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工作,不要只做“分内事”
一般人认为,工作是在同公司做职位内的等价交换。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但心怀感恩的员工却不这么想,他们会让自己承担更多的事情和责任。即使不能得到回报,也会一如既往的付出。而这些“分外事”却总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为他们带来回报。
乔治是美国得州仪器公司的明星员工,在他眼里,得州仪器公司就好像是自己开办的一样,而不仅仅是一个完成工作的地方。
每天早上,乔治吃过早餐,和妻子道别之后,就会精神十足地开着车去公司上班。公司中的同事每人都会看到乔治神采奕奕地展开各项工作,无论多难的任务他都不退缩,无论做多少事情他都不喊累,而且他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同事们都对乔治充沛的精力感到由衷的钦佩,同时也为此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工作一天下来大家都觉得累极了,乔治不仅不感到累,而且似乎还工作得意犹未尽。
更令同事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乔治还常常很积极地加班,而且还主动申请干那些没有人愿意干的棘手工作。当公司出现危机时,他不像其他同事那样急着另谋生路,而是像公司总裁一样急着寻找克服危机的方法……
“乔治好像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财产,或者他是一个天生的工作狂,否则的话,他怎么会如此热爱工作,如此为公司的事情大伤脑筋?”公司中的同事们都这样评论乔治。
乔治以自己在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经历验证了公司总裁对他的高度评价:他现在是公司的执行副总裁之一,而且是公司最信任的副总裁之一,而他一进入公司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最普通的销售助理。
有人问乔治为什么工作起来不知疲倦时,乔治回答:“这很简单,因为我的事业和公司的事业是绑在一起的,因此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司就是我的合伙人,我们必须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如果我努力了,进步了,那么公司的事业就会得到发展;同样,公司的持续发展又为我个人的进步创造了最优越的条件。所以我认为,我为公司付出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也都是应该的。”
正如乔治所说:企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优越的条件,所以,为企业付出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应该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摆正心态,用感恩的目光去看待工作。将为企业工作,视作为自己工作。因为,为自己工作才能给你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多做“分外事”,才可能让自己的能力从弱到强。而你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业绩将是为企业贡献力量、获得他人尊敬和赞赏的基础,它们也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
不过,如果你总是抱着为公司工作的态度,不但对企业是一种伤害,长此下去也是一种对自己生命的摧毁,使事业的生命日渐枯萎,白白断送自己的前程。
一个年轻人取得博士学位后与能力相当的一位同学一起来到某一跨国公司,那时他的薪水是10000元,但他那同学的薪水却比他多5000元。这确实不公平。工作的时候,这位同学总是漫不经心,小错误常常发生,工作效率低,多做一点工作就像自己吃了大亏一样。没多久,这位年轻人就被老板礼貌地“劝退”了。
同样是类似的情况,在美国,有一个年轻人取得博士学位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为了生计,他以大专的学历在一家制造燃油机的企业担任品检员,薪水比普通工人还低。
工作半个月后,他发现该公司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于是他便不遗余力地说服公司老板推行改革以占领市场。
身边的同事对他说:“你看你的薪水,你为什么要这么卖劲儿?”
他笑道:“我这样是为我自己工作,我很快乐。”
几个月后,这个年轻人晋升为副经理,薪水翻了几倍,尤为重要的是,这几个月的改革,让企业的利润增加了几千万美元的收入。
对比两个博士,前者是多么愚蠢,而后者又是多么明智。仅仅因为工资的高低,因为“分内事”、“分外事”的区别,就让学习机会与晋升空间远离自己而去,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或者,前者的这种心态,会继续伴随他,并成为以后成长的障碍。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回忆自己创业经历时说:“年轻时我为老板打工,一般人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而我每天会工作16个小时。这除了对公司有好处外,我个人的收益更大,这样我就可以比别人多赢一些。”可见,努力总会有回报,多做分外的事,最终的赢家还是我们自己!
为自己工作,还要像带着虔诚信仰的教徒般,感恩地珍惜自己的工作。当你用心地去对待它时,它就会给你日夜期待的成功和意料之外的快乐。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像存在银行里的钱,当你需要的时候,它随时都会为你服务;当你不需要的时候,仍能默默地为你升值。
在带着世俗的经济生活中,正需要有人能保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和使命感,把职业当做生命重要的一部分。只要能实践这样的想法,你的付出就会带给别人快乐,使别人从中获得利益,而你的生命在有了职业的追求后也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实践感恩,做老板没有交代的事
感恩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无私无悔的积极行为。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工作中,都能够自觉、充分认识到自身利益与企业、上司利益的一致性。他们能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代的事情,奉献自己能奉献的一切。
“一个有着卡车、客车和轿车外观与内饰设计经验的工程师很‘抢手’”、“一项自主设计可以为企业节省1000万元”,这些都是大家对张力生的赞扬。
张力生,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MG汽车有限公司车身设计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用枯燥的数字勾画心中完美理想的普通人。
张力生是我国第一批接触数字化设计技术的人员,1999年,张力生被选中赴美国参加了福特中国科技人员培训计划,使他掌握了新设计技术。回国之后,他就把自己在国外学到的技术充分应用在工作中,他主张用三维设计技术开发维柯59.12车型,这也是他在学成之后的第一个项目。
在该项目中他成功开发的车轮装饰罩虽然很小,却体现了产品创新的价值和数字化设计技术的优势。他突破了原来的设计套路,构思了体现依维柯澎湃动力的装饰螺母和旋转动感的优美造型,以轻质的工程塑料取代了原来的金属材料,并改进了固定方式。这一个改进受到了专家们的交口称赞,从此,张力生的这点创新也成为依维柯汽车的一个新卖点,几年来生产销售5万多套,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张力生还对刮雨器进行了创新,利用三维技术对刮雨器进行重新设计后,其精度和灵敏度都提升了很大一截,成功地征服了客户。由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设计创新能力的逐渐提高,张力生为南汽和国外的设计公司争取到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当张力生还在美国学习汽车设计技术期间,就有人曾想让他留在美国发展,并且和他同去美国的两个人就没有回来,但是张力生没有那么做。现在随着他的名气渐大,诚邀他加盟的企业也是不可胜数,但张力生都一一回绝了。张力生说:“我现在拥有的经验是在企业一个一个项目中锻炼出来的,是老板花了本钱才培养起来的,人要知恩图报。”
对于张力生来说,老板并没有要求他不断进行技术上的创新,也并没有要求他一定留在自己的企业中。他却都做到了。一切看起来“犯傻”的行为,用他的话解释,就是一句——人要知恩图报。
从张力生身上,可以看出,心系感恩的员工有着不同于一般员工的认识。他们了解——老板、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的成长依赖于员工的不断进步,员工的成长离不开企业这个平台。而企业的成功不仅意味着老板的成功,也意味着员工的成功。企业兴,员工则兴,才是不变的职场真理。
当别人都在静待老板的指令和吩咐时,感恩的员工们已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永远比别人更自觉。他们不仅能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会忠心耿耿地为老板考虑,提出尽可能多的建议和信息,争取超越老板的期待。
有一位员工,偶尔一次与老板闲谈时,老板提到了他朋友的企业中已经全面实行了信息管理,十分羡慕。随后的一周内这位员工突击学习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与提供信息管理软件的公司联系。
在充分准备之后,他向老板提交了一份在企业内全面启用信息管理的计划书,并有详细的预算和实施计划。
老板看完计划以后大加赞赏,就决定由这位员工主持实施这个计划。公司导入信息管理之后,与以前的作业方式有很大的改变,这位员工自然成了公司正常营运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员。
一个员工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有位企业家说:“你在工作的土壤中种下什么,它就会回报给你什么。如果你对老板对自己的栽培心怀感恩,愿意更多的任务和责任,那么你就会获得成长的权利;如果你把企业的成长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企业自然会为你创造成长的机会;如果你以积极的热情和全心全意的努力对待公司中的种种事务,那么你的事业、你的精神就会在公司中得到最了不起的进步……”是的,我们应该感激企业和老板,是他们付出时间、付出成本来培养我们。我们也就应该自觉承担起与企业共成长、共同发展的使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对企业的感恩之情。
在工作当中,不但要求自己满意、别人满意,而且要超过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并随着企业和自身的发展把内心的标准提得越来越高,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从而使自己获得成长。不仅要兑现自己的感激,还要让自己成为最受老板喜爱的员工。因为,一个总能在“提前去做工作”的员工,一个总能把工作做得比老板预想的还好的员工,将会征服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