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624200000002

第2章

(三)信仰民俗1)原始宗教和巫师原始宗教是布朗族固有的宗教信仰,过去具体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及祖先崇拜。

布朗族的自然崇拜,主要认为许多自然物都有鬼神,有大鬼、天鬼、地鬼、水鬼、树鬼、旱谷鬼、坟地鬼、野牛鬼等等,某些村寨达90多种。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叫魂祭鬼活动十分频繁。

图腾崇拜仅勐海等地才有,有些人崇拜竹鼠,他们认为它是代表祖先的灵魂,开始很畏惧它,远远地躲着它,后来虽然可以吃它,但要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式;有些人崇拜蛤蟆,认为它也代表人类的祖先,或被当作帮助弱者战胜强者的英雄。

祖先崇拜十分普遍,几乎每个家里都有家神,有些家庭用芭蕉叶、甘蔗叶、蜡条等东西,拴在屋内的一根中柱上作为父母灵魂的象征,逢年过节向它祭祀;有些家庭没有这类象征物,只是逢年过节时用蜡条、饭菜等,塞进卧铺上方的草排下,作为给祖先的祭品祭祀;而丧葬时子女对老人的种种习俗,实际上也是祖先崇拜的一种体现。

巫师称“薄摩”,均为男性,父子相传,不脱离生产劳动,行巫术时有所收入,有些也会用中草药治病。

但自小乘佛教传入后,他们威信日减,退居次要地位,有的自己也当了佛教信徒。

2)小乘佛教大约在200年前,小乘佛教开始由傣族地区传入布朗族地区,解放前数十年间获得了发展,并成为人们在崇信原始宗教的同时也普遍信仰的宗教。

布朗族地区的小乘佛教,与傣族地区的小乘佛教基本一样: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内有佛爷及和尚,他们学习傣文经书。

男孩到一定年龄,都要进佛寺当和尚,一段时间或成年后大多还俗,有的终身为僧。

佛爷及和尚的日常饭食,由群众供给,宗教节日也多与傣族地区的一样,教阶亦分八级。

但是,布朗族三级以上佛爷的升迁,必须经傣族封建土司的批准,且佛爷最高只能升到七级,因为以前他们是被统治的小民族。

布依族布依族人口有2120469人(1982年)。

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和西南部。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北部方言略同。

布依文属拼音文字类型,刨制于1956年,经两次修改,26个字母全部采用拉丁字母。

布依文在推广之中,有文化的人还是使用汉文者为多。

布依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全国大多数地区同步。

(一)社会民俗1)民族名称布依族自称“布饶”、“布依”、“布越”、“布曼”、“夷家”、“仲家”等。

“布”是“人”的意思,“饶”是“我们”的意思。

史书上称布依族为“青苗”、“青仲”、“仲家”,可谓他称。

称其为“仲蛮”是侮称。

1953年起,统称为布依族。

2)村落布依村寨多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平坝地区的人家,多有矮墙围起的院落,山区院落很少。

一个村寨几十户至几百户不等,包括几个家族或几个姓氏,聚族而居者为多数。

3)家庭布依族家庭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实行父系家长制。

重男轻女,只有儿子才享有财产继承权。

无子可招婿入赘,或收养子继承财产。

丧偶之后,一般是父随长子生活,母与幼子同过。

儿子分家,财产平分。

亲属关系中“厚岳丈,薄女婿”,重视与舅家的感情。

布依族家庭中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和睦相处,家庭纠纷极少。

过去大家庭较多,三代四代同堂的并不少见。

现在经济条件好点的,儿子结婚后便分家,小家庭逐渐增多。

4)姓名布依族有自己的姓名,较大的姓氏是岑、黄、莫、王、伍、韦、李等。

小孩入学前叫乳名,上学后用学名。

名字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外婆家根据辈份排行来取。

5)称呼布依族的亲属称谓大致与汉族相同。

称曾祖父为“祖公”,曾祖母为“祖奶”,祖父为“公勾”(即“我的公公”),祖母为“奶勾”(即“我的奶奶”),父亲为“爷勾”(即“我的父亲”),母亲为“妈勾”(即“我的妈妈”),哥哥为“大哥”,弟弟为“小弟弟”。

姐姐为“姐勾”,妹妹为“小妹妹”等等。

6)婚姻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少数是媒妁说合,父母包办。

多数是自由择偶,议婚而成。

青年男女通过“朗绍”,“朗冒”(意译为“赶表”,“坐表”,“打老表”,“闹门墙”等)的社交活动,以歌谈情,相互满意后互赠礼物。

男方送给女方的多是毛巾、腰带等,女方投给男方的是用彩巾编成的花球,称为“丢花包”或“丢糖包”。

这种恋爱活动必须在过年时进行。

过去,布依族早婚的较多,因为当事人年龄小,所以多由父母包办。

讲究门当户对,主要是经济条件。

罗甸、独山、荔波等县残存有“姑舅表婚”,安顺遗留有“姨妈亲”,镇宁个别的还有“侄女赶姑妈”等习俗,但辈份不许错乱,同宗或被看作同宗的不能结亲,同姓也不能结婚,除非确认其不是同宗。

说亲之后要订婚,“吃订亲酒”,女家一般搞得比较隆重。

结婚日期由男方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抉择。

结婚时,多数地区是男家请几个青年到女家去接亲,女家请几位妇女伴送新娘。

威宁、兴义一些地方有新娘哭嫁的习俗,独山、平塘等地,新娘有哥哥的要由哥哥背出家门。

一般都是新娘步行到男家。

个别地区是由男方请的七八个青年轮流背回,紫云是新娘过桥时要由哥哥背送。

新娘在进新郎家门前,罗甸一带是父母、兄嫂要迎出门外,让新娘先进,表示尊重和睦。

有些地方只是婆婆走出屋外,意味着今后由儿媳当家。

新娘的嫁妆主要是被子、蚊帐、床单、柜子等。

结婚当天男家要请巫师念经,宴请亲友。

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同房,有“不落夫家”(布依族称“坐家”)的习俗。

双方都可继续“赶表”,但不能再议婚事。

寡妇可以改嫁,但须征得婆家同意。

鳏夫可以再娶。

私生子倍受歧视。

7)丧葬老人病危时,晚辈要请亲戚来办酒席供神,唢呐队吹奏,巫师念经驱鬼还魂。

老人临终前,晚辈要到病床前扶起老人,让他吐出口水,意为别把钱财带走,留给后人。

老人咽气后,浴尸,穿寿衣,入棺,停柩于堂屋,孝子持丧杖到亲朋家报丧。

亲朋们手持三柱香来吊唁。

去外婆家报丧要带一只公鸡,孝子下跪禀报,外婆家里给他一件白纱孝服方可起身。

报丧的同时,请“老摩”(巫师)选择葬日,念经超度。

晚辈披麻戴孝,全素守灵。

还得请巫师或“道公”为死者开路。

有钱人家要为死者杀牛做道场,谓之“砍戛”或“打戛”。

“砍戛”由“老摩”主持,把牛牵到“鬼场”,拴于“鬼桩”,丧家晚辈身穿孝服,依次围牛转舞几圈,尔后砍杀牛。

仪式完毕,运灵柩到墓地安葬。

先在墓穴中撤把米,再用雄黄、朱砂在穴中画个八卦图,放一只鸡进去“跳井”,然后烧纸钱“暖井”,移柩入穴。

孝子先捧土盖棺,随后是亲友们盖土垒坟。

若是年轻人死了,罗甸一带,已订婚或新结婚的,其对象要到死者家中,将牵着的白布剪断,表示二人阴阳异路,从此分离,灵魂互不纠缠。

普安一带,未婚青年死了,不论男女,在其死后的第一个正月十五或二月初二,由亲友给他举行。

送花树”的仪式。

8)礼仪布依族非常敬重老人,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家庭、村寨每遇大事,都要向老人征求意见,求教于老人。

堂屋正中的上席是老人的座位。

给老人端饭、敬酒、递东西,都须双手捧上,盛饭不能太满,斟酒不能过多。

吃鸡、鸭时,肫、肝要夹给老人吃。

年轻人与老人在一起坐姿要端正恭敬,尤其忌讳翘二郎腿。

布依族热情好客。

家中招待客人,男客由男主人陪,女客由女主人陪。

首先请客人入席上座,给客人敬酒。

吃饭时,年长者动筷子后,其他人方能吃。

布依族很注意照顾孕妇。

妇女怀孕后不干重活,请“老摩”根据孕妇生辰八字,选择吉日,为其举办“吃安全酒”的仪式,希望她生育时母子平安。

来“吃安全酒”的人要向孕妇祝福,并送些“脸面钱”。

来客不得在孕妇家留宿。

孕妇分娩后,坐月休息一个月零七天。

新生儿满月,要吃“月弥酒”。

布依族建造房屋也很有讲究。

择房基要看风水,选吉日。

动土安石时要举行敬山神的仪式,在房基地上摆放供品、石匠工具,焚香化纸。

立柱,安灶、上门盖和乔迁,都得选择吉日,请“老摩”主持,工匠唱《动土安石歌》、《上门盖歌》、《上梁歌》。

9)文娱体育布依族是一个喜爱歌唱的民族,不论是婚丧嫁娶,节日喜庆,还是劳动之余,月夜幽会,都能听到歌声。

歌唱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也成为一种礼仪形式和社交手段。

各地的布依族几乎都有歌会或对歌节。

布依族民歌的曲调主要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惠水山歌等五种。

大歌、大调多用于庄重的场合,小歌、小调多用于歌唱爱情和现实生活。

从歌唱方式来看,有独唱、对唱、齐唱,多声部重唱(主要是二声部)。

在办婚事时,唱歌的场面很大,有时要唱六七天,昼夜不停,带有比赛的性质。

布依族使用的乐器有10多种,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铜鼓、姊妹箫、笔管、“勒尤”,四弦胡和口弦。

击铜鼓有铜鼓调,一般是12调。

姊妹箫是一种直吹单簧类乐器。

“笔管”用长约3尺的笔管竹做成,上面开舌片(簧片),管上有3个音孔,下面套空葫芦作共鸣器,音色类似黑管中音区。

“勒尤”是一种双簧乐器,有竹制和木制两种。

口弦是用长约4厘米的铜片中间钻裂为簧而成,主要靠手拨和呼吸的气流来演奏。

四弦胡形似二胡,但有4根弦。

布依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是集体舞,其中较典型的有《铜鼓刷把舞》、《铙钹舞》、《狮子舞》、《龙灯舞》、《转场舞》等。

布依族的戏剧有布依戏、地戏、花灯剧等。

文娱体育活动还有踩高跷、打毽、打疙螺(陀螺)、荡秋千、摔跤等。

(二)经济民俗1)居住布依族房屋有平房、楼房和半边楼(吊脚楼)三种类型。

半边楼是适应房基地的坡度建的,前半部是楼,后半部是平房。

这种建筑多在红水河北岸及山区,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屋顶盖瓦、茅草或稻草。

楼上住人,楼下养牲口。

住平房的人家,常在屋中一角立栏圈养牲畜,有的人家在屋外另盖牲口圈。

镇宁至安顺一带,布依族多住石板房,从四面墙到房顶,除梁、柱、椽檩外,全部用石块和石板垒搭,甚至连水缸、猪食盆,锅灶、桌凳,都是石头的,很有特色。

这种石板房也有楼房与平房之分。

石板房虽用些木料,但不用铁钉,可见其技术较高。

石板房的大小,多数是长9米,宽7.2米。

高度的尾数按旧制必须是八,如一丈四尺八寸、一丈二尺八寸等。

窗户开在门两边的墙上,高0.5米,宽不足0.3米,内大外小,便于防盗和观察,但采光较差。

布依族人家,堂屋内一般设有神龛,堂屋两边隔成灶房、寝室、客房等。

屋内有火坑,用作冬季取暖。

2)生产布依族一般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早稻、小米、高粱、荞麦、薯类、豆类等。

经济作物有棉花、芋麻、烤烟、油桐、油茶、茶叶等,另有林业、药材。

因布依族地区矿产丰富,风景秀丽,解放后工业有很大发展,近年来旅游业也很兴旺。

布依族的工匠主要是石匠、木匠、铁匠等,印染(主要是蜡染)、编织、刺绣,几乎家家都是能手。

3)服饰布依族服饰喜用青、蓝、白色布料制做。

男子服装各地大致相同。

青壮年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多穿大襟短衣和长裤。

现在许多居住在交通要道地区的青年,着汉装甚至流行服装的也不少。

妇女服装式样较多,除某些地区(如都匀、独山、安龙等地)与当地汉族妇女服装相同外,其余的可分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在镇宁扁担山一带,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是百褶长裙。

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花边。

裙子多用白底蓝花的蜡染花布制做,也有赭红布做裙身,用蜡染布做裙摆的。

她们习惯同时穿几条裙子,系绣花黑腰带。

头饰在婚前婚后不同。

未婚头盘发辫,戴绣花头巾;婚后一二年或五六年,戴青布和笋壳缝制的“夹壳”,形若畚箕,长尺许,箕口朝后。

镇宁县玉京一带,发髻如拱桥,后垂,婚前髻插长簪,婚后生了孩子即取下长簪,发髻末端改戴银碗。

威宁县姑娘挽髻,带绣花勒条lO多根,婚后改包长青帕,并饰银链。

第二种类型是贵阳市郊、黔南州西部、黔西南川和安顺地区的一些县份,穿大襟衣(衣身分长、中、短三种式样)长筒裤,衣裤的边缘多镶有花边。

一般说来,布依族妇女喜戴银质或玉石的手镯、戒指、项圈和发簪等装饰品。

童装的主要特点在帽子上,男女童帽外形皆呈三角状箕形,所以又叫“撮箕帽”,一般用青布做成,上面绣花。

男孩花帽前面缀有12个圆形铝制(有条件的为银制)佛像,后面吊两条青色布条,望其“长命富贵”。

女孩花帽在后面缝一排红色或绿色耍须,以示“吉祥如意”。

4)饮食主食是大米、玉米、麦面、小米等,以大米为主。

过去贫寒之家以甘薯为主食。

蔬菜主要是瓜类、豆类等,过年过节多做熏腊肉、血豆腐、香肠等。

家禽、家畜主要自己食用。

加工的副食品还有糟辣、面辣、豆豉、泡菜、空心油炸花豆腐等。

比较有特色的是盐酸菜和作醅。

布依族有吃狗肉的习惯,比较独特的是要在狗肉汤中滴几点狗的胆汁。

薄荷草是吃狗肉的必备佐料。

布依族善饮酒,民间酿酒很普遍。

花溪刺梨酒是布依族在清代首创,享盛名;惠水黑糯米酒极富营养。

布依族待客,酒不可少。

紫云火红一带,喜庆时把芦管插入酒坛,大家围坛聚饮,称扎马酒。

(三)信仰民俗1)节日各地布依族的大小节日很多,近50个。

节日都以农历计算。

大的节日有过年(春节)、三月三(祭社神、山神)、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社神、山神或青苗)、七月半(祭祖、祭山神)、赶秋坡等。

节日的主要活动是舞龙灯、跳花灯、演地戏、舞狮子、赛歌,走亲访友等。

2)禁忌布依族在生产与生活中有许多禁忌:有些地区正月初一至初三不能动土,十五不能动刀、干活。

四月八不能让牛犁田。

第一次春雷响后几天内不能下地劳动。

“扫寨”后三天内外人不得进寨。

妇女不能回娘家生孩子。

产妇不准走过堂屋。

未婚姑娘死后不能从正门抬出等。

3)信仰布依族信仰多神、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神灵支配。

他们崇拜祖先,认为灵魂不死,所以在老人死后要“砍戛”。

因为相信“龙脉”,所以一些水源不能利用。

人们甚至把奇石、大树、山河、水井、岩洞、铜鼓、桥梁等当作神灵来供祭求福。

生病时,许多农民相信“老摩”(巫师)、“迷拉”(巫婆),请他们禳灾祈福。

民间流行占卜,有“鸡卜”、“蛋卜”、“茅卜”、“铜钱卜”等等。

近代以来,还有少数布依族群众信奉天主教。

朝鲜族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763870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其余散居在内地的一些城市。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共有人口70多万,占朝鲜族人口的43%。

辖延吉、图门二市以及延吉、和龙、安图、珲春、汪清、敦化6个县。

朝鲜族原是从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自邻国朝鲜迁入我国东北地区定居的。

朝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一般认为朝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使用的文字属于音位文字类型,现有40个字母,其中辅音字母19个,元音字母21个,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

(一)社会民俗1)家庭朝鲜族家庭成员少的三四口人,多者达10多口。

男子是主要的劳动力,从事田间劳动,也是家庭经济的支柱。

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家庭中长子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死了,兄长有抚养弟妹的责任。

次子结婚后分家另起炉灶。

对遗产长子有继承权,次子也有部分权力,但是女儿没有权力分享财产。

妇女对丈夫必须绝对服从,夫死由长子当家,男女不平等,这种情况,在解放后有了很大改变。

2)婚姻朝鲜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

过去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讲究门当户对,同宗、表亲一律不允许通婚。

早婚现象比较普遍,也有招婿、童养媳等现象。

招婿多因女方家没男孩或男孩尚少,招婿以便管理家务,扶持老人,童养媳多为贫穷人家的女儿。

在农村,出嫁的妇女不准提出离婚,寡妇也不再嫁,改嫁被认为不贞节,因而改嫁者倍受歧视。

朝鲜族传统的婚礼仪式有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二种。

新郎到新娘家举行的婚礼叫新郎婚礼,一般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和席宴礼顺序进行。

奠雁礼:新郎迎亲时带去一只木制的彩色大雁模型,放到新娘家客房门外的小桌上,把模型轻轻向前推三次,之后行跪拜礼。

象征新郎、新娘像双双高飞的大雁一样永远相爱,永不分离。

交拜礼是在奠雁礼之后,新郎、新娘一内一外相互跪拜,然后交换酒杯,互相敬酒。

交拜礼之后,新郎进入新娘住的房间,同新娘见面,互问安好,这就是房合礼。

最后是新郎接受婚席。

席上摆满糕饼、糖果和鸡、鱼、肉、蛋等,由傧相和邻里青年相陪。

席宴将结束时,给新郎上饭上汤,在大米饭碗底放三个去皮的鸡蛋。

新郎用饭时要吃鸡蛋,但不全吃掉,留一二个在饭碗底下,等退席后留给新娘吃。

新娘离家上轿前,要向父母长辈叩首告别。

新娘到了新郎家后要举行新娘婚礼。

新娘婚席要比新郎婚席丰盛,婚席桌上必须摆上一只烧熟的昂首挺胸的整公鸡,嘴里叼一个大红辣椒。

雄鸡象征男性,辣椒籽多,象征多子多孙。

另一说象征婚后生贵子,因为辣椒形同男根。

新娘的婚席摆好后,先请陪新娘来的女方近亲过目,以示男方不亏待新娘。

婚礼当天晚上,街坊四邻,近亲好友要为新郎、新娘开娱乐晚会,载歌载舞直至深夜。

3)礼节朝鲜族非常注重礼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是他们传统的习惯。

晚辈对长辈说话必用敬语,平日一日三餐,给老人摆单桌,以示优待。

盛饭先给老人,由儿媳妇恭恭敬敬地端到老人面前,等老人举匙,过后全家才能就餐。

老人或长辈外出,全家都得鞠躬礼送。

平日父子同席时,儿子不得当着父亲的面抽烟、喝酒,遇有年轻人相聚饮酒时,为了不使他们受到拘束,长辈主动回避。

在家宴中,年轻人与老人同席而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则背席而饮,以示对老人的尊敬。

酒席宴上,按年庚依次倒酒,长者举杯后,其他人才能依次举杯。

年轻人与长者同路时,必须走在长者的后面,如有急事非赶路不可时,要向长者恭敬地说明原委,然后再超越。

在路上与认识的长者相逢,必须行礼问安,并让路。

与长辈在屋内初次见面互通姓名时,必须双膝跪席,双臂垂前摁席,稍俯上身,通报姓名后,说些“多多关照”等客气话。

若是同辈相识,可以互相握手。

陪客人吃饭时,如果主人先把匙子撂下,便是失礼。

节日的饮食不管多少,多与邻居分享。

朝鲜族无敲门的习惯,串门做客时,先站在院子里干咳两声,或在门外喊一声。

在家吗?”等主人闻声出来问询,才可对话。

朝鲜族家庭礼节比较严格,孝敬父母长辈,是人们共同遵循的社会公德,否则会遭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

4)丧葬朝鲜族家庭中成年人去世,亲朋邻居都去吊丧,先向遗体三叩首,再和丧主互叩首,说些安慰的话。

前去吊丧的人带一些丧礼,过去带一两包蜡烛,现在多带瓶酒。

现在城市已实行火葬,其他地区仍按老习惯备棺入殓。

大人灵柩要停两天或三天。

在入棺守灵期间,每日早晚各祭飨一餐,每次都由“孝子”带领近亲叩首号丧致哀。

灵柩起运前要祭奠号丧一番,然后出殡。

出殡前后的程序是“袭”(给死者换新衣)、“殓”(把尸体用麻布或棉布捆三处,后入棺)、“成服”(家属和亲属穿丧服)、吊丧和葬礼。

其中基本仪式是葬礼。

直系亲属丧亡后一般要连祭三年,周年祭称“小祥”,二周年祭为“大祥”,三年过后祀“忌祭”和“俗节祭”。

5)文娱体育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欢度传统节日或劳动之余,到处可以听到古老的伽耶琴和洞箫的优美旋律,不光是年轻人,就连白发苍苍的老人们都喜欢用歌舞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欢乐之情。

朝鲜族的传统舞蹈多姿多彩,独具风格,其中以广为流行的农乐舞和长鼓舞最有特色。

农乐舞表演形式自由活泼,没有固定人数,人们载歌载舞,场面异常热烈。

舞者头上戴着“象帽”,帽顶系有一根细长的纹条,即“象尾”。

舞时凭借头部甩动的力量,使“象尾”不停地绕身旋转。

舞蹈动作由慢变快,越来越快,令人眼花缭乱。

长鼓舞是朝鲜族妇女擅长表演的传统节目,舞者身前悬一长鼓,随着悠扬动听的乐曲,一边用手和竹鞭击鼓,一边翩翩起舞,舞态婀娜优美,很有魅力。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不但是享有盛名的“歌舞之乡”,也是著名的“体育之乡”。

摔跤、跳板、秋千等都是朝鲜族人民喜爱的体育项目。

(二)经济民俗1)居住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房屋一般面向东南、南或西南。

房屋无院子,构造多以木搭架,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用稻草、谷草或瓦片覆盖。

墙壁多泥墙,上刷白灰。

现随生活水平的提高,砖瓦结构的房屋日益增多。

每座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门同时也是窗,房内一般分为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

室内用土砖和平滑的石块铺成平炕,由于满屋是炕,所以进屋都要脱鞋,席炕而坐。

2)服饰朝鲜族喜欢穿素白衣服,所以有“白衣民族”之称。

妇女着短衣长裙,其服装特点是斜襟、无钮扣,以长布带打结,裙子腰间多皱褶。

有短裙、长裙之分。

长裙长及脚面,短裙过膝,大体有筒裙及缠裙两种。

妇女喜穿船形纯胶鞋,老年妇女习惯用白绒布包头。

男子则喜欢穿白色短衣,黑色裤子,裤档肥大,宜于盘腿而坐,裤脚系有丝带。

此外,还喜欢在短衣外加穿带钮扣的有色坎肩,外出时一般套上斜襟带钮扣的长袍。

在朝鲜族服饰中,儿童的“七色缎”服是最为艳丽的。

做母亲的喜用七种颜色相配的绸缎给孩子做衣服,意让孩子们美丽、幸福地成长。

3)饮食朝鲜族家常便饭包括米饭、汤、菜等。

汤是日常饭食中必备的,种类多达30多种。

日常喜喝大酱汤,三伏天多凉汤,还喜欢吃辣椒酱。

朝鲜族菜肴种类颇多,其中较讲究的有“悦口子汤”、“辣香汤”、“烤牛肉”、“生切牛肉片”、“花菜汤”、“水精果”等。

泡菜是他们冬季必备的副食品。

特别的风味食品,除大酱汤外还有打糕和冷面。

朝鲜族喜欢吃牛肉、鸡肉、海鱼等,还特别喜欢吃狗肉。

(三)信仰民俗1)宗教朝鲜族信仰土俗神,有图腾崇拜和始祖崇拜。

有祭祀祖先的风习。

祭祀分为“周年祭祀”、“生日祭祀”和“节日祭祀”三种。

解放前在朝鲜族地区人们普遍信奉基督教、儒教(即信奉孔子和孟子)。

除此之外,还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宗教:东学教系统的天道教、侍天教、济愚教、水云教和青林教;檀君教系统的檀君教、大倧教和元倧教;吁哆教系统的太乙教、普天教等。

2)禁忌朝鲜族喜吃狗肉,但有个禁忌,婚丧及佳节不杀狗,不食狗肉。

3)节日朝鲜族民间节日有“元日”(春节)、“上元”(元霄节)、“寒食”(清明节)、“端午”(农历五月五日)、“秋夕”(中秋)等,其中元日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到除夕家家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以示欢迎子孙和亲戚来过年。

元日凌晨鸡鸣破晓要祭祀祖先。

节日中人们还举行各种游戏、歌舞和体育活动。

(四)人生习俗1)婴儿的生日纪念婴儿一周岁纪念日,是朝鲜族人十分重视和讲究的节日。

这一天,婴儿的妈妈要把自己打扮得美如婚日的新娘,还给孩子穿上自己精心制作的新衣,邀请四方客人共同欢度婴儿生日。

届时,婴儿妈妈把孩子抱到事先准备好的生日席桌前,婴儿在人们品头论足、说衣论貌、夸奖逗趣中接受生日的祝福。

在座的人们以小宝宝为话题,有趣地逗乐愉快地嘻笑,直到目暮方止。

2)花甲仪式家庭中,老人活到60周岁时,都要举办花甲筵席,气氛热烈而又隆重。

届时,老人穿上自己年轻时最喜爱的民族服装,接受儿孙、亲友们的祝贺。

此时,在外地工作,甚至出国在外的儿孙也都要千方百计赶回家来。

这一天,全家喜气洋洋,像过节日一样穿上盛装,备办筵席。

筵席要摆上朝鲜传统的食品和各色鲜果。

开筵时,老人笑呵呵地坐在主桌的正中间,儿女、儿媳、孙子们一一走到老人面前行跪拜礼,说祝福的话。

礼毕,按辈分、长幼顺序一一给老人敬酒,而后,众人入席共享盛宴。

这种贺宴,往往要吃到深夜才散。

花甲仪式是朝鲜族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仪式之一,很受人们重视。

3)归婚礼又称“回婚节”。

是在夫妻结婚60周年日举行的。

这一婚礼只有在老夫老妻健在,所生子女都在世,而且有孙子或孙女的情况下才能举办。

因此举行归婚礼的老人极为少见。

归婚礼比婚礼盛大得多,而且由子女们主办,他们把为年迈的父母举行“归婚礼”作为一种荣耀,尽力宴请前来庆贺的宾客。

摆上“大桌”后,子女、亲戚依次向老夫妻敬酒祝福。

老夫老妻则穿上结婚时穿过的礼服在人们一片片祝福声中,重温青年时代新婚燕尔的甜蜜。

在“归婚礼”期间,村里的男女老幼络绎不绝前来祝福、贺寿,热闹非常。

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

人口94014人(1982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鄂温克族自治旗、布特哈旗、阿荣旗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的自称,由于音译不同,曾有过“达胡尔”、“达呼尔”、“达古尔”、“打虎儿”等不同的写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由于居住分散,形成了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土语,但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话。

清代,达斡尔族多用满文,辛亥革命以后普遍使用汉文。

达斡尔族生活在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

为开发祖国的东北边疆做出了贡献。

1958年8月15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

(一)社会民俗1)礼节_达斡尔族是非常注重礼节礼貌的民族。

对于长者和同辈兄姊,要行屈膝请安礼,逢春节和红白喜事,要给老人行磕头礼。

长辈谈话时,晚辈不得插话。

见长辈进屋,要立迎让座,并行敬烟礼。

年轻人路遇老人,即使素不相识,也要让路于一旁。

家中大事,先要征求长辈意见。

日常生活中,不能乘马坐车直进院落,不得将马鞭带入屋内。

漕席上,按辈分和年龄顺序斟酒,长者举杯先饮后,他人依次而饮。

达斡尔人以敬老为美德,因此,老人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

如果发生民事纠纷,老人出面调解,双方肯于服从。

达斡尔族素以好客而著称。

每当宾友来临,首先敬以烟茶,然后备酒饭招待。

宾客告辞时,主人赠自种的烟叶和土特产以表心意。

2)婚姻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族外婚制,即以异姓成员为婚配对象,严禁同姓和近亲通婚。

达斡尔族十分重视嫁娶之道,以礼隆物博为光彩,婚宴仪式别致而繁杂。

传统的婚姻手续分订婚、送彩礼、结婚三大过程。

一般是以媒人给女方父母磕头为据,没有订立婚约文书之风。

订婚方法有两种,一是指腹订婚,二是托媒订婚。

达斡尔人不轻易离婚,认为离婚是很不光彩的事情。

旧俗离婚,要请一位无儿无女的文人,在野外写好离婚书,然后双方画押,各扯其半,存为离婚凭据。

为了尽量避免发生离婚和再嫁事件,民间传有“写离婚书之处,三年不长草木”、“好马不备双鞍,好女不嫁二男”等谚语。

离婚以后,子女归男方抚养。

过去的社会舆论还提倡妇女遵守贞节,居孀终生,树碑立坊,“流芳千古”。

寡妇再嫁,必须等到三年服孝期满。

3)家庭家庭是构成达斡尔族社会的基本单位。

在清代,多是几代人同居一院的大家庭,由一位有威望的男性长辈担任家长,负责管理和安排大家庭的生产生活、丧葬嫁娶、经济往来等各项事务。

家庭的财产归集体所有,由男性成员集体承袭。

家庭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民国以来,家庭规模缩小,由祖孙三代的父系亲属组成的家庭,逐渐取代了大家族式的家庭。

4)丧葬中年以上人死亡时,举办丧事。

据死者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葬法:正常死亡,殓棺土葬;难产而死,恶病致死,被雷击者,暴卒等进行火葬。

因出天花、麻疹而死的孩子天葬在山坡上。

萨满(跳神作法的男巫)死后,按其遗嘱风葬于某一山顶。

有家族共同墓地,同一“莫昆”(同宗)的人死后,按其辈分大小先后,自北向南一代代埋下去。

殉葬品有死者生前所用的什物,如首饰、鼻烟壶、烟袋、小锅、勺、碗、筷和刀等等,并有杀马殉葬之风。

(二)经济民俗1)服饰达斡尔族有讲究装饰艺术和喜爱打扮的传统。

男子夏天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

冬天戴狍头皮或狐狸头皮做的帽子,帽子双耳翘起,足穿“奇卡米”(皮靴)。

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以蓝为主。

夏天穿白布袜子、花鞋。

年节或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的绸缎衣服,外面套坎肩,男人出外打猎时,穿狍皮制的猎衣。

达斡尔族妇女心灵手巧,会做各种狍皮被、大衣、狍坎肩、手套、靴子等。

2)饮食达斡尔族喜欢吃“稷子米”,它生长期短,收获早,煮出的饭又松又软。

他们经常吃加牛奶的热稷子米饭,加牛奶的荞麦面、荞麦饼、燕麦米粥加大豆等。

带牛奶和狍肉的燕麦和荞麦粥,是老年人最喜欢的食物。

另外还有“哈合面”(炒燕麦面粉)和“滚特勒”(较粗的燕麦面),吃时都混入牛奶、黄油和糖。

平日都很喜欢吃腌菜。

肉食以晒肉干和煮、烤肉为主,不习惯吃炒肉。

节日宴会上待客的珍贵菜有“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拿着煮熟了的大块猪肉用小刀切着吃。

3)居住达斡尔族的村庄都具有独特风格,依山傍水,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地方。

房舍院落修建的十分整齐,一幢幢高大的“介”字形草房,给人以大方雅观的印象。

房子一律朝南,南面和西面都开窗户,窗上糊纸。

一般在东侧开门。

有里屋、堂屋之分。

里屋南北西三面大炕,组成所谓“蔓子炕”,三面墙又都用光滑油漆的木板镶嵌着。

达斡尔族的摇篮很有特色,它像一叶扁舟,半倾斜地垂挂在屋梁下。

这是一个又小又窄,仅有二三寸高的小槽,婴儿睡在里面,有皮条和皮带子缚着。

摇篮上端底部,挂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兽骨、鱼骨,下端底部常常用绳缠在室内做活的妇女的脚上。

她们手里虽然忙着各种活计,但只要脚稍微动一动,摇车便随着摇动,兽骨、鱼骨撞击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响,于是婴儿便渐渐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4)运输达斡尔族的交通运输工具是勒勒车。

这种车,车轮大、车身小,用牛拉,从十来岁的儿童到五六十岁的老太太,都会驾驭。

如果把勒勒车串联进来,一个人能驾驶七八辆,这些车走动起来,活像一条游动的龙,适于穿山越岭,可载七八百斤重。

(三)信仰民俗1)宗教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

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供天神、山神、火神、河神、财畜神、祖神等。

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萨满主持宗教活动,当疾病、家宅不安宁、孕妇难产、入死后没有留下遗言等事发生时,便请萨满“转达”神灵的帮助。

请“萨满”治病跳神,必须杀牛、羊或猪、鸡等。

祭神所宰牛、羊皮张要送给萨满做报酬。

2)祭祀达斡尔族有举行各种祭祀的传统。

敖包祭,不仅分为民祭和公祭两种,还有春祭和秋祭之分。

春季敖包祭,主要是祈求天地山川诸神,风雨以时,灾病以消,五谷丰登,牲畜兴旺。

秋季敖包祭,则感谢天地山川诸神给予的恩惠,使人们见到了丰产的五谷和繁殖的畜群。

(四)节日民俗1)春节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春节。

鸡叫破晓,人们起来先给天神、娘娘神、灶神等烧香磕头,祈求诸神庇佑和恩赐太平丰年,然后给长辈行敬酒磕头礼,接受老人们的新春祝词。

初一饺子里包进一枚小硬币,谁咬上它,谁就被认为当年有不缺钱花的福气。

2)黑灰节达斡尔族把正月十六日当成黑灰节。

大清早上,少男们手涂用油拌和的锅底黑灰,争相抹到本屯所有少女们的脸上。

因此,少女们的面孔,常被少男们抹得黑油油的。

这种抹黑娱乐,主要象征吉祥和预祝当年庄稼丰收。

3)年三十家家户户把房院内外清扫干净,张贴年画和春联,给近亲各家老人敬赠礼物。

在大门外正中处堆积干牛马粪一堆,以备晚上燃放大门外的烟火。

接着,老人代表家口,用酒肉糕点祭祖敬神,焚香磕拜。

长老还要进行骨卜年景和观察天象夜景等活动。

4)祭灶节腊月二十三日,给送别的灶神嘴上沾些麻糖或其它糖块,以求它上天后多为本家人说好话,并保证本家人来年食品丰足和生活充满欢乐。

(五)文化艺术达斡尔族的文化艺术生活十分丰富。

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人人都喜爱跳“鲁日格勒”和“哈肯拜”等舞蹈。

民间乐器——“木库连”在达斡尔族青年男女中流行,以此弹奏,用来表达爱情。

达斡尔族世代相传的民间美术、刺绣、剪纸和玩具,是妇女们智慧的结晶。

如:绣花鞋、荷包、背包、衣服上的边饰花纹,腰带、枕头上的绣花图案,摇篮上的花纹等。

剪纸,实用性多用于背包、枕头两边的花纹,皮袄、皮裤、手套、婴儿摇篮上花纹的样稿。

除此之外,达斡尔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

内容有关于人类起源的、膜拜大自然景色的,更多是叙述和赞颂英雄人物的神话传说。

例如:《少郎与代夫》、《四季歌》、《戒酒歌》及《农夫歌》、《打鱼歌》等作品,就在达斡尔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还有民间朗诵诗,赞歌、仪式歌、谚语、谜语等多种口头文学形式。

(六)民间体育达斡尔族人酷爱体育活动,其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射箭、赛马、摔跤、比颈力、扳杆子、滑雪、寻棒、背人相扑、打曲棍球等项目。

曲棍球在达斡尔族的体育运动中占首要地位。

每年一二月,是打曲棍球的盛季,从10岁的少年到中年男子普遍爱好曲棍球运动。

这项运动已经在达斡尔族人民间流传几百年了,所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人称为“曲棍球之乡”。

1978年以来,这支曲棍球队作为中国曲棍球队,参加了国际性比赛,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1982年3月以达斡尔族青年为主力的中国队,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决赛,战胜了世界10强之一的马来西亚队,夺得了本届亚洲杯曲棍球赛第三名,在拉哈尔市上空,光荣地升起了中国的国旗,轰动了世界曲棍球体坛。

现在这支曲棍球队的女教练哈森成为中国第一个达斡尔族国家一级曲棍球裁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