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848700000031

第31章

唐叔虞祠

王炳麟

悬瓮庆灵长,锡兹难老;

分圭遗厚泽,惠我无疆。

唐叔虞祠,在太原市晋祠北隅。祀晋始祖唐叔虞。唐叔虞,周武王子,成王弟,名虞,字子干。封于唐。《晋祠楹联选注》载此联。王炳麟(1804?~?),字芸阁,清四川安岳人。道光进士。

上联祝福。“悬瓮”,悬瓮以击节。秦人鼓瓮作音乐节奏。“灵长”,国祚广远绵长。一个“庆”字,抒发爱国情愫。“锡兹”,指周成王所赐封地。锡,赐给。“难老”,此为“长寿”之意。亦切晋祠圣母殿“难老泉”之名作祝福语。下联感恩。“分圭”,《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遂封叔虞于唐。”圭,诸侯朝王时手执的玉板。“遗厚泽”,赞周成王赐封的思泽。“惠我无疆”,颂扬唐叔虞惠政。此联追溯晋国远史,抒发爱国爱乡之情,庄严厚重。

大观亭

李振钧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

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大观亭:在安徽安庆正观门外。《清稗类钞》载此联。李振钧(1804?~?),清安徽太湖人。道光进士。官至尚书。赤壁:苏轼元丰五年(1082)秋,尝与友人两次畅游湖北黄冈赤壁。与客泛舟:语出苏轼《前赤壁赋》。客,指友人。青莲: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举杯邀月:化自李白《月下独酌》诗。

上联言泛舟之乐。“秋色”,切时。“东南”,切地。“满”,极言景盛,大观亭不愧形胜名区。“自赤壁”二句,借苏轼当年与客泛舟长江游赤壁之乐,道出自家今日与客泛舟长江之所乐。李振钧的“与客泛舟”之乐,即是体味到苏轼那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见《超然台记》)的心境。大观亭之秋景,令人感到超逸。下联抒发孤寂之感。首句纪实登亭所见浩浩长江景观,借江河万古,感慨人事全非。“问青莲”二句,以李白当年《月下独酌》心境自况,借诗中引明月为知己,袒露光明磊落的心胸,于知音难觅的惆怅中表现孤高的个性。此联将大观亭周围的环境,融入名家苏轼、李白诗作名篇的情境,以表现作者自家的心境,言大观亭之游赏之乐而寓孤芳自赏志趣。联语亦召唤来者于大观亭追慕先贤,领悟人生真谛。

吕祖祠

蔡锦泉

因果证殊难,看残棋局光阴,试问转瞬重来,几见种桃道士;

黄粱炊渐熟,阅遍枕头世界,乐得饱餐一顿,作成食饭神仙。

吕祖祠,在河北邯郸市王化堡。祀吕洞宾。《楹联四话》载此联。蔡锦泉(1806?~1849),字文渊,号春帆,清广东顺德人。道光进士。官至湖南学政。看残句:晋人王质入山伐木,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催王质去。质起,视斧柯烂尽(见《述异记》)。几见句:唐刘禹锡曾作看花诸君一诗,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十几年后,刘禹锡再去玄都观,未遇种桃道士。黄粱:《枕中记》载,卢生与道士吕公同宿邯郸旅舍,枕着吕公给的枕头酣然入梦,历尽富贵荣华。梦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

上联言因果报应。连用“看残棋局”、“种桃道士”两典为例,前例说明因果报应无常,后例证明神仙亦是虚幻。下联言吕祖祠本事。卢生的“富贵荣华”,只是一场梦幻。上联设问,下联戏谑而使人警醒,颇见作者胆识。

水木清华轩

殷兆镛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千万变幻,都非凡境;

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水木清华轩,在北京清华大学校园西隅湖畔。殷兆镛(1806~1883),字补金,号谱经,清江苏吴江人,道光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洵:诚然,确实。

上联描绘境界美。“槛外”,指轩外。水木清华轩临水背山,“山光”,描绘山色靓丽。“历春夏秋冬”,言四季景美。景物“千万变幻”,足见园内花木繁盛。结句强调境界异乎寻常,平中见奇。下联描绘环境美。“窗中云影”,由内看外。“任东西南北”,四方佳景,透窗尽可观赏。“去来澹荡”,云影流动不定,以至使人产生“洵是仙居”之感。结句以肯定口吻道出水木清华轩的清幽环境与世俗不同。此联以“山光”“云影”表现轩内轩外景与境的自然和谐。“都非凡境”、“洵是仙居”,以虚衬实,给人以神秘感。

抱瓮居

张文虎

负耒横经,从吾所好;

吟风弄月,与天为徒。

抱瓮居,张文虎书斋名。抱瓮,典出《庄子?天地》。用以指淳朴生活。雷瑨《楹联新话》载此联。张文虎(1808~1885),字孟彪,号湖楼,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诸生。耒:原始的翻土农具。横经:听讲时横陈经书。天:此指自然。

上联袒露追求发展个性的心态。“负耒横经”,指耕教生涯。张文虎晚年主南菁书院讲席。“从吾所好”,流露对耕教生涯的浓厚兴趣,亦流露发展个性的执着一念。下联抒发热爱大自然的襟怀。“吟风弄月”,联中当指著述和作诗,情趣高雅。“与天为徒”,表白“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与一致。此联身在书斋而心却沟通内外,表白对淳朴生活的追求,旨意与书斋相称。负耒横经、吟风弄月,具体反映生活的充实。从吾所好、与天为徒,则反映精神生活的超脱。

桂湖

曾国藩

五千里桂子湖山,我原过客;

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桂湖,在四川新都县城西南隅。《南亭联话》载此联。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清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官至两江总督。桂子:桂花。过客:过路人。诗人:此指杨慎。

上联写留恋桂湖。“五千里”,夸张桂湖水域面积而显景深。“桂子湖山”,桂湖沿岸当年即植有桂树千四百馀株,景观壮美。自道“过客”身分,流露对桂湖湖光山色的留恋之情。下联怀念杨慎,“一万顷”,亦夸张湖中种植荷花水域,实为六十亩。“荷花秋水”,为桂湖又一景观,环境清幽。“中有诗人”,因荷花象征高洁,自然联想到此处的主人明代诗人杨慎,故借景誉人。此联借景抒情,俊逸风雅。

锁绿轩

顾文彬

移花槛小,密叶禽幽,伴压架荼蘼,依约谁教鹦鹉;

款竹门深,采芝人到,任满身风露,姓名题上芭蕉。

锁绿轩,在苏州怡园,取杜甫“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诗意名轩。联见顾文彬《眉绿楼词联》。顾文彬(1811~1889),字子山,清元和(今江苏苏州)人。道光进士。官至浙江宁绍道。联集张炎词。上联集自《一萼红·制荷衣》、《壶中天·咏周静镜园池》、《露华?碧桃》、《甘州?赋从芳所在》。下联集自《一萼红·制荷衣》、《扫花游·赋高疏寮东墅野》、《瑶台聚八仙·楚竹闲桃》、《祝英台近?奇陈直卿》。荼蘼:花名。款:通“叩”、敲。芝:即芝兰,香草。

此联紧扣轩名“锁绿”,从正侧两面展开描绘。“密叶禽幽、压架荼蘼”,从正面表现浓“绿”重“锁”的景象,花繁叶茂。“移花槛小”、“款竹门深”、“满身风露”、“题名芭蕉”,从侧面托出绿阴掩轩的景象。联语写花、叶、鸟、竹、人,托出锁绿轩轩小景深、境幽、人雅,风韵别致。集句浑成,文意贯通。“鹦鹉”,“芭蕉”,连绵词相对,尤工。

县署

周沐润

五日风,十日雨,岁乃常熟;

九年耕,三年食,民其姑苏。

县署在江苏常熟。《对联话》载此联。周沐润(1811?~?),字文之,号柯亭,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河南祥符籍。道光进士。官常州知府。五日二句:汉王充《论衡?是应》:“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岁:年景。九年二句:《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上联言天时地利。“五日风,十日雨”,风调雨顺,言得天时。“岁乃常熟”,年年丰收,喜获地利。下联言储粮防灾。“九年耕,三年食”,注重调剂粮食以防灾年。“民其姑苏”,民困得解。此联分嵌地名“常熟”、“姑苏”,一语双关而见机杼。

访苏亭

温鹏翀

万里赴琼儋,夜起江心弄明月;

一亭抚笠屐,我从画里拜先生。

访苏亭,在广西藤县浔江南岸。相传苏轼贬琼州,赴任途经此地,曾夜半泛舟江心赏月,后人仰慕苏轼文才人品,遂于此建亭,定名访苏亭。因苏轼有《江月》诗,故又名江月楼。《楹联丛话》载此联。温鹏翀(1811?~?),字心山,清江西石城人。道光进士。琼儋:琼州、儋耳,在今海南西部地区。弄明月:观赏明月。

上联记述苏轼于此泛舟赏月事。绍圣六年(1099),苏轼贬琼州别驾,首句即切此,交代途经藤县缘由。“万里”,以路程之遥极言苏轼贬谪之苦。然而此时此刻苏轼仍“夜起江心弄明月”,足见其胸襟豁达。苏轼月夜泛舟藤江,作《江月》诗:“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联可与诗并读。下联抒发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一亭”,指访苏亭。“笠屐”,张端义《贵耳集》:“东坡在黎子云家,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人画作图,东坡自赞。”图名《东坡先生笠屐图》,访苏亭内悬有此图。结句谓对画施拜,聊表敬仰之情,此联融合诗情画意,亭当以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