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尴尬齐飞。
店铺火了,这让柳井正极度亢奋,这也意味着自己选对了方向,意味着他从今以后有可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一直抵达人生的最高辉煌。
虽说是完全自助的购物模式,但仍需要一些员工在卖场里解答客户的疑问,还要保证仓库的衣服能够及时被展示到卖场中,以免出现断货。显然,柳井正之前并没有预料到在广岛开店会带来如此轰动的效应,他预先安排好的员工根本就不够用。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得到最好的消费体验,大家都加班加点,为了优衣库的新店铺而努力着。
这样的盛况并不是一两天就能消退下去的。本以为人们是因为新店铺的开业促销才呈现出如此狂热的态度,其实这只是柳井正自信心不足的体现,消费者之所以疯狂是因为看到了这里物美价廉的商品,才会把优衣库当成自己最常来的服装卖场。由此一来,员工在数量上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与此同时,柳井正也注意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休闲服装的销售和传统西装的销售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做时尚休闲业要充分考虑到季节性的因素。如果单单是为了某一个季度的热销就招进一些全职员工,未免显得有些过于浪费人力资源。相反,对兼职员工的运用却显得更加灵活。
第一个被当成兼职员工招进来的,是植木。那个时候,他还在念大学。
尽管柳井正所能够提供的薪酬水平并不是特别优厚,但植木工作起来仍然尽心尽责。柳井正十分欣慰,他满心期望植木能够在毕业后继续留在优衣库工作,但植木本身的经济状况十分窘迫,他在学习之余除了在店铺做兼职,同时还在做一些类似于家教的工作以赚取更多的外快。如此一来,他的学习成绩必定要受到影响。经过一番慎重思考后,植木最终辞去了在优衣库的兼职工作。
植木没有说明原因,但柳井正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能够给他提供具有足够诱惑力的薪酬,他就不再需要去做其他的兼职来养活自己,从而也就能够一心一意地在优衣库好好工作。柳井正很欣赏植木,他认为植木身上有着年轻人少有的稳重和自信,植木的离开引发了柳井正很大的思考。他开始考虑这究竟是店铺本身的问题,还是他的用人问题,才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柳井正的原本构想是,尽大家最大的努力一起把公司发展起来,只要公司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所有的员工自然也就能够拿到更多的工资。如果公司有足够大的名气,想要吸引优秀人才,那根本就不是问题。可是植木的离开,让柳井正彻底改变了这样的想法。单纯地考虑公司的发展,从而忽略了员工在公司发展中得到的个人满足感,很容易会出现的结果是,公司的发展现状还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员工们的正常生活就因为工资的问题而出现问题。
公司和员工的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先后之别,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司留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优秀人才,公司也才能够借着这些人才的力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柳井正心中依旧对植木念念不忘。
当植木大学毕业后,尽管柳井正盛情邀请,但他还是选择了一家在东京证券交易市场已经成功上市的公司就职。柳井正并没有责怪植木,如果连员工都养活不起,那才是对他最大的讽刺。这是柳井正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事情。
后来,当优衣库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也成功上市的时候,柳井正再一次向植木伸出了橄榄枝。这一次,植木没有拒绝。此时的公司发展状况,让植木不仅看到了公司发展的远景,更让他看到了自己的美好未来。
生意越做越大,就不得不考虑品牌度的问题。最初的时候,公司的企业徽标是UNICLO。但在4年后,柳井正想要在香港注册一个分公司,没承想办理注册业务的政府公务员一时粗心,竟然把徽标中的C错写成了Q。公务员连忙道歉,并许诺可以帮柳井正重新办理一份。可柳井正把这份错误的注册表拿到手中一看,他兴奋地跳了起来。正是这个不经意的Q,让他看到了在徽标上极富活力的变化。尤其是字母下面的小尾巴,更像是一个生动的卡通形象。他拒绝了公务员改正徽标的请求,将错就错,从此优衣库就叫UNIQLO。
当时,注册的优衣库中文名称是“优·衣·库”,柳井正索性连三个汉字之间的间隔号也不要了,直接剩下更为简洁的“优衣库”,以便消费者能够更轻易地记住公司的名称。
这一系列的改变,让优衣库的品牌逐渐被人们所认知,柳井正觉得这样的事情虽是出于偶然,但中国有句古诗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极力推崇这样偶然的邂逅,或许这就叫做缘分。
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优衣库店铺因为令人激动的开张而在广岛一时间闻名,当柳井正开始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他的心中隐隐生出了些许自豪感。柳井正以顾客的身份,从卖场的大门口走进去,他站在大厅,仰头望向那高高的顶棚,再环顾四周看到穿着整齐划一员工服的员工们。他以消费者的身份,使得自己对优衣库的店铺产生了极大的认同感。
这正是他渴望已久的成功,虽不是最终点,却是一段时期内努力成果的最好证明。
小插曲。
其实,在店铺刚开始装修的时候,柳井正就秉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优衣库应该是“让顾客自由选择的环境”。优衣库的自助购物模式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的,所以店铺的装修也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顾客在什么样的购物环境中觉得舒坦,店铺就应该做成什么样的风格。柳井正把身份转换到了消费者的角度,用直觉去感受消费者所需要的风格。过道一定要笔直宽阔,他不想让整个卖场看起来过于拥挤;顶棚不要混凝土的结构,当抬头往上看的时候,视线也不能被遮挡住。在这种井井有条的设计理念下,每个人走进刚装修好的店铺后,都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宽阔感。似乎这里根本就不是服装卖场,而是类似于展览馆之类的地方。
在员工方面,柳井正也丝毫没有马虎。他知道,即便是自助式的购物方式,员工依旧是重要元素。往往越少的员工,就越要体现出公司的整体形象。这些人正是公司形象在顾客心目中的实体代表,员工工作的态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顾客本次的购物体验是不是优越于其他服装卖场。
柳井正对员工的要求是,要随时随地保持店内物品摆放的合理性,及时补上短缺的商品。这是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做到的基本工作。
然而,在着装问题上,柳井正和员工们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柳井正觉得,员工应该让顾客一眼就能够从人群中分辨出来。所以,他要求员工们都必须系上围裙,这样既方便顾客辨认,也易于和其他款式的衣服相搭配。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员工们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穿衣打扮的方式实在太过于土气了。
柳井正自有一套理论。他向所有员工强调,我们是员工,不是消费者,所以不应该单纯地去追求时尚品牌,只有把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优衣库风格。
在这个问题上,员工们丝毫不愿意作出让步。最后柳井正选择了妥协。他终于意识到,片面强调实用性也是极端的。只有适合公司形象的服装,才是最好的。更何况,自己做的是休闲服装,就更不能让员工穿得像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如此虽易于辨认,却和卖场里的衣服格格不入,这不就等于在自毁品牌吗?员工们亲切地把这一次和老板之间的拉锯战称为“庶民的胜利”,柳井正还是甘于这次较量的失败,因为这对公司的发展相当有利。
这些都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小小插曲,虽有些小争执,但趣味性却也充斥其中,让人在感到迷惑的同时又充满了无限希望。
广岛店作为第一家实体店铺,开业时的盛大成功促使柳井正急于想要开第二家、第三家……此后不久,他在下关郊外寻觅到一个快要到期的汽车用品专营店。因为房租便宜,且店面的实际面积也很大,柳井正就动了要租下这个店面的心思。
经过重新装修,1985年,第二家店也顺利开张了。
此时的柳井正已经不再满足于把自己的目标消费人群局限在可以开车从市中心到郊外购物的族群中了。他认为店面是完全可以开在郊外的,这就可以让更多生活在周边的人走进店里来选购衣服。这里应该成为他们常来逛逛的普通商场,而不是只能眼羡却从来不敢进去的高级场所。
公司的消费群体定位是全民,是包括平民老百姓在内的广大消费者,而并不只是成功人士和小资白领。柳井正一遍又一遍地这样叮嘱自己。
这一年的10月份,优衣库在冈山市的麦子街店和冈南店也陆续开张了。至此,这种新型的购物店铺已经发展到了4家店铺的规模。
巧合的是,位于郊区的冈南店也是由一家汽车用品专卖店手里转租来的。在重新装修前,店铺前面原有两个停放车辆的沙坑,柳井正巧妙地把它变成了台球厅。在柳井正的设想中,前来店里消费的顾客完全可以在台球厅里休息或娱乐一把。实践却证明,服装卖场和休闲娱乐场所完全是两码事。他的这个创意仅仅实行了不到一年,就被宣告失败了。但不管怎样,员工们越来越感受到柳井正的无限创新思维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