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美国人瑟琳达最近吃惊地发现,自己的两张信用卡因为休眠而被关闭,47万美元的信贷额被取消,信用评估也从757降到726。但她自己一直按时还款,且没有不良记录,银行事先未通知就关闭账户的这一做法令她非常愤怒。当然,瑟琳达遭遇的信用卡事件并不是美国中的一例,更不是银行机构“一不小心”弄错了。金融危机像寒冬突然在热带来临,没有人不受影响,信贷机构更是逃不掉。大家都清楚次贷危机就是超支信用,信用卡在其中起着关键的媒介作用,是最直接的客户和金融机构的连接线。在美国,信用卡的使用是愈来愈便利,也愈来愈普及了。举凡日常购物、外出旅游到餐厅付帐都可用它记帐,其使用频率及额度渐有凌驾现金交易的趋势。过去人们将持有信用卡视为是一种身分地位的表征,而今由于市场竞争,在白领金领中卡饱和后,大量的银行业务员开始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还款能力差、收入没有或者及其不稳定的高校学生、低收入者。还有的更为夸张,什么,你不够格?那好,我来帮你伪造一份资料。
发卡银行对此并非一无所知,而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市场人群是谁,先占领了再说,典型的以“跑马圈地”为指导思想。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信用卡,对于信用卡的审核逐渐流于形式,完全突破了监管部门有关信用卡单人授信限额的规定,无形中加大了信用卡违约风险,也为违规套现等非法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也就是说,我本来没还款能力,我就拿卡来透支,还有的人利用信用卡大量集资……信用卡的应用在美国特别广泛,据报道,美国消费者人均拥有6张信用卡,每个家庭平均负债逾12万美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信贷市场。“卡奴”遍地,已成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这种情况在经济发展好的时候,持卡人违约个案及银行撇账都极少发生,信用卡业务因而成为美国金融机构低风险高回报的银行业务之一。然而,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扩散改变了这一状况。随着美国楼市反复向下调整,债务上升,不少美国居民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再加上失业率上升,信用卡拖欠比率上升,消费信贷步次贷后尘而陷入困局。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全球,然而按揭市场尚未止血,信用卡市场又临深渊。
随着危机的恶化,美国信用卡债务有可能继次贷之后成为另一颗炸弹。信用卡成新“毒”债。根据最近一期的《Business Week》(10月20日),高达9500亿美元未偿还信用卡债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染毒”。今年1月份美国信用卡违约率升至71%的历史高位,不断上升的信用卡债务拖欠比例,让信用卡公司568亿美元的欠款可能无法追回。有的信用卡公司甚至因此面临资金短缺乃至破产的威胁,发卡机构纷纷借此降低信用额度并关闭账户以求自保。美国经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怎么办呢?他们准备如何对待信用卡危机呢?托马斯·佛理罗曼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中国是救世主吗?不,他不是》。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在美国信用卡危机当前,他呼吁:“美国人把信用卡都丢掉吧!”丢给谁呢?丢给中国人去消费。众所周知,为了刺激消费,中国提出掏4万亿刺激内需的方案,全世界各国都对中国大赞,争先恐后地给中国带高帽子。
但是我们也要深层次地思考下,托马斯的文章并不是空穴来风,他提出了“中美共同体”的说法,在他看来,正是中国人乐意用把从美国人手里赚来的钱再来购买美国债券和持续持有美元,美国才能一直实行低利率的政策。这样,美国人借钱方便了,口袋里钱多了,才有钱有心思来持续地为中国产品买单,并且,美国人可以多买房子,而买房子之后,再用房子和银行做抵押,这样可以进一步消费。这正是美国收入没增多,但是消费胃口日益增大的原因。可是金融危机一发生,美国人失业率显著下降,成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欠债人。现在几乎全球都是美国人的债主,购买力严重下降,作为出口到美国的大客户中国来讲,美国人再也买不起来自中国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需要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把口袋攥紧了过日子。把信用卡抛弃,多脚踏实地地消费。而这些信用卡要给谁呢?中国人!如果把信用卡丢给中国人,中国就有能力购买更多的商品,不仅刺激本国的消费,而且带动国外进口,缓解美国的金融危机。可以说,他明确地把中国美国的经济挂钩在一起,也说明了美国欠债消费,中国内需不足的窘境。
那么,中国到底该不该接受这些从美国来的信用卡呢,用美国的方式来刺激中国的消费?与欧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银行卡的发展一直以借记卡为主、信用卡为辅。从交易量来看,借记卡的交易量占 76%,信用卡占24%。但事实上,这一趋势正在有所改变。中国信用卡年发卡量已从2003年中的300万张增长到了2007年中的4300万张,平均每年翻一番。截止到2008年6月底,信用卡总量为13亿张,同比增长836%;信用卡信贷总额693173亿元,同比增长684%。从持卡人群分布看,中低收入人群中的“临婚族”、大学生、职场新人是最易接受卡债的群体。不光如此,中国目前似乎正在走美国的老路,不用美国人呼吁,自己就在猛力扩张信用卡市场,中国目前信用卡市场已经出现恶性竞争苗头。争夺信用卡业务异常激烈,特别是中小股份制银行。为了营销信用卡客户,一些银行不惜放宽准入(办卡)条件,放宽透支额度。现在,一些城市竟然出现了马路边办理银行信用卡,一些银行驻扎高校——只要你有身份证,咱就给你信用卡,还奖励你两瓶饮料。
至于持卡人的收入状况、信用记录、家庭收入稳定状况,全凭路边客户一张嘴,而且往往不用任何担保。以大学生为例,去年,上海各大银行在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中发放信用卡达17万张,不少大学生经常刷爆卡,然后让家长来埋单。中央电视台日前就曝光了两个大学生刷曝卡的案例,其中一个张女士的女儿在大学期间办了十几张信用卡,大学毕业时已经欠银行近十万元。银行将催款传真发到这个刚刚工作不久的应届毕业生所在单位,该单位因此将该女生辞退。为了帮女儿还债,已经退休的张女士不得不重新找份工作。张女士呼吁:银行不应该给尚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管理,信用卡违约率将会迅猛上升,类似上个世纪九十年信用卡的混乱状况就会重新出现,美国政府现在的担心就会成为中国明天的忧虑。是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需要刺激消费,拉动内需,都在出谋划策,讨论如何扩大内需,中国政府出资4万亿也是这打算。各国政府都对这4万亿政策非常的友善,为什么呢?现在中国这13亿人口大国的举动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大家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中国呢,如果中国这次再搞砸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但是中国可千万别因为别人的一忽悠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咱自己能吃几碗饭自己清楚,过度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根本要不得。相反,国家还要加强监管,商人的本质就是唯利是图,你不可能指望着他们心怀天下,重义轻利。如果美国真的把信用卡丢到中国来,国际银行大亨一运作,大批量的条件小,借款多的信用卡出现,放低口袋,给你描绘出美好前景来诱惑你,难保百姓们不跳进去。况且,这种模式不仅在美国是失败的,在韩国也一样,甚至中国的台湾。亚洲金融危机,韩国受害匪浅,经济一度一蹶不振,信用卡市场的繁荣一度成了解决韩国经济困难的灵丹妙药。但是,危机的种子已经播下——为了实现快速盈利,韩国的银行并不对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充分审查,就随意放贷,甚至很多无业者也能申请到信用卡。
到2003年,韩国的信用卡渗透率达到70%,比美国65%的渗透率还高;韩国成人平均每人拥有45张信用卡,拥有10张信用卡的人数也已超过23万。 这一时期,由于韩国经济形式较好,再加上个人风险的累积需要一定的时期,因此,银行的坏账率并不高,信用卡公司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经济是永远能保持高速度发展的,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会出现萧条和降低现象,当韩国出现这种情况时,信用卡这个潜伏的炸弹开始爆炸。2002年,信用卡公司出现了2616亿韩元的大窟窿。2003年1月,信用卡公司赤字总额更进一步上升到4128亿韩元,信用卡危机已不可避免。当年9月末,350万韩国人未能按期还款,占韩国工作人口的16%。另外,信用卡欠款一个月以上的约有10%(美国仅为4%),8个主要信用卡公司的坏账率达135%,面临破产威胁。
2003年11月23日,韩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LG信用卡公司获得2万亿韩元(合17亿美元)的紧急救援,得以避免破产命运。信用卡危机让韩国银行和韩国消费者都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中国台湾, 1993年开放信用卡市场,截止到2005年6月,其信用卡发行量已达到4300万张,较3年前翻了一倍。的确,信用卡刺激了消费,这在透支率上也可以看出来,信用卡透支已经达到了80%以上。但是这种不受控制的超快速增长的信用卡消费,你知道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吗?信用卡的透支额已经占台湾GDP的6%以上,70万人成为“卡奴”,平均每月有40 000人因刷卡过度而破产。激烈的竞争使发卡量不足100万张的银行难以盈利,但过度的规模竞争又导致风险的积聚,信用卡呆账率已由两年前的2%上升到24%,部分大型信用卡银行的呆账率已达到3%以上。近两年每年冲销的坏账都在200亿新台币以上,从而大大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信用度。
这种消费模式已经被公认试验失败了,我们中国还要继续走吗?大家要清楚,作为新兴的国家,作为一个对于金融市场操纵还很“盲点”的国家,我们不要轻易去决定持卡消费,到时候我们会发现,风险评估和风险转移体系的发展速度通常落后于发卡量的增长速度。当前,理顺盈利模式、建立窗体顶窗体底端化等完善的风险转移和分散体系也许才是更加重要的。现在看起来很小很不起眼的决定,都可能成为日后大危机的起点。我们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还是个几岁小孩,头脑远远不如那些已经持续经营,并且获利颇丰的老主顾精明,就连他们都出了问题,我们上去逞什么能呢?目前不但不要大量接过美国人的信用卡,中国的商业银行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客户信息资源的管理,强化对风险易发、高发环节的管理,逐步实现业务风险的集中控制。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对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提出了有益建议,他认为,必须坚持借记卡为主导、有序发展信用卡的产品模式也必须坚持正确处理银行卡领域的创新与风险的关系,在推动创新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