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认为股价的绝对高低并不能作为买卖的依据,同时他也强调不存在一个适合任何股票交易类型的买卖规则。他认为应该运用买股票时的思考规则来处理何时卖出股票这一难题,简而言之就是像买股票一样思考卖出股票。这一方法为很大价值投资流派,乃至技术分析流派使用。当你在决定是否卖出一只股票时,假定你还没有持有这只股票,如果在此前提下你觉得这只股票适合你买进,那么就可以继续持有,如果你觉得这只股票不适合持有,那么你就卖出这只股票。
林奇和巴菲特一样,对于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不那么关注,至少他们一直抱有这样的言论。他们所谓的不关注通常是指不会天天跟踪宏观经济状况,这与那些研究机构恰恰相反,林奇认为绝大部分宏观趋势都是可以确定的,所以不需要随时去分析那些转瞬即逝的经济数据和事件。对于一些周期性的公司,林奇会很注意宏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原油价格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林奇并不那么热衷于宏观经济分析,他认为是否买进和持有某只股票完全取决于公司本身的情况。他卖出股票的理由通常都是因为有更好的选择出现,也就是有公司比现在持有的公司更具有价值性,更具有成长前景,或者是持有的公司的前景变得糟糕了。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最为紧要的是牢记价值投资的原则,也就是持有公司,而非股票,如果一个价值投资者对于自己买入股票的理由非常明确,那么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卖出这只股票。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已经详细地提到过林奇对股票和公司的六分法。现在我们就此基础上给出林奇卖出股票的具体标准。
第一,我们来看看低速成长型股票应该在什么时候和情况下卖出。对于这种股票,林奇认为这类股票在当初就不应该买入,如果你持有这类股票,那么何时发现就应该何时卖出。当然,偶尔林奇也有意地持有这类股票,这时候如果股价上涨了30%以上时,林奇就会卖出这些股票。另外,当基本面出现了一些恶化信号时,林奇也会卖出这些股票。恶化的情况主要有:股息收益率变得太低;因为并购导致资产负债表出现恶化,公司现金大量减少以至于股价下跌时无力回购;进行了恶性多元化发展;研发落后或者停滞,技术革新并没有推动公司发展;市场拓展能力下降,占有份额严重下滑。
第二,稳定成长型股票是林奇在投资组合中经常会加入的一类,但是他同时承认要想从这些股票中找到大牛股几乎不可能。对于这类股票,林奇主要根据市盈率来作出决定,当股价线在大幅度上升而每股收益线却停滞不前,甚至下滑,那么这时候就应该卖出。除了这种常见情况,林奇还提到了其它的卖出信号:公司成长前景看淡,先前的预期成长无论在幅度还是在持续时间上都出现问题;公司先前通过大幅度削减成本提高赢利,现在已经没有可以进一步压缩的成本空间;过去12个月公司管理层或者董事会成员没有人买进自己的股票;一个公司重要部门即将或者已经受到宏观经济的拖累;市盈率远远高于同板块或者同行业平均水平,而且缺乏强有力的增长因素支撑;新产品的销售并不尽如人意,缺乏支撑高增长的新因素。
第三,高速成长型股票是林奇最为钟爱的一类,因为这类股票促使林奇能够凭着过人的业绩成为全球第一的基金经理,其年复合增长率与巴菲特、索罗斯不分伯仲,甚至好于巴菲特,与索罗斯持平。对于高速成长型股票,林奇认为最关键的在于不要过早卖出,错卖一只稳定成长型股票的损失远远小于高速成长型股票,因为后者往往是大牛股出没的板块。但是,这类股票又是风险非常高的那类,所以也是最需要谨慎对待的那类。如果过早卖出一只高速成长型股票,则很可能失去一只上涨10到几十倍的超级大牛股,但是如果过晚卖出这样的股票,就很可能被套在股价的高峰上。如果一只高成长股已经出现收益下滑,同时股价由于众多投资者抢筹而过度上涨,这时如果价值投资者还不卖出则无疑会遭到沉重打击。
林奇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高速成长公司在扩展期的表现,如果其扩展出现连续的失误,或者其赢利模式在某些地区并不适用,则价值投资者至少应该减仓,最好是平仓观望。林奇还提出了一个根据投资者情绪和行为进行判断的经验法则:如果有40位华尔街证券分析机构的分析师给予这家公司最高评价,而且机构投资者持有这家公司60%的股份,并且三家财经杂志吹捧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就是应该卖出的信号。另外,林奇还认为诸如酒店、零售店和其他形式的连锁店、特许经营店和加盟店如果已经出现在所有的可能地域,则这家高速成长公司的可扩展空间已经几乎不存在了,所以也应该卖出其股票。林奇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美国高速路入口处几乎都能看见假日酒店时,你应该立即卖出这家公司的股票,因为这家公司的成长空间不大了,它很可能变成一家低速成长的公司。随着成长预期的下降,其市盈率将会下降,股价也将大幅度下跌。
第四,周期性股票作为价值投资的对象,在巴菲特的国外投资中有所体现,比如,投资中石油,但是将这类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价值投资大师,非林奇莫属。这类股票可以带来客观而稳定的赢利,前提是正确识别宏观经济的谷底和峰顶。对于周期型股票,林奇认为最佳的卖出时机是经济扩展周期结束时,或者是当某些基本面因素变得糟糕的时候,比如,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成本开始大幅度下降,工厂超负荷的运转。当构成你买入一家周期性公司的基本面因素发生逆转时,你也应该卖出这家公司。对于周期性公司,最能发现其转变迹象的是存货变化,当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显著下降时,这意味着扩展周期可能已经下降了,因为销售往往是生产和资产支出的前端,销售下降后才会是生产的下降,生产下降会降低资本支出。存货周转率下降,存货增加,公司一方面需要减少生产,一方面需要减少已有存货,减少存货最为常用的办法就是降低售价,而这将侵蚀公司的利润率,从而危害公司的每股盈余表现。
林奇在买卖周期型股票的时候,非常关注这些公司存货的变化。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通常表明经济周期已经见顶,诸如原油、铜之类的期货出现价格下跌,特别是期限较长的大宗商品期货较期限较短的期货价格下降时,则经济极可能处于顶部往下走的阶段。比如,今年3月到期的铜期货合约和明年才到期的期货合约价格相比更高,这说明明年经济可能较今年差,因为铜是工业乃至经济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先行指标,被称为最准确的经济学家。除了上述这些重要的卖出信号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别的卖出信号:该公司努力削减成本,但是由于竞争激烈,仍然无法维持一个稳定的客观利润,甚至连收支相抵都存在困难;整个经济的消费支出正在下降,由于消费是美国经济的主要引擎,其份额占到GDP的三分之二多,所以消费支出经常能够决定经济的周期状态,虽然有经济学家认为消费支出在各个经济周期都比较平滑,但是美国的零售分析师发现消费支出确实是很有效的经济先行指标,消费支出变动将引起生产的变化,而生产的变化则会引起资本支出的变化,而周期性企业很多都是生产资本品的公司。
第五,隐蔽资产型股票是价值投资的最初对象,从格雷厄姆开始,资产隐蔽型投资是所有价值投资者的最爱,因为它是如此的安全,而收益却并不逊色。林奇认为只要一家资产隐蔽型公司并没有因为债务而出现价值下降,那么就应该一直持有这家公司直到其价值在价格上大致体现出来。在几十年前,由于专业投资者非常少,而且证券分析并没有得到普及,以至于一只资产没有得到市场全面评估的股票可能要潜伏很多年才能完成其价格的上涨过程。格雷厄姆在完成证券分析体系时存在大量的体系,而到了晚年他甚至认为由于证券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市场上已经没有可供发掘的隐蔽资产了。林奇认为虽然证券分析已经成为了一门大众化的技术,但是还不至于将隐蔽资产挖掘殆尽,更为可能的是促进隐蔽资产更快地价格化,这反而是好事情。
由于证券分析技术的普及和专业投资机构的出现,许多投资于隐蔽资产股票的价值投资者不用再等上十几年的时间就可以看见巨大的投资成果了。现在,由于存在很多并购者,隐蔽型资产很快就可以实现其市场价值,这类股票很快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同时,林奇承认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专业机构现在更容易发现和尽早买进资产隐蔽型股票。但是,林奇也认为即使个人投资者很难找到这类股票,但是一旦找到则卖出变成更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林奇给出了卖出隐蔽资产股票的一般规则:股价已经实现了上涨,并且其幅度几乎可以反映隐蔽资产的价值。除了这个一般的规则,林奇还给出了另外一些具体的卖出信号:分拆子公司进行出售,实际出售价格远远低于预期价格;机构持股者持有该公司的股份大幅度上升至60%以上;公司准备进行多元化经营,并且以发行股票作为筹资手段,这样会稀释最初的隐蔽资产的每股价值。
第六,起死回生型股票是那种风险高,收益也极其高的投资对象,巴菲特和林奇都喜欢介入这类公司,但是似乎巴菲特更喜欢那些具有市场性专利,但是经营艰难的公司,而林奇则没有这么具体的要求。林奇认为卖出一只起死回生型股票的时机一般是在公司经营正常后,这时候所有的问题都被解决,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公司业务进入正轨。通常在公司业务正常后,这就不是起死回生型股票了,而是其他类型的股票,比如,稳定成长型或者是周期型等,这时候就应该按照其他类型股票的买卖规则进行操作了。不过也有一些起死回生型投资对象并不能真的走上正轨,这时候你只要看到下列情况之一,就应该大胆而果断地卖出该股:该企业的30%的产品都销售给某一大客户,而该客户自身运行存在问题;市盈增长比率过高,超过1.5;该企业的存货增长速度超过销售额增长速度的2倍;在连续12个月债务下滑后,最近半年的债务水平又大幅度地上扬了;原来帮助公司走出困境的关键力量和因素受到严重的削弱,比如,政府支持等。
对于业余投资者而言,投资的机会随处可见,只要你留心周围的世界。
——彼得·林奇
在富达公司工作时,我不断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超级大牛股的踪影,并因此获利甚丰。
——彼得·林奇
机会总在身边,兔子只吃窝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