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定的刺杀
她是印度独立后首位执掌政坛的女性总理,也是印度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的女性总理。印度人民将她称作“印度国母”,而所有接触过她的别国领导人,则称呼她为“印度的铁娘子”。
她,就是尼赫鲁家族出身的英迪拉·甘地,也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是印度近代最为著名也是最存有争论的政治人物之一,分别担任了两届印度的总理。
著名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曾经在见过英迪拉·甘地后,在自己的笔记中记录下了他对这位传奇女性的印象:“她的相貌很动人,她有一对淡咖啡色而又略带哀伤的美丽眼睛,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奇妙、高深莫测却又能引起人们好奇的微笑。”这短短的几句话,却将英迪拉·甘地内心表现出来的性格描写得丝丝入扣。
英迪拉·甘地在印度人民心目中,一直是以一种铁腕英雄的形象存在着,然而就是因为她对于锡克教极端分子的铁腕手段,注定了她将会成为这群狂热宗教徒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1984年10月31日,上午9点刚过,英迪拉·甘地同往常一样离开她在新德里的寓所,步行前往政府大厦南区的总理办公室,然而,就在进入拱门的一刹那,却被她的两个锡克教警卫开枪刺杀。同日下午1点20分,在经过了全力抢救无效后,这位继承了父亲尼赫鲁的事业,为印度的独立和繁荣奋斗了一生的政治家、不结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世界。
印度,是一个六大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度,在这个国家内,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和耆那教都拥有着广泛的信徒。在印度,一个人如果没有宗教信仰,是一件非常令人值得吃惊的事情。可以说,印度人民从一出生开始,直至死亡,这一生之中,必定会信仰这六大教派其中之一所创造出来的宗义。
想要治理好印度这个国家,就必须要处理好六大教派信仰之间的矛盾、上千种语言之间的融合以及种族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剧烈冲突。显然,这是一件非常的困难的事情。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曾经对印度的国情发表过一番感慨,他说,想要给印度塑造一个稳定发展的格局,唯有“政治天才”才能做到。毫无疑问,印度独立后的首位总理,英迪拉·甘地的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做到了。他不仅用自己在政治上的天赋,为印度独立、发展和富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还以其独立复杂的思想体系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但尽管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已经为印度的独立和发展创造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然而英迪拉·甘地在就任印度总理时,印度的国情仍是不容乐观——
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落后的教育环境,导致印度的文盲基数在不断增加,而且还是以一种非常恐怖的速度在高速增长;独立后那些英国殖民时期所遗留下来的社会等级制度依旧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矛盾日益突出;官僚主义横行,政府的债务堆积如山,可谓是负债累累;国内的宗教和种族矛盾也日渐突出,最为棘手的,还是尼赫鲁过世后,给英迪拉·甘地留下了一个派系林立、各自为政、内讧四起的国大党。
国大党,全称印度国民大会党,是英国籍印度退休文官休谟创立的一个印度政党,主张实行代议制,经过多次的分裂和合并。其立党的目标是:以和平手段建立一个以议会民主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实现机会均等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的平等;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并谋求世界和平与友谊。
1906年国大党年会通过了以提拉克为首的极端派提出的四点纲领:自治、提倡国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1907年国大党发生分裂,温和派与英国当局妥协,将极端派排挤出党。1916年两派重新联合。1918年又发生分裂,温和派脱离该党,建立印度全国自由联盟。1920年国大党的特别会议通过了圣雄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议案,确立了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就成为国大党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指导思想。1927年12月 ,国大党通过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提出的要求英国给印度“完全的民族独立”的决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大党反对英国宣布印度参战。1942年8月,国大党发起群众性非暴力运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被英当局宣布为非法,全部领导人被捕(1945年6月获释)。
1945年底~1946年初,国大党在中央立法议会选举中,获得37席中的10席,参加了英国统治下的临时政府,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出任副总理。1947年8月印度独立,国大党成为执政党,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出任政府总理。此后,国大党除在1977年第六次大选和1989年第九次大选中未获多数席位而成为反对党外,一直是印度的执政党。
在1969年到1979年的十年时间里,国大党发生过多次大的分裂,先后出现过以尼贾林加帕为首的国大党(组织派),以英迪拉·甘地为首的国大党(甘地派,又译国大党英迪拉派),以雷迪为首的国大党(正统派,后改称为社会主义派)。
面对国内日益棘手的几大问题和国大党内部的纷争,英迪拉·甘地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不得不放弃了之前要对印度政治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想法。破而后立,虽然能够给印度的未来创造出一个良好发展的环境,但在如此敏感的时期,这种做法一旦执行,所会产生的各种效应却是无法估量的。一个不好,就会让印度的政坛乃至整个国家都陷入分崩离析的危险局面。
所以,英迪拉·甘地决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稳定国大党内部,继而借助全党之力稳定政坛,再通过一系列的法令措施,逐步解决印度民众之间日益增加的矛盾,为发展经历铺平道路。
在她的努力下,除了因为卢比贬值在国内引起了小幅度风波外,国内的局势渐渐稳定了下来。这也让国大党在1967年的大选中顺利胜出,继续成为印度的执政党。
在顺利通过1967年的印度大选后,英迪拉·甘地宣布继续执行其父尼赫鲁的路线,即对于印度国内,大力发展以国营企业为主的国营经济,不依靠外国援助,自力更生,以工业发展作为首要,农业发展作为其次,大力发展经历,将印度变成一个工业大国;对外,继续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改善与邻国之间的外交。这一系列的措施举措,令印度的经济发展开始蒸蒸日上,国际地位、地区地位也开始日益提高。
但国大党内部的反对势力却一直针锋相对,从未改变过立场。就在1967年国大党顺利通过印度大选的时候,以德赛为首的辛迪加派在国大党主席卡玛拉吉的支持下,已经开始了针对英迪拉·甘地的反对活动,这直接导致1969年国大党分裂成了组织派和执政派两大派系。
虽然英迪拉·甘地在反对派的一系列反对活动下,依然顺利地通过了1971年的印度大选,但随之而来的种种重大考验,却开始令她感到了一丝焦头烂额。
国内日益严重官僚主义和贪污等问题,已经逐渐使得国家的经济和管理都开始出现危机。虽然绿色革命令印度低下层人士的生活获得一点改善,但改善的速度和幅度并不足以应付巨大的失业率。另外,政府又与山齐·甘地的马鲁迪公司签订合约,授权他们去生产首批本地生产的车辆,但这家公司却是一辆车也没能生产出来。而山齐·甘地,正是英迪拉·甘地的小儿子。
而英迪拉·甘地本人亦被指为独裁统治,因为她曾运用其在国会的多数席位去修改宪法以及削减各邦在联邦系统下所被赋予的能力。议会曾多次指责敌对党系所管理的邦份为“无法治及混乱”,并强制执行“总统规条”,以夺回这些邦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某些官员又对英迪拉·甘地过度扶持山齐·甘地而表示不满。不少过去的著名自由运动人士如贾耶·拿兰恩等都站出来发表言论对抗英迪拉政府。
另外,英迪拉的政敌亦宣称英迪拉在1971年的大选中舞弊。在1975年6月,阿拉哈巴德的印度最高法院发现她在大选期间派一个公务员在自己的竞选阵营里服务。从技术角度来讲,该次选举应该作废。所以法院裁定她要退位并在未来六年中禁止参加选举。
虽然当时的议会早已经被认为是于黑幕之下运作,但这次却是首次有法院对贪污下达了裁判。英迪拉·甘地固然提出上诉,但她的政敌却咄咄逼人要求她辞职。他们在全国发起示威,示威后期演变成骚乱。人民党则劝喻警方如果被要求开枪镇压时不要执行。公众的不满、艰难的经济环境以及反应迟钝的政府令印度的时局愈演愈烈。其后,一场巨大的集会包围了议会和英迪拉·甘地的居所,要求她下台。
英迪拉·甘地随即要求总统艾哈迈德颁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艾哈迈德是一位属于保守派的政治人物,亦是英迪拉·甘地的忠诚伙伴,他曾经在边境邦份担任地方政府首席官员,并协助推行将数以百万计的孟加拉人迁徙到印度的政策。由于印度政治体制上总统处事须听从获选总理的劝告和提议,所以国家从而进入了紧急状态。某些爱国人士都认为这对政治伙伴是政治上的魔鬼。在确保了国家紧急状态的实行后,英迪拉下令警察和军队镇压示威和骚乱,并下令逮捕敌对政权的领导层,而这些被逮捕的人士当中,有很多都是在独立前曾反抗英国而下狱的斗士。在所有印刷媒体在被资讯广播大臣所控制的情况下,警察从而亦获得了无限的权力和拨款。大选则被无限期延后,所有非执政党控制下的地方政府都被解散。
作为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在未经过国会的详细讨论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的增加赋税和政制修改的政策。她曾经尝试去动议修改国家法律,务求在国家紧急状态被解除后,她能免于被政治起诉。其后,她又要求总统颁布“特别法”,让她能不经国会去执行法令。资讯广播大臣古积拉尔因不满在政务上受到英迪拉和山齐的过分掣肘而辞职(古积拉尔其后在1997年亦成了印度总理)。除这些极少数例子外,几乎所有人都默默遵从著英迪拉·甘地和山齐·甘地的管治方式。
英迪拉政府的紧急状态政策维持了19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在经济上有了显著的进展。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暴乱都得到平息,政府的效率也提高了。纵然贪污腐败的情况依然存在,但一些热心的政府官员则协助减免了一些税项。在英迪拉·甘地的20点计划中,农业和工业的生产量得到了提升,令印度的财政状况可以立足于国际社会上。但另一方面,不少政治人士被逮捕下狱。期间,山齐·甘地强制清除在德里的贫民窟,令数十万计的人民流离失所,数千人被杀。
1977年,英迪拉·甘地倡议印度再举行大选,由于她的受欢迎程度比先前预估的为低,结果遭受惨败,人民党获得大胜,而英迪拉·甘地的长期政敌德赛则成功登上总理宝座。国大党也因此而分裂,英迪拉派在国会的影响力被降低。人民党的元老查兰·辛格则下令逮捕英迪拉·甘地和山齐·甘地。
这一次的失利,令英迪拉·甘地真正意识到了群众力量的强大。她开始重整国大党,将原本的国大党执政派精简为以她为首的国大党英迪拉派,重新制定了竞选纲领。
英迪拉·甘地下台后,由于国内的大众依然面对着艰难的生活,所以渐渐地开始对执政的人民党产生了不满。而英迪拉·甘地则同时发表公开讲话,为国家在紧急状态时所犯下的错误道歉,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形象。1979年6月,因未能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德赛宣布辞职并由查兰·辛格接上总理之位。
查兰·辛格上台后,尝试组织一个由人民党主导的政府,但并得不到很大的支持。所以,查兰·辛格提出与英迪拉派的国大党合作,但却引起了党内某些人士的不满。不久之后,当时的总统雷迪下令解散国会重选,而英迪拉·甘地则在当时撤回她对查兰·辛格的协助。
1979年的大选开始后,英迪拉·甘地开始深入群众四处奔波,每周会见选民近百万人。鉴于1977年国大党在大选中失利,代表锡克人的阿卡利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所以,英迪拉·甘地决定想在锡克人中寻找盟友,牵制住阿卡利党。在经过一番筛选后,她最终选中了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
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是印度锡克教组织中激进派的领袖,领导并影响着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教徒,而且,也是以保守派为主的阿卡利党的劲敌。他原先只是一个普通的锡克教传教士,因为严格按照锡克教的教规过着传统的苦行生活而受到一些老教徒的尊敬,加上他的传教演讲充满激情,极富吸引力,很受年轻人的崇拜。在旁遮普邦的各个农村,他的讲话甚至被奉为“圣谕”。他招募那些信仰锡克教的年轻人,试图建立一个“卡利斯坦独立国运动组织”,而他理想中的卡里斯坦国是由锡克教人统治的。
当英迪拉·甘地找到他的时候,这个充满了梦想的宗教狂热分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结盟的要求。因为他知道,想要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完全由锡克教人统治的国度,必须依靠印度政府的力量,才能伺机扩大自己的宗教力量。
锡克教是1469年“上师”那诺上师创立的一个宗教组织,是一种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融为一体的新宗教。从第六代上师开始到第十代上师,锡克教为了对抗莫卧尔王朝的压迫,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组织。此后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锡克教徒就占军队人数的四分之一。在印度国内的锡克人约计1630万(1991年),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旁遮普邦,其余散居在德里地区、哈里亚纳邦和孟买等地。居住在旁遮普的锡克人,虽人数不多,仅占全国人口的2%,但全国二分之一强的粮食由他们提供,故而该地有着“印度粮仓”之称。
二战结束之后,随着世界各地独立运动的兴起,锡克教徒中也出现了诸如建立“锡克人自己统治的卡里斯坦国”的声音。尤其是在1947年《蒙巴顿方案》通过后,穆斯林国家获得独立,锡克人就希望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度。但是,根据印度宪法的规定,锡克教隶属于印度教,根据法律的条约,它根本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宗教,所以锡克教徒们希望独立的要求并没能实现。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位期间,锡克人曾经提出要将旁遮普邦一分为二的要求,即其中一边由锡克教统领,另一边由印度教统领,但这个要求遭到了尼赫鲁政府的拒绝。
英迪拉·甘地上台后,锡克教阿卡利党的首领再次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即要将旁遮普邦一分为二。并且,公开宣布说如果政府不答应这个要求,那么他将效仿圣雄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行动,绝食而死。迫于当时国内形势的压力,英迪拉·甘地不得不妥协,但也只同意以语言为基础,将旁遮普邦一分为二。
英迪拉·甘地的这一做法激起了当时居住在旁遮普邦的印度教极端分子的怒火,他们甚至放火活活烧死了三名支持英迪拉·甘地的国大党党员。此举立刻激怒了铁腕作风的英迪拉·甘地,在全国多数人的支持下,英迪拉·甘地下令出动军队,逮捕印度教狂热分子和极端分子,使得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之间的矛盾稍稍得到了缓和,同时也为她自己赢得了锡克教徒的支持。
1980年,英迪拉·甘地在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的支持下,成功得到了旁遮普邦竞选的胜利,为自己的当选赢得了非常重要的一票。同时,宾德兰瓦勒借助英迪拉·甘地的扶持,势力也日渐发展壮大,甚至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属于自己的军队,最后更是在锡克教青年人中招募失业者和对政府不满者组成了一支反政府武装,并将这支武装的总指挥部,定在了锡克教的神庙——阿姆利则金庙。
面对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这种越来越明显的分离主义做法,英迪拉·甘地采取了从分化、瓦解、谈判到最终武力镇压的种种举措,但成效甚微,只能改变策略,加为安抚。但是她的让步和安抚的举动,并没有使得局面好转,反而加剧了宾德兰瓦勒的嚣张气焰。
1983年4月4日,以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为首的锡克教反政府武装在阿姆利泽附近和警察发生激烈冲突,双方从言语对抗到开火,期间不过短短几分钟而已。在这一次的交火中,一共有21人丧命,受伤者超过200人。
4月25日,一名高级督察在阿姆利则金庙附近执行任务途中,被庙中的锡克教徒开枪击杀。
10月6日,6名印度教徒在乘坐公共汽车时,被一群锡克教极端分子殴打致死,公共汽车也在事后被这群人放火焚毁。
随着锡克教狂热分子和极端分子的屡屡出手,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终于,在1984年初,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发生了大规模冲突,在这一次冲突中,双方一共有294人因此丧生。
同年5月,两名印度教政治家在接受一名印度教记者的采访时,被一群突然出现的锡克教徒打死,凶手其后躲入阿姆利则金庙中。
6月1日,一群手持枪支的锡克教徒突然冲出阿姆利则金庙,向正在附近巡查的一队警察开火,导致11名警察当场中弹身亡。行凶者在看到大量警察靠近时,再一次躲入阿姆利则金庙中。英迪拉·甘地当初求警察和军队恪守尼赫鲁训令,不得进入阿姆利则金庙的命令,此时俨然已经成了凶手的庇护所。
印度八大党派由此开始向英迪拉政府施加压力,称如果政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遏止旁遮普邦锡克教极端分子和宗教狂热分子的暴力行为,八大党派将联合向印度民众公开发表宣言,要求英迪拉·甘地辞去总理一职。此时,英迪拉·甘地本人终于遭遇到了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
为了挫败锡克教徒一而再、再而三的分裂恐怖行为,忍无可忍的英迪拉·甘地终于下定决心,铲除这股造成印度不稳定局面的毒瘤。她秘密召见当时出任西部军区总司令一职的拉吉尼·辛格·达亚乐,在经过一番秘密讨论后,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名为“蓝星”的军事行动计划。
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彻底拔出躲藏在阿姆利则金庙中的锡克教极端分子和狂热分子。
在拉吉尼·辛格·达亚乐的秘密调动下,五月底,7万印度军方士兵将阿姆利则金庙围个水泄不通。这一次,印度军方不但出动了坦克、大炮,更是派出了武装直升机,占领制空权,试图逼迫阿姆利则金庙中的锡克教极端分子不战而降,避免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但是,面对7万杀气腾腾的印度军人,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却没有丝毫要投降或是服软的意思。面对英迪拉政府的谈判,他依然给出了“除非印度政府承认锡克教的独立,并且支持锡克人成立卡里斯坦国,否则决不屈服,血战到底”的回答。
宾德兰瓦勒认为,这7万政府军虽然看起来杀气腾腾,坦克、大炮甚至是武装直升机都一并登场,对阿姆利则金庙虎视眈眈,看似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攻击,血洗金庙,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敢真的发动攻击。他认为,英迪拉·甘地不会也不敢忤逆其父尼赫鲁留下来的遗训,让军队进入阿姆利则金庙。
事实上,早在1981年,宾德兰瓦勒就曾经被逮捕过。罪名是嫌参与刺杀Hind Samachar Group领导人Jagat Narain而被捕,后由于证据不足出狱。其后,他又因为开枪射杀一名外国记者而再次锒铛入狱,不过因为狂热的锡克教极端分子劫持了一架波音客机,迫使英迪拉政府将其施放。
面对拒不投降的宾德兰瓦勒和躲在阿姆利则金庙中的锡克教极端分子,英迪拉·甘地终于在6月2日下达了最后通牒。但是宾德兰瓦勒面对这最后通牒依旧无动于衷,并且声称,除非英迪拉政府同意锡克教建立独立的卡里斯坦国,否则他就会命人烧掉旁遮普邦多余的粮食,并且禁制一切粮食运出旁遮普邦,毁掉“印度的粮仓”。而且,他的锡克教狂热分子,将会以一天一名的速度,暗杀政府官员和当地的名人,直到政府妥协。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涉和谈判无果后,在6月6日凌晨,英迪拉·甘地终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一时间,机枪和火箭炮,坦克和大炮,纷纷发出了震天彻底的怒吼,无数的子弹射入阿姆利则金庙。直到这一刻,宾德兰瓦勒还在组织锡克教徒进行顽强抵抗。这场战斗,一直整整持续了一天,傍晚时分,当政府军的坦克冲破金庙大院围墙的时候,里面早已经是血流成河。这一战,一共有576人丧生,348人受伤,1474人被捕。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本人在之前的激烈交火中死于弹雨之下,身中72枪。
政府军攻打阿姆利则金庙,领袖人物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身亡的消息传出后,一群激进的锡克教极端分子顿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6月16日,就在宾德兰瓦勒死后的第十天,旁遮普邦朗达尔区的国大党主席那尔·辛格在一家商店购物时,被三名锡克教徒殴打致死。
6月29日,所谓的锡克教“流亡政府”主席贾格吉特·辛格·乔汉在英国伦敦的一家电台中公开发表申明,要求锡克人消灭英迪拉·甘地极其所有家人,为宾德兰瓦勒报仇雪恨。
此后,印度军方的一些锡克人开始发生兵变,他们闯入军事禁区,杀死负责看守的士兵和军事主管,抢夺大量的弹药和军械,然后进入阿姆利泽地区。一些锡克族人甚至携带枪支秘密潜入了首都,企图进行暗杀和恐怖活动。
1984年10月31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早晨,阳光明媚,空气爽朗,一切看上去都和平常没有区别。上午9点刚过,英迪拉·甘地同往常一样离开她在新德里的寓所,步行前往政府大厦南区的总理办公室。在她的日程表上,今天早上10点整,英国著名导演彼得·乌斯季诺夫会对她进行采访。
由于此前发生的兵变和锡克教极端分子的恐怖威胁,总理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戒严的状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总理府门前的这条街道,两段分别设置了路障了警卫,街道一侧的林荫处也有便衣值守,制高点更是有狙击手待命。
总理府内的警卫,此前一直是以锡克教徒为主。但自从6月6日英迪拉·甘地下令军队攻进锡克教至高神庙阿姆利则金庙,击毙了锡克教领袖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之后,负责保卫总理安全的保卫队长便撤换掉了警卫队中的大部分锡克教徒,只留下为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
当天,负责贴身守卫英迪拉·甘地前往总理办公室的其中两名警卫,一个叫本特·辛格,一个叫萨特万特·辛格。这两人都是锡克教徒,也是没有被撤换掉的为数几人之一,深受指挥官的信任。其中,本特·辛格当英迪拉·甘地的警卫已经超过8年,深受英迪拉·甘地本人的信任。
可是,当天,当这两名警卫护送英迪拉·甘地走向办公室,在经过拱门的时候,萨特万特·辛格根据规定,举枪向总理行礼。英迪拉·甘地面带微笑,点头向他问好。但就在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本特·辛格却突然冲到了她的面前,并从头顶的头巾中取出一把左轮手枪,对准她就扣下了击发的扳机。6颗子弹射进了她的腹部和胸部。与此同时,萨特万特·辛格也用手中的冲锋枪向她和她身后的保镖们开了火。
枪声惊动了总理府的其他警卫,当他们从四面八方包围而上的时候,英迪拉·甘地已经倒在了血泊中。与此同时,在总理办公室等候英迪拉·甘地到来的彼得·乌斯季诺夫也和英迪拉·甘地的助手库马尔·达瓦、索尼娅·甘地(英迪拉长子拉吉夫的妻子)也冲了出来。
库马尔和索尼娅立刻指挥警卫对英迪拉·甘地采取抢救措施,同时将她送往全印医学研究员。在防弹车上,索尼娅拼命呼唤婆婆的名字,但英迪拉·甘地此时已经没有一点反应。
下午1点20分,虽然有12位医术高超的医生所组成医疗小组的全力抢救,但身中16枪的英迪拉·甘地,还是永远离开了人间。
也许,在当初下达以武力攻进阿姆利则金庙命令的那一个瞬间,英迪拉·甘地就已经预感到死神已经来到了自己的身边。所以,她早已经留下了一份遗书。她在遗书中写道:“正如有人所担心的,一小撮人在策划令我意外的死去。如果那样,那我将坦然而去,而那些谋害我的人就会因此备受煎熬。”
英迪拉·甘地不幸身亡后的十几分钟内,全印度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中断了所有节目,播音员用一个无比沉痛的声音向印度人民宣布:印度的国母,英迪拉·甘地总理,于今天不幸遇刺身亡。
二、铁娘子的一生
1917年11月19日,英迪拉·甘地出生在印度北方邦安拉哈巴德市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庭——尼赫鲁家族。
尼赫鲁家族的祖先是来自查谟-克什米尔邦和德里的婆罗门家族。英迪拉·甘地的祖父摩迪拉·尼赫鲁是北方邦安拉阿巴德的一名讼务律师,也是印度国民大会党在前甘地时期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经担任主席一职,同时也是著名的《尼赫鲁报告》的作者。该报告规划了有关印度未来的政府体制,以对抗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英迪拉·甘地就降生在她祖父用打赢一场官司所得的收入建造的阿南德宫中,这座建筑,又被称作欢喜宫。
英迪拉·甘地的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同时也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其中一名领导。英迪拉·甘地是他与妻子卡玛拉所生的。在英迪拉出生的那段时期,尼赫鲁开始与圣雄甘地联手推动印度独立运动。
英迪拉·甘地和她的母亲一直都疏远尼赫鲁家族,所以她从小就只能从多病的母亲身上获得关爱,而她祖父和父亲的政治身份亦令她难以与同辈的人亲近,故此英迪拉·甘地从小就培养出了坚强、独立自主的个性。
12岁时,英迪拉·甘地就聚集了一班少男少女,创立“猴子队”(名字源自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传说中毗湿奴的一个化身罗摩在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时,得到一群猴子的帮助,英迪拉认为他们就有如这班猴子),为国大党承担参加游行集会、散发宣传品等工作。另外,尼赫鲁因从事独立运动的关系,房子附近经常遭到警察的严密看守。有传闻说英迪拉·甘地经常替父亲带出一些重要文件,以转交给其他独立运动人士。
16岁时,她在圣雄甘地的安排下,成功排解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发生在德里的纠纷。圣雄甘地对于这位志同道合的友人之女非常看重,也非常欣赏,在他遭到刺杀之前,还曾经打电话给英迪拉·甘地,要她回报近期的工作,并嘱咐她不要忘记不论伊斯兰教徒还是印度教徒都是生活在一起的亲兄弟。
1936年,她的母亲卡玛拉与病魔挣扎多年后,终于因为肺结核与世长辞。当时的英迪拉·甘地只有19岁,在她的童年时期中,并未曾享受过一段稳定的家庭生活,这对她日后的性格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在母亲逝世后不久,英迪拉·甘地开始进入印度、欧洲和英国的一些著名学府读书,如桑蒂尼盖登(又名“寂乡”)、牛津大学等,攻读政治、行政和社会管理学等学科。她广泛地阅读有关艺术、考古学、建筑学及宗教思想方面的书籍。博览群书大大开拓了她的眼界,但因成绩不佳最终都未能获得学位。
在她旅居欧洲大陆和英国的时候,她邂逅了同在英国留学的印度青年费罗兹·甘地,并于1942年3月26日在故乡结婚,改名为英迪拉·甘地。当时正值独立运动最后爆发“脱离印度运动”的前夕。英迪拉与她的夫婿就因参与独立运动而被逮捕入狱数个月。1944年,英迪拉·甘地产下拉吉夫·甘地,两年后又产下山齐·甘地。
1947年,在印度独立与分裂的过程中,英迪拉·甘地为数以百万计的巴基斯坦难民组建难民营,以及为病人提供药物资助。这是她首次于公共事务上出力,也是她未来踏足政坛的一次宝贵经验。
印度独立后,由于费罗兹的记者和保险员工作关系,需要回到安拉阿巴德工作,所以英迪拉夫妇二人之后又返回当地居住。他们的婚姻在最初的时候相当美满,但随着英迪拉·甘地带着两名儿子迁居德里,去协助她那刚当选首任总理而面临重大压力的父亲后,这段关系逐渐开始恶化。英迪拉·甘地成了她父亲的私人助理及看护,并经常为父亲分忧。随着这样的聚少离多,夫妇二人的暂别似乎逐渐演变成婚变。
1952年,印度举行第一次大选,英迪拉·甘地分别管理尼赫鲁家族以及她丈夫费罗兹这两个竞选阵营。当时费罗兹并没有询问他岳父尼赫鲁的意见就自行参选,最后成功当选迁回德里,但他却选择在德里另外找一间房子居住而没有与妻子同住。费罗兹当选议员后不久就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名声和地位,最主要是他揭发了一些国家保险业的丑闻,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反政府贪污的战士形象。这一事件令当时的财政大臣、也是他岳父尼赫鲁的助手下台。
在这一连串事件之后,费罗兹和英迪拉两人正式分开了。不久,费罗兹更有了婚外情。但是,在1957年印度大选后不久,费罗兹心脏病发作需入院治疗,这一事件却戏剧性地挽救了夫妇二人濒临破裂的婚姻。英迪拉悉心照料患病的丈夫,令她和费罗兹以及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但好景不长,1960年9月8日英迪拉正在国外陪伴父亲出国访问之际,费罗兹终于因病过世。
自从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英迪拉·甘地便担任她父亲尼赫鲁总理的私人秘书,陪同他出访了中国、苏联、美国、法国等,还参加了万隆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会见过周恩来、纳赛尔、苏加诺等国际知名人物。1959年2月,她成功当选为国大党主席,成为国大党中仅次于父亲尼赫鲁的第二号人物。
1964年5月,尼赫鲁逝世,英迪拉·甘地在新总理夏斯特里力劝之下决定参与竞选进入政府机关,并立即被委任为资讯广播大臣。其后不久,印度南方爆发了反印地语骚动,当时官方正打算通过印地语作为国家官方语言,但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根本并不使用印地语,在不满情绪下,当地人民爆发了骚动。事件发生后,英迪拉赶往马德拉斯(现称金奈)处理。在那里,她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虽然夏斯特里在初时颇为照顾英迪拉,但事实上英迪拉又是他最重大的政敌之一,故此二人开始产生矛盾。
1965年印巴战争开始,英迪拉·甘地却在此时选择前往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度假。当时巴基斯坦部队正集结于相当接近的位置,有不少人都劝她改往查谟或德里等较为安全的地方,但英迪拉·甘地却坚持己见。她重整了当地政府并邀请传媒到访,务求令国家民众消除疑虑。当时的大众就形容她为“一群妇人内阁中唯一的男子汉”。
1966年1月,夏斯特里在苏联塔什干与巴基斯坦签署和议之后数小时突然去世,他的死因至今依然是一件悬案。当夏斯特里的死讯传到印度首都后,一场激烈的继承权争夺战就正式展开了。在热门继承人中,有一个名为莫拉尔吉·德赛的,此人早在首任总理尼赫鲁去世时,就有意坐上总理之位,可惜败于夏斯特里手下。另外一位就是已宣誓为代总理的南达,他也曾在尼赫鲁死后代任总理一职。毫无疑问,这两人都是当时印度总理的热门人选。
相较于这两人的相互竞选、拉票,英迪拉·甘地则是显得很平静,看起来并无意争夺政权。然而正当德赛和南达争得火热、互数不是之际,人们的眼光开始转移到英迪拉·甘地这位前总理的女儿身上。当时的国大党主席卡马拉奇认为英迪拉·甘地在全国都享有盛名,而且又是尼赫鲁的女儿,所以推选其出任总理一职。这个提议获得了十个邦的首席部长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英迪拉·甘地宣布参选,并于议会两院中获得355票,超过德赛所得的169票一倍有余,成功当选印度第三任总理,也是印度第一位、同时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总理,那一年,她48岁。
英迪拉·甘地当上总理后,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内阁领导班子。她将父亲留下来的内阁成员进行筛选,去芜存菁,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组建起一个新的内阁。大选后,国大党内部矛盾也开始出现尖锐化,英迪拉·甘地稳扎稳打,小心翼翼,几经波折后,终于站稳了脚跟。但是国大党仍然在1969年分裂成了组织派和执政派两大派系,而英迪拉·甘地所在的执政派,则被认为是正统意义上的国大党。
尽管以德赛为首的反对派进行了一系列阻挠活动,但1971年的大选,国大党仍然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竞选的胜利,英迪拉·甘地再度蝉联总理一职。此时,她的声望已经渐渐达到了印度国内的巅峰,人们称呼她为“印度的女皇”、“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
同年,因为1970 人民联盟在巴基斯坦大选中获得大胜,并于翌年与总统会谈要求自治但遭到拒绝,巴基斯坦内战彻底爆发。英迪拉·甘地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悍然出手,干预巴基斯坦内战。
1971年3月25日巴基斯坦总统叶希亚颁布了军事管制条例,将人民联盟的骨干成员逮捕,引起东巴基斯坦人的强烈反对。由于大批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涌入印度国境避难,印度遂以此为契机通过了协助东巴基斯坦分离分子的决议,于1971年4月开始对西巴基斯坦展开零散的攻击,并于同年11月21日展开大规模进攻。12月16日印度军队战胜了驻守东巴基斯坦的守军,身为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宣布于翌日停火,第三次印巴战争随之结束。其后,东巴基斯坦在印度协助下独立,成为现时的孟加拉国。
在1971年的战事中,美国曾派遣第七舰队到孟加拉湾戒备,并警告印度不要利用东巴基斯坦的种族屠杀为借口,而对西巴基斯坦、以及有主权争议的喀什米尔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攻击。美国的这种行径令印度与其的关系更加疏远,有见及此,英迪拉·甘地开始加速制定一系列新的国防以及外交方针。印度和苏联在之前已签订友好与合作条约,令印度在这次战事中获得更多政治以及军事上的支援,从而在这次战事中获胜。战后,英迪拉·甘地邀请新任的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布托到西姆拉作一星期的会谈。在谈判几乎破裂之际,印巴双方突然签署了西姆拉协定,注明喀什米尔地区的主权争议应以谈判与和平方式解决。
英迪拉·甘地因为这条和约被印度舆论猛烈批评,认为她应该利用手上的93,000名巴基斯坦战俘作为筹码,以取回喀什米尔的土地。但这项条约确实减低印巴双方在不久将来会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从而亦避免了联合国或其他国家干涉事件。在不抵触一些敏感问题的前提下,英迪拉·甘地允许印巴贸易正常化,但很多其他往来则仍冻结多年。
同时,鉴于1964年中国爆发了第一颗原子弹,英迪拉·甘地感到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已经对印度构成威胁,并且认为两个超级大国并无意促成印度的稳定,所以决定加速本国的核发展。
1974年,印度成功在拉贾斯坦邦的博克拉进行一次不公开的核试,这次核试验的非官方代号为“微笑的佛祖”。虽然这次核试验被形容为以和平为目的,但毫无疑问,印度在当时已成为新晋的、世界第六个核国家。这次举动同时也导致了日后巴基斯坦的核发展。
1977年,国大党在大选中失利,导致国大党分裂,民主党趁势而起。但英迪拉·甘地在下台后并没有失去信心,她多方奔走,并且积极在锡克人中寻找盟友,终于在1979年的大选中重新胜出,继任总理一职。但与宾德兰瓦勒的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印度军方血洗阿姆利则金庙,而英迪拉·甘地也成了锡克教狂热分子和极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在1984年10月31日,前往总理办公室的途中,被她的两名锡克教警卫开枪杀害,享年67岁。在她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出后,全国掀起了反锡克教徒的暴动,不少锡克教徒在这场暴动中被杀死或无家可归。
英迪拉·甘地任职总理期间,她的英雄形象就一直深入民心,但同时,她的性格也和父亲尼赫鲁一样不太喜欢与人接触。这多数是因为她童年动荡生活的影响,虽然她对她的父亲和家族充满自豪,但她却难以发展出一个普通人应有的社交生活。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左右,她曾经和一个纽约记者多洛菲·诺文通过通信而相熟,但由于政治立场问题而中断了联络。所以除了政坛盟友外,她没有私下的知己。她的孩子们都在英国念书,不过都没有取得学位。英迪拉·甘地的个性比较特别,有人说她是个非常孤僻的人,说这位夫人是“冷酷”的;但对某些人而言,她似乎又很腼腆,会在他们面前局促不安;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她又显得傲慢与冷淡。
在外交场合,据会晤过她的人说,除了斯文的微笑和频频点头以外,她没有过多的应酬话。谈话时,很注意听对方讲,而她则很少开口。英迪拉·甘地对家中的仆人和秘书人员,尤其对那些为尼赫鲁家服务的仆人非常和气,她同那些为她工作的人保持着同事关系,而不拘泥于礼节。她有着广泛阅读的兴趣,几乎可以涉猎国内外大多数杂志。她能阅读法文、德文报刊,对诗歌和电影以及有关环境问题的书籍也颇感兴趣。英迪拉·甘地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比较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她最疼爱她的小儿子山齐·甘地。不少史学家认为山齐·甘地利用了她对自己感情上的依赖。可能因为山齐有其父亲费罗兹的影子,而且英迪拉·甘地觉得桑贾伊因为父亲之死而不满她,所以竭力去取悦他。当时她的长子拉吉夫·甘地已经长大,而且明确表示对政治没有兴趣,所以英迪拉·甘地的母爱几乎都倾注在了年少的山齐·甘地身上。其结果却演变成后来英迪拉·甘地对山齐·甘地在政治上的过分支持,而背弃了民主,腐败以及滥用权力。拉吉夫·甘地曾经说过,他永远不会原谅弟弟对母亲1977年大选失利之后的所作所为。
英迪拉·甘地逝世后,外界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既有赞扬她的政绩和对印度的建树,亦有人不满其强硬政治手段和蓄意栽培她的儿子成为接班人。纵然如此,英迪拉·甘地依然是印度一代传奇人物。
在遇刺前不久,英迪拉·甘地曾经发表过以下言论:“我一生人都用来为人民服务。即使我死了,我相信、我每一滴血都会用来哺育印度,让她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