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476000000063

第63章 收放货币流量,应对经济变化 (1)

“最后的放贷者”——中央银行

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但金银要磨损,携带也不方便,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

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得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由于交换不出去,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也就这么出现了。

【经济学释义】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叶。中央银行是“发币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

当发生银行危机时,银行之间也会互相寻求贷款以应付挤兑风潮。但是,银行的准备金都是有限的,当山穷水尽之时,谁才是最后的贷款人呢?

通常,在某一国国内发生银行危机时,中央银行,可以为其它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以满足商业银行短期的资金需要,以防范银行系统内的危机,看上去,就像是商业银行背后的贷款人。

“最后贷款人”被认为是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当一些商业银行有清偿能力但暂时流动性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贴现窗口或公开市场购买两种方式向这些银行发放紧急贷款,条件是他们有良好的抵押品并缴纳惩罚性利率。最后贷款人若宣布将对流动性暂不足商业银行进行融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缓和公众对现金短缺的恐惧,这足以制止恐慌而不必采取行动。

因此,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还需要谨慎把握好力度,否则对提升经济状况并不能起到有力的效果。

【知识链接】最后贷款人

又称最终贷款人,即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

装钱的筐比钱更值钱——通货膨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有一个小偷去别人家里偷东西,看见一个筐里装满了钱,他把钱倒了出来,只把筐拿走了。在当时的德国,货币贬值到了在今天看来几乎无法相信的程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德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战争本来就已经使德国经济凋零,但战胜国又强加给它极为苛刻的《凡尔赛和约》,使德国负担巨额的赔款。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1923年还被法国、比利时军队占领,雪上加霜。

无奈的德国政府只能日夜赶印钞票,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由此,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剧烈的超速通货膨胀。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

在1923年秋季,价格更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

在经济危机之中,德国人民没有工作,没有粮食,走投无路。德国人民对外国帝国主义、对本国政府极为不满,各地斗争、骚乱不断发生,德国社会处于严重的动荡之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的纳粹党建立了,利用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掀起了对内反对民主制度,对外要实现民族复仇的浪潮。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它的直接反映是物价持续上涨。如果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也就是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那么,一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会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呢?

首先是外贸顺差。外贸出口企业出口商品换回来的外币都要上交给央行,然后由政府返还本币给企业。企业挣了很多的外汇,央行就得加印很多本币给他们。本币印得多了,但是国内商品流通量还是不变,那么就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另外,投资过热。在发展中国家,为了使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政府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那么就有可能印更多的纸币。另外,还有诸如类似德国的财政赤字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是由经济运行总层面中出现的问题引起的。

【知识链接】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于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经济衰退的前奏——通货紧缩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写了一篇寓言《杰米扬的汤》。该寓言说,主人公杰米扬用鲜美丰盛的鱼汤款待客人。可他一盆接着一盆地请客人吃,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逃席而去,从此再也不敢登门。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其一定的数量界限。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的佳品,但过量了,则变成了灾难。货币就和鱼汤一样,发行过多会让市场承受不起而崩溃,而过少则同样会引发不利的效果——通货紧缩。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世界范围内几十年内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资产价格泡沫。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把泡沫和大萧条看做一段遥远的历史,人们更担心的是高昂的石油价格和随之引发的通货膨胀。但是突然间,这种平静的局面被日本剧烈的经济动荡彻底打破了。日本遭受了严重的泡沫危机,其经济在随后的十多年里持续停滞。更可怕的是,自30年代以来已经绝迹的通货紧缩幽灵再度出现。日本的历史再一次敲响警钟:通货膨胀很容易导致通货紧缩随之而来,使经济衰退更加严重,经济复兴更加困难。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所得的货币随之减少、购买力下降时,物价就会开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是这样定义通货紧缩的:“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而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因此,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要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要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与通货膨胀(通胀)引起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样,通货紧缩也是一个与每人都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一般来说,职工下岗,物价负增长,企业负债率高涨,投资“套牢”,经济增速下滑,银行利率连续下调,资源消耗量萎缩,干什么都不赚钱了,这些都是通货紧缩的征兆。

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短期和长期之分,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理由是:通货紧缩将促使长期利率下降,有利于企业投资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率;在适度通货紧缩状态下,经济扩张的时间可以延长而不会威胁经济的稳定;如果通货紧缩是与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相联系的,则物价水平的下降与经济增长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而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理由是:物价的持续下降会使生产者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继而减少生产或停产;物价持续下降将使债务人受损,继而影响生产和投资;物价持续下降,生产投资减少会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加剧总需求不足。

【知识链接】财政政策

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存钱=贬值?——负利率

你把钱存进银行里,过一段时间后,算上利息在内没有增值,反而贬值了。这就是负利率所引发的,负利率是指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后为负值。

当你把钱存入银行,银行会给你一个利息回报,比如某年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而这一年整体物价水平涨了10%,相当于货币贬值10%。一边是银行给你的利息回报,一边是你存在银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那么这笔存款的实际收益是多少呢?用利率(明赚)减去通货膨胀率(暗亏),得到的这个数,就是你在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

例如2008年的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而2008年上半年的CPI同比上涨了7.9%。假设你在年初存入10000元的半年定期,存款到期后,你获得的利息额:(10000×3.78%)—(10000×3.78%)×5%=359.1元(2008年上半年征收5%的利息税);而你的10000元贬值额=10000×7.9%=790元。790—359.1=430.9元。也就是说,你的10000元存在银行里,表面上增加了359.1元,而实际上减少了430.9元。这样,你的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为—430.9元。

负利率的出现,意味着物价在上涨,而货币的购买能力却在下降。即货币在悄悄地贬值,存在银行里的钱也在悄悄地缩水。虽然理论推断和现实感受都将“负利率”课题摆在了百姓面前,但有着强烈“储蓄情结”的中国老百姓仍在“坚守”储蓄阵地。特殊时期通货膨胀会吃掉储蓄收益。因此,理财不能单纯依赖“积少成多”的储蓄途径。

面对负利率时代的来临,将钱放在银行里已不合时宜。对于普通居民来说,需要拓宽理财思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让“钱生钱”。负利率将会对人们的理财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调整理财思路,通过行之有效的投资手段来抗击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