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655500000017

第17章 斩首行动,伊拉克总统被判绞刑

第十六章 斩首行动,伊拉克总统被判绞刑

尽管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学生时代就和中情局有来往,但在“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还是将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国”,“斩首行动”终于将萨达姆送上了绞刑架;当初中情局言之凿凿地说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两种生化武器,结果直到战争结束连个影子也没有找到;中情局成了美国政府的“替罪羊”,前后共有5位局长在伊拉克问题上像走马灯一样轮番撤职或“辞职”,“特工门”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被美国人处以绞刑

“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宣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

2002年伊拉克危机爆发,联合国通过了1441号决议,派遣联合国武器检查团重返伊拉克,检查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一直到伊拉克战争爆发的那一天,联合国武器检查团都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如此,美国政府还是决定向伊拉克用兵。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2002年3月19日称,伊拉克与“基地”恐怖组织有联系,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反美情绪。

乔治·特尼特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会议上说:“他们的联系也许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但他们反美及反对沙特皇室的共同利益可能会促使他们在战术上进行合作。”

同一天出版的《纽约人》周刊也撰文称,伊拉克的情报机构多年来一直和“基地”组织保持紧密联系,并称这两个组织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联合指挥一个恐怖组织。

2003年3月18日,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一触即发。当天,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要求联合国检查团立即撤离伊拉克。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这一天,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在军事行动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向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萨达姆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他们的国家伊拉克。

参战的联合作战部队是由12万人的美军部队、4.5万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大利亚军队和200人的波兰军队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万人的伊拉克反叛军。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的,并得到了海湾地区大量的空基和海基航空兵的支援。

3月20日(伊拉克时间),美英联军向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伊拉克的东南部方向,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和英国远征军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当地的库尔德武装力量结成同盟。美国本来还准备在伊拉克北方投入第4步兵师,但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实施。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紧接着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

美国总统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拉克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战争爆发大约三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顽强抵抗。伊拉克政府的大部分官员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此后,巴格达和巴士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城市秩序陷入混乱之中;巴格达博物馆遭到洗劫,上万件珍贵文物失踪,各地的大量古遗迹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据战后有关资料统计,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已经造成了伊拉克60多万平民的伤亡,几百万伊拉克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2003年4月9日美军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后,萨达姆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伊拉克政府大部分高级官员突然集体人间蒸发了。

4月11日,美军发布“扑克牌通缉令”,55名伊拉克前政府高官榜上有名。在美军和伊拉克各政治派别的合力围捕下,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于7月22日被美军打死。“扑克牌通缉令”上的大部分伊拉克前政府高官也先后被捕、自首或被打死,但是萨达姆本人却一直下落不明,驻伊美军悬赏2500万美元抓捕萨达姆。

2003年12月14日,萨达姆终于在他的老家提克里特被捕,然后被关进了美国人设置的监狱。经过多次审讯后,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上午6点左右(北京时间上午11点左右),萨达姆被美国人处以绞刑。与萨达姆一道被绞死的还包括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巴尔赞·易卜拉欣以及伊拉克前革命法庭庭长阿瓦德·哈米德·班达尔。

这场伊拉克战争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到底应该由谁来为这场战争负责?谁是伊拉克战争的罪魁祸首?

于是在一片质问声中,中情局又被推到了前台。

战后,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国务院、新闻媒体等各方力量都站出来,纷纷指责中情局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在情报工作上的巨大失误,误导了美国国会、美国总统和美国人民。让美国人胆战心惊的“9·11”事件还没有了结,倒霉的中央情报局又一次成为各界指责的焦点。

同时,在各国同行面前,“失信”的鲍威尔也首当其冲,遭到各方面的指责和非难。于是他也只有很不客气地说,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中央情报局称伊拉克拥有“移动生物武器试验室”的说法是错误的,是在“有意误导”。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中央情报局曾派遣多名情报官员专程赴科威特多哈兵营,向美军驻科高级指挥官通报最新的情报判断,声称攻占伊拉克南部领土的美军士兵将会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欢迎。一位中情局的特工甚至还特地建议,让入侵伊拉克的美军士兵随身带上几百面美国的小国旗,每攻克一片战略要地,就向当地伊拉克的老百姓分发这些美国国旗,让伊拉克人充分表达他们对美国“解放者”的感激之情;同时他还建议派出记者随军跟拍这一场景,制作成宣传节目,在电视上滚动播放,这样,可以在阿拉伯世界起到良好的心理宣传作用。幸好这一建议被驻伊盟军地面部队司令官立即否定了,并且严令禁止美国士兵在伊拉克领土上随便挥舞美国国旗;否则,伊拉克人不知要愤怒成什么样子。事后美军一位参谋人员说:“中情局说美军会在纳西里耶城镇受到欢迎,而实际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那里遇到了整场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抵抗!”

美国一些知名的新闻媒体都在报纸上指责中情局在伊拉克队伍庞大,工作却鲜有成效。报道称,当时中情局向伊拉克紧急调派的密探是计划调派人数的四倍,伊拉克已经成了他们在全世界最大的活动地点;但是,他们却无法成功地打入伊拉克抵抗力量内部,甚至在调查外国恐怖分子的身份方面,也同样是毫无进展。

战前在同萨达姆的较量中,中情局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用尽了各种手段,但是却没有获得真正的情报。尽管最终把萨达姆送上了绞刑架,中情局却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非议。

“海湾战争”结束后中情局局长被迫辞职

其实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当年就是美国政府一手扶植起来的。

早在1960年,萨达姆在埃及开罗大学读书时,就开始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接触。当时美国人担心伊拉克政府与共产党的关系日益密切,于是就向伊拉克的复兴党及其他反政府势力提供援助。在后来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又大力支持伊拉克,中情局为其提供卫星所拍摄到的战场资料和军事情报,美国政府还批准高科技出口执照,使伊拉克得以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政府和中情局的投入自然也得到了一点回报。但是自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从1989年上台后,羽毛丰满的萨达姆就开始向美国发出挑衅。

1990年8月,伊拉克发动了入侵科威特的战争。这场战争被称做是“海湾战争”。就是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仅将刚刚步出冷战阴影的世界拖入了一场超现代化的战争,而且也使得牛气十足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陷于尴尬之中。

1990年夏天,战争阴云笼罩着波斯湾上空。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凭借卫星侦察手段,准确详尽地掌握了伊拉克兵力调动的情况,并多次向白宫发出伊拉克可能侵略科威特的警告。但是,中央情报局并没有从伊拉克高级决策会议上弄到有说服力的证据,当时在萨达姆的核心集团内部,也没有提供情报的人。

1990年8月1日晚9时,布什正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伏案批阅文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中央情报局局长韦伯斯特以略带紧张的声音向他报告说,伊拉克军队10万人越过了伊科边境,正在向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急速推进。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一下子让布什惊呆了。他没有想到伊拉克这么快就真的动手了。因为在近几个月来,伊拉克曾发动了一场对以色列的大规模宣传战。萨达姆指责以色列侵吞了阿拉伯领土,指责犹太复国主义者旨在消灭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并威胁说:“如果以色列胆敢对伊拉克发动进攻,伊拉克就使用二元化学武器烧焦以色列的一半。”

萨达姆的话虽然不能完全相信,但是也不得不防。尽管他所说的“化学武器”没有核武器那么厉害,可是也是相当吓人的。早在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就意识到化学武器是对以色列军事优势的一种平衡,并且是制止以色列使用核武器的威慑手段,因而就加快了发展化学武器的步伐。

据美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显示,到1990年,伊拉克已掌握了两种化学武器:一种是以“芥子气”为主的糜烂性毒剂的东西。它用芥末和大蒜再加入生物剧毒经过化学提炼精制而成,遇到一定程度的热量之后就会汽化,变成微颗粒状弥漫在空气中,人的外表皮肤极容易吸收。一旦皮肤吸收后,即导致大面积溃烂,进而引起血液中毒,导致死亡。

另一种化学武器叫做“神经毒气”,是一种根据化学和生物原理制成的化合物,只需要一滴浓缩的神经剂,经由皮肤吸收即可致命。这两种化学毒剂都可以用飞机投掷的航空炸弹、大炮的炮弹或特殊地雷释放出来。当这些炸弹爆炸时,其散发的热量可以使那些化学物质汽化并迅速扩散。

当时美国政府对萨达姆的恫吓马上作出了强烈的反应。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贝克就提出,要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但是,当时布什总统和他的国家安全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还有他的副手罗伯特·盖茨都认为,伊拉克没有资金去挑起一场重大的区域性冲突,更不用说打仗了。美国应该保持同伊拉克的正常关系,从而保证海湾地区的稳定。

正当白宫决定对伊拉克采取缓和政策时,中情局却得到了许多关于萨达姆的战争机器在高速运转的情报。1990年3月中旬,美国的海关情报员在伦敦截获了伊拉克套购的高速电子电容器——美国制造的原子弹起爆装置;3月底,侦察卫星在伊拉克发现了可以向特拉维夫、大马士革和利雅得发射导弹的发射架;4月中旬,英国当局扣押了伊拉克的一批钢管,这些钢管可以用来制造超级大炮……这些情报足以表明,伊拉克加快了它获得尖端的危险的新军事技术的步伐。

根据这些情报,中情局于5月初向白宫发出了伊拉克可能对科威特开战的第一次警告。然而,白宫政要们却认为:“这些情报不足为信,因为萨达姆曾恫吓过以色列,而不是科威特。”

然而,让这些美国政要们没有想到的是,伊拉克对科威特的恫吓很快就来了。1990年7月17日,萨达姆在庆祝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执政22周年的集会上,严厉指责海湾国家不负责任的石油政策。他说:“超定额地生产石油使油价下跌,好让美国用廉价石油补充它的库存。这是美国策划的、由海湾统治者执行的阴谋,是用涂了毒药的匕首从背后刺杀伊拉克。”

这位伊拉克强人还警告说:“如果邪恶继续存在,大声疾呼抗议并不是最终采取的手段,而应该采取某些有效的措施使事情恢复正常状态。伊拉克人决不会忘记一句老话,即砍断脖子要比砍掉生存手段好些。”为了表示他的决心,号称“巴比伦雄狮”的萨达姆还说:“愿全能的真主证明,我们已向他们发出了警告。”但是,萨达姆没有指出他警告的是谁。

就在萨达姆发表恐吓讲话的同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向白宫报告:“美国的侦察卫星拍摄到了3万多伊拉克士兵向科威特边界运动的照片……”

这是中央情报局关于伊拉克可能发动侵略的最重要的警告之一。

1990年7月18日,伊拉克外长塔里克·阿齐兹在给阿拉伯联盟的一封信中,指责科威特在实施一项“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计划”,共同合作压低世界石油价格。他不仅批评科威特10年来不断向世界市场大量倾销石油,而且指责科威特从10年前就偷偷开采两国接壤地区的鲁迈阿油田,偷采的石油价值达24亿美元。同时,阿齐兹还出人意料地谴责科威特在两伊战争的第一年,将军事设施修到了伊拉克领土上,并说这是一种“对伊拉克进行军事侵略的行为”。信中提供了伊拉克计算出的因石油产量过剩、油价下跌造成的损失,即阿拉伯国家共损失5000亿美元,伊拉克就占了890亿美元。

7月25日,萨达姆在召见美国女大使艾普里尔·格拉斯皮时,非常明确地谴责美国正在进行一场经济战争。他还说:“海湾国家压低石油价格的政策,正在损害着伊拉克的生存。”

由于这次会见是提前一个小时通知的,使得这位美国女大使来不及请示国务院应该如何应对,她只好字斟句酌地说:“总统先生,我谨告诉您,布什总统不仅希望同伊拉克有着更好、更广泛的关系,他还希望伊拉克对中东的和平和繁荣作出贡献。”

女大使再次向萨达姆保证:美国将不会参与任何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纠纷。然而,就在萨达姆会见美国大使后,局势不仅没有缓和,反而在一步比一步恶化。

7月27日,中央情报局又向白宫传送了一些卫星拍摄的照片。照片显示:伊拉克方面在伊科边界集结的人员和装备越来越多。

7月28日上午,中央情报局局长韦伯斯特带着行动部主任、中央情报局的首席近东专家斯托尔茨、主管警告信息的国家情报官查利·艾伦和两位卫星图像分析专家来到白宫,向总统作一次关键性的汇报。汇报开始后,中央情报局的官员们个个表情严肃。韦伯斯特拿出装在信封里的照片,递给布什总统。从这些照片上可以看出,大批的运输卡车正在向科威特边境移动,向部署在科威特北部边界的伊军提供弹药、燃料和饮用水。

韦伯斯特说,这些照片意味着伊拉克将很快行动,几乎可以肯定就在最近几天,而且它的进攻绝不仅是一次边界“袭击”。这位情报专家还强调说:“如果仅仅是一次恫吓行动,这么大规模的后勤是不必要的。进攻迫在眉睫!”

听完韦伯斯特的陈述后,布什总统表示,他仍然不相信一次入侵已经迫近。

情报局的警告完全是根据通过技术手段搜集到的信息作出的,但是布什通过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等人的“私人渠道”获取的信息表明,萨达姆不会使用武力。韦伯斯特不得不重申:“总统先生,如果说情报局过去不能绝对肯定萨达姆的军队会入侵科威特,那么,它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怀疑了。”

这些话并没有引起布什的特别重视。因为他自己当年就是从中情局局长的位子上走进白宫的,他相信自己像中情局的专家们一样,能够对情报作出正确的判断。他要韦伯斯特拿出更多的证据,可是韦伯斯特却无能为力,这次晋见只好不了了之。

韦伯斯特回到兰利的中情局总部后,心烦意乱。布什总统蔑视情报局专家们的意见,显然高估了他自己的情报才能。可眼下,生气归生气,事情不能不干。于是他就命令手下人密切监视萨达姆的动向。

7月30日,中央情报局已经能够提供伊拉克集结在科威特附近的兵力部署情况,其中就包括伊拉克最精锐的部队——“共和国卫队”在内的10万大军、300辆坦克和300门重型火炮。但是华盛顿依然保持沉默。

1990年8月1日星期三上午,韦伯斯特在白宫亲手交给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一包情报情况简介和最新的卫星照片。他警告说,中央情报局确信,入侵将会在最近24小时内的某个时间爆发。当布什看到那些照片——沿着伊拉克的南部边界排列着大量的军队——他仍然认为萨达姆是在吓唬人,不相信萨达姆会把他的军队开进科威特。

然而就在这天晚上8点半(波斯湾时间8月2日凌晨2时),10万伊拉克大军越过科威特边界,像洪水一样汹涌地向前推进。伊拉克空军强大的机群和猛烈的地面炮火,轰炸了科威特城的港口和军用机场,市内到处腾起熊熊大火,来不及起飞的科威特飞机被摧毁。十几架科威特空军战斗机仓促中起飞迎敌,海军的一艘小炮艇试图从海上攻击占领了港口的伊拉克军队。当然,这一举动只能是徒劳的。瞬间,整个科威特的指挥系统被突如其来的巨大攻势彻底毁灭。仅有2万人的科威特军队,犹如散兵游勇,在强大的10万伊拉克虎狼大兵面前,就像被斩瓜切菜一样,被打得稀巴烂。在海湾大道两侧,在埃米尔宫廷,在各港口和石油总站,在舒韦赫地区,激烈的交战并没有能遏止伊拉克士兵的推进。9个小时后,伊拉克军队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

美国总统布什接到了韦伯斯特的这一令人沮丧的消息后,颇带倦意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他没有想到萨达姆·侯赛因会走得这么远,会行动得这么快。他深深地感觉到一场对美国总统艰苦而又严峻的考验已经来临。一场危机,已经在自己的身边展开。

萨达姆的这一手,不仅让美国总统尴尬万分,而且令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十分被动,有苦难言。原来在海湾风云突变之前,美国已加强了对伊拉克的情报工作。其中有6名中情局的情报人员正在科威特与伊拉克的边境地带监视伊拉克的兵力调动情况。当伊拉克坦克突然开进科威特境内时,这几个美国间谍便陷入了困境。他们没有外交护照,不可能从美国使馆得到帮助,在无奈和一片混乱之中,他们和数百名其他外国人一道,逃往巴格达。

在巴格达,这6名美国间谍惶恐不安。为了躲避伊拉克情报部门的检查,他们数易居所,惶惶如丧家之犬,处境十分艰难。

8月下旬,中情局的代表前往波兰首都华沙,会见了这个苏联集团重要成员国情报部门的高级官员,要求波兰帮助这几名美国人逃出伊拉克。

美国之所以找波兰人帮忙,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波兰有数千名工人在伊拉克从事建筑工作。因此,波兰人在伊拉克的活动余地较大,也不太引人注意。波兰内政部长考兹罗斯基同意参与这一冒险性很大的行动。考兹罗斯基指定他的一名最优秀的部下负责此事。此人点子极多,善于解决复杂、困难的问题。

当时,美国的6名间谍人员已经躲入巴格达郊区波兰人的一个建筑营地。经美国和波兰两国情报部门的多次协商,波兰方面提出了一个计划,决定派几个情报官员潜入伊拉克,在巴格达主持救援,相机行事,避免过多的外交官僚程序。几天后,几名波兰情报官来到了伊拉克。他们会见了美国间谍。这些美国间谍们状态很不好,他们已经疲惫不堪了。前往营救的波兰情报官员找到了一个波兰技术员,就是他曾带着13辆大轿车在伊拉克和约旦的边界,在混乱之中拉开了铁丝网,把四百多名越南人、菲律宾人、美国人、德国人和波兰人运到约旦境内。

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偷运的是美国人,情况更加困难,而且危险更大了。因为这些美国间谍虽然持波兰护照,但不会说波兰话。这在戒备森严的伊拉克危险性更大,一旦露出破绽,问题就大了。不过这个波兰人还是决定斗胆一试,开车带着美国人上路了。在一处检查站,他们被设卡的伊拉克大兵挡住了去路。波兰技术员向一名伊拉克军官递去一摞护照,这名军官略看了几眼,突然用纯正的波兰话说:“真是荣幸,我见到了最好的朋友。”

波兰技术员见此情景,马上从车上跳下来,按斯拉夫传统与伊拉克军官响亮地亲吻三次,随后,又是熊式拥抱。就在拥抱中,机敏的波兰技术员轻轻把伊拉克军官推离汽车,他们开始用波兰话谈天说地,波兰技术员对伊拉克军官的波兰语大大恭维了一番。突然,波兰技术员似乎想起了护照,他不经意地说:“你该查一查护照。”

伊拉克军官谈兴正浓,说:“没问题,你们是朋友,可以过去。”

于是,波兰人与美国人虚惊一场,化险为夷。在伊拉克北部山区的一段公路上,一个波兰情报官员拿出四瓶威士忌递给6个美国人,并且命令道:“喝下去!”

6个美国间谍已经有一天没吃东西了,但他们还是遵照波兰情报官的命令把酒默默喝下,脸上露出苦笑。喝酒的目的,是使他们更像醉醺醺的东欧人。但这一准备似乎没派上用场,在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终于越过了伊拉克和土耳其的边境。后来,波兰情报部门还偷运了15个被扣为人质的英国人,另外,波兰情报部门还向美国提供了巴格达的地图和分布在伊拉克境内的军事设施的详情。

波兰人的这种友好的合作,终于让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政府改变了对波兰的某些政策。事后,布什总统曾写信给波兰方面,说美国打算推动其他国家的政府减免波兰的一半债务,约165亿美元。1991年4月21日,所谓的债权国“巴黎俱乐部”正式签署了上述协议。

可是,对于倒霉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来说,危机才刚刚开始。

就在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几个小时后,1990年8月2日上午8时,布什总统按预定时间在白宫召开紧急会议。当时出席会议的有:副总统丹·奎尔、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苏努努、财政部长尼古拉斯·布雷迪、司法部长理查德·索恩伯格、国防部长理查德·切尼、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韦伯斯特、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和几天后就将出任驻沙特阿拉伯美军最高指挥官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

此外,到场的还有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将军及其助手理查德·海斯和罗伯特·吉米特。总之,布什政府的所有关键人物都聚集到了这里,研究他们就职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采访白宫的记者被允许进入会场几分钟。当记者们大声喊叫向布什提问题时,布什说:“我们不讨论干预问题。”随即,与会者关起门来,举行了近一个小时极其秘密的会议。

会议首先由中情局局长韦伯斯特谈了有关科威特形势的最新消息。中情局局长报告说,伊拉克军队已经完全控制了科威特。伊拉克的装甲部队处在距科威特和沙特边界10英里之内,大批伊拉克军队正朝南进发,萨达姆很可能要趁势入侵沙特阿拉伯。

然后,与会者开始讨论在外交和经济上对伊拉克要采取什么样的报复措施。会议作出了几项紧急决定:由白宫发言人发表声明,严厉谴责伊拉克的入侵行为,要求它立即无条件地全部从科威特撤军;同时由布什总统亲自签署命令,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全部资产;派国务卿贝克立即飞赴莫斯科,会晤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布什授权贝克向苏方提出“强烈暗示”:如果苏联配合美国制裁伊拉克,苏联将轻而易举地从美国那里得到它梦寐以求的经济好处;指示美国驻联大代表,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伊拉克进行制裁的措施;指定总统的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领导国家安全委员会研究各种可供选择的应急方案。

会后,布什登上“空军一号”飞机,飞往阿斯彭。在那里他将会见美国在欧洲的最亲密盟友——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他们将就海湾局势进行磋商。

撒切尔夫人会见布什后,直截了当地问道:“乔治,你打算对伊拉克人做些什么?”而布什的回答却是:“我不知道。”

撒切尔夫人认为这是最糟糕的回答。她对布什的犹豫不决感到震惊,她生气地说:“总统先生,我们将支持你们。但是,你们必须干点什么。你们必须,你们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个人。”

撒切尔夫人言词如此激烈,让布什吃了一惊。然后这个“铁女人”还伸出右手抓住布什的胳膊大声说:“如果是罗纳德·里根,他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我们必须干点什么。”

撒切尔夫人的话使布什突然变得坚强起来。他用力地点点头,回答道:“是的,我们是得干点什么!”

8月4日上午,布什在卡托克廷群山环抱中的美国总统避暑胜地戴维营再次召开会议,这是他第二次与他的高级助手在这里聚首,研究应对伊拉克的对策。经过一整天的讨论,一项代号为“沙漠盾牌”的行动计划正式产生。所谓“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就是根据“90-1002作战计划”集结、部署军队,防止伊拉克军队入侵沙特阿拉伯,并采取一切手段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

为了协调统一指挥,成立了“沙漠盾牌”行动作战指挥中心,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出任总指挥,由具有丰富的沙漠地区作战经验的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担任中东地区美军总司令。

8月7日,布什来到兰利中情局总部。当他走进门时,总部的那些官员和工作人员都站在中央大厅里迎接他,满满地挤了一屋子,约有一千多人。布什伸出手去和很多人握了手,然后他在讲话中承认了中情局在伊拉克问题上所做的工作。中情局很多官员几乎要流下激动的泪水。很多年了,没有一位总统对他们有这样的评价,布什果然是自己人啊!

8月8日上午6点,副总统切尼回到了华盛顿。他是去和沙特人谈判的,希望沙特能让美国的军队假道沙特,进入伊拉克。沙特同意了美国人的要求。3个小时后,布什总统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将出兵海湾。布什说,伊拉克已经用闪电方式攻占科威特,“绥靖不起作用。30年代就是如此”。

布什发表讲话后,五角大楼加紧运筹,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在海湾地区大规模集结军队。兵力集结之多,速度之快,是美军侵越战争之后所没有过的。在此期间,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谴责中情局工作不力,使美国面对伊拉克的侵略未能作出及时反应。

作为中央情报局局长出身的布什总统,尽了最大努力为中央情报局辩护。他向美国的公众解释说:“我们有很好的情报,我们的关于伊拉克情报促使我关心波斯湾的局势已有好长时间了。”

尽管如此,布什还是在寻找新人来取代韦伯斯特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位置。并非布什不喜欢韦伯斯特,只是和韦伯斯特这位中情局局长相处,布什从来没有感到完全地自由自在。这时布什对罗伯特·盖茨有了很大的兴趣。

盖茨作为总统主要的外交政策行政官员和情报专家的作用正在增长。他后来成了处理有关伊拉克危机的“八人小组”成员之一,其他七个人是布什、奎尔、贝克、鲍威尔、切尼、苏努努、斯考克罗夫特等。在后来紧张的日子里,这个小组经常开会以便作出决策,而作为中情局局长的韦伯斯特却很少出席这样的会议。

在以后的日子里,中情局在积极地工作,为布什及他的白宫班子以及国务院和五角大楼提供详细的情报。在此期间,中央情报局一直在劝说某位苏联高级官员,让他把苏联与伊拉克签订的“军事转让协议”送给美国国防部看,最终劝说成功了。

中情局的特工当时还访问了成百上千个曾经在伊拉克境内工作过的工程师、科学家、建筑师、承包商和企业家。其中,从德国公司得到的信息最多,包括伊拉克主要设施的蓝图。在埃及,中情局的特工们追踪到了他们最重要的业务联系人之一。此人向中情局提供了伊拉克国防部的设计图纸。这位重要人物告诉美国人,他们要做的关键事情就是在巴格达国防部的四楼引爆一颗炸弹,那里的房间里装有指挥部的计算机。

在战争开始的头几小时内,伊拉克国防部成了美国攻击机的第一批轰炸目标之一。为了准备对付伊拉克的防御,中央情报局特工们也被派往法国,向这个伊拉克武器的第二个重要供应国了解关于伊拉克武器、精密度和部署的准确信息。法国人十分慷慨地向美国人提供了有关“幻影”F-1战斗机、飞鱼导弹雷达系统和法国制造的攻击型直升机的详细信息。

1991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正式宣布对伊拉克进行空中轰炸,这就是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共持续了7周。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4国战机出现在巴格达上空,对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和军事设施展开了大规模的空袭。中央情报局的任务是评估多国部队空袭的效果,从伊拉克军队、平民的士气到被摧毁的军车的实际数目,但最重要的是评估部队运输车辆及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中央情报局错误估计了伊拉克隐藏和发射机动飞毛腿导弹的能力,低估了伊拉克安装在卡车上面的粗糙但却致命的导弹发射器的威力。

2月13日,中情局指出了一个轰炸目标。该目标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郊区,据中情局的情报称,这是一处军事掩体。当两架F-117A隐身战斗机各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准确地击中目标后,美国空军才知道,这只是一座民间防空避难所,数百名儿童和妇女被炸死。这一攻击目标的情报,只是来自于中情局对伊拉克那些流亡者和一些外国工程师的访问。那些情报提供者们说,他们曾被伊拉克政府雇用去改建那座掩蔽部,以便充作军用。

这场灾难性的失误立刻引起全世界的强烈抗议。

美国号称全世界最先进的空中打击力量,居然会把一个不是军事目标的防空避难所当成目标,实在说不过去。群情愤怒之下,即使白宫出面解释,还是有人不肯原谅中情局。从此以后,中情局被取消了再做战争损害评估的权力。等于说,海湾战争还没有结束,中情局在这场战争中的使命便已经结束了。

几年后,在海湾战争中曾担任五角大楼顾问的国防情报局前局长佩罗特斯对英国广播电视记者汤姆·曼戈尔德这样披露道:那次轰炸,是一次基于美国过时信息的很糟的错误判断。他不安地、激动地进一步证实:“那是陈旧的情报。我们本来是绝对不该轰炸它的。”同时,这位情报专家很鄙视中情局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哦,见鬼!中央情报局从来没有过一次好战争。威廉·韦伯斯特在那里是绝对的毫无办法。”

韦伯斯特受到攻讦,他发现,他已不能指望从那些过去曾保护过他的人那里得到支持了。海湾战争刚一结束,韦伯斯特就从中情局局长的位子上走开了。

幸好不管中情局的情报工作如何失误,美国的军事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多国部队历时一个月的空袭已摧毁了伊军近50%的军事力量。1991年2月24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了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经过100个小时的空地一体的进攻战,打败了伊拉克军队,从而使历时42天的海湾战争宣告结束。萨达姆同意赔款。

中央情报局成了布什政府的“替罪羊”

中情局当初认定的萨达姆有化学武器的情报再次被美国政府认可,他们要求联合国派出调查小组对伊拉克进行调查。萨达姆遵照联合国的指示,销毁了大量杀伤性武器,但仍然保留武器生产设施,并谎称已经销毁,中情局知道他在撒谎。即使他没有撒谎,中情局也认为萨达姆不是什么好东西,定要除之而后快。

让萨达姆进地狱始终是中情局的梦想,虽然这一梦想很难实现,可中情局热情极大。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中情局就在伊拉克四处鼓动民变,并且鼓动伊拉克人民站起来推翻萨达姆的统治。萨达姆虽然刚受到美国的打击,却并没有意志消沉,他立即拿起血腥的政权武器进行镇压。一个多月的时间,萨达姆就杀掉了反对派1000多人,数千人开始逃出伊拉克。

中情局并不灰心,开始利用这些逃亡人员和伊拉克境内潜在的反萨达姆的势力对萨达姆进行颠覆活动。

1992年,中情局帮助建立了伊拉克反政府组织“国会大会”,不久后,这个组织就因活动能力不足而被中情局抛弃。后来中情局又资助了一个“民族和谐”的组织,为了让这个组织能达到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的,中情局前后花费了1亿美元,但还是在1996年9月被萨达姆连窝端了。“民族和谐”组织的灭亡使中情局颠覆萨达姆政权的计划彻底破产。

1993年4月14日,刚卸任不久的布什总统到科威特庆祝海湾战争的胜利。在此之前,安检人员突然抓获了17名意图谋杀布什的男子。在审讯过程中,有人熬不住,承认了他们是受伊拉克情报部门指使,想把200磅的炸药安放在布什的车底下,准备把布什轰上西天。中情局最终得出的报告说,萨达姆想要谋杀老布什。

此时比尔·克林顿总统刚刚上台不久,他对这样的事件很是愤慨。6月26日凌晨,克林顿命令军队发射了23枚战斧导弹,把伊拉克情报机关所在地炸得稀巴烂,当时有一枚导弹击中了附近的一幢公寓,使得7名平民死亡。可是时任中情局局长的伍尔西对克林顿的这种行为很是愤怒,他说:“萨达姆意图暗杀老布什总统,克林顿总统却在巴格达午夜时分对空屋发射了数十枚导弹,这种报复行动对洗衣妇和更夫倒是十分有效,要报复萨达姆却不尽然。”

伍尔西的这番抱怨一方面是代表了几年来中情局对萨达姆的仇恨,认为克林顿对萨达姆的报复行动太过于仁慈;另一方面,伍尔西本人所代表的中情局也面临着特别尴尬的处境。他的前任盖茨局长虽然想把中情局拉出绝地,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伍尔西主掌中情局后,中情局的很多情报已经不被白宫重视,很多中情局工作人员已经卷铺盖走人了,而招收的一批新人的想法却始终得不到白宫的支持。中情局的财政在被政府慢慢地削夺。事实上,在这个时候谁都不能把多年遗留下弊端的中情局拉到正轨上来。伍尔西之后的继任者约翰·马克·多伊奇也摇着头告诉国会,他们也无法解决萨达姆的问题,因为中情局本身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克林顿总统一听此言大为恼火,就将他免职,换上了乔治·约翰·特尼特接任中情局局长。特尼特刚上任不久,就有一名情报官发表文章说,美国搜集与分析情报的能力已经瓦解。美国情报圈的领导人多年来一直坚称他们设法把中情局拉回正轨,其实这只是个幻想。

但是特尼特领导下的中情局始终没有把目光从萨达姆身上移开。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特尼特就在2002年9月17日的参议院秘密听证会上提出严厉警告:“伊拉克为基地组织提供和制造炸弹、生化、放射与核武等各式训练。”当年10月份,中情局又称通过侦察卫星、外国情报机关、伊拉克特工投诚者和志愿者提供的情报得出结论,巴格达拥有生化武器,萨达姆背弃了当初答应的不会再制造杀伤性武器的誓言,又重新开始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该报告最后说:“万一巴格达从海外取得足够的裂变材料,那么它在几个月内就可以制造一枚核武器。”中情局觉得这样的报告似乎还不足以说明萨达姆的危险,最终又补充说,“萨达姆很可能会在美国境内发动生化攻击。”

事实上,从美国和萨达姆交恶开始,中情局就没有得到过可靠的萨达姆有生化武器的情报。1995年,萨达姆的女婿卡迈勒将军向美国投诚时,联合国调查小组始终都在伊拉克进行生化武器调查,调查小组中也有中情局的情报人员。卡迈勒告诉中情局,萨达姆的确已经销毁了生化武器,而那名混在调查小组中的中情局官员也没有找到萨达姆有生化武器的证据。

随着联合国调查小组的调查,很多人都确认,萨达姆的确没有生化武器,即使从前有,现在肯定也销毁了。因为任何人,包括萨达姆都知道,一旦被搜查出这类武器,不用美国动手,联合国就会对伊拉克进行制裁,经济制裁是萨达姆最不愿看到的。

2003年初,小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说,中情局的情报分析是正确的,萨达姆拥有的生化武器可杀死数百万人,同时他还复述了中情局几日前给他的情报:萨达姆从非洲取得大量的制造核武器的铀。2003年2月5日,小布什政府的国务卿鲍威尔跑到联合国,在他背后站着的是中情局局长特尼特。当时鲍威尔非常肯定地说:“我今天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确实的消息来源佐证。我告诉各位的不是主张,而是根据确切情报得出的事实和结论。萨达姆拥有生化武器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而且他有能力以造成大量死亡与破坏的方式散布这些致命毒物与疾病。”特尼特当时在他身后露出笑容,姿态极高。因为这是中情局的功劳。

同年3月2日,美国已经开始准备对萨达姆进行打击。特尼特跑到白宫告诉总统说,据可靠情报,萨达姆如今藏在巴格达南方一个叫多拉农场的地方。于是“斩首行动”立即展开。美国军队把钻地导弹和战斧导弹如洒水一样地洒到多拉农场,结果什么都没有炸到,萨达姆活得很好。

4月7日,中情局又有可靠情报:萨达姆和他的几个儿子在巴格达曼苏区的一个饭店隔壁的屋子里开会。美国空军把4枚重一吨的炸弹扔到了那个屋子。18人死亡,其中就是没有萨达姆和他的儿子!

中情局的情报错误还不止这些。就在美国开始用地面部队进入伊拉克时,中情局居然没有任何情报来证实萨达姆的儿子乌代领导的非正规军所持有的攻击型步枪和火箭推进式榴弹所造成的威胁,结果使美国陆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从美国向伊拉克攻击的第一天起,中情局的情报分析就错误百出。他们预测说,一旦美军从科威特边界展开攻势,沿途将会有数千名伊拉克士兵和指挥官投降,结果,美国大兵几乎是一路杀到了巴格达,都没有人投降。中情局见局势大好,就预见说,伊拉克军队会大批投降,但直到美国大兵进入巴格达,也没有接收几个俘虏。中情局再次预测说,萨达姆在伊拉克的统治已经失去人心,美国“仁义之师”一进入伊拉克,就会受到贵客般的接待,结果,接待美国大兵的却是炸弹和子弹。

战争结束后,中情局大批官员进入巴格达,组建了“伊拉克调查团”,目的就是要找到萨达姆的生化武器。为此,中情局列出了946个萨达姆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疑地点,在军队的协助下开始搜查。不久后,中情局却得出一个很神奇的结论:搜索了全伊,一无所获。

2003年12月13日,中情局接到线报说,萨达姆藏身于距家乡提克里特约15公里的达瓦尔镇附近。当天晚上,美军立即实施了“红色黎明行动”。20时10分,美军终于找到了萨达姆藏身的洞穴,将他逮捕。萨达姆被美军从地窖里弄出来时说:“不要开枪!不要杀我!我是伊拉克总统。我的名字是萨达姆·侯赛因,我是伊拉克共和国总统,我想进行谈判。”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最后找到萨达姆的那个绝密的情报小组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78年成立的,由6名声称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和巫师组成。在美国马里兰州米德堡云杉林深处有两幢编号为T3561和T2562D的神秘小木屋。这两幢二战时期的老房子虽然破旧不堪,斑驳的外表也并不惹人注意,然而,这两幢破木屋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却被列为米德堡最绝密的禁区,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接近,这里就是中情局的巫师情报小组的办公地点。

这个奇异的“巫师情报小组”先后被冠以“护栏火焰”、“中心通道”、“太阳裸奔者”和“星夜守门人”等稀奇古怪的代号。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自成立以来,美国先后有25个部门交给了巫师情报小组182项绝密任务,每项任务平均由巫师作法81个小时。最让人吃惊的是,巫师们的头号主顾竟是号称具有当今世界最先进侦察技术的美国国防情报局;其二号主顾则是中情局本身。此外,美国海关总署、美国禁毒署、联邦调查局,甚至连负责总统出访安全事务及日程安排的美国特别勤务局都向巫师们求助过。伊拉克战争打响后,小木屋里又热闹了起来,一些持有绝密通行证的神秘人员来去匆匆。他们都是来向这里的巫师情报小组求助的。

12月16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举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拉姆斯菲尔德宣称,中央情报局将“领衔”主审萨达姆。他说,这次大家非常轻松地做出了让中情局负责审讯萨达姆的决定。“做出这个决定,只花了3分钟时间。”“此前2分钟,大家都在喝咖啡。”拉姆斯菲尔德有点幽默地说。

但是,中情局审讯萨达姆的困难却很多。一位中情局官员说:“尽管萨达姆很邪恶,但他毕竟曾经是一国之君。虐待他将有损我们的长远利益。”

中情局使用的方法是根据萨达姆的心理活动规律,从中找到突破口。中情局审讯人员每次对萨达姆的审问都是从“无关紧要”的细节开始,比如哪天在哪里见了谁,家庭成员都有谁等。如果萨达姆开口回答这些问题了,审讯人员就会慢慢地往事先设计好的方向上引,看他的反应,发现其恐惧、激动和回避的规律及原因。中情局信奉“身体决定思想”,即身体疲劳后头脑就会投降。

但是,多日之后,中情局发现萨达姆的确是个人物。他对中情局的审讯专家采取了彻底的不合作态度,避免与审问者的一切交流,什么话也不说。在审问中,萨达姆对任何问题总是一言不发,不是两眼盯着天花板,就是低头看着地面。有时候,审讯人员会故意问一些“不友好”和刺激性的问题,希望激起萨达姆内心的反感和仇恨,可是萨达姆就如同一个死人一样,毫不为之所动。实在被审问人员逼急了,萨达姆就反复念叨“萨达姆,我是伊拉克总统……”

在极端的情况下,萨达姆还会选择用脑袋去撞墙,审问人员只好先让他安静下来,中断审讯。

直到萨达姆在2004年7月份被送到伊拉克特别法庭,中情局也没有问出他们最想要的问题——伊拉克到底有没有生化武器!

2004年6月3日,阳光明媚的上午,在绿草如茵的白宫玫瑰园,小布什总统正在和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记者招待会。像往常一样,回答完问题,他微笑着向台下稍稍颔首,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离去,按照行程,他将乘坐“空军一号”飞机前往欧洲。

闪光灯追着总统的背影,直到他向直升机走去。参加招待会的各家媒体开始收拾家伙准备离开,几个很有毅力的家伙在追着白宫办公厅的官员问问题。

突然,小布什出人意料地再次出现在草坪上,他要宣布一个重要消息。

“我昨晚同乔治(即中情局局长乔治·约翰·特尼特)在白宫见了面。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聊天。他对我说他因为私人原因而将辞职。我告诉他,我对他的离开表示遗憾。在为美国人民谋利益的工作中,他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接受了他的辞呈。”

镁光灯闪得更厉害了,记者席上有一阵小小的嘈杂。

“我衷心祝福乔治和他的家人,并将很高兴地继续与他合作,直到他正式离开中情局。谢谢!”

正当记者们争先恐后地要发问时,小布什却转身离开了,没有回答任何提问。工作人员拦住了要追上去的那些记者。

白宫这一戏剧性的场面,还有中情局局长特尼特辞职的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了美国,并且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起巨大的反响。世界各大报刊、电视和网络纷纷转播这一消息,并且都提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

中央情报局和特尼特是白宫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替罪羊吗?

事后,华盛顿一位知名的政界人士说:“历史将会给中情局和特尼特一个公正的说明。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说明真相。”

从第十二任局长威廉·H·韦伯斯特开始,到第十三任罗伯特·米歇尔·盖茨、第十四任詹姆斯·伍尔西、第十五任约翰·马克·多伊奇,直到第十六任乔治·约翰·特尼特,前后共有5位中情局局长在伊拉克问题上像走马灯一样轮番撤职或“辞职”。这时的中情局,真正成了美国政府的“替罪羊”。

除了中情局局长这个“替罪羊”之外,2003年的“特工门”事件也引起了美国人的极大关注。2003年7月,前外交官约瑟夫·威尔逊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开指责布什政府为获得公众支持发动伊拉克战争故意使用虚假情报。不久后,约瑟夫·威尔逊的妻子普莱姆的特工身份遭媒体曝光。罗夫、利比涉嫌泄密。切尼和布什也因受到牵连而饱受批评。利比还因在此案中作伪证和妨碍司法,被联邦法官判处30个月监禁以及罚款和刑满后查看两年。

在案件调查阶段,美国白宫前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恩曾多次公开为罗夫和利比辩护。他当时对媒体表示,他与两人就此事交谈过。“他们是好人,他们是白宫队伍中的重要人员,因此,我同他们交谈并回来告诉你们,他们没有参与其中”。

“特工门”事件从调查、审理经历了4年之久。布什承认白宫有人泄密,但他拒绝对这一事件展开更多调查。随着布什免去利比的30个月监禁,“特工门”事件似乎也就此了结了。

2007年,有消息说,美国前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恩的新书《布什白宫内发生的事与华盛顿失误之处》将于第2008年4月出版,在这本书里,麦克莱恩将曝料说,美国总统布什在“特工门”事件中“误导”他说了不实之词,副总统迪克·切尼也扮演了不光彩角色。

“这里有个问题。我没有说实话,”麦克莱恩在新书中写到,“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而让我这样做的是政府中5个高层官员:罗夫、利比、副总统、白宫办公厅主任和总统本人。”

麦克莱恩表示,他当初向公众证明罗夫和利比的“清白”,是由于美国政府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并没有在伊找到如开战理由所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布什需要他的帮助来重拾总统信誉。麦克莱恩在书中对“特工门”事件的解说与他当初的口吻大相径庭。

“正当你想着白宫的信誉不能再差了时,另一只靴子就又掉下来了,”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说,“如果布什政府都不将真相告诉它的官方发言人,美国人民又怎么能期待得知真相呢?”

伊拉克战争的真相,看来想知道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