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回忆
659400000023

第23章 附录四 《武昌首义总指挥吴兆麟上将纪念集》序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贡献之大,史有公论。而起义在武昌首先取得胜利,固由于武汉地据形胜,控制华中,故义旗一举而全国响应;亦由于发生仓促,众推吴兆麟为总指挥,他率军奋战,运筹帷幄,所至有功,从而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吴兆麟在首义中得到群众拥戴,并不是偶然的。他当年发起了革命组织日知会,且为日知会领导人之一。当时日知会与文学社、共进会等都派人到新军中去发展组织,吴亦参与其事。后吴入参谋大学深造,使他在新军中有较好的军事学识,这些就是他在起义中被推为指挥官的基本条件。

当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起义首先在吴兆麟供职的工程八营爆发,随而各标、营、测量学堂等革命党人奋起响应,一起到军械总库楚望台,人数不满三百。当时众议推吴兆麟为总指挥,吴亢声问道:“你们是否绝对服从我的命令?”结果他得到的是满意的答复,于是吴始毅然就职。

当晚吴兆麟率军攻占凤凰山、蛇山各战略要点,而后集中全力去进攻湖广总督衙门。经过一夜的激战,革命党人攻下总督署,瑞澂一伙清廷官吏打穿督署后墙溜掉了。次日攻下汉阳,十月十二日占领汉口,于是武汉底定,起义初战胜利了。

起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革命党人于十月十一日上午在武昌咨议局开会商讨成立革命政府问题。会上立宪派头面人物汤化龙主张用黎元洪的名义通电全国,以求取得各省的响应,当时黎是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协统,曾经杀过革命党人,因此这一建议受到革命党人李翊东、张振武的激烈反对。

在双方各持己见的情况下,吴兆麟从顾全大局巩固胜利观点出发,主张对黎元洪应不咎既往,争取他到革命阵营来。由于他是总指挥,所以他的意见博得了一些人的赞赏。立宪派也随声附和,于是大家决定由吴兆麟去请黎元洪来参加会议。

不久,吴兆麟派去的人从黄土坡一家床底下把黎元洪拉出来了。会上有人提出要黎元洪担任都督,黎对革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坚辞不就。张振武说:“他既坚决不就,不如把他杀掉,以振军威。”吴兆麟反对张的主张,最后会议取得一项妥协办法:把黎元洪软禁起来,仍用黎都督的名义通电全国,要求各省响应。十月十一日晚上,由吴兆麟掌握的军政府参谋部开始办公,处理有关军事等方面重要问题。武昌呈现出一片热气腾腾的革命景象。

正当吴兆麟指挥的革命军在刘家庙一带的时候,黄兴等革命党人于十月二十八日来到了武汉,许多革命党人要推黄兴为两湖大都督。那时黎元洪已正式视事了。吴兆麟说:如果黄兴的地位在黎之上,黎元洪就会辞职。黄兴也认为应当“团结对敌”,不能自毁长城。于是,十一月三日黎元洪任命黄兴为“武汉战守总司令”,及黄离鄂,由吴兆麟出任民军总司令。一直到南北议和,吴始终恪尽厥职,对保卫武汉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兆麟的伟大功绩,在于夺取武昌首义的伟大胜利,及南北议和后,他就不起什么作用了。袁世凯攫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把武昌首义的高级军官调到北京去,投闲置散,不久又强迫他们退役。及吴逝世,国民政府曾于一九四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发布明令褒扬。文中对其一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明确指出:“吴兆麟早岁参加革命,卓著辛勤,辛亥武昌首义,率军奋战,指挥前敌,克奏肤功。民国成立,续领师干,旋因裁兵解职归隐。嗣后致力社会福利事业,尤具热诚。兹闻溘逝,良堪轸悼,应予明令褒扬,以彰往绩。”

本编内容,有吴老本人的自述,也有其家属的追忆,虽一鳞半爪,而突出重点,即吴老一生事业,以武昌首义一段最为精彩,亦介绍得最为详尽。当笔者感到不足之处,又旁征博引,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显示当年历史的真面目。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