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烛·死水
723800000005

第5章 雨夜

阅读指导

《雨夜》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雨夜”里失眠的种种感受。对于常人来说,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而在作者那里,睡眠更多的是为了回避雨夜的电闪雷鸣和狂风呼啸,作者想借“入睡”来减轻“雨夜”的心理负担。但这并不是毫无知觉的酣眠,作者于“回避”中产生了“创造”,“梦”应运而生。其实作者回避的不是“雨夜”,他只是因“雨夜”的景象而产生了对现实人生的某些联想罢了。雷雨之中,是一位青年人对茫茫生存世界、漫漫人生长途的恐惧、疑虑。

几朵浮云,仗着雷雨底势力,

把一天底星月都扫尽了。

一阵狂风还喊来要捉那软弱的树枝,

树枝拼命地扭来扭去,

但是无法躲避风底爪子。

凶狠的风声,悲酸的雨声──

我一壁听着,一壁想着;

假使梦这时要来找我,

我定要永远拉着他,不放他走;

还剜出我的心来送他作贽礼,

他要收我做个莫逆的朋友。

风声还在树里呻吟着,

泪痕满面的曙天白得可怕,

我的梦依然没有做成。

哦!原来真的已被我厌恶了,

假的就没他自身的尊严吗?

借自然风霜雨雪抒发现实人生的感怀,这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中国诗人常在自然的形象中寻找自我生存的映照。《雨夜》写“雨夜”,写诗人的失眠,表达了对生存的基本态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一个认识发展过程中,却充满了诗人的自我否定精神,他表达着自己回避现实的愿望,反映出的却是毫不回避的追求,仅此一点,就已超越了中国传统诗人的思想境界。中国古典诗人不乏敏锐的心灵,不乏对世界的深刻感受,也不乏自己瑰丽的人生理想,但却往往沉溺于超脱现实的梦幻而不能自拔,更没有自我否定的勇气。《雨夜》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风雨雷电的威慑下所产生的些许恐惧,还带有涉世未深的青年人那种内在的软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