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重生八零当自强
6400000054

第54章 点破

苏蕊想了一下,问:“现在这批机器所有权归谁?”

“归县政府的。”他恨恨道:“您放心,这里之前是政府的企业,只是原厂长把钱挪走后,政府那边一时也补不齐这么多工人的工资,大家都去闹,最后政府才让工人以货抵钱,不然要是好好干,把货卖出去,让资金流转起来,厂子哪里能倒?”他叹气,“还不都是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闹腾的,只想着自己,结果把这么好的厂子闹腾跨了。”

苏蕊又是一惊,“是县政府默许的?”

“他们闹得太凶,县政府那边也是没有办法了…”张来贵突然又觉得自己说错话了,赶紧闭嘴不再谈此事。

苏蕊也不追问,好歹机器是公家的,如果是工人私自拿机器出来卖,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么说也清楚为什么合同会开得这么苛刻,而且并带五十名工人一起签了。

这也算厂子从国营转私营的过度。

突然一个大厂倒闭了,政府没办法安置这些人,只能任由他们掠物抵消拖欠的工资,听话不闹事的,就把他们安排给下一任厂长,由政府从旁监管,新厂就不能短期内裁员,也是给工人们一个保障。

而这个食品厂只是第一批倒下的,今后各类国营企业会倒塌的越来越多,各地政府有了办理经验后,就不会再这样人性化的处置。

他们会渐渐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不会再管工人的死活。

她对张来贵道:“我想和县政府负责这里的人谈一谈,再决定接不接手。”

陆菲不同意,“你可别犯傻,先不说这个厂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一整套的机器钱,我们也出不起。”

一大套可要两万多,她们顶多能拿下两三千的东西而已。

何况还有五十个工人的工资,头几个月根本熬不过去。

苏蕊心里也有数,可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错过未免可惜。

她看向陆峰,征求他的意见。

陆峰收到小女人投来的询问目光,温和看着她道:“想怎么做随你。”

他能做的,就是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陆菲瞪了两人一眼,“二哥,你也太纵着她了吧,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她支持苏蕊的前提,是建立在她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再怎么折腾都没事。

可苏蕊要接厂,这笔钱肯定就得动用家里的资金,怎么说也得和妈商量一下,毕竟苏蕊再好,还没过门呢。

苏蕊脸颊微红,陆峰不以为然,马上就是他媳妇了,他就是由着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能怎么样?

张来贵看到事有眉目,赶紧找电话打给县书记曹安民。

县里效益最好的食品厂突然倒闭,可是曹安民的一块心病,如今有人敢接手这份合同,他不敢怠慢,马不停蹄赶了过来。

一看到是位气质出众的军人带着一帮孩子,忙对陆峰握手道:“你们放心,这个厂之前效益非常好,只是原来的厂长卷款走了,又加上今年县里修路资金不足才没办法及时补救,不然也不会闹得分崩离析,只要你们愿意接下,政府会给民营企业家最大的优待。”

要不是今年县里加大建设,实在挤不出一分钱,他们也不会任由厂子散了。

苏蕊在等曹安民来的时候就跟陆峰小声合计了一会,陆峰心里也清楚了苏蕊的想法,这会儿看到曹安民直接找上他,自然由他出面。

“曹书记,是这样的,我未婚妻对这个厂很感兴趣,只是你们的条件太过苛刻,这工人方面我们可以做出让步,政府从旁监管也没问题,只是很多机器目前我们用不上,不知可否单独购买?”

徐前进抿着嘴走向别处,佯装关注着周围环境。

陆菲觉得他也挺可怜,而这边不听劝她也懒得过问,于是跟了过去。

谈事的女人只剩下苏蕊,曹安民看了看站在陆峰身边的小女孩,摇头道:“机器都是配套的,价格也已经压到最低,不瞒你们说,县里要真是图卖机器挣钱,也不会安排这些工人跟着新合同走。”

苏蕊觉得这曹书记脑袋根本没有转过弯儿来,忍不住道:“政府做出这些安排,目的不就是继续安置这些工人吗?我们都说了愿意接下这些人,只是我们的资金有限,没办法一次性拿下全套机器,所以只想购买用的到的,但食品厂是照常开的。”

她又深说道:“而且我们不需要的机器政府也可以拿去按市场价卖掉,这样可以一次性补齐拖欠的工资,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县里不单是想安置工人,更希望长远发展。”曹安民静下心想了想,“不用全套机器,你们真能把食品厂重新干起来吗?”

苏蕊道:“曹书记,既然你们决定卖了食品厂让它转型,就应该相信民营企业家的能力,而且做了私营企业,就算政府从旁监管,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什么纰漏,但时间长了,法律更加完善后,私人名下的产业如何运转,第三方可没有权利加以干涉。”

现在厂子还归政府,他们可以提这样那样的要求,一旦转到私人名下,这些工人是去是留,机器是拆是卖还由得了旁人吗?

懂法的人可不怕合同上这些只言片语的管束。

望着曹安民和张来贵凝重的神情,她接着道:“曹书记,我说这些并没有别的意思,如果我只是图一笔的买卖,大可凑够钱买下这份合同,然后倒卖掉机器赚笔差价,到时候政府又真能奈我何?”

真心想做的怕工人闹事,有歪心思的估计都被合同上“由政府监管”的名头吓跑了,不过要真遇到胆肥且会钻法律空子的,他们还真没办法。

“你…”曹安民紧张地看着苏蕊,这些问题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所以尽量在合同里都注明,为的就是给工人们争取利益最大化,也为厂子争取最大的可能性,同时借着政府的名头吓退一些心思不正的人。

没想到这些弯弯绕绕竟被一个小丫头给点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