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845800000010

第10章 一举一动 尽善尽美 (1)

——态势语训练与美感训练

口才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口才的训练是多方面的,除了思维训练与口语训练之外,态势语训练与美感训练也是很重要的。

第一节 态势语训练 (1)

口才要靠“口”,这是不言而喻的;但除口之外的无声“语言”—表情、姿态、动作等等,也是口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声语言的这种功能,早在孔子时代就有论述:

“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事实上,在社会交际中,只要你进人了人家的视线,哪怕还未启动朱唇,你的“说话”就已经开始了。不过,那是用你的眼睛,你的表情,你的动作来“说”而已。不同的“说”法,能引起对方不同的反应:或者喜欢,或者反感。至于开口之后,随着谈话的内容和目的,为着表情达意的需要,你的“表演”会更丰富。这种“表演”,我们称为“态势语”,也叫“体语”。态势语,就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思想感情的表情、姿态、动作等等。

态势语言虽然没有声音,却可以表情达意。比如: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出热情、冷淡、渴望、鄙视、疑问、赞许等不同的感情;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招手示意对方过来,挥手表示告别等等。

一般情况下,态势语是伴随着口头语言而发生发展的。脱离言语,表情和动作无异于哑语。口头语与态势语结合起来,态势语不但可以阐释口头语,而且在许多场合中会比口头语更富于表情达意。比如一个支持、信赖的眼神,会使你的部属下定干好这项工作的决心。管理者要面对听者讲话,就必须用眼睛同听者交流感情;要讲清事物的特征、形状,就必须用手势、动作加以描摹。有声的口头语言作用于人的听觉,态势语言则作用于人的视觉。这两种信息同时协调传递,不仅可以使人们听到绘声绘色的讲述,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表情姿态、动作,获得形象的感受。可见,态势语与有声语言协调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美国学者费洛拉·戴维斯在《怎样识别形体语言》一文中指出:“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发明了这个公式:信息总效果二70o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当你认识到即使‘我恨你’这几个词也能使人听起来带有爱昵的情意时,声音和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中就有“以手势助说话”一条。

态势语是说话者知识文化素养和美学观念的直接反映。在言语活动中,每个讲话人,都是听者的审美对象。听者不仅要精心领会讲话人的口头语言,还要聚精会神地体察和欣赏讲话人的态势语言。例如讲话者怎样站或怎样坐,怎样注视听众,精神集中不集中,怎样运用手势,身姿怎样活动等等,都将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直接影响说话的现时效果。正确、优美的态势语不仅可以辅助口语充分地表情达意,还可以体现讲话人高尚的文化修养,树立起讲话者的威信,增加对听者的吸引力,增加听者对讲者的信任感;错误、蹩脚的态势语,不仅会影响口语准确地表情达意,还会分散听者的注意力,破坏自身的整体形象,引起听者的反感。

态势语总是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从而提高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的。它的运用离不开有声语言,而且必须在可视见的情况下使用。它本身所能表达的意义也是十分有限的。比如眼神可以表达“我支持你”这样的意思,但表达不出“我为什么支持你”这样的内容。所以,又不能过分强调或夸大态势语的作用。

态势语的训练必须与有声语言的训练结合进行,否则就成练习“哑语”了。哑语是哑者之间特殊的交际手段;态势语是一般人的口语表达的辅助手段。运用什么样的表情、姿态、动作,要和表达的内容协调一致,力求大方、自然、得体、恰当,切忌故作姿态、哗众取宠、卖弄嚎头。

态势语训练包括表情训练、姿态训练、动作训练等几个方面。

一、表情训练

表情主要是指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包括眉、眼、鼻、嘴、颜面肌肉等的表情变化。法国著名语言文学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

单是眉手就有许多种表情变化,如:挤眉表示戏谑,横眉表示鄙视、冷对,竖眉表示愤怒,低眉表示顺从,9眉表示发愁,等等。

眼的表情更为丰富,它可以传递人们最细微的感情。“暗送秋波”、“眉开眼笑”、“怒目而视”、“瞠目结舌”等成语,都是指通过目光来反映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眼睛的肌肉是极其纤细、敏感的,所以每一种目光语都具有和其他目光语不同的区别特征。比如“逼视”、“睥视”、“谛视”、“窥视”、“睨视”、“凝视”等,它们都存在着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孟子早就说:“胸中正,则眸子錡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不但是身体的形状、面容、姿态和姿势,就是行动和事迹、语言和声音,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活中的千变万化,全部可以由艺术化成眼睛。人们从这眼睛里,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自由的心灵。”(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198页)一个人的眼神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反映一个人心灵中蕴含的一切内容。古代的一些珠宝商从顾客瞳孔变化中了解顾客是否对货物有兴趣。在言语交际中,眼睛是“会说话的”。

比如管理者当众讲话,首先要用亲切的眼光环顾全场,这眼光是在告诉大家:赶快安定下来做好听讲的准备。讲话过程中,如果有听众小声说话,讲话者无须直接用语言阻止,只要停顿片刻,投以善意劝阻的目光,自觉的听众马上就会安定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讲。讲话者如果发现听众对讲话很有兴趣,必然受到鼓舞,越讲眼睛越有神,从而更好地与听众交流感情。言语交际离不开眼睛,有经验的说话者,都很注意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眼神,借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作用。如果一名管理者说话不善于用眼神传情,总是呈现出一双无表情的眼睛,就会给听众一种呆滞、麻木的感觉,引不起听者的注意,有损于言语表达。一般地讲,管理者讲话时,目光要朝向听众,适度地注视对方的脸和眼,不要仰视天上,更不要俯视地面。既不要一动不动地直视,也不要眼睛滴溜溜乱转。前者会使人感到滑稽可笑,后者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至于有些人爱像有毛病的日光灯那样不停地眨眼,或者用眼角瞥人,都会给听众以不好的印象,应当避免。

虽然鼻的表情少,而且大都用来表现厌恶、戏谑之情,但用得适当,也能使话语生辉。比如讲话带愤怒时,鼻孔张大,鼻翼翕动,感情会表达得更为强烈。但在管理活动中,当你内心对某件事不满时,应理智地处理它,或委婉地说出来,千万不能向对方皱鼻子,特别是在劝说时尤其不可如此,否则会前功尽弃。

嘴的表情是通过口型变化来体现的,鄙视时嘴巴一撇,惊愕时张口结舌,忍耐时咬紧下唇,微笑时嘴角上翘,气急了嘴唇发抖。

至于人的脸面光泽、颜色的变化、肌肉的收缩舒展等,也能反映一个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面部表情就是心灵的镜子、思想的荧光屏。

第一节 态势语训练 (2)

在管理活动中进行言语交际时,管理者面部表情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彩,真是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如眉飞色舞、喜笑颜开,表示高兴、喜悦;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表示得意、振奋;面红耳赤,表示激动、害臊;蹙额锁眉,表示伤感;横眉怒目,表示愤怒;愁眉苦脸,表示忧虑……听者在听话时,总要对讲者“察颜观色”,因此,讲话者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对听众施加心理影响。

二、姿态训练

除了人的面部表情外,听众还可以从讲话者身体各部位的下意识动作来了解讲话者的思想感情。一种正确、优美的姿态,有时可能胜过千言万语。高尔基赞扬列宁的演讲时说:

“他的演说和谐、完美、明快、强劲,他站在讲台上的整个形象,简直就像一件古典艺术作品:什么都有,然而没有丝毫多余,没有任何装饰,即使有的话,也看不出来,正如脸上的两只眼睛,手上的五个指头那样天生不可缺少似的。”

看过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的人,都会清楚记得列宁当众演讲时那气壮山河的姿态:

当起义的工人、士兵攻占冬宫之后,列宁快步登上讲台,面向台下群众,就像大乐队的指挥,身体稍向前倾,双目眺望远方,右手掌向前果断而有力地推出。这时,沸腾的冬宫立刻鸦雀无声,伟大导师列宁的声音立即传向世界……

这个姿态,充分表现了一位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往无前的坚强意志和宏伟气势。列宁这一姿态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多少年来,世界上许多画家、雕塑家,都对这一形象不断临摹再现,使其永留人间。每当人们看到或想到这一形象,就自然想起列宁精神,那样催人奋进,那样鼓舞人心!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管理者在说话时不注意自己的姿态:有的边说边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显得很不稳重;有的在讲话时,头部和身子乱动,左右摇摆,显得很不严肃;有的在台上昂首阔步,目无听众,显得非常傲慢;有的怕见听众,低头看着地板,显得十分胆怯;有的边讲话边随地吐痰,喷烟圈,打呵欠,伸懒腰,挖鼻孔,剔牙齿,显得极不文明。这些不正确的姿态,都会直接损害讲话者的形象,影响口才效果。一个管理者讲话时姿态要端庄、稳重而又自然,让人看着顺眼、舒服;避免紧张、慌乱,要给人以认真而又轻松的感觉。站着讲话时,身子要站正站直,但又不要僵硬,要略向前倾,头抬起,目光平视;坐着讲话时,两腿自然平放,必要时才跷二郎腿,切不可抖腿摆脚,以免给人不稳重的感觉。

三、动作训练

说话时的动作,主要指手势。手势是态势语中最重要、最明显的部分,在一定的环境中,还可以独立表情达意。例如抗战时期,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前与延安军民告别时的手势就足以说明。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毛主席向群众挥手的动人场景:

“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影移动。”人们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挥手。这时,“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举得很慢很慢”,体现毛主席在革命重要关头对重大决策严肃认真的思考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毛主席和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和依依惜别之情。“忽然用力一挥”,表现了在革命重要关头毛主席的英明果断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安慰、鼓舞和激励。在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毛主席一句话也没有讲,但他的手势动作却胜过千言万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手是人体敏锐、丰富的表情器官之一,它以各种不同的造型,传递讲话者的心声,辅助言语表情达意。在言语交际中,自然而安详的手势,可以帮助讲话者表达平静的陈述和说明;急剧而有力的手势,表达讲话者情绪的升华;柔和平缓的手势,帮助讲话者抒发内心的愉快和深情。大方、文明、得体的手势不但帮助讲话者表情达意而且能够激发听众的情绪。

从手势的涵义和作用来看,可分为指示手势、摹状手势和抒情手势三种。

指示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对象,指示出听众视觉可及范围内的事物和方向,便于听众通过视觉形象感受到具体事物。指示手势常用食指直伸、其余手指内屈的手指向所指之物。闻一多先生在他最后一次演讲中说到:“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使用的就是这种手势。他横眉冷对,手指直指混杂在会场中的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