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精心料理
古今中外,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从未间断。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为自己的生命投保,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身体健康的十大标准
古今中外,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从未间断,健康的标准越来越具体。进入新世纪,国际上对健康的定义更为广泛。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身体健康应有十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4.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5.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症状。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在这些标准中,前四条包含了精神,后六条包含了身体。既包括了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也包含了健康。比如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眼睛明亮,牙齿清洁,头发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等,说明健康寓于优美的体形之中。
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会充满活力,精神抖擞,端庄稳重,处事乐观,机智敏捷,落落大方,能充分体现丰富的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
简便易行的测定方法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之外,还要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这会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状况有所下降,因而及时知道您的健康状况就非常重要。这里向大家介绍自我测定健康状况的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1.测定您的心脏是否正常
直立,然后上体前屈,做一组,1分半钟做20次。前屈时呼气,还原时吸气。练习前先测一次脉搏(脉1),做完后再测一次(脉2),接着再做第二组,时间为1分钟,同样做20次,做完再测量脉搏(脉3)。三次脉搏数相加,减去200再除以10:(脉1+脉2+脉3—200)/10,所得结果如果是:
0~5说明您的心脏很好;
5~6心脏良好;
6~9心脏一般;
9~12心脏不怎么好;
12以上应及时找医生。
2.爬楼梯测试法
爬楼梯是测试您的体力、锻炼腿部和呼吸系统的好方法。您如能快速一步两级登五层楼,说明您是好样的,身体健壮;如一步一级地登,并无明显喘气,说明身体不错;相反,如有喘气现象,那对您的身体状况只能打“3”分;如爬到三楼,已有累感,且又必须歇一歇的话则表明您的身体弱,要小心。
3.腹直肌测定法
仰卧地板上,两脚勾在某一固定物上,两手平放前胸,然后做仰卧起坐,双手尽力触及两腿。练习1分钟,将练习的次数与下面的最佳成绩进行比较:
50岁约每分钟40~45次,50岁约每分钟25~30次。
40岁约每分钟55~40次,60岁约每分钟15~20次。
4.肺脏测定法
深吸气,尽量屏住呼吸,然后慢速(最慢的速度)呼气。如果慢速呼气能达到30秒以上的话,说明您的肺脏功能很好。
积极主动地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疾病风险来看,都是一项高收益的投资。对许多人来说,更新健康观念显得很有必要,讳疾忌医、有病才医、盲目自信都是应该避免的。积极主动地检查身体,对自己负责才是正确的选择。习惯成自然,定期体检可以使我们与癌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擦身而过,即使不可避免也能早发现早治疗。
以下是专家提供的体检细节,你不妨参考一下:
细节检查一:眼睛
人在日常生活中,有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取的。一旦失去视力,挫折与不便马上涌现。罹患黄斑部病变的美国前《时代》杂志总编辑格伦沃曾说,“眼睛使我们得以拓展人生,它意味着自由、独立,失去这种自由、独立会令人非常气馁”。眼睛的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30岁以后,当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老化的时候,眼部疾病的发病率会随之增高。很多眼病在没有经过专业检查前都不容易被发现,所以眼睛的健康和定期的检查更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
症状信号:
视力减退,眼睛容易疲劳,疼痛,干涩,看物体模糊,怕光,甚至有头痛、恶心的症状同时出现。
检查内容:
近视、远视、弱视、散光、青光眼、白内障、老花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你平时戴眼镜或是隐形眼镜,更需要周期性地检查视力,以避免眼镜不适所带来的头痛及眼睛疲劳等问题。
检查时间:
正常情况下,每两年需做一次眼部检查。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家族眼疾史的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睛。看医生前,先摘掉眼镜,让眼睛休息10至20分钟后,再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方法
平时要注意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十分重要,检查时一定要找眼科专家。眼科医生可以帮助你检查眼睛内部和周围的整体状况,确定你是否存在眼疾,到了何种程度,如何治疗,是否需要动手术等等。而验光师能检查你的视力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帮助你更好地保护视力和眼睛健康。
细节检查二:牙齿
一个人的牙齿最能体现他的健康状况,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卫生习惯。牙齿不仅仅涉及美观,同时也会影响发音、咀嚼以及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牙齿不健康可能引发全身感染,也会带来心肌炎、高血压、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每天刷牙和使用牙线并不能完全确保我们的牙齿健康,我们也需要定期检查和洗牙。
症状信号:
牙疼、牙齿松动、牙龈出血、咀嚼困难、口腔异味。
检查内容:
龋齿、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牙根。
检查时间:
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看牙医是噩梦般的经历,但你还是要至少半年做一次检查。
检查方法:
清洁牙齿,然后检查是否有牙结石、龋齿以及其他口腔疾病,并作相应的处理。另外,检查中还要通过拍摄X光来确定牙根的健康状况。
细节检查三:背部
背部不适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流行病,据调查,80%的成年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90%的背痛是因为肌肉或韧带受伤引起的。
这看上去似乎是忍耐一下就过去的事情,但难受起来却让人心乱如麻,坐立不安,甚至到了不能正常行动的地步,严重影响了你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常坐办公室的人最不能疏忽的就是背部,年龄越大,越要很好地照顾自己的背。即便你一直都没有遇到过背痛的情况,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也是避免背部问题的关键。
症状信号:
疼痛、有不适感。
检查内容:
背部是否存在骨折、椎骨脱臼、疝气、肌肉或是韧带受伤。必要时还需验血验尿,检查背部不适是否与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关。
检查时间:
背痛往往是一种提示,告诉你身体出了问题,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它,也不要自己判断背痛的原因。正确的方法是,一有症状出现,就要及时就医。
检查方法:
引起背痛的原因很多,所以在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切忌病急乱投医,或是以止痛为目的,而是要找出背痛真正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细节检查四:糖尿病
中国现在有3000万糖尿病患者,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专家提醒上班族年轻人更要注意检查自己的血糖状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免惹病上身。
症状信号:
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检查内容:
血糖水平、血压、家族病史、体重。
检查时间:
正常情况下,一年检查一次。身体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以及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家族糖尿病史的青年人群,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血糖水平。
细节检查五:胆固醇
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美国的研究人员早在三年前就提出,年轻时胆固醇高的人晚年更容易患心脏病。分析的结果显示,血清胆固醇读数高过240的人,比低于200的人患心脏病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3倍。
症状信号:
无明显症状。
检查时间:
建议一年做一次胆固醇检查。
检查方法:
医生会通过验血来确定你的胆固醇是否偏高。
细节检查六:高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通常,人们觉得老年人才会患高血压,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它也会出现在年轻人的身上。特别是那些有家族遗传病史,或是本身血压就高的人,定期检查血压非常必要。
症状信号:
常常感到头晕、恶心、早上起来头痛。
检查时间:
正常情况下,建议一年做一次血压测量。有家族病史,工作压力大,酗酒,抽烟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高血压病的检查,最好能自备血压测量仪器。
检查方法:
准备测量血压之前,请先排空膀胱,不要饮酒、喝咖啡,也不要抽烟,休息放松20~30分钟之后再进行测量。
长久生活在都市里,人们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和工作压力,而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胃病、肥胖、贫血、便秘、醇高、血压高等都被称为现代病。而在食欲不振、精神紧张、头痛、易感冒等症状后面,潜伏着的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所以,你想要获得健康甜美的幸福生活,就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疾病严重威胁个人健康乃至生命的时候,当疾病花费了我们的巨额积蓄的时候,当疾病改写我们的人生命运的时候,我们需要告诫自己:从现在开始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既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也是谱写幸福人生的关键。
一个行动可以形成一种习惯,一个习惯可以形成一种性格,而性格将最终形成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影响我们生命的前程。究竟什么是生活方式呢?
生活方式就是个人生活所采取的方式,包括习惯、价值观、友谊等等。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难能可贵的。众所周知,吸烟、酗酒、饮食不良和缺少体力活动,及孤独、压抑和敌对情绪,会导致和加重心脏病;而适当减肥,降低盐和酒精的摄入量、排除长期的精神压力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病发作的几率。健康靠的不是得病时求医问药,而取决于平时点点滴滴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最终决定你的生命质量。
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还可以在精神上获得巨大动力,帮助我们在学习、工作中更容易走向成功。在整个人生过程中,生活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追求,它既是健康的问题,也是个人生活品位的问题。清代作家李渔的《闲情偶记》、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都给我们展示了生活方式魅力的一面。
我们处在一个发达的工业文明社会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它的影子。在此,从健康的角度考虑,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打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避免光污染、电磁污染等。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但是潜在的危害不可小视。搬进新居,你要注意甲醛的污染;购买了电器,你要注意电磁危害。
2.在饮食、运动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锻造健康、强健的体魄。这是我们获得健康最重要的基础。
3.针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避免可能发生的危害行为。比如,上班族要避免长时间地坐着,因为这很容易诱发直肠疾病。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了健身运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现代文明社会注入了无数新鲜的血液。
■呵护一生健康的生活细节■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健康,更有助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因为习惯将伴随你一生,与你如影相随。所以,我们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顺应“自然”规律
“自然之道”就是顺应生物钟的养生之道,“自然之身”也指人体内生来就有生物钟这个“自然”规律。
生物钟养生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人们有规律地生活。生物钟学说已一再证明:有规律地生活,即持之以恒地顺应人体生物钟及大自然的韵律起居、饮食、劳动、学习者健康长寿、益智欢愉。这个问题我们的老祖宗早已认识,作为古训,在历代的典籍中都有告诫,典型的是一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即明确指出:“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青年知识分子,加班加点,奋战通宵,或披星戴月、闻鸡起舞者很多,他们用牺牲健康换来的成就,有的还未看到或享受到成果,便英年早逝,他们的发病率、死亡率比老年人还高。
记者是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职业:新闻工作者通常不列为危险职业,但却发现记者是死亡率最高的职业。联合国对150种职业进行了分析,记者工作负荷居第三位,可谓“笔杆子重矣”。他们整日生活在工作无定时、任务紧、快节奏和不规律的节奏之中。只要新闻事件发生,便需立即尽快赶到现场。接着是紧张的采访,并尽量经历事件的全过程。待事件结束,别人休息时,他们还不能休息,还要汇报撰稿、发文,拍出后,说不定第二个事件又来临了,那就必须连轴转。“无定时”给他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许多危险性因素,他们最常见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据统计,他们的平均寿命为57岁零7个月。
除记者外,还有许多类似记者工作的“记者型”职业,例如公安工作、交警、保安、国家安全保卫工作者等。
当今社会出现的一批新型夜生活者,他们“上夜班”,并不是为了工作需要,而是为了“享受夜生活”的乐趣,或美其名曰“现代文化”。这在当今青年中十分流行,被视为时髦。致使消费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文化娱乐消费比例明显上升。于是应时而生的,出现了一批夜晚娱乐服务业,包括出租车司机、餐饮娱乐等人员、各种“小姐”。这些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比普通夜班者有更多的压力和烦恼,他(她)们长期困倦、虚弱、易疲乏、易病(尤其易感冒、易患肝炎)、肾功能减退、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器质性病变加多、早衰、心情沮丧、厌世、睡眠质量差、多噩梦、早醒、醒后难入睡、失眠、年纪轻轻就腰酸背腿疼等。
为工作需要而上夜班者,基本上不是习惯问题,为享受夜生活者则是。值得注意的是,前者可能转化为后者,即为工作需要“上惯了夜班”,现在不需要上夜班了,仍是“夜不成寐”。为“享受”夜生活者起初也未意识到这是坏习惯,只是为了“玩”,在“夜玩”中养成了习惯。不论哪种原因,都希望“夜习”者改掉这种坏习惯。
生活不规律,当然不限于晚睡,但日常生活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总是一环扣一环的,牵一发可动全身。晚睡必然晚起,必然晚吃或不吃早饭,必然午餐提前或推迟,必然吃得过少或过多(视早餐情况而定),必然不睡午觉或午睡过长。总之陷入恶性循环,造成总体的生活不规律的坏习惯,适应后坏习惯得以巩固,从而影响后半生。
讲究个人卫生
事实上,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我们的清洁卫生有很大关系,包括腹泻、结膜炎、沙眼等在内的常见疾病都是由于不讲卫生引起的。许多人对2003年的SARS危机记忆犹新,当时对个人提出的防控要求就有一项:注意个人卫生。
在现代社会中,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习惯还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因为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也包含着我们对他人的尊重。一家制药企业的经理在带领客户参观车间时,忍不住吐了一口痰,结果对方火冒三丈:“这种不健康的行为简直是对企业的侮辱。”最后合作计划落空了。清洁卫生首先是个人的事情,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此外我们还要看到,一个不讲卫生的人简直就是一个野蛮人,没有人喜欢和一个邋遢的人交朋友。保持头发、身体清洁,我们还会拥有一份舒畅的好心情,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感激,何乐而不为呢?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逐步养成,只要我们具备这种意识,建立这种自信,就一定能够塑造一个清新的自我。
每天早上起床后刷牙洗脸。保持口腔卫生、清洗面部,可以使我们在一天开始的时候拥有难得的好心情。
注意经常洗手。饭前便后一定要坚持洗手,并且要用肥皂清洗,因为它的杀菌效果比单用水洗大7~8倍,能够有效祛除手上的细菌。
勤洗澡、洗头、修剪指甲。对全身进行一次彻底清洗,可以有效清除身体上或头发上的细菌和灰尘,阻止病菌的入侵,并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
经常换衣服和袜子,保持服装的整洁比穿名贵的衣服更重要,它不但使我们显得清洁,容易让人接近,更能带来自信。
注意饮食细节
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疾病的确与饮食有很大关系。饮食不但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和延续生命的手段,也是增强人体免疫力、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喷香的鸡鸭鱼肉、新鲜的蔬菜水果沙拉、甜美的奶油乳酪、诱人的葡萄酒……让人垂涎三尺。然而面对美味、丰盛的食物,我们不光要贪图享受,还要懂得它们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不合理的饮食导致“人体垃圾”,进而引发相关的疾病,这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尽享美食与健康,是每个人的梦想。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关键是主动学习,努力实践。客观地说,饮食的禁忌多如牛毛,为此我们要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选择,建议采取如下行动方案:
1.定时定量
定时定量的饮食有益生理节奏的调整,也便于压力的解除。
2.少食多餐
按过去20年的研究,这是发挥工作能力的上策。白天少食多餐(大约2小时吃一次)可提高代谢率,稳定情绪,保持能量充沛,也不会老想着食物。
3.早餐不可少
为了维持血糖平稳,早餐一定要吃。分量不必多,但营养要够。
4.不可吃得太饱
太饱一定会懒得动,工作效率必不佳。少食多餐可使胃缩小,从而不至于吃得太多。
5.不偏食
尽量各类食物都吃,长年累月都吃同样的东西极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6.不要节食
这种饮食方式是为达成某种目的而暂时行之,一旦转回平常的饮食,节食的效果往往又会消失,所以饮食习惯应当恒常。
7.减少脂肪摄取量
营养专家几乎一致认为,摄取太多油脂有害健康,也影响工作表现。每天摄取的总热量中,油脂应低于20%,一克油脂的热量,是一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两倍。调理好的食物往往看不出油脂的含量,所以,购买之前应细看说明。
8.养成淡食的习惯
“饮食宜清淡”是古训,自有《黄帝内经》以来,历代的养生家都强调“饮食宜清淡”,何谓“清淡”,起初只把它理解为“素”。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未免有失偏颇,现代的解释是,以素为主,但“清淡”并不排斥荤,而是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清淡”“油腻”相对应。
9.尽量选用未加工的食物
即使是添加营养素的强化食品,也不能取代加工造成的营养流失。诸如白面包和香肠都是加工食品。
10.多吃高纤食物
许多研究证实,高纤食物可有效降低直肠癌的患病率,对控制血糖也有利。像水果、糙米和全麦食物等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11.杂食颐天年
人的祖先是杂食的,时至今日,杂食不应仅是人类的本能行为,也应成为一种科学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人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是不够熟悉的,不可能对每种食物都进行分析、化验。也记不住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做到每天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吃多少蛋白质、脂肪,吃多少维生素和矿物质。
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就是吃得杂一些,什么都吃一点,五谷杂粮、鸡鸭肉鱼、水果蔬菜、葱姜大蒜无所不吃,不挑食,不偏食。在每天的饮食里,有主食,有副食,有荤菜,有素菜,粗细兼备,荤素搭配。只要吃得杂一点,一般不会发生营养缺乏。现代营养学家提出忠告:吃得杂一点,要养成习惯。一些西方国家倡导人们要每天吃30种食物。
12.美食慢用,营养均衡
人体内营养的均衡,就好比一架机器零件的齐备,零件“七零八落”肯定无法运转;而人体的营养全靠饮食摄取,饮食的单一必然导致营养不均,其结果是影响健康,不利长寿。所以,一些专家开始鼓励人们摒弃千篇一律的速食,回归丰富的传统美食习惯和美食文化。
良好的饮食习惯,于人体健康是一种无法替代的营养剂。所以,在生活中你一定要注重饮食细节,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适时补充水分
科学发展至今,人们在寻遍诸多抗衰防老的秘诀方法之后,惊奇地发现,水是人类健康的最佳朋友。
身体要靠水将食物转化为能量,还需要水将营养输送到全身,并保持体温正常。仅仅要维持正常的日常活动,一个肥胖的人在一天中也要消耗3升的水。而当你进行锻炼的时候,每小时要消耗l~2升的水。为了保持适当的水合作用,消耗掉的水分必须及时补充。
如果每天喝8杯水,并且锻炼的时候喝更多,你就可以保持适当的水合作用水平。每天多喝水对你的心脏也有好处。罗马琳达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至少喝1升水的男性相比每天只喝0.5升左右水的男性,患致命性心脏病的可能性降低54%。据研究者说,水可以稀释血液使其不致凝结。因此,一定要多喝水,每天至少5到8杯。
水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水占细胞重量的85%,是人体不可离开的“内环境”,只因为水得来容易,才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若水价昂贵,得之不易,则它会被认为比粮食肉菜更重要,更能体会出“水是生命之源”的含义了。人体内千万种生化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可以说,没有水便没有人体,没有生命。人若不吃饭只喝水,可存活70天,若不喝水则7天便死亡。可见水对生命的重要。可见喝水比吃饭更重要。水与人们最切身的利益都息息相关,水可活命,水可强体,水可治病,水可美容,水可增乐,水可益智,水又与长寿密切相关。
喝水的要求不是“口渴”提出的,而是人体内在的防失水机制提出的。感到口渴才喝水已经迟了,体内已失水多时了。人体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水,细胞失水2%就会影响其生理功能,但此时并不立即感到口渴,因为从细胞失水影响功能到有口渴感要有个过程,人体失水后先引起血液浓度变稠变浓,这是最初的“失水信号”,它经血液传到下丘脑,引起下丘脑的“喝水”中枢兴奋;再通过神经将失水信号传到口与咽部,此时才会感到口渴。这一系列的传递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待到有口渴感时,人体实际上已失水多时,而呈无感觉缺水状态了,即使一感到口渴就立即喝水也为时已晚,犹如田地已干旱多时,到了龟裂程度才去浇水那样,要知道,在此之前,细胞缺水而“翘首待水”已多时了。
失水。哪怕是失水2%,也会使体内千百种正常的生化过程受阻,从而使人体生理功能下降,顺序表现为易疲、虚弱、易病、疾病、早衰。人之所以不能“尽终天年”与此有关,所以应在未感到口渴时就主动喝水。人体的各种感觉有很大的适应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感到口渴了不及时地去喝水,过一会“喝过了头”,口渴之感便过去了,反不觉得“渴”了。其实此时身体更大受其亏,处于严重失水状态了。
另外,人的各种感觉随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趋于迟钝,老年人对体内的失水感觉已很不灵敏,口渴的感觉很微弱,或“一现而过”,老年人常说他不感到口渴而很少喝水,实际上体内已很缺水而不自知。老年人常有头晕、头昏、糊涂、健忘、大脑血流不畅、循环障碍、消化不良以及便秘、痔疮、皮肤干燥等症状,屡屡求医无效,甚至自费买昂贵的保健品仍不能解决问题,殊不知这都可能是体内长期缺水所带来的后果,所以不等到口渴就主动喝水,对老年人尤其重要。
缺水会影响所有器官的功能,造成各种器官的早老、退化,可见,主动喝水对全身多么重要。
然而水是一把“双刃剑”,并不是多多益善。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人们普遍饮水不足,喝水不足的短期效应是“渴得难受”,更重要的则是其长期效应——引起易病、易疲和早衰。当前科学家关注的是人的饮水量,并提出饮水量标准;即每天8~10杯,以每杯容量约200毫升计,每人每天要喝1600~2000毫升的水。但要因人、因时而异。天气炎热、运动量大、出汗多、久处空调房间则要多喝,例如运动员每天要喝13~14杯(2600~2800毫升)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也是创佳绩的物质基础。
水要饮足喝够,但不能“一次完成”,一次大量喝水反会引起水中毒。科学的喝法应要“少喝多饮”,即每次少喝一点,多喝几次。每天应喝水的总量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似的一二次快速喝光,而要分散在整个白天和夜晚。在日本,血粘度高的人及老人夜间也起来喝水l~2次,每次喝水也要像吃饭那样“细嚼慢咽”,即小口小口地慢慢地喝,这也要养成习惯,慢喝和快喝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平时说暴饮暴食不利健康,还把“暴饮”之害列于首位呢,可惜许多人对快喝之害并不重视。
怎样实现主动喝水呢?口不渴怎么知道要喝水呢?主动喝水最好的方法是定时定量地喝。据生物钟学说研究,一天中最佳喝水时间有四个:
早晨起床后。经过一夜的长睡,滴水未进,显性及不显性出汗,加上尿液不断的生成等生理性失水,使人体处于缺水状态,从而导致血液变浓,粘度增大,血流缓慢,排污排毒能力减弱,造成体内代谢废物堆积,故起床后要及时喝水,以尽早补充夜间失去的水分,稀释血液。水可以带走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内洗涤”的作用。而定时喝水可使这种“内洗涤”作用充分发挥,这对防止血管硬化、血栓形成都有利,尤其利于预防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等。
上午10时左右。起床后,活动加剧,耗水量增加,此时血液再度变浓,此时适时进水,可补充出汗及经尿排出的水分,维持体内水的正常含量。
下午3~4时左右。此时适时进水,除起到补水作用外,还可使体内积累的废物及时排出。
就寝前1小时左右。晨起及睡前喝水是一天中喝水最关键的时刻。睡前喝水可保持夜间体内水分的充足,对防止血液因夜间长时间未补水而浓缩,加速血液循环通畅举足轻重,也可有效地促进消化与睡眠,保证消化液生成所需要的水分,还可作为夜间水分丢失的储备。
以上所说的“水”,都是指白开水,日、美等国家对白开水愈来愈重视,称白开水为“活性水”或“复活圣水”。这种水很容易制造,将开水倒入杯内,加上盖子让其自然冷却即可。自然冷却的开水含氧气量可减少l/2,水的表面张力、密度、导电率等理化性能与细胞内的内含水的性质相近,最易渗透细胞膜而被细胞吸收利用,这是任何饮料所不及的。白开水还有药用价值,可用来治病,感冒、头痛、发热、嗓子痛、腹痛、腹泻、哮喘等疾病,“多喝白开水”是一个有效措施。善于使用白开水治病的大夫称为“白开水大夫”,颇引以为荣。夜间喝水还可有效地防止脑血栓形成和降低夜间血压的反常升高。尿路的“保健药”也首推白开水。
补水比吃补药更重要!人们在代谢过程中,除大便含毒外,体内还在其他系统内生成毒素,需通过肝脏、肾脏、肺及汗液等排除,而这些排毒机制都需要水,主动喝水可及时排毒,已成为共识。现在环境污染愈来愈重,污染物种类也愈来愈多,人体除“内生毒”以外,又遇上了“外来毒”,因此主动喝水排毒就显得更重要,甚至成了养生的核心问题。
重视合理睡眠
睡眠是消除白天活动所致疲劳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休息方式。睡眠可使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使受损的肌肉、器官、神经细胞得以修复,使身体各种组织和细胞得以更新和生长。
睡眠还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在熟睡的阶段,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白天无法消灭的病菌、病毒、毒物在夜间都可得到有效的清除。
大脑在睡眠阶段做着整理、编码和储存白天所摄入信息的工作,以便于记忆和提取。没有这一工作,白天摄入再多再有用的信息,也会忘光。
据生物钟学说研究,一天之中皮肤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8~10点钟,新生的细胞娇嫩,需精心呵护,最好的呵护方法便是睡觉。睡觉之前要清洁皮肤,用一些保水性能强的面霜(颈部也需用,因为颈部皮肤最易透露年龄的秘密)。许多演员“永葆青春”的秘诀也是尽量争取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使人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全身充满着活力,情绪良好,脑体均受其益,是最好的美容剂。充足的睡眠还使心情愉悦,有助于心理健康。
邱吉尔被视为重视午睡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指挥若定,可谓日理万机,每天均挑灯夜战。深夜甚至黎明方睡,上午起得迟些,但由于任务在身,不能有充足睡眠,只有靠午睡补充,并养成了午睡的习惯。他从中获益不浅,保证了他的精力充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他十分重视午睡,并说:“午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非常了不起的盟友”,“午睡使我能把一天半的工作压缩在一天里完成”。
午睡对身体的裨益远远超过了其占用的时间所带来的损失。
很多时候,你本来并无睡意,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结果只能是久久无法入睡却无能为力。取而代之的是,如果20分钟过去了你仍然无法入睡,那么就请离开卧室到另一个房间去,看看书报或看看电视,直到感觉疲惫再回到卧室。
以放松身心安然入睡为目的的活动有很多种,你可以读读书或听听轻音乐。许多专家的建议是,因为散步是一种安静的运动,有助于身体进入睡眠状态,因此在睡前进行2至3个小时的散步是效果最佳的睡前活动。
按上面说的去做,每当感到疲惫时,你的意识中就会呈现出睡床,久而久之你就能够规律地睡眠了,而你的床也慢慢对你产生了入睡的强烈暗示。
失眠是很令人头痛的一件事,明明身体感到很疲倦,但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常常是整夜整夜捱到天明。精神医学家认为,人的睡眠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就像吃饭一样,饿了你就会想吃东西,想忍都忍不住。可是,如今有的人对睡眠却过于强调,比如每天一定要睡够几个小时,宣传多种改善失眠的方法等等。尽管这一切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让人们对睡眠过度关注了。其结果是加重了紧张的情绪,自然不利于睡眠。
失眠时,人在床上躺着不动,可脑子中却有万千思绪,各种各样平时想过的、没有想过的事情都会在此时一起涌上来,甚至有点汹涌澎湃的味道。这时候,睡过之后竟比不睡觉还要累。可是,你越是告诉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就越不由自主;越是辗转反侧、焦虑不安,就越不能入睡。只有放松情绪,才可以改善睡眠。规律的生活无论何时都是重要的,但万一遇到特殊情况,也不必紧张。
对睡眠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要求睡眠时间长,有的人就要求的短。所以,大可不必拿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明明不困也强迫自己睡觉难免要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