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老人与海
724800000010

第10章 中文版 (10)

他知道自己最后还是被打败了,一败涂地,没有弥补的机会,他走回船艄,发现舵柄裂掉的一端插进舵槽里还挺合适,掌舵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他把麻布袋围在肩膀上,把小船调回原来的航道。小船现在很轻快,他什么都不想,什么感觉都没有。现在什么都无所谓了,他只是用心地驾着船驶向家乡的港口。夜里有几只鲨鱼来袭击大鱼的残骸,就像有人拣桌上的面包屑一样。老人没理它们,除了掌舵,他什么都不理会。他只注意到旁边没有重物,小船走得很是轻松自如。

船不错,他想,好好儿的、一点儿都没坏,除了舵柄,不过换舵柄很容易。

他能感觉到小船现在就在海流里面,能看到沿岸那些小渔村的灯光。他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其实回家也没什么意义。

不管怎么说,风都是我们的朋友,他想。接着他又加了一句:有时候是。而大海里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还有床,他想。床是我的朋友。我只要床,他想。床真是个好东西。你被打败了,反而挺轻松的,他想。我从来不知道会这么轻松。是什么打败了你?他想。

“什么都没有,”他大声说,“都怪我出海太远了。”

船驶进小港湾的时候,露台餐馆的灯光已经熄灭了,他知道大家都上床睡觉了。风越来越大,现在正呼呼地刮着。不过港湾里静悄悄的,他把小船一直驶到岩石下那一小片沙砾上。没有人帮他,所以他尽可能把小船往上划。然后他走下船,把它拴在一块岩石上。

他卸下桅杆,把帆卷起来捆好,然后扛在肩上,开始爬坡。到现在他才知道自己累到了什么程度。他停了一会儿,朝后看了看,借着街灯映射的反光,他看到鱼的大尾巴在船艄后面高高地耸着,还看到它裸露的白骨、黑乎乎的一团脑袋和伸出的长剑嘴,中间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他又开始爬坡,在坡顶摔了一跤,于是扛着桅杆在地上躺了一会儿。他挣扎着站起来,可是太难了,他就扛着桅杆坐在地上,看着大路。一只猫远远地跑了过去,忙它自己的事去了,老人望着它,又望望大路。

最后,他把桅杆放下,站起身来,再抱起桅杆,扛到肩上,顺着大路往家走。一路歇了五次才走到他的小棚屋。

走进小棚屋,他把桅杆靠在墙上,摸黑找到一个水瓶,喝了一口水,就躺在床上。他把毯子拉过来,盖住肩膀、脊背和两条腿,他脸朝下趴在报纸上睡着了,两条胳膊直直地伸出去,手掌朝上。

上午,孩子从门口往里看的时候,他还在熟睡。风刮得太猛,漂网渔船出不了海,男孩睡得很迟,爬起来就赶到老人的小棚屋,这两天,他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来这里看看。男孩看见老人在呼吸,又看见他的手掌,就哭了起来。他蹑手蹑脚出了门,去给老人弄些咖啡,一路走一路哭。

很多渔夫围着那只小船,再瞧绑在边上的东西,有一个卷着裤脚站在水里,用绳子丈量着鱼骨架的长度。

男孩没下去,他已经去过了。有个渔夫在替他照看小船。

“他怎么样?”其中一个渔夫大声问。

“还在睡。”男孩大声回答。他不在乎让他们看见他哭。“谁也别去吵他。”

“从鼻子到尾巴有十八英尺长呢。”丈量鱼骨架的渔夫大叫。

“我相信。”男孩说。

他走进露台餐馆,要了一听咖啡。

“热的,多放牛奶和糖。”

“还要别的吗?”

“不要了,待会儿我看看他能吃点儿什么。”

“多大的一条鱼啊!”老板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你昨天打的那两条鱼也很好。”

“我那些该死的鱼!”男孩说着,又开始哭了。

“你要喝点儿什么吗?”老板问。

“不要了。”男孩说,“告诉他们别去烦桑提亚哥。我一会儿再来。”

“告诉他我有多替他惋惜。”

“谢谢。”男孩说。

男孩捧着那听热咖啡走进老人的小棚屋,坐在旁边,等着他醒来。有一回他似乎要醒了,结果又陷入沉睡中。男孩到路对面借了些木柴,加热咖啡。

老人终于醒了。

“别坐起来。”男孩说,“把这个喝了。”他往玻璃杯里倒了些咖啡。

老人接过来喝了下去。

“它们打败了我,曼诺林。”他说,“真的打败我了。”

“那条鱼可没打败你。”

“它确实没有。是后来发生的事打败了我。”

“佩德里克在照看小船和钓具。鱼头你想拿去做什么?”

“让佩德里克把它剁碎了放在渔栅里用吧。”

“剑嘴呢?”

“要是你想要,就给你吧。”

“我想要。”男孩说,“现在咱们得计划一下其他的事情了。”

“大家找过我吗?”

“当然找过。还派了海岸警卫队和飞机呢。”

“大海太大了,小船太小了,很难看到。”老人说,他现在体会到跟人说话有多开心了,不像对着大海讲,只能自言自语。“我想你了。”他说,“你钓到什么了?”

“第一天钓到一条鱼,第二天一条,第三条两条。”

“很棒。”

“现在我们又要一块儿钓鱼了。”

“不。我不走运。我不会再走运了。”

“让运气见鬼去吧。”男孩说,“我会把好运带给你的。”

“你家里人同意吗?”

“我不管。昨天我抓到两条。不过现在咱们要一块儿打鱼了,因为我还有很多要学呢。”

“咱们得弄一杆好矛,把它带在船上。你可以从老福特车上拆一片弹簧片做矛尖。咱们到瓜纳瓦科阿去把它磨尖,要经过回火,不然会断,我的刀就断了。”

“我再弄一把刀来,还要把弹簧片磨好。这么大的东北风要刮多少天?”

“可能三天,也可能更久。”

“我会把这些全部准备好。”男孩说,“你把你的手养好,老人家。”

“我知道怎么照顾它们。夜里我啐了口奇怪的东西,感觉胸口什么东西破了。”

“那就把那个地方也养好。”男孩说,“快躺下,老人家,我会给你把干净衬衫拿来,再带点儿吃的。”

“把我这几天出海的报纸带些过来。”老人说。

“你得赶快养好身子,因为我还有很多要学呢。你什么都可以教我。你吃了多少苦?”

“很多很多。”老人说,

“我会把食物和报纸带来。”男孩说,“好好休息,老人家。我会从药店里给你带点儿东西抹手。”

“别忘了告诉佩德里克,鱼头给他了。”

“不会忘的。我记着呢。”

男孩出了门,顺着破旧的珊瑚岩路走下去,他又开始哭了。

那天下午,露台餐馆来了一群游客,他们望着下面空啤酒罐中间的海水和死梭鱼,这时,一位女游客看见庞大的白色鱼脊骨,后面巨大的尾巴高高耸起,东风在港湾入口处掀得波涛汹涌,这付鱼骨架便随着潮水一起一伏。

“那是什么?”她指着大鱼长长的脊骨问侍者,现在它不过是一堆等着被潮水带走的垃圾。

“鲨鱼,”侍者说,“鲨鱼。”他打算解释发生了什么事。

“我以前不知道鲨鱼有这么帅气、这么好看的尾巴。”

“我也不知道。”她的男同伴说道。

在路的上坡处的小棚屋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然脸朝下趴着,男孩坐在旁边看着他。老人正梦见那些狮子。

关于作者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生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村,父亲是一位医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参加志愿救护队,担任红十字会的汽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受重伤。战后长期担任《星报》驻欧记者。发表于1926 年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是他第一部成功的作品。该书因描写一群美、英青年战后流落巴黎的痛苦经历,表现他们迷惘、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而被视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作者本人也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929年,海明威发表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这是一部出色的反战小说,标志着海明威在艺术上的成熟。作品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以电文式的对话展开情节,简洁真切的内心独白,以及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海明威以记者身分前往西班牙。这一时期的经历和感受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创作动力,他的思想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发表了三幕话剧《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又译《战地钟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六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珍珠港事件后,他甚至曾驾驶着自己的摩托艇在海上巡逻以监视敌人潜艇的活动。他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39年至1960年间,海明威在古巴定居时,称自己为“普通的古巴人”。在这段期间海明威写下了闻名于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这是一部极具寓言色彩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含意却十分深刻。小说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实质上是整个人类的化身,他与鲨鱼的搏斗,是人与命运搏斗的象征。这个“硬汉”形象成为了海明威式的英雄的代表,象征着人类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小说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1954年,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古巴革命成功以后,海明威曾与古巴革命的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会面,后回到美国,晚年身患重病,创作才能衰竭,精神抑郁。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对于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惜墨如金且轻描淡写而著称,对美国文学及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是受在《堪城星报》作记者时的影响,后来整辈子的写作都是沿用在星报工作时用的写作风格:句子要写得简洁,文章开首之段落要短,用强有力的的字眼,思想要正面。

1925年,海明威的短篇故事系列《在我们的时代里》出版,大大震动美国文坛,一再向世人证明他这种惜墨如金的写作风格是为美国文坛所接受的。

对于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格楚特斯坦在《艾丽斯·B. 托克勒斯的自传》指出“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是学自格楚特斯坦自己及舍伍德·安德森”。旅美学者夏志清亦有评论过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他认为海明威的文章具记者风格,“一清如水,多读没有余味”。这样的写作风格亦是影响后世作者最大的地方。他很少用装饰性的字眼,而是以简明的句子讲诉一些人在生活上所表现出的勇气、力量和尊严的故事。

这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洗练含蓄的新散文风格,这种风格对欧、美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于作品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而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在很远的地方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四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老渔人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他一生塑造的硬汉性格的最后总结。贫穷而又不走运的老渔夫圣地亚哥的命运是悲哀的,而他却又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一个打不败的失败者”,海明威的硬汉子品格像精灵一样铮铮依附在桑提亚哥这一人物形象之上,这便是海明威式“硬汉子”精神的象征,他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亦或不自觉,都作为了海明威“冰山原则”的有力体现。

老渔人的悲惨命运正是海明威的自身遭遇在艺术上的折光反射。海明威曾经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人们还未从世界大战的恶梦中醒来,幻灭、失落等种种迷惘困扰着人们。战后的社会是一片混乱、凋敝的景象,战争和社会的种种荒诞现象给海明威的精神和身体上都带来了很深的创伤,可谓九死一生。这也正是老渔人桑提亚哥苍老的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