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遇见一些人,流泪
602000000013

第13章 我的微笑还好看吗 (2)

小王子自言自语地说:“我如果有五十三分钟可支重要的事,是看不见的他不声不响地跑了配,我就优哉游哉地向水泉走去”

你知道你明白,路很远。对我来说,我不能带着这副身躯走,它太重了。

2009年6月19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64岁的昂山素姬,在最近一年的软禁中,首次获准公开露面。在仰光一家酒店外,一个记者高声对她喊道:“素姨,请笑一个。”

她停下来,转身,问:“我的微笑还好看吗?”

昂山素姬,1945年6月19日出生于缅甸首都仰光,是民族领袖昂山将军与多兴姬大使的女儿。

在她两岁的时候,昂山将军遇刺身亡。

1960年,15岁的昂山素姬跟随担任大使的母亲到了印度。在德里一所女子学院学习。在印度期间,“圣雄”甘地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渗入了她的心灵。

1963年,昂山素姬来到英国,在牛津大学学习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毕业后,曾留校任职,后来又到联合国、不丹外交部等任职,在缅甸以外的国家生活了28年。

1972年,昂山素姬与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国学者、牛津大学教授迈克·阿里斯(MichaelAris)结婚。

我看过她在英国生活时的照片,这样一位异常美丽的女子,她本可以在安静的牛津大学里,看书、弹琴、相夫教子,安静美好地度过一生。可是,命运把她推向了另一面。

1988年3月,昂山素姬匆匆告别丈夫与两个儿子,回到仰光照顾因中风病危的母亲。

昂山素姬回国期间,缅甸发生了严重骚乱,缅甸人民发起反抗军政权的游行示威,遭到军队和警察的残酷镇压,共有200多名无辜民众死难,举国弥漫着恐怖气氛。很多激进分子和退役高级军官,找到昂山素姬,请她出来领导民主运动。

1988年8月26日,近百万群众在仰光瑞德贡大金塔西门外广场集会,昂山素姬一身雪白的长裙,面对百万民众发表演说。和她优雅清纯的气质不同的是,她的成熟冷静,让人惊讶。她用慷慨激昂的神态、铿锵有力的声调、掷地有声的言辞,征服了所有在场的民众。

从那一刻起,昂山素姬不再是那个牛津大学图书馆中埋头苦读的女子,也不再是那个在英伦花园中操持家务的主妇,她已经成为民族的希望,成为带领人民追求自由的领袖。

“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尽管在她首次公开发表重要演讲的前夕,政府就散播出有关要刺杀她的谣言,但她仍无惧地说。这个外表柔弱、身材单薄的女子,成了军政府最头疼的人物。

但是,看她的每一张照片,都能看到这个女人,一半是坚韧,一半是凄美。她曾对记者说,自己并不喜欢政治,她更想当作家,或是一个学者。“但是,我参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昂山素姬深知,绝对不能采取以暴易暴的方法来解决国内的危机,“一些人改变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我所表达的真正改变昂山素姬与丈夫迈克·阿里斯是通过理解、同情、正义、爱心后的内在变化。”刚走上政途的她,给媒体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不论处理什么问题,都是“自信和谦逊的”。当士兵包围她的住所时,她坚持不用任何暴力,甚至在自卫时也不应使用暴力。

1989年7月20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的罪名对昂山素姬实行软禁,她拒绝了将她驱逐出境而获自由的条件。

她从那一天开始,被军警软禁,一直到今天。

1991年,昂山素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她无法亲自前往挪威领奖,只好让儿子代替自己发表了答词:“在缅甸追求民主,是一个国民作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与平等的成员,过一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的斗争。它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证明人的精神能够超越他自然属性的瑕疵。”

她将诺贝尔和平奖的130万美元奖金交付信托,用于缅甸人民的健康与教育。

自1989年7月第一次被软禁以来,在过去的20年里,昂山素姬有14年的岁月是在监狱或居家软禁中度过的。

2007年5月27日,原本是她软禁令届满的日子,按道理她应该能够自由地走出家门,与民众接触,但是缅甸军政府提前2天到她的住所,通知她软禁期将继续延长。

1995年7月,昂山素姬曾被释放,然而她很清楚,一旦离开缅甸赴英国探视家人,她很有可能永远不能再次回到缅甸。

她选择了留下,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与她的丈夫见面。

她的丈夫,阿里斯,在20世纪70年代与昂山素姬在牛津订下婚姻盟誓时就已经知道,总有一天,命运会叫他们在家与国之间作出抉择。他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个柔软清丽的妻子,并非只属于他一个人,当缅甸需要她时,她必会毫不犹豫地付出自己。

昂山素姬被软禁后,阿里斯多次要求去缅甸探妻,但都遭到军政府拒绝。几经争取,几年间,两人只短暂会面过5次。

最后的相聚是在1995年底,此后,他便不再获准进入缅甸。

1999年,阿里斯远在伦敦,身患癌症。被幽禁在缅甸的昂山素姬每天晚上都和他通电话。军政府知道后,很快掐断了她的电话。后来,她找到一位愿意帮助她的外交官,继续与自己的丈夫越洋电话,军政府再次发现了。有一次,当她和她的丈夫刚刚互相说完“Hello”后,电话就被切断,那一天,昂山素姬流下了泪水——这位坚强的女人在1988年之后还没有哭过。

“有时候,我很害怕当我们最快乐的时候,身边环境和国家前提的考虑会把我们分隔。但这些忧虑实在太微不足道:只要我们全心全意相爱与珍惜对方,我相信爱与怜悯最后会战胜一切。”这是在结婚前,她写给他的187封信中的一封。

1999年3月27日,阿里斯在英国去世。他曾请求缅甸当局让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去看看妻子,但被蛮横地拒绝了。他孤独地死去,但他完全理解妻子所做的一切。“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当年阿里斯这句爱的承诺,就像昂山素姬别在头发上的那朵白花,素净而坚贞。

昂山素姬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军政权抓住这个机会,催促她去英国,与两个儿子团聚。但是,昂山素姬知道,自己一旦离开祖国,就再也不能回来了。她再一次选择了留下,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家庭的分离,是我争取一个自由的缅甸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

根据昂山素姬的助手回忆,无论什么时候,当她的情绪波动时,她都会抽出时间,在钢琴上弹奏莫扎特或巴赫的曲子以恢复平静和自律。

被软禁期间,她的生活十分规律,阅读诗歌、散文,学习法语和日语。她经常在夜里独自弹奏钢琴曲,但是她的钢琴坏掉之后想修复却受到了层层的阻挠。

一年又一年,经常把茉莉花戴在头上的昂山素姬渐渐老去,她仍然没有获得自由。每年的6月19日,全世界各地都会爆发反缅甸示威,要求释放昂山素姬,因为这一天是她的生日。

DamienRice的这首《UnplayedPiano》创作于2005年,唱出了昂山素姬凄美的爱情和现状。

2009年6月19日,我的一位朋友,在博客里留下了一句话:

“素姨,你的笑容能融化一切!”

昂山素姬,1945年6月19日生于缅甸仰光,是缅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被缅甸军政府软禁十几年。1990年获得萨哈罗夫奖,199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