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766100000002

第2章 敦煌遗书被封之谜

20世纪初的敦煌莫高窟是一个冷冷清清的地方,但1900年在此发现了5万余卷古代经书之后,这里就变成了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最钟爱的地方,并由此形成一门举世瞩目的新兴学科——敦煌学。考古学家们将发现的经书称为“敦煌遗书”,这些经书都放在莫高窟第17窟,原为敦煌高僧洪辨的影窟之中,其内容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文献,有儒学经典,有官私文书,还有藏文、于阗文、突厥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希伯来文等现已成为“死文字”的多种文字写本,这些典籍是5~11世纪敦煌繁荣的历史见证。那么这些经书怎么会放在洪辨的影窟呢?它是何时又因何封闭的呢?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但由于没有发现翔实、准确的史料记载,学者们的猜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问题就成了一桩历史悬案。目前学者们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些学者主张“废弃说”。代表人物是第一位来这里的外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他也是第一个来掠取这批宝物的外国人。斯坦因从这里攫取了满满24箱写本和5箱艺术品,并于1909年运到了英国伦敦,入藏伦敦大英博物馆。斯坦因根据所见到的写本和绢画上所题写的时间最晚是11世纪初,因此断定这个藏经洞封闭于11世纪初。中国有一些考古学家也认为藏经真正的原因是这一批文书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理由主要是有三:一是我国的古人非常爱惜写字的纸张,用过废弃之后,也不忍丢弃;二是这些佛经经过长期使用以后,已经破损不堪,没有使用的价值了,但是佛法有规定不允许抛弃,只好另行收藏;三是当时寺内的佛家藏书要更新。但是,既然要废弃这些经书,为何还要将藏经洞封闭起来呢?

另一种说法是“避难说”,其代表人是法国人伯希和。他为这些文物是为了避免当时的战乱而被封起来的。至于所避之难又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避西夏之难。1036年,西夏古国攻占了敦煌和整个河西走廊,并统治该地区长达190年之多。而藏经洞中出土卷本所题的年号却没有一个是西夏的,故推测其封闭应该是在西夏占领敦煌及整个河西之前,莫高窟僧人为避免西夏对经卷的破坏,故将大批的写经和文物封藏于洞中,并在洞壁外加以像饰,以作伪装;二是避回鹘之难。西州(今吐鲁番)回鹘试图东进,形成对敦煌的威胁,藏经洞因故封闭。其封闭时间应在1002~1019年;三是避黑韩之难。黑韩亦称黑衣大食,为唐宋时期崛起于中亚东部的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

北宋初年,黑韩势力向东扩张,1006年攻灭于阗(今新疆和田),并继续向东进军。因为于阗和敦煌有姻亲关系,当于阗陷没以后,大批于阗人东逃到敦煌,把黑韩王朝灭佛的消息带来,当时驻守敦煌的军、政、僧界官员,为防备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黑韩王朝进攻,摧毁佛教文物,故而将其封藏起来;四是避道教之难。相传当年成吉思汗西征,其军师为道家丘处机,此人与佛教为仇,所到之处,佛物毁坏。故而敦煌僧人在蒙古军队到来前将贵重物品封存到敦煌高僧洪辨的影窟之中。还有学者认为,这些经书对当时的佛家来说就像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最后只好将它们封存起来,做到“眼不见,心不烦”。但也有人提出与之相反的说法:从佛教本身的理论来看,佛经是要被“供养”的,佛家本身不会破坏经书,这些典籍是圣物,当其破旧后,只有把它封存并供奉起来。

总之,学界关于藏经洞封闭原因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要揭开敦煌藏经洞封闭的真正原因,还需进一步挖掘和研究。我们期待能早日解开这一历史之谜。

北京古城墙为什么独缺西北一角

北京古城始建于元代,明代完工,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世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如今已被二环路替代,蜷曲在老地方而辉煌不在。据说,古城墙呈“凸”字形,周长60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细心的人会发现,古城墙没有西北角,这也是北京古城墙至今的未解之谜。

据史书记载,元代有“城方如印”之说,所以元代北京古城是方方正正的。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皇城才有缺角现象。为什么明代古城墙没有西北角?史书曾有过这样的解释,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工程设计师们为表示对皇室的忠心、对皇上的敬重,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但由于自然原因,最终却偏离了金銮殿。为免遭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就是西北角。另有相传,明朝建筑北城墙,修建西北角时确为直角,但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出于无奈,最后建为斜角。

还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明代古城墙在修建之时原本就是独缺一角。当时的皇帝朱棣命令谋臣修建城池,当按照传统规矩画成的矩形图案上交朝廷时,朱棣看后却觉不妥,他说:“《礼记》云:‘规矩城设,不可欺以方圆。’自古筑城虽有一定规矩,但根据我的经验,凡事切莫墨守成规,还是改动一下为好。”于是就提笔将矩形图案的一角抹去。随后,由皇帝亲自改动的城池草图召示天下,此后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此式:四角缺一角。因此,在修建城墙时也未能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是整齐的直角,而西北角从德胜门至西直门一线却成了抹角。

一些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认为:元时大都北城墙的西北角是呈直角的,明代重修时,为了便于防守,便放弃了北部城区,在原城墙南五里处另筑新墙,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于是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明初时,积水潭的水远比现在要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城墙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另外还有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城墙西北角最初修筑时很可能也是建成直角的,地基建在断裂破碎带上,而断裂带很可能还有一些微弱的活动性,城墙的坚固性就大大减弱而多次倒塌,为了避开断裂带使城墙矗立长久坚固,就改建成现在这种抹角式的城墙。

由于古籍、史书上关于城墙缺角没有确切记载,因此关于古城墙缺西北角之谜还需专家们的进一步探索。

故宫“双名”之谜

提及中国北京的故宫,无论是国人还是国外的游客都十分向往,可以说如果到了北京,要是不去故宫看一看,多少都会留下些许遗憾。这里曾经先后居住了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的24位皇帝,明朝从永乐大帝朱棣开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居住于此地,清代则由顺治皇帝开始到宣统皇帝结束,共有10位皇帝在此居住。可以说,在中国历史前进的长达数个世纪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中国政治统治的中心,绝大多数的指令都是从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城发出的。而作为皇家所在地,它不仅气势磅礴,规模宏大,而且具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即使是到了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其实,我们熟知的故宫其实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紫禁城”。但是,这“紫禁城”的名称又是由何而来呢?为什么称为“紫禁城”呢?

一种说法是,“紫禁城”的名称是由天象而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依据长期观察天象的结果,将天上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各种星座以及三垣。而这其中三垣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紫微垣则位于这三垣的正中,且位置相对固定不变,因此后人称为“紫微居中”。因此,古人认为这应该是天帝所在的位置,所以又称为“紫宫”。而皇帝为了达到统治的目的,又一向以天帝之子自称,因此也要为自己的宫殿冠上紫字,以表示其位于正中的统治地位。而“禁”字,则更为凸显了身为帝王居住地的特殊性,任何人在没有获得批准的情况下,是绝对难以逾越雷池半步的。

而对于“紫禁城”的另外一种说法则是,相传春秋末年一位负责看守城池的老者,无意间看见有一团团紫气从东面飘来,随后还有一位骑着青牛的老者缓缓地向他走来,守城的老者认为这位一定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于是恳请这位老者为他留下一段话,老者见他如此真诚,就为他留下了一段话。那么,他究竟留下了怎样的一段话呢?这位神秘老者又是谁呢?原来,这位老者就是鼎鼎大名的老子!而他留下的那段话则是被后世奉为经典的《道德经》。所以,后人认为紫气具有祥瑞的含义,会给人们带来好运。而作为统治者的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彩头,因此将现在的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但是,对于这样的一种传说,我们很难以辨别它的真伪。

究竟“紫禁城”名称的由来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我们一时间还难以确认。但是,这都不影响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让我们世世代代通过它来探寻祖先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