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821200000004

第4章 输血与造血 (1)

·1·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盘棋上,中国是一枚重要棋子。

中共成立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接受共产国际经济上的外援,这是基本事实,没有必要隐讳。国民党早期接受苏俄的援助,并不比共产党少。

但是,这些外援的作用是有限的。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为了信仰与事业,除了贡献出智慧、力量乃至生命之外,也献出了大量的金钱,这才是在经济上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没有公鸡打鸣,太阳依旧会升起。

共产主义者个人的出资,同样是经费来源的重要部分。

这就客观上要求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通常要具备对社会的洞察力、对新思想的接受力,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符合这些条件的,既不是单纯的工人,也不是农民,而是知识分子。

这也是共产主义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首先得到传播的重要原因。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作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主任,***的收入在当时的北京来说属于较高的。刚刚就任的时候,他的月工资是一百二十元,半年之后又增加到了一百四十元。后来他被聘请为北京大学教授,工资还有所增加。当时京城内的工资水平为小学教师不到二十元,拉包月的车夫每个月五至八元。北京的物价水平不高,一元钱可以买半袋(一袋为四十四斤)上好面粉,可以买北京前门饭馆名菜“红烧翅根”六份。

中国社会从来就不乏有钱人。辛亥革命前,中国官僚、军阀、贵族存放在英国汇丰银行的钱多达两亿元以上,外国银行苦于无法安置,有时不但不给中国储户利息,还要收取储户的保存费。英国银行家曾断言,中国如果搞革命和建设,根本没必要借外债,只要将中国人自己的存款取出来用就足够了。

但钱的用途却不同。即使在民国之后,有钱人多以打麻将、捧戏子、逛妓院为乐。那时开妓院合法,老板和嫖客都不用担心扫黄,逛妓院成了时尚,尤其是到著名的妓院去消费简直成了成功人士的标志。

北京最有名的妓院“八大胡同”,什么人去的最多?说来有人也许不相信,最多的主顾竟然是“两院一堂”的人。“两院”是指民国国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当时北洋政府参众两院的议员每月津贴可达二百元),“一堂”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这些人就是当时社会所谓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

如果不是欠薪,北京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早期的北京大学有一份名为《消闲录》的小报,专门刊登狎妓、捧角儿的文章,以为风雅。所谓“捧角儿”就是捧演员,相当于现在的“粉丝”,有名的戏曲演员称“角儿”(音juér)。北京城内旗人多,遗老遗少多,多以听戏捧角、哼唱京调为时尚。昆曲也颇为兴盛。当时如果不知道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就如同现在不知道歌坛“四大天王”一样,一定会被人嘲笑为不入流的“土老帽儿”。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前,北大的学生也并不是现在影视作品中意气风发的俊男靓女,多数是一些身穿长袍马褂,留着胡须的举人、秀才之类,暮气沉沉,有些人上学甚至带着仆役,彼此不称同学而称“先生”、“老爷”。

为了扭转颓废奢靡的校风,蔡元培成立了“进德会”。该会的会员分甲、乙、丙三种:甲种会员不嫖、不赌、不娶姨太太;乙种会员除了甲种会员的要求之外,还不能做政府的官员,也不能做议员;丙种会员要求最为严格,除了要达到甲、乙两种会员的要求之外,还不能吸烟、不能喝酒、不能吃肉。

***当选为“进德会”纠察员,要求自己达到乙种会员的标准。之所以做不成丙种会员,是因为***的烟瘾很重,戒不了,思考问题、写文章经常是香烟不离手。

严谨的生活作风,才能使***省下更多的钱从事共产主义运动。

***每个月出多少钱用于革命运动呢?最多的时候,他每个月拿出八十元钱来用作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费用。在已知的共产主义者中,他是每月拿钱资助革命最多的人。这些钱除了用于革命活动中的会务、印刷宣传品、交通食宿等开销外,还用于接济小组内的贫困成员。创办北京长辛店工人补习学校,也是由***帮助筹措经费,解决了经济困难。

***为革命活动花钱大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却相当节俭。他的住所是一个简陋矮小的平房四合院,院子里面没种什么花草,屋里也没有什么陈设。北屋是卧室,南屋是书房,东屋是储藏室,西屋是客厅兼饭厅,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集会就常在这里。没有客人的时候,***一家粗茶淡饭,为了省油,家人吃的饼里很少放油和葱花,而是直接把大葱卷在饼里吃。

***品德高尚,但毕竟拖家带口,有老婆和五个子女要养活。裹着小脚的李夫人虽然贤惠,时间长了也受不了。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没办法,李夫人只好找学校领导诉说家里的苦楚,学校认为***应该先顾一顾自己的小家,决定每月把***的工资交给李夫人,由她扣除了一家人足够的生活费用之后,其余才由***自行支配。

陈独秀的工资比***多,但却很少过问经费的事。***和陈独秀两人的交情很不错,***总是称他的字“仲甫先生”,在学生面前从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他常说:“仲甫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始者,革命的先锋。”

·2·

北京大学图书馆原来设在马神庙的“四公主梳妆楼”,最初并不对外开放,只有教授和少数几个与管理人员相熟的学生才能进去看书。

蔡元培接任校长后,图书馆搬到了沙滩红楼的新校址,占了整个红楼的第一层。***的主任办公室就设在图书馆东南角的两间大房里。此时的北大图书馆不仅面积扩大了,新书、新报刊和接待的读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增加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反映社会问题的书籍和报纸杂志,更是成了一些进步学生和教员研究马克思主义常去的地方。

如此一来,图书馆原有的人手不够用了,需要增添工作人员。

1918年的金秋十月,一位身材高挑、面目俊朗的青年来到图书馆,应聘助理员。

这位青年就是湖南的毛泽东,这一年他二十五岁。来北大图书馆打工也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需要有身份的人介绍,俗称殷实铺保。毛泽东的担保人是恋人杨开慧的父亲、北大教授杨昌济,两人有翁婿之谊,知根知底,经杨教授推荐,录用自无问题。

毛泽东在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是在报纸、新闻阅览室值班,负责夹夹报纸、摆摆杂志,给读者登记之类,活并不重,但工资也不高,每月仅有八元,跟北京拉包月的车夫差不多。在毛泽东的老家湖南长沙,当孤儿院的管理员每月也能挣十元,长沙楚怡小学(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小学)的教师每月也能拿到二十四元的工资。

毛泽东来北京打工,并不是为了钱。

古人云“三十而立”,二十五岁的毛泽东算是大龄青年。他九岁才开始启蒙,在韶山的私塾里学会了打珠算,为的是给家里记账。一般贫苦农民家里是用不着学珠算记账的,这证明毛泽东的家境还算富裕。按照他父亲的规划,长子毛泽东的职业已经定位于农村的管账先生,从此过上“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生活。

素有远大抱负的毛泽东,如何肯做田舍郎了此终生?

自己未来究竟怎样发展,毛泽东有过多种考虑,如上警察学堂、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公立高级商业学校,甚至肥皂制造学校,都列入过计划。他最先尝试的是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准备学习经商之道。不料考中之后,毛泽东仅学了一个月就自动退学了——他不想把时间都花在学习经商上。

为何没有选择学习商业?毛泽东曾向他的同学张昆弟私下透露过想法:“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可见,毛泽东只是把经济当成了达成理想的手段,他并不以解决衣、食、住为满足,而是放在更高的追求上。

于是毛泽东又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即后来的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考试成绩居然是第一名。精明但短视的父亲拒绝继续供给毛泽东生活费,卡断了儿子的经济来源。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啃老族”,毛泽东决定经济上自立,报考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的师范学校。

这次也没有什么悬念,毛泽东一考即中,顺利当上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学生。当个教书先生挺好,既有社会地位又有经济收入,还能带出一大帮弟子,桃李满天下,就像当年的孔圣人一样。

但毛泽东并没有当上老师,而是到北京甘当每月八块钱工资的打工仔,目的是为了探求革命的真理。北大名师云集,后来又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有着很好的人文环境,图书馆有大量的免费书可读,况且又守着***这么一位好老师。

毛泽东工作的图书馆第二阅览室,与***的主任办公室距离很近。阅览室每天只开放上午的半天,下午是管理员拆拣邮件、登记图书的时间。毛泽东总是把写给***的信函亲自送到他办公室内,借这个机会向***讨教,两人共同研究一些共产主义的问题。

实际上,***比毛泽东大不了几岁,他总是身穿一件褪了色的蓝色长布袍子,外罩一件黑色马褂,戴一副圆圆的眼镜,面含着微笑诚朴与谦和,耐心地听着毛泽东畅谈自己的看法。毛泽东的湖南口音很重,北方人一般都听不太懂,跟其他人交流有一定的困难。除了***之外,其他人很少有耐心听完毛泽东用湖南口音发表的高见。

***不仅跟毛泽东相处很好,跟其他学生相处得也非常好,没有什么师道尊严。学生们给他起外号叫“老母鸡”,言其对“雏鸡”(学生)呵护备至。***知道了自己的这个外号,并不以为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