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你被你的羊性所局限,而狼则发挥了它自己的特长。这就是你为什么会被狼吃掉的原因。”生存面临威胁的,看似岌岌可危,实则有滋有味;生活无忧无虑的,看似自在喜乐,实则危机四伏。安逸和威胁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期望安稳的竞争都是徒劳的山羊们集会在一起,写了封信给狼,说:“为什么你们总是没有宁日地与我们作战呢?我们恳求你们,与我们和平了吧。我们大家讲和了吧!”群狼对此非常喜悦,立刻写了一封长信,伴着许多礼物,送给山羊们。狼在信上说:“刚才知悉你们美妙的决议,我们真是谢天谢地地喜悦。这个和平的消息,能使四海欢腾歌舞。但我们要告诉你们:就是那牧羊人和他所养的狗,实在是使我们互相歧视和斗争的原因。你们果真能设法摒弃了他们,和平便立刻实现。”山羊果然听了狼的话,把牧羊人和狗全都赶跑了。并与狼签订了和平条约,双方声明永远友好。山羊们于是在山之巅、水之涯悠闲散步,一点也用不着担心了,它们非常感谢上帝。群狼静候了几天,便集合在一起,突然袭击羊群。可怜的山羊们没有一只幸免于难。任何期望安稳的竞争都是徒劳的。竞争的残酷性来源于彼此对生存渴望。
在与对手的斗智斗勇中,妥协可能使你暂时获得安稳,然而安稳背后必然潜伏着比原来更大的危机。处世智慧——点亮人生长明灯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分明了了知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充满了为人处世的机智。平白无故地被人辱骂,当然很不乐意。但应该知道,这种张口就骂的人,一般都没有修养,没有风度,有什么必要与他们一般见识,争论不休呢?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有人尊重你,就会有人看你不顺眼。“亲贤臣,远小人”,把精力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不与小人周旋,是明智之举。不为小利所动春秋时代,列子穷困潦倒。郑相子阳的宾客向子阳荐举列子,子阳就派人送他数十车的谷子。列子再三拜谢而拒绝了。使者走后,列子的妻子对他捶胸顿足地埋怨说:“听说有道的人的家室,生活都能安乐幸福,可现在我饿得面黄肌瘦。
相国让人送给你粮食,你却不接受,这岂不是命中注定要穷困一辈子吗?”列子却笑着对妻子解释说:“我之所以拒收相国的粮食,是因为相国并不是自己真正了解我,而是听信了别人的话才给我送谷子。以后,他也会因听信别人的话怪罪于我。这是我不接受的原因。况且接受别人的供养,不为别人排忧解难,是不义;为他效命,可替相国这种无道的人去牺牲,哪里算是义呢?”后来,郑国人民果然发难,杀了子阳。在“利”和“义”之间,作出何种选择,是见利忘义,还是舍利求义,是经常用来衡量一个人品行高下的标准。列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清醒地看到了“无道的”子阳的本来面目,不为小利所动。只吃七分饱养鸟的人捕了许多鸟,关在鸟笼里,天天观察,到时喂给食物。鸟尾巴毛长了,随时给剪短;每天挑出肥的来,送到厨房做菜肴。其中有一只鸟,在笼子里思忖着:“要是我吃多了,一长肥就得去送死;要是不吃,也得活活饿死。我应该自己计算食量。少吃一些,既能少长肉,又能使羽毛长得光滑,然后从笼里逃出去。”它按自己的想法,减少食量,结果身子又瘦又小,羽毛又光滑,终于实现愿望,逃了出去。
只吃七分饱,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处世智慧——永远充满希望地期盼着,拒绝过安逸和平庸的日子,在拼搏和经受考验中一直寻找快乐。獐鹿之辨北宋宰相王安石有一个儿子叫王雾,从小就很聪明。在王雾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南方来的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一头鹿,装在一个笼子里,放在客厅里。王雾从来没有见过这两种动物,感到很新鲜,整个上午都在客厅里玩。客人见他玩得很起劲,就开玩笑地对王雾说:“别人都说你人小聪明,我来考考你怎么样?”王雾说:“先生请讲。”客人说:“我问你,这笼子里哪只是獐,哪只是鹿?”王雾并未见过獐和鹿,看了半天,巧妙答道:“这还不简单?獐旁边的那只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客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奇。世间事物既是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很多事物原本无法分出对与错,能清楚区别开来两者间的辩证关系,比认识二者本身更重要。只拿钱的硬币美国前总统威廉哈里逊,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他沉默寡言,人们甚至认为他是个傻孩子。他家乡的人常常拿他开玩笑。比如拿一枚五分钱硬币和一枚的银币放在他面前,然后告诉他只准拿其中的一枚。每次,哈里逊都是拿那枚的,而不拿的。
一次,一位妇女看他这样可怜,就问他:“孩子,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哪个更值钱吗?”哈里逊回答说:“当然知道,夫人,可要是我拿了一枚的银币,他们就再不会把硬币摆在我面前,那么,我就连也拿不到了。”人们往往觉得他人愚蠢而自己聪明,而在愚弄别人为乐的时候,往往便会低估别人,因而也更容易显露自己的愚蠢,其结果常常是反过来被人愚弄了而不自觉。绝妙的回答师傅想拿学徒开开心,就吩咐学徒说:“卡尔,你拿这个罐子去给师傅打啤酒来!”“师傅,拿钱来!”“要用钱的话,哪个笨蛋还不会打啤酒?快去吧!”学徒去了。他知道这是师傅在刁难自己,这可怎么办呢?他左思右想,想出了一条妙计。几分钟后他回到师傅跟前,把空罐子递给师傅,“您痛快地喝吧,师傅!”“你这蠢驴,这罐子是空的!”“对不住啦,师傅。罐子要是装满啤酒的话,哪个笨蛋又不会喝呢?”师傅在聪明的卡尔面前哑口无言。对于无理的刁难,只要能够如法炮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再好不过的法子了。空瓶与满瓶狐狸和猴子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在路上它们发现了一个洞穴,里面有个神像和两个瓶子。
狐狸祈求神像:“我们几天没吃东西了,这样下去会饿死的……”神像说:“这儿有两个瓶子,一个装满食物,一个是空的,你只能用观察来选择一个。”狐狸心念一动,遂自言自语:“两个瓶子中有一个装满食物,另一个是空的,我看这两个瓶子肯定都是空的。”听了这话,一个瓶子开口了:“我才不是空的……”狐狸一听,伸手抱走另一个瓶子。打开瓶口,果然里面都是食物。猴子大惑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个瓶子里有食物?”狐狸笑着说:“肚子空空的人,最怕人家说他空瓶子,肚子有墨水的人,你说什么他都不在乎。”见不得人说短的人往往腹内空空,越掩饰越容易露馅,受人唾弃与嘲笑。媳妇与婆婆有一个年轻的村妇问医生:“有什么秘方可以毒死我的婆婆?我受不了她的虐待了!”医生告诉她:“可以常给你婆婆吃甜芋泥,百日后无病自死。”百日过后,村妇向医师哭诉:“婆婆突然改变她的态度,变得对我非常和善,可是她已经吃了一百天的甜芋泥了,怎么办呢?”医师听完笑着说:“放心好了,你婆婆不会死啦!”甜芋泥不会毒死人,它只是一道可口的点心。
由于媳妇经常面带笑容去伺候婆婆,婆婆也经常吃到媳妇准备的甜芋泥,因此婆婆改变了态度,并且善待她的媳妇。恩生恩,怨生怨,恩恩相还难有尽,怨怨相报何时了。基督教《圣经新约》中有这么一句话:“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被称为人际关系上的“黄金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卓别林宴请流浪汉卓别林早就想拍一部关于流浪汉的喜剧,然而,虽然作了许多努力,但仍是不够满意。一天,卓别林在旧金山的大街上遇到一位流浪汉。他灵机一动,迎上前去:“你好,我看你一定很饿了,我也饿了。一块到饭店吃一顿吧!”流浪汉十分高兴,心想一定是遇到一位乐善好施的虔诚的基督徒了。于是两人走进了一家饭店,卓别林特意多要了一些酒。流浪汉不客气地狼吞虎咽大吃起来。酒足饭饱之后,两人便乘酒兴侃侃而谈。流浪汉便把自己如何漫游,如何搭便车,如何在“上等客车”上被抓住等趣闻全部告诉了卓别林,同时还表演给卓别林看。卓别林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研究他的表情、姿势和性格。在吃饭过程中,一部新的影片的大体轮廓已经在卓别林的脑子里构思出来了。后来,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成功。
无论你有多么成功,虚心向别人学习,总会让你受益良多。君子之交元末明初年间,送礼之风大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当时是社会名流,为人正直,对这种腐败风气不满,但有些时候又难以推却,只得也学着“送礼”。有一次,苏州府的州官刘老爷六十大寿,邀请他赴宴。施耐庵让家人挑了两坛“酒”,他拿着一副对联,前去祝寿。刘老爷见施耐庵登门来祝寿,十分高兴。席间,刘老爷为炫耀自己与施耐庵的深厚交情,专门让用人将施耐庵送来的酒启封,在座的宾客每人斟上一杯。众人一尝,觉得没有什么味道,清淡如水,可是谁也不敢说,一怕得罪州官;二怕不吉利。只好违心地叫好说:“真乃好酒也!”施耐庵听后却哈哈大笑说:“我还有一副对联赠送大人,请悬挂。”刘老爷急忙叫用人将对联展开,上联是:朋友之交,下联是:清淡如水。满堂宾客顿时鸦雀无声。刘老爷脸色一沉,马上自我解嘲地说:“好!好!好!圣贤有言,水淡为情浓,更显交情之厚也!”结果,这两坛清水被喝了个精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而世风日下,一般朋友之间的交往,却是礼轻了就要受人鄙夷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