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姓名
直称姓名
用于自称
丘迟顿首。 (《与陈伯之书》)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
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不幸吕师盂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
用于作介绍,为人所传
张衡字平子,南刚西鄂人也。 (《张衡传》)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传》)
称字、号、斋名、谥号
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称字
尔刚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称号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左忠毅公逸事》)
称谥号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称斋名
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称官名、爵名
称官名
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梅花岭记》)
称爵名
信陵君窃符救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
称籍贯
今南海之生死未卜。(《谭嗣同》) (“南海”代指康有为)
几项兼称
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百家姓·千家姓·万家姓
《百家姓》相传是宋初钱塘一位老儒所编,以国姓“赵”为首,共取姓氏468个,远没有包括中国人的全部姓氏。据宋人郑樵统计,宋代姓氏1743个,比《百家姓》多3倍。到了明初,有个叫吴沈的人,编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1968个。这部《千家姓》仍然没有把中国人的姓氏都包括进去。于是万历年间又有人编了一本“万家姓”——《古今万姓统谱》。然而,中国人的姓氏毕竟不到一万,据统计只有6363个,所谓“万姓”,极言其多。然而有人便据以实言中国姓氏有一万种之多,并不确。
清康熙时,曾出现有《御制百家姓》,以“孔”姓居首。但一直流传至今的,仍为宋朝的《百家姓》。它采取四言体,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是旧私塾的识字课本及儿童的启蒙读物。
复姓杂谈
复姓即不止一个字的姓,中国人的姓氏据统计共有6363个。其中,单姓有3730个,复姓两个字的有2498个,三个字的有127个,四个字的有6个,五个字的有2个(《中国姓氏集》收复姓2032个)。在6000多个姓里面,绝大多数是难得一见的稀姓,常见的,不过是宋代《百家姓》上那468个姓而已。比较常见的复姓有:欧阳、诸葛、夏侯、司马、司徒、尉迟、公孙、呼延、拓跋、钟离、西门、南宫、端木、慕容、上官等。复姓主要来源:得于祖先的字、号、爵位、官职等;据次第而定;源于两姓相合;更多源于少数民族的部落名称或姓氏。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载一则故事:一个复姓宇文名绶的官人,到长安赴试,一连三番落第回家,他的浑家王氏,就以复姓缀文,写了一首《望江南》词来嘲讽他:“公孙恨,端木笔俱收,枉念钟离经载,寻司徒记万余秋,拓跋泪交流。村仆固,闷驾独孤舟,不望乎句龙虎榜,慕容颜老一齐休,甘分守闾丘。”这里一共用了十个复姓缀文,其中“钟离”谐音“中离”,“司”谐音“思”,“拓跋”谐音“读罢”,“句”同“勾”。
当复姓人的名字为双字时,其姓极易判断。但复姓人名字是单字时,有时就难以判断其姓。现略述复姓特点:
① 罕见的复姓。如羊舌、第五、漆雕、司空、司寇、宇文、仲孙、东郭、南门等。
②首字可为单姓的复姓。如夹谷、左丘、宗政、巫马、颛孙、闻人等。
③特殊读法的复姓。如尉(yù)迟、单(chán)于、子车(jū)、长(zhǎnɡ)孙、亓(qí)官、令(línɡ)狐、段干(ɡān)、乐(yuè)正、万(mò)俟(qí)等。如宋代的万俟卨。
④不能简化或别写的复姓。穀梁不能简化或别写为谷梁。称呼或书写旁人姓氏几乎天天能遇到,对待复姓要慎重。
像“闻人杰”,此人可能复姓闻人,也可能姓闻。当自己无把握时,不妨先问一下:“您贵姓?”
“数”姓趣话
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有一种不常见的姓,即以数字为姓,或以序数为姓,还有的连姓带名都是数字。
一或乙、壹姓明代成化年间,河北定州嵩明县丞姓一名善。宋代嘉熙年间,福建宁化知县姓乙名太度。明代永乐年间,兴化府经历姓壹名震昌。
三姓元代云南行者右丞姓三名旦八,号飞山子。清代乾隆时一进士叫三宝。清代广西一提督叫三德。
四姓越王勾践一著名臣子姓四名水。
五或伍姓伍姓常有。三国时蜀汉后主朝有一谏议大夫姓五名梁。
六或陆姓陆姓常有,而六姓很少。清朝一官至给事中者连姓带名叫六十七,字居鲁,著有《游外诗草》、《台阳杂咏》等诗文。
七或柒姓明代正德年间永春县训导姓七名希贤。弘治年间宣化府一举人姓柒名文伦。清乾隆时有一官至直隶正定镇总兵的叫七格,一正黄旗武将叫七十五,还有一进士叫七十一,字椿园,著有《西域闻见录》。
八或捌姓明代正统年间一礼部主事姓八名通。宣德年间有个利港巡检姓捌名忠。清乾隆时江宁将军叫八十六。
九姓唐高祖武德年间一翰林姓九名嘉。后汉西南夷哀牢王叫九隆。清代嘉庆年间广西提督叫九十。
百姓明代福建泉州有一学者姓百名坚。清乾隆时有一进士(后官至协办大学士)叫百龄。
此外,还有以百里为姓的。如春秋时秦国人百里奚。汉代一徐州刺史姓百里名嵩。
汉代一小吏姓九百名里。汉代南蛮人有姓五里的,一叫五里精夫,一叫五里六亭。
以序数为姓有史可查的有唐玄宗时一中尉姓第二名从直。三国时后汉会稽太守姓第五名伦,他的曾孙叫第五种,后官居兗州刺史。魏有叫第五文林的,晋有叫第五宁远的,元有叫第五居仁的,明有叫第五规的。汉代王莽篡位时有一讲学大夫姓第八,叫第八矫。
冷僻姓氏探源
冷僻姓多为避祸而造。
昃(音仄)在山东淄博市的博山城区西部,有一个昃家庄,从这里繁衍出来的若干家昃氏子孙,大都生活在博山一带。昃姓为此地独有。相传昃氏乃明朝朱皇室的后裔。明亡时,皇族子弟四处逃命,隐姓埋名。有一支逃到莱芜一个叫坡庄的地方,正值太阳偏西之时,遂触景生情,痛感大明王朝灭亡之苦,即以《千字文》中“日月盈昃”一句,改朱姓为“昃”。据《说文解字》,“昃,日在西方,时侧也”,就是太阳西下之意。改为昃姓,既寄托了对明王朝的哀思,又可逃过清兵的追杀。
香广东东莞县有这个姓。香姓的根在北方,原为“查”姓。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后代称查氏。后来查姓中一支由于得罪朝廷而避祸逃奔南方,将查字底上一横移到头上,好似有人往自己头上戴上一顶帽子,别人不易认识,于是产生了“香”姓。
岑浙江杭州、绍兴、宁波一带有岑姓。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杭州秦大士状元及第,衣锦还乡,路过金陵,江宁府官绅置酒秦淮河,为状元公接风。席间,秦大士赋诗一首:
“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墙日夜枕寒津,兴亡莫漫悲前来,淮水而今尚姓秦。”他借秦淮河以夸“秦”。后被杭州府官知道,当他回到杭州时,故意设宴于岳飞坟,为状元公洗尘。其中含义,不言而喻。酒过三巡,众官绅纷纷起身,请状元公为岳坟题联,分明窘辱秦大士。秦大士心中明白,乃濡墨挥毫,写成一联:“人从宋后罕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写罢掷笔而去。当时这一带人民恨秦桧,秦大士不敢违拗民意,只好违心地写了这一联。不料引起反响,此后,有人干脆将“秦”姓改为“岑”姓,以示同秦桧划清界限。
古人改姓十类型
姓是表明一个人所生家族的符号,一般很少更改,所谓“姓者系统百世而不变也”(清代学者袁枚语)。然而,古人改姓并不鲜见。常见类型有:
变氏上古时代,姓与氏是有明显区别的。南宋史学家郑樵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了西汉武帝时,姓与氏开始混而为一。所谓“变氏”,主要见于先秦时代。这是因为当时姓是固定的,氏则可以变化,有时还变得相当频繁。如木匠的祖师爷公输班因是鲁国人又叫鲁班,公输、鲁皆为氏。又如春秋时晋国有位大夫仅见于《左传》的称谓就有士会、士季、随会、随武子、范会、范武子等等。这位大夫多次变氏,前后有过士、随、范三个氏。其余,会为名;季为排行;武为谥号。
避忌为避忌而改姓,在历史上可谓俯拾即是。具体而言,分为避讳、避祸、避耻等。东汉明帝叫刘庄,为避圣讳,姓庄的就改姓严。如西汉辞赋家庄忌,到东汉明帝时即改称为严忌。到魏晋时期,有一部分姓严的人又恢复姓庄。避祸即躲避灾祸,躲避仇人,躲避迫害。在封建专制主义的淫威下,动辄满门抄斩、株连九族。这样,同姓人迁地改姓,以求免受牵连。如战国时有一个游侠叫田光,他出谋划策,让荆轲去刺杀秦王。后来,秦灭燕国,田光的子孙为了逃避秦王的迫害,就姓光了。因避讳、避祸而改姓,往往与原姓有某种联系。一般而言,因避讳而改姓,大多取字意相近的,如庄与严、恒与常、庆与贺、敬与恭等;因讳祸而改姓,大多取音同、音近或字形相近的,如仇与求、伍与五、牛与牢等。
显然,避讳、避祸而改姓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总是设法与祖传姓氏保持联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句成语。庆父乃历史上有名的一再制造内乱的人,先后杀掉两个国君。因他犯有弑君之罪,后代耻于与之同姓,便改姓孟。
赐姓天子、皇帝赐给臣民姓氏,是一种统治手段,有褒有贬,恩威并施,大致有三种类型。其一:大多赐给“国姓”,即皇帝的姓,以表示皇恩浩荡。历史上数唐朝赐臣属以国姓为最多。其他朝代赐国姓的例子也很多,如郑成功原名郑森,由于抗敌有功,南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因号“国姓爷”。其二:历代皇帝赐姓,并不仅限于国姓。如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本姓马。因随燕王朱棣(明成祖)参加“靖难之役”有功,赐姓郑。其三:强迫他人改姓,进行迫害。
如西汉开国功臣英布,年轻时做过强盗,曾受黥刑。后来反叛刘邦遭镇压,其后代被西汉王朝强制改姓黥。所以,英布又称黥布。又如武则天十分热衷于赐姓,她称帝后竟先后给唐中宗和唐睿宗赐姓武,又强令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还将起兵反对过她的李姓诸王改姓为虺。
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和定居中国的外国人逐渐和汉族人相融合,民族融合带来了姓氏融合,姓氏融合又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时共有118个鲜卑姓改为汉姓。又如唐宋以来,泉州有众多的阿拉伯人来往以至定居。著名的蒲寿庚家族先世是阿拉伯人,几代人在中国居住,便完全汉化了,放弃祖姓改用汉姓“蒲”。
因事历史上因事而改姓,趣闻颇多。如东汉末年有个人姓氏名仪,当地太守孔融嘲笑他:“氏”是“民”字上部缺一笔,民无头还了得,可改氏为是。氏仪此人听凭长官意志,由姓氏改姓是。又如汉武帝有位丞相叫田千秋,因年事已高,汉武帝特别恩准他乘车出入宫禁,人称“车丞相”。田千秋为感谢皇恩,就改姓车了。
合成夏商诸侯葛伯的后人,旧居琅邪郡之诸县,后徙阳都。阳都先有葛姓,为区别起见,把从诸县迁来的葛氏称诸葛。又如战国时齐宣王有个弟弟被封到母乡(今地不详),他的后代就远取祖先胡满公(舜的后裔)的“胡”字,近取封地名“母”字,改用胡母为姓。
音讹因语音变化或读音错误,以讹传讹而改姓。如春秋时,秦灭韩国后,韩国国君的子孙分散到江淮一带的甚多。
当地人把“韩”读作“何”,随着读音的变化,这些姓韩的人都改姓何了。又如恭姓音讹为共姓,共姓又音讹为洪姓,虢姓音讹为郭姓,戴姓音讹为载姓等。
据地根据封地或迁徙地而改姓。如战国时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他曾因战功被封于商(今陕西商县),号商君,战称为商鞅。商鞅的后代就因封地名“商”作为姓氏,取代原来的公孙氏。又如后稷的曾孙公刘兽迁邠(今陕西彬县),公刘的子孙就以“邠”作为自己的姓氏,而不再使用早先的姬姓。
省文简省旧姓,从而取代旧姓或与旧姓并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单姓省去原姓的右耳偏旁,这个部首在古代字典中为“邑”部,可见右耳偏旁字体的姓氏大多据地为姓。如孔子弟子曾晳、曾参父子祖上姓曾阝,省去右耳偏旁改姓曾,类似的还有邾与朱,郕与成,鄣与章,郇与旬等等。二是复姓省为单姓,如马服省作马,钟离省作钟,司寇省作寇等等。
结婚在封建社会里,夫为妻纲,妇女地位卑下,出嫁后普遍依附于丈夫的姓,如出嫁前叫王某某,嫁给张姓丈夫,就称为张王氏或张王某某,夫姓冠前,祖姓放后,实际上就改姓了。“赘婚”即男子嫁到女家常被世人讥为“人之疣赘,是剩余之物也”,往往要改从妻姓。甚至寡妇住在夫家,招后夫承当前夫门户,入赘者也要改姓前夫之姓。
藏族姓氏及特点
藏族自古就有六大姓氏之说,然而,到底有多少,尚无考证。由于藏族居住特点、环境及生产方式不同,造成了姓氏的差异。青海农业区的藏族姓氏,既有与汉族姓氏相仿之处,也有自己民族的特点。如:杨尖措、李公保、王才让、杨尼玛等。姓是仿照汉族的,而名字“尖措”(大海)、“公保”(神名)、“才让”(长寿)、“尼玛”(太阳)等则是藏语。前汉后藏,合二为一,构成了这一地区藏族姓氏的特点。但这并不能说明就是他们祖先的姓氏。
牧区藏族的姓氏,则没有与汉族姓氏相仿之处,就叫扎西(吉祥)、才让。但他们常在名字前面加上本氏族或地区名称作为自己的姓,形成了这一地区藏族的姓氏特点。如曾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工作过的拉加才让先生,写文章时署名“郭密·拉加才让”。郭密是环海八族之一,从前居住在青海共和地区。拉加才让祖先为郭密族。他名字前的“郭密”,既可作氏族或姓氏来理解,也可理解为祖籍。再如,有人叫“尕加·完恩”。间隔号前的“尕加”,既是部落名称,又是一种区域范围的概念,同时也是完恩的姓氏了。
至于有人将藏族人名的姓,写成近乎汉族人名的汉字姓氏,那是一种书写习惯和方便。如“仁青”,写成“任庆”,若将它理解为藏族姓氏,则有误。
有人说藏人没有姓氏,只因为同名的现象极多,为了互相区别,人们往往把籍贯、职业以及男女老幼与名字连在一起称呼,如“亚东旺堆”、“仁布旺堆”,前面两个字都是地名。
藏人取名有用自然界物体的,如“达瓦”(月亮)、“梅朵”(花),有用出生日子的,如“朗刚”(三十日)、“次松”(初三),还有用星期的,如“拉巴”(星期三)、“普布”(星期四),等等。多数名字男女可通用,但也有一部分名字有严格区别,像“卓玛”、“央金”、“旺姆”、“娜珍”等只能用于女性;而“贡布”、“顿珠”、“占堆”等只能用于男性。
满族姓氏趣谈
满族是直接由女真族融合部分北方民族演变而来的。满族民族共同体在明末大体形成。
满语称姓氏为“哈拉”。至清代,据清《皇朝通志·氏族略》记载,满族已有679姓。
满族共同体形成后,其姓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沿用旧姓。满族的很多氏族沿袭了女真乃至靺鞨时代的旧有姓氏。如清代的大佳氏即由靺鞨时的大氏、女真时的大家氏相沿而来。满族姓氏见于女真姓氏者,据文献记载约有3/10。
②以地名为姓氏。满族氏族中以地名、山河名称作为姓氏的有很多。如《清史列传》载满文改制者达海“世居觉尔察,以地为氏”。
③以部称为姓氏。满族氏族以其原属部落名称为姓氏的比较普遍。瓜尔佳氏、完颜氏、尼玛察氏、辉和氏等等基本上是源于部称。
④赐予姓氏。清代曾有一些臣下因殊勋而被皇帝赐予新的姓氏。如清初内大臣吴拜本姓瓜尔佳,因军功显赫而被太祖赐姓觉罗。也有被赐予其他姓氏的。
⑤更改姓氏。满族人更改姓氏多因分居、迁徙、承嗣、避罪引起。
需指出的是,清代满族虽皆有姓氏,但日常只称名不道姓。如阿尔泰,姓伊尔根觉罗,是位巡抚,人们便称他阿大人。清代受满族习俗影响,很多汉官也是只称名不道姓,如杨凤翔,人们只叫凤翔或凤大人,而不称姓。
满族及其先世的民族姓氏虽由来已久,但或因与汉人通婚,或受汉文化影响,或因清政权被推翻后为免受歧视,或因其他缘故而改冠汉姓的也早见于史。靺鞨,尤其是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金中后期及清末民初几个时期盛行冠用汉姓。清代满族冠汉姓的情况大略有如下几种:
①沿用金代女真旧有汉姓。女真时代很多氏族有汉姓,如完颜氏汉姓王,纥石烈曰高,蒲察曰李,女奚烈曰郎,移刺曰刘……到了清代,仍有很多满族沿用了女真旧有汉姓。
②以满姓谐音取汉姓。满族姓氏为多音节,改汉姓时或取其一个音节,或取其几个音节的切音汉字为姓。如佟佳氏为佟、董,瓜尔佳氏为关,等等。
③以父祖之名音译汉字的首字或尾字为姓。如觉罗氏的后代有人以罗为姓,完颜氏后代以颜为姓,等等。
④以满姓汉译后表义汉字或表义同音汉字为姓。如巴黎,汉译为富有之意,即姓富;倭赫,汉译为石头,即姓石,等等。
在人口普查中发现,满族的姓多为金、郎、关、舒、王、傅、费(马)、章八大姓氏。清王朝时的皇族,满姓爱新觉罗,爱新觉罗氏,译汉姓是金。除皇姓外,还有钮祜禄氏,译汉姓郎;瓜尔佳氏,译汉姓关;舒穆鲁氏,译汉姓舒;完颜氏,译汉姓王或金;富察氏,译汉姓傅;费莫氏,译汉姓费;马佳氏,译汉姓马;章佳氏,译汉姓章。实为九姓,然费莫、马佳二姓乃一族。这就是所谓的满族八大姓氏。
羌人的姓和名
现今羌族人大都有汉姓、汉名,这是羌汉人民长期交往的结果。在历史上,羌人却有自己独特的姓和名。
在古代,羌人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节”,“节”是由血统关系组成的集团,含有亲戚、家庭的意思,“节”其实就是氏族。“节”有自己的名称,这名称来源于某一个首领的名字,羌人的姓就是由“节”的名称发展而来。“节”的名称到明、清时期,由于汉文化的影响而渐渐转变成汉姓。一般情况下,羌人都以“节”的名称的第一个音作为汉姓,如“溜泼节”,就用和“溜”音相近的“罗”作为姓;“草家节”,则以“耿”作为姓;“余若节”,以“余”作为其姓。
古羌人的每一个“节”都有自己的名称,而每一个“节”,对其成员来说又有一套名字,这一套名字是“节”特别的“财产”,其他的“节”不能使用,而这名字本身也能说明名字所有者属于哪一个“节”。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汉代居于今青海贵德县的烧当羌以“吾”为其男性成员通用的名字,那一部落羌人的儿子出生,其长辈就在这个通用的名字前再冠以一个具体的名,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名字,如“迷吾”、“滇吾”、“东吾”、“号吾”等等。秦汉以后,随着羌人南下,这种习俗也被带到了今四川省岷江上游。
到明、清时期,据羌人居住地区的碑文、钟铭记载,当时羌人的名字后面多带有“保”、“太”、“勺”、“舍”、“止”、“姐”等音字,如“柳木太哭只太”、“什保止”等,这些音字同样具有说明名字所有者属于哪一个“节”的作用,构成了羌人姓名的一大特色。
蒙古族的姓名
蒙古族虽然有姓,但一般习惯上只称呼名字。为了避免与他人重名,很多人将蒙姓或父亲名字的第一音节放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如父名叫“莫德”,儿子就称“莫·照日格图”。此外,还以年龄或身材作为区别的依据,在名字前加上大、中、小三字。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一部分人在自己的蒙名前面加上汉姓。如张舍楞、王巴特尔、包扎那、赖巴图等等,还有一部分人采用汉族姓名,有一部分人是蒙、汉两种姓名齐备。
在蒙古族的姓名中,有一部分属于代号型,只是一个单词,常见的有:乌兰(红)、查干(白)、哈拉(黑)等。
有一部分蒙古族人是以出生那年其祖父、父亲或外祖父的岁数为名的,如台本台(五十)、吉林台(六十)、达林台(七十)、那音台(八十)等,这类名字,有的用汉语译过来,如五十八、五十九、七十三、七十八、八十四等。
蒙古族喜欢吉祥,因此男性以“喜”为名居多,常见的有:达胡尔巴雅尔(双喜)、额尔敦巴雅尔(宝喜)、乌尔根巴雅尔(宽喜)、明根巴雅尔(千喜)、特门巴雅尔(万喜)等等。
蒙古族崇尚勇武,把“虎”作为勇敢的象征。因此男性以“虎”为名的很多,如呼和巴拉(青虎)、哈日巴拉(黑虎)、西日巴拉(黄虎)、乌兰巴拉(红虎)、额日巴拉(雄虎)、呼仁巴拉(灰虎)等等。
拉祜族独特的取名
拉祜人没有姓,只以“扎”表示男性,以“娜”表示女性。给小孩取名有的以小孩出生的属相,有的以出生的时辰,有的以花草树木,有的以小孩的相貌。
拉祜族同汉族一样使用十二属相,如称鼠年为“发”、牛年为“努”、虎年为“拉”、兔年为“妥拉”、龙年为“倮”、蛇年为“斯”、马年为“母”等。拉祜人以属相取名的较多,如果小孩出生在鼠年,男的就取名为“扎发”,女的取名为“娜发”。所以,扎努、娜努、扎妥、娜妥、扎莫、娜莫这类同名就很多,有老有少。
拉祜人把一天中划分为天亮(母体)、日出(母尼多)、中午(海)、傍晚(母泊拉)、夜里(扎克)五段时间,按小孩的出生时间取名。如天亮时出生的,男的取名“扎体”,女的取名“娜体”;中午出生的,男的取名“扎海”,女的取名“娜海”;夜里出生的,男的取名“扎克”,女的取名“娜克”。
以花草树木和以相貌取名,是拉祜人避免一家中同名的巧妙形式。如果家庭中有按属相、出生时辰取名的长辈或兄弟,新出生的孩子就以花草树木或相貌取名。如以樱桃取名的,男的叫“扎布”,女的叫“娜布”;以相貌取名的,胖孩子,男的叫“扎婆”,女的叫“娜婆”;瘦孩子,男的叫“扎盖”,女的叫“娜盖”。
随着与内地各民族的交往,拉祜族不与外族人通婚的旧俗早已破除,因而李、张、石、黄等姓氏也多起来了。
夏商帝王以“天干”命名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有一个太阳照临人间,十天一顺称为一旬。这十个太阳的名字(日名)就是“十干”,也叫“天干”。夏商时代的王室和贵族阶级崇拜太阳神,自视为太阳神的后裔。帝王即位,宣称是太阳光照人间,君临一切,主宰沉浮。用日名取作帝王名,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朝中的帝王有取名为太康、仲康、少康的,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认为即大庚、仲庚、少庚,系日名无疑。夏史中的帝王以十干为名的还有孔甲、胤甲、履癸。履癸即夏桀。商王全系日名,从大乙(汤)到帝辛(纣)三十一王均以十干取名。“商家生子以日为名”,这是古代学者比较一致的见解。商朝以十干记日,以十日一旬作为记时的主要单元。商王出生的这一天,被视为十干中在这一天值日的太阳降临人间,如果是在甲日生的,就取以甲名,乙日生取以乙名。但如果又有一个甲日生的商王出世,就认为这是太阳甲再次光临人间,为了加以区别,就在日名前面加上“大(太)”,“中(仲)”、“少(小)”等字。夏商以十干命名,明显地反映了我国先民的太阳神信仰。
孔子不姓“孔”
有人撰文说,孔子名丘,字仲尼。确切地说,他姓“子”,“孔”是他的氏。
我国秦以前,姓与氏是有分别的。贱者有姓无氏,贵族有姓有氏,氏是贵族阶级出身的标志。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姓、氏泾渭分明的制度才逐渐消失,氏也就成了姓。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宋国本是商代人后裔的封国。商人的始祖是契(读屑),契长大后,被封于商,舜赐契姓“子”。
孔丘的先世是以祖先孔父嘉的字“孔父”(“嘉”是孔父嘉的名)为氏的,所以为“孔”。(以祖先的字为氏,也是当时的一种得氏方式。其他方式有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等。)所以说,孔丘姓子,氏孔。
“智囊”原来是绰号
战国时秦惠王的第二公子疾住在咸阳渭河南岸,宅旁有棵大臭椿,自称“樗里子”,大家却因为他“滑稽多智”,喊他为“智囊”。对此,《史记》第七十一卷里有记载。为何起此绰号?司马迁没往深里说,有关古籍做了补证。原来,这公子身患瘿疾,脖子前边吊着个大肿瘤。看来,这绰号有些戏谑成分。
其次,是西汉初的太子家令晁错。《汉书》本传说他:“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颜师古注释:“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囊之盛物也。”另一个是汉末僧人支谦。据《高僧传》说,他原籍西域,人居内地,佛经诸典研究精到,通六国语言。
秦始皇姓氏小考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嬴政“以秦昭王四十八年(即公元前259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或许有人会称他为赵政了。那么,其中缘由到底何在呢?关键在于这个“氏”字。盖赵氏乃嬴姓之一支。《史记·秦 秦始皇像
本纪》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氏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由此可见,赵实乃旧之秦氏,而属嬴姓。至于嬴姓之由来,《史记·秦本纪》又说:“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即伯益)。舜赐姓嬴氏。”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谓:“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至秦汉以后,姓、氏不别,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大体与今俗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