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读本
476100000018

第18章 学习好习惯,轻松培养优等生 (1)

老师今天讲了什么

班主任张老师给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今天我想就学生学习家庭辅导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家长能够在家配合监督孩子,以提高孩子的成绩。

拿语文课举例,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声母、韵母,能够整体拼读、认读音节,掌握四百多个汉字,至少会写一百个字,读、背课文流利。一般来说,语文课的家庭作业主要分为口头和笔头作业。

口头作业部分,也就是要求读的部分,要求孩子每天都要预习下一课要学的拼音、生字、课文等,复习当天所教的拼音、生词及背诵课文。这些预复习工作,家长每天都应该认真监督孩子完成,并要求孩子清楚大声地朗读出来。

辅导孩子朗读课文的时候,要让孩子反复多读几遍。读一遍时,家长要仔细听孩子阅读,可以用点、线、圈等给孩子标出需要重读的动词、形容词,拉长音的感叹词,轻轻带过的字词,需要放慢速的句子和段落以及需要揉进去感情的人物对话。读第二遍时,要让孩子带感情的读,指出容易加字和丢字的位置,让孩子着重注意。读第三遍时,让孩子仔细读,放慢速度,争取不错任何一个地方。读第四遍时,离孩子尽量远一些,让孩子大声阅读,以自己能听清楚每一个字为准。

笔头作业部分,有的孩子可能刚开始在独立做笔头作业上会有困难,建议家长可以帮孩子阅读练习册和卷子上的题目,领着孩子一起做。至少隔天抽考孩子的生字听写和课文背诵,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除去作业之外,家长还应辅导孩子进行课外书的阅读。小学一年级还是幼儿园的延长教育,所以家长念读给孩子听还是很有必要的,最好是给孩子念读他自己感兴趣的书,不要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选择。在书的选择方面,尽量选择有实际学习意义又富有童趣的书籍,字体尽量要大一些。

再有,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每天定时复习的好习惯,抓住记忆的黄金时期强化孩子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孩子每天回家做作业前,家长可以让孩子给自己讲讲,今天上课老师都讲了些什么,还可以就所学的内容帮孩子联想记忆、复习巩固前几天所学的知识。只有养成好的复习习惯,孩子才能记得牢靠,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最后,家长每天都要严格检查孩子的作业,有了错误要及时让孩子改正,这才能使他在学校掌握不扎实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有些家长觉得这样孩子累,自己也累,但希望各位家长体谅,因为幼儿园与小学所学的知识有着很大的差别,仅仅靠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各位家长挤出一点儿时间,扶一扶你的孩子,让你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稳固的基础。

【家长备课】培养孩子按时复习的好习惯

火火妈给张老师的回信——

张老师:

您好!收到您的来信,感谢您的提醒和指教。记得您在入学家长会上也曾说过,有好的习惯才能有好的成绩、好的品行,家长平时在家要以身作则,以亲身行为来影响和带动孩子建立好的学习、生活、社交习惯。正如您所说,复习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对巩固孩子所学的知识非常重要。我现在每天都要求孩子向我报告当天所学内容,听孩子说说上课的情况以及当天学校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作业方面,我和孩子商量好,每天到家先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点再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地方就启发他独立寻找解题方法,或是给他一些指导提示。作业完成之后,我会先让他自行检查,查不出错后再交给我检查。作业合格之后,我会再让孩子比着书本,复述一遍当天的知识点,进行短暂的交流后再鼓励孩子自主预习第二天要学的课程。

个人感觉,此方法对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为有效。当然,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见或建议的话,还请您不吝赐教。

再查一遍东西带齐没

写完作业后,火火把作业本、课本、铅笔盒一股脑地塞进了书包,然后从抽屉里掏出了蜡笔和画纸,也一并塞了进去,合上书包扣之后就把书包放在了一边。火火妈看见了,在一旁问:“明天老师让带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啦!”小家伙肯定地回答。

“你最好再想想,再拿出来看看,把东西一样一样地整理好再放回去。”

“都整理好了?”火火妈走过去,拦住了要去开电视的儿子,扳着他的小脑袋,让他直视着自己的目光。

小家伙开始有些犹豫了:“都放好了啊……”

“是吗?你可想好了,要是落下些什么我可不管给你送,到时候老师批评你,你别说我没提醒你啊!你看你书包里边乱的,让老师跟同学看见,一定笑话你。”

小家伙扭头就进了里屋,把书包扣打开,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摆出来,还伸出右手食指一样一样的清点着,突然大声嚷道:“哎呀,数学课用的小棒没拿!”说着马上把小棒找了出来摆在旁边,然后又查了一遍,才把所有的东西一点一点地码在了书包里。

“你看,我不提醒你,就忘了吧!”火火妈摆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其实,她一直偷偷摸摸地看着小东西收拾书包呢,也知道他忘带了小棒,但就是故意不直接告诉他,要他自己去整理、去想。用火火妈的话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长记性!

【家长备课】让孩子学会整理学习用品

火火妈常和别的孩子家长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生活中的细节中往往蕴含着促使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巨大能量,因此家长千万不能忽视细节上的教育。

整理学习用品,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其中也蕴含巨大的“玄机”。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一件小事既可以锻炼他的自理能力,还能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促使孩子今后的行动具有规律性和条理性,这些无疑对他的成长大有裨益。如果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小而连本来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去代劳的话,看似是爱护孩子,其实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无情的剥夺。

开学之前,火火妈就开始了对儿子的特训——给儿子做示范,让他学着怎么整理文具盒、课本和作业本怎么叠放,给他讲小的学习用具放到哪容易找到等等,然后让儿子自己去做一遍。从开学那天起,火火妈只告诉儿子“每天写完作业后,对着课表看清楚第二天都要上什么课、老师都要求带什么东西,然后根据要求整理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之后就再也没帮儿子整理过书包,虽然小家伙有时因为着急而弄得乱糟糟的,但火火妈也仅仅是只做提醒,如果儿子愿意重新整理自然好,如果他不愿意,聪明的火火妈自然也不强制,就让儿子尝尝上课找不出东西的苦头。

这种“三不管”式的教子方式,使火火的自理能力在开学初就明显表现得超人一等。火火妈虽然心里为儿子充满了骄傲和自豪,但从来不让儿子看到,因为用她的话说,这是要避免孩子骄傲。

“玩”出来的学问

彬彬是一位二年级的小男孩,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玩木偶,每天放学回到家,也不急着写作业,而是跑到房间里和他的小木偶先玩会儿游戏。彬彬妈妈觉得,如果横加干涉的话,儿子一定会强烈抗议,不如利用他爱玩的天性,去引导他发展能力。于是,在每次儿子玩木偶时,她都会主动参与进来,为每个木偶分配一个角色,拉着儿子一起摆弄着木偶表演故事。开始的时候,是彬彬妈妈在讲,他在听;但是慢慢地,两个人的角色就换过来了,变成了儿子讲妈妈听。彬彬妈发现儿子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好,并且还会主动地去读一些寓言故事和经典名著,然后再用木偶表演出来,就连彬彬的语文老师也夸他,作文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火火妈在书上读了上面一段后,暗暗佩服文中彬彬的妈妈,因为现实生活里,太多的家长一看到孩子玩就急得火冒三丈,恨不得孩子天天趴在书桌前做作业才好。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地学习,取得好成绩。但是很多父母尽管每天对孩子苦口婆心地说教,而孩子就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这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因为玩才是孩子的天性,能让孩子在玩中激起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孩子就能轻而易举地掌握新的知识。而鼓励孩子在玩中求学,这才是明智家长的做法。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天性。”这是火火妈一直奉行的教育“天条”。

【家长备课】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火火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如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求知欲和上进心强的孩子,往往都是听话、主动,积极的好孩子;求知欲强的孩子,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具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作为家长,应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入手,点燃孩子学习的火花。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不应不问缘由地扼杀孩子的这种天性,而是应利用这种天性来挖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各种可能。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思想和行为习惯还停留在幼儿时期,因此,对待一年级的孩子,家长不能要求得过于严格和严肃,以免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惧怕。要使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要让他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家长不妨在教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近似于游戏的方法,或是在孩子玩的时候,适当地引导他玩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例如当孩子在无意义地疯跑乱闹时,家长可以提出和他来一场数数游戏、唱歌比赛等,孩子出于好胜心理,往往会玩得很起劲,并且还会主动去补充知识以免输给家长。如此一来,学和玩便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就可以在快乐中不断地学到知识。

这一时期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不断追着大人问问题。这正是孩子具有求知欲的表现,家长要尽可能妥善解决孩子每一次提问,并且从中引导他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让他获得更多的知识。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很浅,有的较深,有的特显无知,有的很富有想象力,但无论是哪一种,家长都要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反应非常敏感,如果家长显得不耐烦或是无动于衷的话,必然会伤害到孩子的求知欲,这样时间一长,孩子自然会对事物丧失探索的兴趣。

再有,一年级孩子的求知欲往往表现得很随意,今天对这个好奇,明天对那个热衷,再过两天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为了让孩子的求知欲具有持续性,家长应时常留心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各种事情,尽量用孩子学过的知识向他解释。让孩子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当孩子经常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后,这些经历往往又能激发他的求知欲。

最后,有一句话想和各位家长分享——对一年级孩子的教育,宜“软”不宜“硬”,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因势利导,才能使教育的成果最大化。

“要我学”变身“我要学”

家长交流会上,有位家长郁闷地说,他的儿子前几次测验成绩都不好,几乎没有一门课上90分,平时写作业还特别磨蹭、拖拉,怎么给他讲道理他都听不进去。她说,她现在已经快把下班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盯儿子的学习上,每天晚上吃完饭收拾好之后,就开始辅导儿子做作业,给他检查对错、听写,监督他背课文等等,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孩子照样是对学习提不起半点精神,玩的适合倒是精神十足。

“那就给他玩的时间,别总逼着他学习。可以给他规定好每天的作息时间,比如几点学习几点玩,告诉孩子如果他能提前把作业做完了,而且做得又快又好的话,那节省出来的时间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就是这么给我的孩子定规矩的,效果还不错。”一位家长献计道。

另一位家长紧接着问:“总有些什么事能提起孩子的兴趣吧?”

“有,”这位家长说,“他对恐龙特别有兴趣,缠着我和他爸爸给他买了好多恐龙的漫画和玩具模型,没事就在家自己和自己玩。”

“那您和他玩吗?”火火妈问。

那位家长瞪大了眼睛:“我和他玩干吗?成天总想着玩这些,对学习一点帮助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