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623300000001

第1章

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实现生命活动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物质资料生产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一方面从事改造、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另一方面彼此之间结成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同时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中,人们彼此还形成各种不同的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派生的其它关系。人口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是这些社会关系的体现者。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也是其他社会生活,如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的主体。

人口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影响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不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但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人口是人口学的最基本范畴,是人口学研究的客体,必须科学地确定人口的内涵。资产阶级人口学家脱离一定社会生产方式来考察人口,把人口定义为“生活在特定地区的居民的总和”,把人口看成是“一种活的生物的聚集”。在他们看来,分析动物群体和人口是一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当分别研究每个社会机体的人口规律,不应当不管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形式而去‘抽象地’研究人口规律。”就是说,必须从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的原理出发来研究人口。

人口构成

依据人口具有的各种不同的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生理的特征把人口划分成的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根据人口构成因素的特点和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划分为各种人口构成,一般可归为三大类: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

人口的自然构成是根据人口的自然特征划分的,它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决定人口自然构成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的自然构成变动是由人口的出生与死亡引起的。人口的自然构成对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它是一国进行人口预测和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

人口地域构成是根据人口居住地区而划分的。它包括人口的城乡构成、人口的行政地区构成等。人口的地域构成状况与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人口的分布状况愈来愈决定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地域构成决定各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它影响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国制定地区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的依据。

人口的社会构成是根据人口的社会标志和经济标志而划分的。人口的社会构成主要包括:人口的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宗教构成、职业构成、部门构成、文化教育构成等。人口的社会构成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是一国制定有关社会经济政策的依据。

影响人口构成差异的因素也就是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因为人口构成是过去人口变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变动的基础。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反映人口总体的量的规定性,泛指人口的规模、增长速度、构成和各种数量特征,通常讲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一是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引起的自然变动;一是由人口的迁出和迁入引起的迁移变动。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最终原因是人口的自然变动。制约人口自然变动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心理、道德、宗教、民族等社会因素以及生理遗传和环境等自然因素。其中主要的是与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密切相关的经济因素。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人口数量有巨大的增长。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口数量的增长十分缓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也逐渐加快。人口数量的多寡,对于生产的规模、社会分工的发达程度、消费水平的高低、积累和消费的分配比例、市场分布和规模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掌握人口数量的现状,预见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对于规划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质量

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它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人口发展过程是社会的历史过程和自然的生理过程的统一,人口质量相应地也有社会和生物两重属性,但最基本的是社会素质。人口的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传统习惯等,要受人民的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决定。在阶级社会中,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与人们接受的教育训练程度有关,要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为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决定。人口的身体素质与社会生产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医疗卫生发展的状况有关,同时也受一定的生产方式制约的分配方式所决定。人口质量还有生物属性的一面。如人的体质与智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它是人口质量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因素则是人口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反映人口质量的指标很多,例如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智力水平、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熟练劳动者的比重等。衡量人口质量的高低主要以是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为标准。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质量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很缓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为人口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迅速提高。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大批劳动人民处于贫困和愚昧的状况,人们精神生活贫乏,吸毒、犯罪、自杀、精神失常等社会问题有增无减。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的客观趋势同限制人口质量全面的健康的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存,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人口质量问题上的表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的发展,不仅在客观上要求人口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且也提供了保证人口质量不断全面发展的客观可能性。

研究人口的学科

人口史

研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人口迁移和地理分布发展变化的历史的学科,是人口学的一个分支。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人口是社会的主体,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人口史,既要考虑到人口数量和质量以及地理分布的变动对社会生产发展的重大影响,也要考虑到社会生产的发展对人口数量、质量和地理分布变化的决定性作用。

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因为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的数量和它的出生、死亡情况,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阶级构成和它的地理分布情况,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健康水平、平均预期寿命和人口的迁移与分布等也不相同。因此,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来阐明人口数量、质量和分布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必须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在同一社会生产方式中,随着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往往还要经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人口的再生产,又有较长的周期和很大的惯性。社会生产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变革,但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分布却不可能立即相应地发生直接的变化。因此,在具体考察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变动时,应进一步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变动过程及其原因。

人口数量和质量以及分布的变动,除了决定于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外,还与自然气候条件、风俗习惯、国家的政策法令、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关系。为此,研究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还要分析不同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国家政策法令和宗教信仰等对它的影响,也要分析它对改变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国家政策法令等的影响。

人口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是阐明搜集、整理、分析反映大量人口现象、人口发展过程的数量资料的方法论并研究人口发展本身,人口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科学,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是一门社会科学。

人口统计学和人口统计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人口统计以人口统计学为理论指南,人口统计工作实践(包括方法论和工作经验)又是人口统计学得以发展的基础。人口统计所搜集并加工整理过的人口统计资料是研究现实人口问题和认识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离开了这些资料,人口理论的概括则是无本之木。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人口统计学的任务是:阐明搜集整理和分析人口统计资料的原理和方法。它说明取得人口统计资料的两种方法——人口变动的日常登记和专门的人口调查。人口普查在人口专门调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系统地阐述人口普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人口统计学还科学地阐明反映人口现象的状态、变动及其过程的数量表现的基本指标体系。人口现象的数量表现是通过一定的指标说明的,如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范围内的人口有多少,必须使用人口数这一指标。人口统计指标按其性质划分,有反映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数及其构成状况的静态指标,还有反映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过程的动态指标。人口统计学还阐明分析人口再生产过程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用假定一代人编制生命表的方法,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以及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

在利用人口统计学的方法论研究人口现象的发展规律时,资产阶级人口统计学常常脱离决定人口现象发生变化的一定社会经济条件,脱离人口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作纯数量的抽象分析。分析的结果在客观上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如把人口增长快慢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失业人口的主要根源。

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学在吸收人口统计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指导思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南。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学还要根据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工作的实践,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科学的人口统计原理和方法,使人口统计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是研究人口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口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口经济学介于人口学和经济学之间,既是人口科学的重要分支,又是经济科学的重要分支。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和人口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是各自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人口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阐明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变化规律,即人口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经济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研究人口经济学还要运用一些具体方法,例如,统计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等。 马克思、恩格斯在发现和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研究了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两种生产相互制约和相互适应。他们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人口经济思想合理成分的同时,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经济规律——相对过剩人口规律。

把人口经济学作为一个专门课题和独立学科提出来进行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40年代。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雷德韦出版了他的《减少人口经济学》一书,对降低人口增长率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斯彭格勒发表了《人口增长经济学概论》一文,对人口经济学的内容做了梗概的阐述。25年之后,他又出版了《人口经济学》一书,从人口效果与经济效果这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口经济问题。1977年,他又与塞·克拉克合作发表了《人口老化经济学》,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关系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1977年美国的麦尔文·西蒙出版了《人口增长经济学》一书,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人口增长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了理论的、数量的论述和分析。这些资产阶级人口经济学家的思想和观点,尽管不无参考价值,但他们共同的根本缺陷在于:离开社会经济制度考察人口经济问题,只注意某些量的分析,没有进行本质上的研究,他们依据的理论仍然是马尔萨斯主义和新老凯恩斯主义。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才能真正科学地揭示出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规律性,建立科学的人口经济学。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人口发展和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是人口学分支学科之一。

对人口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考察由来已久。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如科斯特、杜尔克姆和杜曼特等人的著作中,越来越多地考察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生育率诸人口现象与各种社会现象(如社会的分工、社会进步、文化、人的创造性和技术发明等)联系起来,反映在人口理论中出现所谓“社会学派”。但是,他们漠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因而不能科学地解释人口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口发展变化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人口的规模、速度、密度、构成和人口素质的发展,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不能不产生人口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人口和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其终极的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但经济对人口的影响常常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诸如:意识形态、教育、宗教、民族、家庭、婚姻以及其他上层建筑的因素,这些正是人口社会学所要考察的。

人口社会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人口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儿童、青少年、劳动年龄和老年以及妇女所面临的各种与人口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也涉及各种人口同婚姻、家庭、宗教、法律、教育、文化、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或社会心理等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

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是研究人口的空间形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的科学,是人口学的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是从空间角度研究人口数量、质量与各种人口构成(性别、年龄、职业、民族、阶级等的构成)、居住方式的地域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地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舞台,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种的繁衍”,总要分布在地球上这一或那一地区进行劳动和生活,创造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但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都具有极大的地域差别。这些差别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增长、质量高低和各种人口构成的地域特征与地区差别,反过来,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人口质量与各种人口构成的地域特征,又不断地影响着各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与经济地理面貌,对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或延缓作用。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从人口地理角度进行研究,以探索人口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为寻求合理的人口分布与地区结构开辟道路。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在于揭示各种人口现象在地区分布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阐明人口地区分布异同的原因,评价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快慢、数量多寡、密度大小、质量高低以及各种人口构成类型与居住方式同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条件的相互关系,找出促进或抑制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找出人口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并据此预测各国各地区人口生产与再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前景,为按地区制订人口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为调整人口布局与生产力布局提供科学根据。

人口规律是受生产方式决定的,人口地理规律也必然是受生产方式所支配,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动;但是,人口地理特征也受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研究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特征,都离不开该国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因此,人口地理学是一门区域性、综合性与边缘性的科学,是介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学科。

人口地理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其分支学科从人口地理学理论(导论、原理、概论)、人口地理思想史到历史人口地理、人类地理、人种地理、民族地理、国家或区域人口地理、聚落或居民点地理(包括城市地理)、劳动资源地理、人类文化地理、人类疾病地理、人口迁移地理,以及人口地理调查、人口地图编制等。马克思主义的人口地理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

研究人口地理学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地理比较法和人口经济函数分析法,而这些方法的运用,都是以人口地理调查为基础,以人口地图为工具,以人口区域分析为核心。

华夏人口的历史迁移

商王朝时期,为了防御其他氏族部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先祖们曾几次迁都,最后在河南安阳附近稳定下来,人口分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依旧是地广人稀,直到西汉末年,人口分布的主要位置仍在黄河中下游一带。西汉后期,战争连年不断,社会急剧动荡,造成了部分北方人南迁,使黄河流域的人口由占全国80%下降到了60%,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到唐王朝以后,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中原地区连遭战乱,千里萧条。与此同时,长江以南的经济却相对繁荣,生活也较为安定。因此,首次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人口的现象,全国人口的中心逐渐向南转移。北宋末年金人南下,战火频起,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人口大量死亡。大批的难民向长江流域一带逃亡,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移。

明、清以后,长江流域的人口逐步增加,资本主义的入侵和经济发展以及民国以后的政治中心南移,进一步使人口相对地集中到南方,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南多北少的人口布局。

解放以来,尽管我们本着缩小各地区生产力之间的不平衡,为解决人口和经济这两方面的全国性不平衡做了积极努力,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但终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沿海和内地改革步伐快于边远地区。抱着提高经济收入等愿望,许多人向经济活跃地区靠拢。这样一来,使本来就不平均的人口分布更趋于不平衡。我国的人口分布重心一直有南移的趋势,南移的原因有:①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五省区因出生率高居不下,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数。②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数,而且人口由净迁入转为净迁出。③西北地区的人口出生率虽仍高于全国平均数,但差距比过去缩小。④四川人口的低速增长,和上海、江苏人口发展速度的加快,缓解了人口重心的西移。

随着沿陆疆开放,中国内地人口重心偏向东南的倾斜形势或可得到某些缓解。

世界人口日的由来和历年主题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从1996年起,为每年的世界人口日确定一个明确的宣传主题。从这些主题中,既可以看到历年侧重点的不同,又可反映出世界人口日主题发展变化的整体脉络。

1996年:生殖健康与艾滋病

1997年:为了新一代及其生殖健康和权利

1998年:走近60亿人口日

1999年:60亿人口日倒计时

2000年:拯救妇女的生命

2001年:人口、发展与环境

2002年:贫困、人口与发展

2003年:青少年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和权利

2004年:纪念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10周年

2005年:“平等=授权”

2006年:年轻人

2007年:男性参与孕产妇保健

中国地区主题:贯彻实施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关心母亲健康,关爱女孩成长。

人口普查的时间

人口普查,实际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因而各国政府对此都十分重视,在普查的时间间隔、进行普查的具体日期及标准时间上,都有严格而科学的规定。

在时间间隔上,世界各国以规定10年一次者居多。我国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开始也规定每10年进行一次。普查的年份大多数国家都规定在尾数为“0”、“1”或“6”的时候进行,我国进行人口普查的年份在逢“0”的时候进行。

为了获得尽可能准确的人口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在举行人口普查时,都规定了普查的标准时间。人口普查的所有项目,都是以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为依据进行登记的,也就是说人口普查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全国人口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情况。这个时间点,就是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标准时间一般都选择在人口变动量少的季节。而在普查的日期上,各国也大多固定在当月的月头一天或月尾一天。但不管季节和日期如何变动,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大都规定在一天之内人口流动最小的午夜。

建国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是为全国第一次普选服务的,为把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结合起来,标准时间定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也确定在6月30日24时(1964),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是为了使第二次人口普查资料与第一次具有可比性;第二,从我国实际看,这个时期农事最忙,就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人口流动相对较少。根据前两次人口普查的实践经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定在1982年7月1日零时实际也是6月30日24时(198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仍定为7月1日零时(1990)。

第四次人口普查采用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主要出于这样几点考虑:7月1日是我国人口流动量少、人口相对稳定的季节,便于查清人口数量。如果把普查时间选在冬季,西北、东北部分地区大雪封山,会给普查登记和资料的运送带来许多困难。7月初正是我国南方、北方农事较忙季节,相对来说,人口比较稳定,普查工作容易进行。

第五次人口普查采用的标准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零时。这是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首次人口普查,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普查。它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长短方式和光电录入技术。这是质量较高的一次人口普查。

“中华人口奖”

“中华人口奖”是为了表彰和奖励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及相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计划生育工作者和人口科学工作,是中国人口领域的最高奖。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设奖,由该基金会与国家计生委、国家科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共同主办。目的是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

马寅初

首届“中华人口奖”于1993年9月在北京颁奖,以后每3年评选一次,分设“工作奖”“科学技术奖”和“荣誉奖”三个常设奖项,以及“特别荣誉奖”“国际合作荣誉奖”和“贡献奖”三个非常设奖项。

2008年2月22日,第六届“中华人口奖”评选结果揭晓。12位对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获奖。包括本届在内,已有76人荣获“中华人口奖”。

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差距

时至今日,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得到了根本改观,但是,人们需要一个男孩及“儿女双全”的愿望非常普遍。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生育意愿的变化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短期内生育意愿会基本稳定。

据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抽样调查,平均每个育龄妇女希望生育1.70个孩子,农村和城市妇女分别为179个和1.43个;在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妇女中,79.8%的人想要一儿一女,中部地区人们“儿女双全”的愿望更加强烈;城镇只有一个女儿的妇女,41.3%的人希望再生育一个男孩。辽宁省反映,有3570个家庭在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退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准备生二孩。据2004年山东育龄妇女生育力抽样调查,仍有70%的群众希望生育两个及以上的子女,希望生男孩的人数是希望生女孩的3.45倍。浙江嘉兴市对112例不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对象的跟踪调查显示,不论夫妻的户口性质是“双农”还是“双非”,第一个孩子的性别是男是女,群众生育两个孩子的愿望依然强烈;部分育龄夫妇尽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但生育气氛稍有变化,极易受到影响。

据福建的典型调查,2001~2004年农村独男户超生明显上升,不少10多年没有生育的一男户超生,希望“儿女双全”、“多个孩子有伴”、“两个孩子更保险”是导致超生的内在因素。强烈的性别偏好已成为影响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调查和研究表明,农村普遍存在“不生男孩不罢休”的倾向。因此,相当一部分地区人口控制的难点不仅是进一步降低对子女数量的偏好,更要弱化对子女性别的偏好。

不仅如此,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客观上存在刺激多生的负面效应。生育孩子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均衡,是夫妇进行生育决策的基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便民的政策措施,尤其是放宽城镇就业限制,取消农业税,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等,使人们普遍得到实惠,社会福利增加。显然,这些举措均使生育和养育孩子的成本大为降低,在没有对计划生育家庭实施优先优惠的情况下,客观上有刺激生育的效应。在内蒙古部分盟市的调查表明,2004年以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农民担心转为城镇居民后失去生育机会,存在多年不生又抢生的现象,同时,中央对农牧民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两个因素导致二孩出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

一些媒体关于政策放开生二孩的炒作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某计划生育先进省份2004年生育意愿调查表明,局部地方生育出现反弹,出现30岁以上一孩妇女抢生二孩的苗头,反映了普遍希望放开二孩生育的社会心态。

由于人们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这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第四次全国生育高峰的来临,即使现行政策不再调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力度不减弱,人口增长势头也将渐趋强劲。

当代中国人平均身高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年11月15日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表明,中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678米,成年女子平均身高为1.570米。我国80%的成年男子身高在1.60米~1.75米之间,各有9%的男子身高在1.54~1.60米之间和1.75~1.81米之间,还各有1%的男子不足1.54米和超过1.81米;80%的成年女子身高在1.50~1.64米之间,各有9%的女子身高在1.45~1.50米之间和1.64~1.70米之间,还各有1%的女子身高不到1.45米和超过1.70米。

这项国家标准还显示了我国不同地区成年人平均身高的差异。东北、华北地区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成年女子为1.586米,居全国之首。西南地区的贵州、四川、云南的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647米,成年女子为1.546米,是平均身高最低的地区。其他各地的情况是:西北的甘肃、青海、陕西等地男子1.684米,女子1.575米;东南的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男子1.686米,女子1.575米;华中的湖北、湖南等地男子1.669米,女子1.560米;华南的广东、福建等地男子1.650米,女子1.549米。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国家标准,是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自1984年起,历时4年多,测量了2.2万余人之后完成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标准。这项标准的颁布、实施,为今后制造符合我国人体特点的机器、设备、车辆、军需装备等,实现良好的人机配合,提供了人体尺寸数据,对促进我国技术进步,提高劳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此调查结果为基础的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库已建成,并开始对各界服务。这是我国最大的人体尺寸库,它包含身高、体重、腿长、臂长、胸围等人体数据300多万个。

孔子后裔100万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孔子身后,7代单传,自第八代起逐渐繁衍,历经2500多年,子孙遍及全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孔令朋说,孔子后裔现在约有100万人,故乡曲阜是最集中的地方,有11万人左右,其余分布在大陆各地和海外。大陆以外,以台湾、日本、韩国居多,欧洲和北美人数也不少。孔令朋认为,海外孔裔以韩国颇具代表性。韩国有58 000多孔子后裔。他们有自己的组织——孔氏韩国大宗会,有自己精密的族谱。据说,韩国之有孔氏始自元代至正年间,时有孔子第六十五代孙随使出访高丽,留居彼邦。中国孔姓自明初起,即由朱元璋颁赐行辈用字10个,以后历有增添,规定严格,不得违例。韩国孔姓也有行辈用字,但因久失联系而与中国的并不相同。据说在韩国孔裔已有第八十六代,而中国孔裔迄今仅至第八十代,可能这是由于朝鲜习俗早婚所致。韩国孔裔虽不谙华语,但大多识汉字。

孔子像

据说早在公元前3世纪箕氏朝鲜时代,孔子思想即与汉字一同传入,至今仍有深远影响。从1987年起每年分别在新加坡、德国、中国、美国举行孔子思想研讨会,每次都有数十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年会上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就是“认亲”……每论孔裔名人,孔祥熙与孔子是否有缘便成为必谈的话题。孔令朋历数家谱,断定孔祥熙是孔子第七十五代后裔。他介绍说,孔祥熙的先祖于朝代由曲阜迁往山西,他家原有支谱,但因年久,与曲阜总谱断了联系。早年孔祥熙从美国回国出任青岛电话局局长时,曾令孔令朋之父孔祥励代向曲阜查明他祖上流寓山西的过程,经查他祖上原属曲阜孔裔60户中的纸坊户,于第五十六代时迁往山西。因此,他也是孔子后代。不过,一直到1930年修谱时才正式续上谱。

孔子后裔遍及全球东南西北,但总代表只有一个,那便是现在台湾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礼官”孔德成。孔令朋说,他虽是孔德成的四叔,但年龄却小侄子1岁。台湾每年都有祭孔活动,他年已七十余,身患肺癌,真希望有生之年到台湾参加一次纪念老祖宗的活动,也与德成见上一面。

汉代的户籍制度

汉代户籍又叫做户版、名籍、名数。《周礼·官伯》郑众注:“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今时(汉代)乡户籍谓之户版。”《汉书·高帝纪》五年条:“民前或聚保山泽,不书名数。”师古曰:“名数,谓户籍也。”同书十二年条:“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师古曰:“编户者,列次名籍也。”为什么要建立名籍?

徐干在《中论·民数》中说:“民数者,庶事之所自出也,莫不取正焉。以分田里,以令贡赋,以造器用,以制禄食,以起田役,以作军旅。国以之建典,家以之立度,五礼用修,九刑用措者,其惟审民数乎。”“民数”即“名数”,它的用处多得很,但主要还是“以令贡赋”,保证国家的税源;“以作军旅”,保证国家的兵役。因此,名籍的编造,必须把各户的家长及每个成员的姓名、年龄、性别、住址、身长、肤色、是否残废和有疾病,以及职业、籍贯、爵位等等都登记在上面。

为什么要把全家大小的年龄都登记上呢?因为汉代征人口税和兵役均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说文·贝部》引《汉律》:“民不,赀钱二十二。”段注:“二十二当作二十三。《汉仪注》曰:‘七岁至十四岁,出口钱人二十,以供天子。至武帝时,又口加三钱,以供车马。’《论衡·谢短篇》曰:‘七岁头钱二十三。’亦谓此也。然则不由者,谓七岁至十四岁。”这是政府向青少年征收的人头税,叫做口钱。此外,还有向成年人征收的算赋。《汉书·高帝纪》如注引《汉仪注》云:“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此外,成年人从23岁起至56岁止,要服兵役二年。《汉官仪》云:“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年五十六老衰,乃得免为兵。”为什么还要把家中每个成员的身长、肤色以及是否残废、疾病都要登记上呢?这是因为残废的人可以免兵役、徭役。“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罢癃”,可以免役。每年八月清理户口,编制新户籍时,男女老少都要到指定的地点,接受面对面的案验,主管户口的官吏,要亲自审阅每个人的年龄、相貌、身长、肤色,看是否与户籍上登记的相符合。这实际是“貌阅”的开端。由于汉代编制户籍时必须貌阅,故挑选宫人也同时进行。《后汉书·皇后纪叙》:“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由于所有的人都要核对年龄、相貌、身长和肤色等,在这个时候挑选宫人当然是最好的时机了。

古代城市户牌制度

唐宋时期,政治、军事城市中的户籍组织,一般比较严密。户籍组织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便是所谓户牌制度。户牌之制,至迟在北宋初薛田的诗文中已提及:“十县版图分户籍,一城牌肆系民纶”。户牌制的具体内容,各时期各城市未必一致,但大体上说,无非是以若干户编为一组或一甲,设甲头之类统领,并将各户姓名录于牌上,以便点检。马可波罗叙述的元初杭州户牌制,不妨视为南宋同类制度的沿袭。按该制规定,每户男女老少主仆等姓名,都须张挂在门牌之上,连牲畜之类亦须注明。综合型城市的户籍制度,虽不像政治、军事城市中那样严格,却也有户甲制等。熙宁变法时,一度将城市居民每三二十户“排比成甲”,设置甲头负责督税。这一措施旋即撤销。可是,在《庆元条法事类》中,仍载有类似的组织,作为防火制度之一:“诸州县镇寨城内,每十家为一甲,选一家为甲头,置牌具录户名,印押付甲头掌之。”可见户甲组织曾长期而广泛地得到推行。

古今年龄、老少观

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耋”,九十“耄”,一百“期颐”。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分类。从生理角度古人则将人的一生分为“小、少、壮、老”四个时期。《黄帝内经》说:“人年五十以上为老,二十以上为壮,十八以上为少,六岁以上为小。”《小品方》与《黄帝内经》的记载略有出入:“凡人六岁以上为小,十六岁以上为少,三十岁以上为壮,五十岁以上为老。”人何时开始衰老,古人说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就是说,女人21岁、男人24岁就长到了极点,开始衰老了。《黄帝内经》还从人的面色、头发、牙齿、神态、动作以及生殖能力等方面判断人的衰老。《内经》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皆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侧重从起居、耳目来描述衰老的表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现代生物学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四个期:发育期(出生~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单从年龄上划分:出生至6岁为幼年期;6至12岁为童年期;12至18岁为青春发育期;18至25岁为青年期;25至45岁为壮年期;45至60岁为初老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目前,我国以60岁为老年的界限已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认定。

现代社会对年龄分类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1.日历年龄:人自出娘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年龄也就逐年增长,不管你如何驻颜有术,保养有素,也只能够推迟老化而已,岁月却无情地令你衰老。

2.外貌年龄:人的外貌是估算猜测年龄大小的一个参考数据。然而,外貌年龄与日历年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二位同庚的中年人,由于遗传因素、职业环境、精神状态、锻炼保养诸方面的原因,其外貌年龄与实际年龄就有较大的差异。

3.生理年龄:大凡人生都要经历诞生、成长、成熟、衰老、消亡这些过程。可是有些人未到中年却暮气沉沉,萎靡不振,百病缠身,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令人感到未老先衰。因此,保持乐观,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起居,是挽住生理年龄的重要途径。

4.心理年龄:心理状态能促使心理年龄发生变化。有些人年纪轻轻却终日愁眉不展忧心忡忡,殊不知久而久之会导致思想僵化,反应迟钝,堕入暮年。有的人则不然,年过花甲还孜孜不倦著书立说,树立常青的信念。

5.社会年龄:人的天赋、才能、知识、经验之积累,和所谓社会年龄是成正比的。人们常说一个人的资格“嫩与老”,即反映其社会年龄的深浅与成熟。学识渊博、足智多谋、经验丰富则是表示社会年龄高深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