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848700000042

第42章

扫叶楼

张通谟

古寺话齐梁,大好江山来振锡;

馀情寄诗画,想当风雨快挥毫。

扫叶楼,在江苏南京清凉寺,为龚贤隐居处。联见《师竹庐联话》。张通谟(1864?~1937),字仲纯,号莲叟,湖南湘乡人。光绪举人。曾任两江优级师范斋务长。齐梁:指代南朝。锡:僧人持杖,行则振动有声,故称僧人出行为“振锡”。

上联赞清凉寺。“古寺”句,追溯南京寺庙悠久的历史。清凉寺始建于南唐,杜牧《江南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寺庙之多。“大好”句,赞龚贤隐居地清凉山乃佛门圣地。下联赞诗画。龚贤(1599~1689),字半千,号柴丈人,江南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工诗画。尝自画小像,画上落叶飘零,一老僧赤足扫叶,昂视苍天,正气浩然。画悬壁间,后遂称其所居为扫叶楼。“馀情”句即切此。“风雨”,喻社会现实。一个“当”字,赞龚贤敢于面对现实,以画寓意。此联切楼切人,以见风操。

明延平郡王祠

丘逢甲

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异族出境,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明延平郡王祠,见沈葆桢题《明延平郡王联》注。《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载此联。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蛰仙,台湾漳化人。广东嘉应籍。光绪进士。尝官工部主事。异族:指荷兰侵略者。

上联赞郑成功韬略。首句说郑成功身世。明崇祯十一年(1639)郑成功考中南安县学廪生,为秀才。明永历七年(1653)封为延平郡王。“别开生面”,称颂郑成功以文韬武略收复台湾而开创新的抗清格局。下联赞郑成功业绩。“驱异族出境”,指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再鼓雄风”,激励世人发扬反侵略的斗争传统,洋溢着爱国激情。此联以郑成功为楷模激励世人,语气豪壮,极富感召力。

天香亭

谭嗣同

鸠妇雨添三月翠;

鼠姑风裹一亭香。

天香亭,在兰州憩园内。今为兰州公园。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清湖南浏阳人。诸生。“戊戌六君子”之一。鸠妇:即鹁鸠。《埤雅?释鸟?鸠》:“(鹁鸠)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语曰:‘天将雨,鸠逐妇。’”鼠姑:牡丹别称。

上联描绘春景。联语以鹁鸠鸣叫为“天将雨”的物候,形象地反映季节特征。一个“添”字,显现春天活力,使人感到阳春三月的盎然春意。下联描绘牡丹。憩园内当时牡丹多至百数十本,高或过屋。联中一个“裹”字,使人在亭内感觉清风送过来的牡丹花香浓郁、持久。此联以“风”、“雨”表现季节交替及景物变化,展示景物天然美而巧切亭名之意。《对联话》谓此联“艳而不佻”,评价十分确切。

三潭映月

骆成骧

万井桑麻中,点缀六桥花柳;

一城灯火下,辉映十里湖天。

三潭映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苏轼知杭州,开浚西湖,于湖中立三石塔,以示塔内湖面不得植藕菱,以防湖泥淤积。塔身中空,有圆窗,内可置灯,影映水面,蔚为壮观。骆成骧(1865~1926),字公骕,四川资州(今资中)人。清光绪状元。官山西提学使。万井:极言房舍多。井,古时,八家一口井,后借指人口聚居地。桑麻:此借指田野。六桥:此指西湖的六座石桥。

上联写湖区景观。“万井桑麻中”,足见西湖乃繁荣之区。“点缀六桥花柳”,湖区艳羡且别有风致。下联写湖面夜景。联语以“十里湖天”之面,烘托“一城”之点的宏伟壮观。西湖之夜,宛若水上街市。此联勾勒“三潭映月”日夜两幅图画,美不胜收。

平湖秋月

骆成骧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平湖秋月,见阮元题《平湖秋月联》注。《师竹庐联话》载此联。

上联写游人感受的“平湖秋月”宜人之处。“夏日清风冬日日”,点明季节特色。下联写游人观赏“平湖秋月”的美景。前山月泻银光,后山黛色可人。联语不囿于写秋色,而透过窗内窗外写一年四季的直观感受,风物爽心悦目,环境宜人,不愧为游览胜地。“日”“山”重言,尤显景深。

拂云楼

裴景福

终南太华镇东方,杨柳金城,万井挹关中紫气;

葱岭昆仑睇西极,葡萄玉塞,一樽撰天上黄流。

拂云楼,在兰州市原皋兰县城西北,跨城临河,气象雄伟。《古今联语汇选初集》载此联。裴景福(1865~1937),字伯谦,号睫,清安徽霍丘人。光绪进士。官广东南海知县。谪戍西域。终南:即终南山。在陕西。太华:即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南。金城:即汉代金城关,故城在皋兰县西南。万井:泛称千家万户。挹:引来。葱岭昆仑:自新疆疏勒到蒲犁以西为葱岭,东入新疆后称昆仑山、天山。睇:斜视,流盼。玉塞:指玉门关。撰:持。黄流:此指黄河。

上联言皋兰东部形胜。“终南太华”,首句以甘肃东部名山,以显一方形胜,极有气势。“杨柳金城”,点出皋兰城的独特风貌。“万井挹关中紫气”,以实带虚,渲染祥瑞气氛。下联言皋兰西方形胜。首句以视野的宽广使人感到胸襟的开阔。“葡萄玉塞”,引人追溯远史。“一樽撰天上黄流”,想象奇特,使“一樽”以小见大,表现非凡气魂。此联描绘登楼所观赏到的壮美景观,以表现皋兰形胜,抒发豪壮情怀。“终南太华”与“杨柳金城”,一远一近;“葱岭昆仑”与“葡萄玉塞”,高山雄关,皋兰城在关山大川屏护之中。联中,“杨柳”、“葡萄”,“金城”、“玉塞”、“万井”、“一樽”、“紫气”、“黄流”,以物象蕴藉内涵,开拓境界,景象雄阔豪壮,极富感染力。

观风台

阮崇德

河上此高台,樽酒谈兵,汉武乡驻师而还,尘世金戈伤往事;

曲中闻折柳,斜阳满树,鄂文端凯歌之后,谁家玉笛暗飞声。

观风台,在贵阳南明河畔,海潮寺侧。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牂牁太守朱褒叛乱时驻军于此。《古今联语汇选初集》载此联。阮崇德(1865?~?),字仲明,清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折柳:古指送别。汉代送客远行,一般至灞桥道别,并折柳相赠。鄂文端:即鄂尔泰,时署云贵总督。卒谥文端。暗飞声:偷偷地用笛子吹奏怨恨的乐声。

上联追忆诸葛亮平叛。诸葛亮平叛目的虽为了巩固蜀汉政权的后方,但平定牂牁太守朱褒叛乱的三年战争,给当地少数民族也带来灾难。一个“伤”字,饱含当地少数民族的血泪。下联揭露鄂尔泰对少数民族的残酷镇压。“曲中”句,闻折柳曲、看斜阳落,渲染悲凉气氛。“暗飞声”,反映清廷对少数民族镇压的残酷,连用笛声吐露心中积怨,也只能偷偷地吹。联语通过对诸葛亮与鄂尔泰先后驻军观风台班师时的比照,锋芒所指不言而喻。此联论史伤时,沉郁悲凉。

陶然亭

阮崇德

长戈满地,一亭独幽,客子河梁携手去;

把酒问天,陶然共醉,西山秋色上衣来。

陶然亭,在北京外城西南隅。亭名取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待后期》“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诗意。旧为士大夫游宴之处。《古今联语汇选初集》载此联。客子:即游子。河梁:河上的桥。后面为道别之地的代称。把酒问天:化自苏轼《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上联抒发八国联军侵占京城的哀痛之情,作者撰此联为庚子年(1900)9月,其时八国联军犹在京师。“长戈遍地”,点明时局,与“一亭独幽”形成强烈反差,以正衬反,突出京城沦陷的无比哀痛。下联写觞别。“把酒问天”,反映内心的迷茫。“陶然”,紧扣亭名却以正衬反,渲泄内心痛苦。“西山秋色上衣来”,借写景而使人感到寒栗。联语满怀感慨,使人尤觉哀痛。

桃源洞

萧大猷

开口说神仙,是耶,非耶,其信然耶,难为俗人言也;

源头寻古洞,秦欤,汉欤,将近代欤,欲呼渔父问之。

桃源洞,在湖南常德。《疢存斋集》载此联。萧大猷(1865?~?),字希鲁,湖南益阳人。清光绪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其:或。信然:确实如此。源头:水的发源处。将:或为。渔父。以捕鱼为业的人。

上联据遇仙传说发问。首句切遇仙桥传说开端。“是耶”三句,撷自唐韩愈《桃源图》诗,连连发问,不置可否,触发读者好奇而穷极幽隐。联语以发问设难题,增加了神秘感。下联据古洞故实发问。“源头”,切地。一个“寻”字,表现寻胜探幽的好奇心态。“秦欤”三句,语出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联语借考究桃源洞的年代,反映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寄意遥深。结句与上联前后呼应。此联以神仙、古洞破题、设问,又以“疑”点触发读者灵犀,别有机杼。引述化句,隽妙自然。

遗爱祠

乐桂荣

先后两临川,我惭时政疏虞,难比昔贤褒众口;

古今同邑宰,公独名祠巍焕,尚留遗爱结民心。

遗爱祠,在浙江遂昌报愿寺左巷,祀汤显祖。乐桂荣(1868?~?),江西临川人,清末任遂昌县知县。遗爱:留于后世的仁爱措施,犹惠政。

上联是作者与汤显祖比政绩,自愧弗如。意谓先后两位临川人在遂昌任知县,使我感到惭愧的是对时政的疏忽,实在难同众口称赞的前辈汤显祖相比。下联将在遂昌任职的历代知县同汤显祖相比,以称道汤显祖惠政。意谓自古至今同在遂昌任职的知县中,唯独祭汤显祖的遗爱祠巍峨显赫,他的惠政在身后仍有影响,足见深得民心。此联以类比手法突出汤显祖政绩,乐氏的自惭,亦见其以前贤自励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