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风起兮(上)
843500000033

第33章

弑义帝,项羽再失义;

入巴蜀,汉王暂图存。

项羽将从咸阳掳掠而来的财宝与美女带到彭城,就准备建立都城的事宜,开始营建他的王都。

项羽命令都尉陈平负责建都诸事,命令范增去处理义帝迁都的事宜。

诸位,现在我们该说说那主持建都事宜的陈平。

陈平,乃是阳武人,与张苍同县。他长得身材魁梧,一表人才,白皙的面庞,须发髭黑,是当世的一位美男子。

陈平少年的时候,家里很贫穷,从小缺衣少食的,是由哥嫂抚养大的,日子过得很是清贫,乡邻们都说陈平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但是,陈平极能吃苦,虽然家贫,却喜欢读书。

没有钱,当然买不成书,即使有了钱,也要先填饱肚子吧!没有钱买书又想读书,咋办?陈平就向藏书的人家借书来读。因为有借有还,从不失信,藏书的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这个守信的孩子。

晨昏昼夜,晓唱鸡鸣,陈平不问世事,埋首于翰墨书香之中,苦苦攻读,济世之心,矢志不移。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二十岁的陈平,走出屋子,修得一肚子的好学问,历练出雕眄青云的壮志。

乡里庆祝社日,祭祀完毕之后,乡里要将祭品分给乡民。三老们听说陈平读过很多书,能写会算,就让陈平主持分肉给乡民。

陈平受乡里之托,就去给乡民分肉,将肉分得又公道又均匀,人人都很满意。

乡里父老们都称赞他:“善哉!陈孺子之为宰!”

陈平听了,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说:“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这陈平,少年时就不满足于只是为乡里分分肉、记记帐。而是有“宰天下”之雄心。

一个人什么都不怕,就怕没追求,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那就是梦想,那就是欲望!

陈平心中欲望如火,他时时都在寻找着一展抱负的机会。

英雄重时势,时势造英雄。当年,姜子牙渭水边上垂钓,终于钓着了西岐的文王。

陈平心中也有一根钓竿,他在心中默默地垂钓。义军席卷华夏的波涛涌起之时,陈平立即轻舟短棹,劈波激流,陈平钓着了魏王咎,被魏王咎任命为太仆。可是,对魏王咎这条鱼陈平并不满意。因为陈平几次向魏王进言,可是,魏王咎都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魏王咎的鼠目寸光叫陈平好失望。后来,陈平发现魏王咎的身边小鱼烂虾太多,而且还有咬人的鱼。在屡遭小人谗忌之后,陈平觉得跟着魏王咎没有意思,魏王咎不是成大事的人。

于是,陈平毅然地投到了项羽的麾下。项羽见陈平模样出众,与其论事,很有见识,就授与陈平都尉之职。现在,陈平又受命主持“西楚霸王”的都城筹建事宜。这可比当年分肉重要得多哟!

项羽心急,一再逼迫义帝迁都。范增依项羽之命前往怀王的王宫,代项羽劝怀王迁都。

范增来到怀王的王宫,叩见怀王,开言道:“我主万岁,老臣受项王之托言于主上,今彭城地小民悍,不宜为帝都。项王已为主上在郴地营建了帝都,郴地乃楚之富庶之地,人杰地灵,宜为帝事。且古人言曰:帝者所居,必居上游。我主可择日启程,赴郴即位,项王当为我主隆重送行!”范增此言一出,把个怀王气得脸都变色了。

这是明显的以下犯上之言,臣逼迫主上离开王都。

四周的一班朝臣们家人也均在彭城,谁愿弃之而去?于是君臣们议论纷纷,个个都愤愤不平。

楚怀王拂袖而起,他惹不起项羽,但起码可以借范增出出气吧!于是,他指着范增骂道:“大胆狂徒,竟敢对孤出此不义之言!项王年轻,不知礼法尚可原谅,你乃一介书生,满腹经纶,且又年长,你也不知礼义吗?你不说服项王收回成命,反倒在此胡言,左右,给我杖责二十,以示惩戒!”于是,范增被当庭杖脊了二十,一把老骨头都被打坏了。

那怀王是想借痛打范增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可怜的怀王,气是出了,但却招来了杀身之祸。

项羽听说怀王拒绝迁都,又痛打范增,勃然大怒,立刻派兵包围了怀王的宫殿,逼其收拾行装,立即启程。

三日后,义帝在一片凄惨的鼓乐声中启程赴郴。

项羽最怕的就是坏他的名节,最恨的就是藐视他的威严。怀王虽然是义帝,可是,在项羽的心目中从来没有把他当做王侯来尊重,现在,义帝竟然无视自己的号令,还痛打自己的近臣,这就是公然的藐视自己!

项羽的心中可是搁不下这些的,他越想就越来气。于是,项羽暗中命令部下,快马加鞭赶赴六地,命令九江王英布截杀义帝。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英布在郴江上杀死了义帝熊心,抛尸江中,这是后话。

项羽独自号令天下,封赏了诸侯王,真的有了些君临天下的感觉,这感觉好极了。可是,晕晕乎乎的项王,他这是妄自尊大,盲目乐观呢。

项羽此次分封诸侯王,无异于在干柴堆中埋下了火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平息了自义军反秦以来的天下的战乱,但是,项羽他不知道,这天下的情势就像是有许多的火星在闪耀,只要一接近干柴,天下就立即复有燎燃之虞。

为何出此言?诸君只要先看看刘季的反应就明白了。

沛公刘季应楚怀王之约,先破关入秦,理应为关中之王。可是项羽却违背其约,将沛公刘季封为汉王,将封地设在秦时流放犯人的巴蜀之地,仅有巴蜀四十一个县。

封地荒僻,地薄人狭,这是项羽夺其封。

更为可恨的是,项羽同时截下了汉王的军队,只给他三万人去封地建国,这是项羽夺其军。

还有更毒辣的,项羽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秦降将为王镇守三秦之地,以阻止沛公兵出汉中而入关中,意图在于打压沛公,让其永远闭关于巴蜀的蛮荒之地不得出来。项羽这是阻其势。

项羽这种无理又无义的举措,深深地刺痛了沛公的心。

汉王刘季对项羽的恃强专断、欺凌弱小、违盟背约、分封不均十分愤怒。他召集众人商议,冲冠一怒,欲引兵反击项羽。

萧何忙劝道:“汉王息怒,依在下看来,那巴蜀之地虽然封闭蛮荒,但却是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士民殷实。大王可据有此地,休养生息,整顿装备,再来与项王争锋。今大王以区区几万人马去攻击项王的数十万人马,与以卵击石何异?望大王能暂时屈于一人之下,而取信于万乘之上,若如此,则是智可追商汤周武之圣明。望大王暂住巴蜀,修民养兵,招贤纳士,先壮军威,再作它图。”

汉王刘季冷静了下来,想想萧何的话,确实有道理,乃长叹了一口气,幽幽问道:“若如此,当用何策?”

萧何定定地看着汉王,一字一句地说:“汉王可以先收用巴蜀,再还师略定三秦,后东向而争天下。望大王三思!”

汉王听了,频频点头。

武将周勃、灌婴、樊哙也纷纷前来劝解,张良也支持众议。

汉王刘季平生极佩服张良的才识,见张良也支持入川,心里就安定多了。刘季强忍下了这一口恶气,决定西行去就国。

汉王刘季因为张良功劳大,就赐给他金百镒、珠二斗作为奖励。张良收下了这些财物。

第二天,张良就带着这些财物出现在项伯的营中。张良把这些财宝全部赠给项伯。张良和项伯进行了长谈,请项伯在项羽面前再多进言,让项羽将汉中这一块地方也封给汉王。

项伯立即依照张良的意思,极力说服项羽为汉王增加封邑。

项伯请项羽宴饮,酒酣之时,项伯劝项羽说:“依怀王之约,刘季当为关中王,今封其为汉王,则失义于天下。巴蜀之地过于狭小,何不将汉中之地补封与刘季,一可平服汉王的怨气,更让天下诸侯知我等的王者仁义之心!”

项羽听了项伯后面的话,倒是很顺耳,于是,脑袋一热,就将汉中的全部土地加封给了刘季。

得到了汉中,刘季欣喜若狂。同时,张良的赤胆忠心,他的不慕富贵、舍己为人、胸有大略的情怀,叫刘季感念不已。

刘季拥有了汉中之后,秦岭以南的三个郡就连成了一体,其封地就与关中挨着边了,这为汉王日后反攻三秦之地提供了便利。

汉王见又得到了汉中之地,突然明白了张良的深谋远虑,心中既感激又钦佩。

西行之后,汉王就定都南郑(今陕西南郑东北),以萧何为相。

巴蜀虽然富盛,但交通却十分闭塞,地理阻隔,出入非常艰难,有道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东向而出,异常艰难。所以,有为之主,当实力雄厚之时,一般不会久留于此地。

范增献计,封刘季于此,就是想借地理之便遏制沛公刘季向东的扩展。范增的图谋不可谓不毒。可是,这天下之事,有弊就会有利,有利有时又会有弊。时间的因果轮回,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且说这巴蜀、汉中之地,虽然闭塞,远离了中原之地,可是这封闭之地又易守难攻,若对于弱小而退守自保、积蓄力量、谋求发展的诸侯来说,就又是一块宝地,是一块福地。

刘季、萧何、张良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决意西行就国的。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诸侯们罢兵,各就封地。

张良如约应去臣事韩王成,临行前,张良去向汉王刘季辞行。

汉王也要西行去封地,张良刘季不忍分离,张良就向西一直送别汉王,直至褒谷(今陕西褒城)。

褒谷之地,皆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林立,无路可通,唯一进出的道路,就是那在峭壁之上凿眼穿木、凌空飞架、借渡人马的栈道。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由陕入川的一条南北通道,更是兵家必争之道。

张良望着那凌空飞架的栈道,若有所思。

张良对汉王献计说:“大王啊,大军过后,可将此栈道逐一烧毁。”

刘季一听,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问:“子房啊!这可是汉军出山的唯一通道啊!加固都来不及,怎么能够烧毁?”

张良轻松地一笑,说:“烧得!烧得!此乃一石二鸟之计:其一,大王军力尚弱,烧此栈道,可以防止其他诸侯趁虚而入,进击大王。其二,则是向诸侯们表示,大王已无东归之心,以使项羽和诸侯们放松对大王的警惕,望大王思之。”

汉王恍然大悟,击掌赞叹道:“高招!真是高妙!每逢关键时刻,子房总有高见。今子房之见,果然深远,在下一定依计而行。”

张良赞许地看着刘季,说:“汉王从善如流,胸怀大略,高瞻远瞩,非常人可比,汉王必成大器!”

汉王此时倒顾不得张良说些什么,他只知道,张良就要远离自己而去了,这叫汉王实在是悲伤。他面露悲戚,顿足捶胸,哭道:“我失子房,如失股肱,失莫大焉!”

汉王对张良的离去心痛不已,叹息不已。张良被汉王的至诚之心所感动,临别时,遂许诺汉王三桩事:

一是自己一定鼎力地让项羽定都彭城,削弱关中的实力,为汉王刘季日后东进创造机会;

二是自己一定要为汉王多多地网罗人才,助汉王早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