人为钱的分配而闹得矛盾重重。后来,富人认识到造成他过得不幸福的原因是钱,于是富人便在一天夜里将家里的钱扔到了穷人家的院里。当第二天穷人发现天上掉下来这么多钱时,高兴坏了。可是高兴只是暂时的,很快穷人就陷入了和富人一样的痛苦之中,他家再也没有了从前的欢声笑语。
这则故事表明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和别人的比较而得来的。 “前面有个骑马的,后面有个走路的,俺在中间还是骑毛驴的。”人人都有弱有强,为何一定要用弱的一面来让自己痛苦呢?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生活境况都比我们的父辈或祖父辈好得多,可是幸福水平并没有相应的地提高。有研究说,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很少能增加人的幸福感。正如夏普说的:“财富的增加绝对不能保证你的幸福也随之增加,一年挣3万元的人和一年有30万元收入的人相比,在幸福感上的差别非常小,不过许多人对此并不了解。”为什么财富差距不会令幸福感有太大的区别呢?经济学家认为,是因为经济尺度发生了变化。
几十年前,《巴尔的摩哲人》的编辑亨利·路易斯·曼肯曾说过:“财富就是你比你妻子的妹夫多挣100美元”。行为经济学家说,我们越来越富,但并没有更幸福的部分原因是,我们老是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比。
经济学家夏普说:“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可以做,那就是与那些不如你的,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这样你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可问题是,许多人总是做相反的事,老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所以产生很大的挫折感,出现焦虑,觉得自己不幸福。”
科内尔大学的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说,当被问到你是愿意自己挣11万美元,其他人挣20万,还是愿意你自己挣10万美元而别人只挣8.5万美元呢?大部分的美国人选择后者,他们宁愿自己少挣,也不要别人超过他。弗兰克曾写过一篇论文——《多花少存:为什么生活在富裕的社会里却让我们感到更贫穷》,他在这篇论文里写道:就说住房吧,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住房?那要取决于他周围的人拥有多大的住房,如果邻居的住房小,他也不需要太大的住房;如果邻居有一所大住房,他就需要一个更大的住房,无论他是否真的需要。
专家们说,人的幸福感是由两条轴线所形成的坐标系决定的,横轴是个体历史的时间轴,竖轴则是个体在社会阶级中所处的地位。简而言之,决定你幸福与否的,一个是跟自己比,一个是跟别人比,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便成了关键。有人怀念大锅饭,有人却庆幸赶上好时候,万物霜天竞自由;有人盯着金字塔的尖顶,手脚并用,快马加鞭;有人却知足常乐,把青壮年过得像养老。孰是孰非,并无定论,但至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降低期望,不去比较,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幸福只在一念之差
海边有两个打鱼的年轻人,第一个每天只打几条鱼,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掉,以维持他的生活。剩下的时间,他就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第二个起早贪黑,不停地打鱼。第一个对第二个的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便问:“你这样不停地打鱼,是为了什么?”第二个年轻人说:“我为了多卖钱。”
“够用就行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第一个又问。
“我有了更多的钱,到时候就可以买一条船。”
“买船干什么呢?”
“打更多的鱼。”
“打更多的鱼干什么呢?”
“卖更多的钱。”
“又是钱!”
“我要用更多的钱买更多的船,组建船队。”
“要船队干什么呢?”
“再去赚更多的钱。”
“你疯了!”第一个年轻人几乎惊叫起来。
“等我有了足够的钱,我就在海滩上修建别墅,雇佣工人打鱼,我就可以在沙滩上悠闲的晒太阳了。”第二个说完,得意地一笑。
第一个年轻人却不以为然地说:“那你为什么要去兜那个圈子呢,你看我现在不也是在沙滩上悠闲地晒太阳吗?”第二个年轻人听了,没有说什么,依旧打自己的鱼。
时光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海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座座红墙绿瓦的楼房、别墅,优雅的矗立在海滩上,海面上数不清的渔船穿梭往来,渔夫们在快乐的号子声中打鱼。当年那个起早贪黑打鱼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一个渔业公司的老板,很绅士地躺在沙滩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喝柠檬。而那个不以为然的年轻人,却在岁月的风尘中成为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儿,依旧打着他的鱼。而今他的体力已不及当年,早已没了躺在沙滩上睡觉的闲情,他每天倾尽全力打的鱼用以维持生活都很困难。
正如故事里反映的那样,欲望将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欲望的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望实现最大化,而市场又给每个人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创富平台。所以,创造的财富越多,就越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生活。经济学家承认欲望是人的本性,而且肯定欲望是人自身提高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正是由于欲望的无限性,人才会不断提高,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对利己导致的欲望和贪婪进行了区分,欲望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和正当努力来实现,而贪婪则是通过非法途径与不正当努力来实现。
欲望和贪婪只是一念之差,其实质却有根本不同。合理的欲望是成功的推动力,贪婪却是滑向地狱的牵引力。
经济学正视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人们在法律和社会伦理准则许可范围内极力满足个人欲望的动机与活动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消极地控制人类欲望是不会增进人类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通过对人类无限欲望的因势利导,激发出对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创新与奋斗精神,最终会开创繁荣富足的社会局面。
幸福也可以量化
幸福能够用公式来测量吗?从前,描述幸福也只是那些诗人、作曲家或作家的专利,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但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和数学家推算出了一个公式,来表明“幸福”的组成。在对1000个人做过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显示,Felicidad(幸福指数)-P+(5×E)+(3×N)。在这个公式中,P代表人的性格﹑人生观以及他的适应能力和耐力;E则是指人的健康及他的财富和友谊的稳定程度;N的含义就是人的自我评价﹑对生活抱有的期望值﹑性情和他的欲望。
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的幸福存在差异。10个男人中的4个认为频繁的性行为能让他们感到愉快,3个则会觉得他们喜欢的球队获胜是一件幸事。但是,10个女人中的7个都会觉得组成一个家庭是最幸福的事情。英国的一位教授说,幸福的测量很简单,只要看与这个人有关的一些因素就够了,如家庭和朋友、人生观或人生目标等。
在中国的古代,“幸福”并非是一个词,而是由“幸”和“福”组合而成的复合词,《说文》写道,幸,吉而免凶也,福,祐也。可见,古人更多的还是把个人的幸福寄托于社会的安定和神灵的庇佑,相比之下,现代人的心态就要积极乐观得多,他们不但相信幸福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更在潜意识里认为,幸福是一项可以进行量化的硬指标。
杰里米·边沁是第一个将苦与乐量化的人。
200多年前,这位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总结了人类快乐的源泉,他提出了将快乐和痛苦进行量化的想法。
边沁认为,快乐与个人受到的刺激以及个人的感觉成正比,影响人们的感觉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风俗习惯和天文地理等等,所以同一刺激引起的苦乐量往往因人而异。今天通过现代化的仪器也证明了边沁的猜想,人们发现快乐的程度于人体内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有关,快乐的感觉能够通过如同血压计一样的“快乐计”来测量。
在边沁的基础上,经济学家们不断修正了幸福的公式。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方程式:
幸福=效用/欲望
经济学家说,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若干种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进一步说,商品的效用因人而异,不同消费者在消费了同等数量同一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是不同的,各有各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