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不管是跟着朱棣起兵的还是半路投靠过来的,大家都得到了想要的。
是啊,要是没有好处谁跟着你抛头颅洒热血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呀,那可是杀头掉脑袋的事,搞不好自己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就叫朝廷杀光光了。
虽然说很多人对于这次的封赏也有异议,尤其是那个什么李景隆竟然不但增禄一千担,还在曹国公之外又加上了什么大柱国,什么太子太师,我去!现在太子还没影呢就给了个师傅。就凭他开城门吗?对于他大家很是不服气,不过也没人这么不开眼在这里提出来而已。
好吧,封就封吧,等到这份圣旨念完就是王景洪也是觉得嗓子生疼,大家也都以为这就完事了。谁想到那个好死不死的王景洪竟然是连口气也不喘伸手又拿起一道圣旨。
大家早上天海没亮就跑到朱棣的大营迎接朱棣去祭祖,上午除了爬山就是跪下磕头,好容易到了快晌午了回到皇城连饭还没吃呢就又是一大通磕头跪拜的新皇登基大典,很多人早上饭还没吃呢。一看还有圣旨好悬没晕过去,要是这道圣旨再多念上一会估计就得有人饿晕了……
不过还好这道圣旨很快就完了,大意就是说所有的官员你都给我老实点,别净想着找门子捞钱。地方上有什么灾害要给我及时的报上来,要是你赈灾不利,直接就按照大明律办你!要是你不老实想贪点私吞点那你就别叫我抓住你,只要是抓住了直接就重判你,该发配的直接砍头,该砍头的直接凌迟。京城的官只要是七品以上的,地方上的只要是县令以上的大家推举一个人量才用人,可你要是贪污了腐败了,那好你这些人统统要受牵连,他杀头你也要掉脑袋!
这道圣旨一下,所有的人都觉得真的是又回到了洪武年间啊,看来反贪的大刀又举起来了,指不定谁又要倒霉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朱棣在皇城里设宴招待跟着他从北平一路打到南京的这些嫡系部将,文朔也是其中一个。
时间还早,大家也就在一起胡侃。看了一圈文朔发现原来这里面所有的人都有了封赏可就是独独自己朱棣什么都没给,甚至是在封赏诏书上连名字都没显示出来,这叫他觉得很无趣。
索性也不和其他人闲扯了,看着那些人那个样子还真叫他眼红。一个人跑到大殿外看云彩玩。
(我去!看来人到了古代这个娱乐水平都是退化了!)
你想啊,大晚上的天上除了星星哪有那么多云彩看呀,文朔一门心思在看天上了没有留意到身后,看到失意处嘴里说了一句:
“我的封赏呢?这个小朱同志不是把我给忘了吧?”
本来这句话没什么,但是她竟然是叫现在的皇上小朱同志,这也太……
虽然每台弄懂这个小朱同志是什么意思,但是大体的意思还是能听明白的。身后的人上前拍拍文朔的肩膀:
“那你想叫朕赏你点什么呀?”
文朔正在聚精会神的看云彩发泄心中的不满,根本就没注意到后面的人,猛地被人拍一下肩膀当时就跳起来了:
“什么人!”
这倒是把朱棣吓得连连后退,王景洪赶快上来揪住文朔说道:
“马公公,你怎么这样,看看你把陛下吓坏了不是!你这可是惊驾之罪,要掉脑袋的!”
朱棣笑呵呵的摆摆手:
“不碍事不碍事,倒是朕莽撞了。三保啊,是不是没有你的封赏心里不高兴了?”
这话问的文朔很别扭,叫他想起幼儿园的时候阿姨问:
“小明啊,是不是没有你的糖你不开心啊?”
文朔赶忙一本正经的说道:
“能在陛下跟前真心实意的为陛下做点事就是对三保最大的赏赐了。”
“这马屁拍的真狗血!”一边说他一边在心里骂自己。
朱棣哈哈大笑:
“哈哈哈,三保啊,来来你先随朕来。”
说完径自往大殿走去。
看到朱棣进来了,所有的王公大臣纷纷停下过来给这位新登基的皇帝陛下见礼。
少不了又是一顿什么吾皇万岁啦什么的。
等到大家一通礼仪结束之后,朱棣在龙椅上向大家摆摆手说道:
“以后只要不是在朝堂上你们就不要这么拘礼了,弄的朕十分不自在。”
大臣们都是垂头答应着心里说着个皇帝还真不一样,那个建文帝在的时候就恐怕大家不知道他是皇上,弄个什么周礼来叫大家学习使用又麻烦又累人还耽误时间。
朱棣继续说道:
“今天朕要先在这里向大家说件事,景宏啊,你给大家宣旨吧。”
已经荣升为中官的王景宏双手捧着一道圣旨来到众人面前清清嗓子看是念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北平起兵以来贴身内侍马三保不论在军中还是其他各项事务的处理中都卓有建树,深得朕心。为张其功勋特加封为内官监四品太监,赐名郑和。钦此——”
随着王景宏拖着长音的话语念完就应该是马三保跪倒施礼叩头谢恩了,但是大家等了半天也没看到有人出来,尤其是建文帝这边那些投靠过来的大臣还有很多人没见过马三保呢,这都要等着看看马三保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叫这位新皇上如此器重一下子就给了一个内官监太监的高位。
这里要科普一下了,首先说在明朝的时候太监和宦官是有区别的。太监是职衔,是各监正四品的最高长官。朱元璋的时候设立12监,主官一下的人也不称作太监,分别叫做少监、监丞、典薄、长随和奉御等职。
在洪武十七年(也就是西元1384年)的时候朱元璋定为9监。洪武28年(西元1395年)重新定为11监,到了三十年(西元1397年)增设了都知监。永乐皇帝定格为12监、4司、8局合称二十四衙门。
这十二监分别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仪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和都知监。
那文朔这个内官监都负责什么呢,据史料记载“掌木、石、瓦、土、搭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以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窨诸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皇宫的总后勤部,和外廷的工部差不多。这可是个肥缺。当时永乐王朝刚刚建立,宫殿要修缮吧?皇宫里换了主人,主人家的喜好什么的都要换吧?皇宫里的一大帮子的人的吃喝都要负责采购吧?再往远一点说,永乐皇帝要迁都北平,那里可没有皇宫啊,要在那里修新皇城吧?当然这一点大家现在还没有看到,所以也也就不再说了,但是就仅仅是整个皇宫大内的人吃吃喝喝要采购这里面就够了。
抛开这些不说还有那个赐名,这可是祖宗八代烧高香的事啊,皇帝给你起个名字,多崇高的荣耀啊。当然了这是在这个时代人眼里的观念了。
有些大臣听到这就感到自己以后要好好的巴结一下这位大内新近升起的明星了,但是现在却出现了没有人出来领旨谢恩的场面,王景宏尴尬的回头看看朱棣,见朱棣微笑着不说话。他可是有点作难了,这圣旨已经读出来了,就得有人出来接呀,现在……
就在王景宏焦急的时候,身后的朱棣说话了:
“景宏啊,给朕准备纸墨。”
赶紧答应一声,回头去给朱棣准备文房四宝,当然这道圣旨就放在了桌子上。
等到纸张铺就,朱棣大笔一挥刷刷点点在纸上笔走龙蛇,不一会功夫就看到纸上出现了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郑和”
这可是皇帝陛下的亲笔题字啊!
大家都伸着脖子想要看清楚前面朱棣写的什么,这个时候就听到有人气喘吁吁的说道:
“……三保……三保来……来晚了……”
大家回头一看就看到门口站着一个年轻的太监在那里喘气。神采奕奕两眼放光,看到大家都回头看他,竟然咧嘴笑道:
“你们都看我做什么呀,我又不是大姑娘家。”
一句话就把朱棣逗笑了:
“哈哈,三保啊,刚才朕给你的封赏你没听到吧?你要是再不来朕都打算要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