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荒原纪事
932900000059

第59章 卷四·第十(2)

我们那会儿在芦青河西岸的林子里,不知怎么就接近了那些密密麻麻的水网,穿过曲曲折折的蒲间小路,来到了一个沙堡岛上——它是我们见过的所有沙堡岛当中最大最不可思议的一个。这里除了有一条小路可以穿过沼泽,通向海滩平原之外,其余都被淡水或海水严严实实地包裹了。沙堡岛四周有着各种各样的水生物,鱼类贝类丰富。所以岛上住的那些人是相当富裕的。刚开始我们还以为那儿只有一些打鱼人、流浪汉等等,后来发现了一片简陋而古旧的土屋,才知道这儿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定居者,显然从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一个村落。它是自然形成的,所有居民一开始都是逃荒者和流浪汉,后来又来了一些采海蜇、做海蜇皮的手艺人,一些逃避计划生育和逃婚者……我不敢说这其中就没有身负重罪的逃犯。这些都无从考究了。最令我们惊讶的是他们自给自足的生活——在那些穿戴奇特、神态怪异的自由散漫的一伙当中,竟然还有自己的头儿、自己的“赤脚医生”。

在这个自然形成的“公社”里,首领竟然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她有两个娃娃,但没有男人。所有的人,无论老少都跟她叫“大婶”。所以既可以把“大婶”当成绰号,又可以当成名字。这是一个神奇的去处,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聚居地,这里没有治安官也没有税务官,没有当代社会的其他组织,却维持了大致不错的生活秩序。“大婶”君临一切,像个女王。我们因为贸然闯入,结果受到了囚禁,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才算消除了误会,最后总算受到了不错的款待。可是“大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也真令人难堪,这就是武早所说的那个“差点落进的圈套”。总之那一次脱离是颇费周折的……

我一路想的是,如果武早真的跑到了那里,对他而言也许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我又替他惋惜,因为我宁可让他待在那片即将沦陷的土地上,待在我们身边。

“大婶”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她长得并不难看,但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使她有了一副古怪的神气,这神气已经完全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那些人。她望着你,一双眼睛喷吐着激情和欲望的火焰,野生生的,像看一个猎物,一个囚徒。她伸出那双粗糙不堪的手,指挥着岛上的居民。他们在她身边既嘻嘻哈哈又规规矩矩,一个个奔跑起来撅着屁股,多少有些慌里慌张的样子。我想她就是靠这样的一双粗手,才把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原始村落管理得井井有条。村里差不多没有一件现代用品,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更没有其他的机械。这些人的主要收入,就是每年夏秋两季在海边上静静地等待风浪推涌上来的海蜇。他们把海蜇在沙滩上直接放上明矾做成海蜇皮,入冬以前再运出去,换回米面油盐和其他生活用品。他们很少知道外界的事情,说起所有的现代事物,都要奇怪地加上一个“儿”化音。

比如说他们跟飞机叫“飞机儿”,跟电视叫“电视儿”,跟美国叫“美国儿”,跟开会叫“开会儿”,而只有称呼自己岛上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才免掉这个儿化音。后来我琢磨,那种儿化音除了在表示一点点新奇之外,大概还有一点儿藐视和拒绝的意味。儿化音也是一个标记,以便于将外部的东西与岛上的东西加以区别。我发现他们治病主要靠一根银针——我曾问,如果这里的人得了重病怎么办?大婶说:“那就多扎几针。”我说如果有些病无法医治怎么办?大婶说太重就更好办了——死。他们的饮食很大一部分是海产品,所以我不知道发生了食物中毒怎么急救?在外地,一旦有了这种情况就要赶紧输液,晚了就会脱水不治。但在这里他们似乎生活得很好,好像压根就没有那些忧虑似的。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住在这个沙堡岛上的人很少有患重病的,在几年的时间里,除了几个老人的自然死亡之外,差不多没有一个因疾病身亡。大婶告诉:在他们这儿,最危险的事情就是逮海蜇时被它们有毒的彩带沾到身上。她说这里的人知道怎么对付那些怪物:“把铁抓钩柄弄长一点就是哩。”尽管这样,在捕捉海蜇的季节受伤的人仍然不少。

我们那次还了解到,有一个壮汉,竟然在天冷时划着一个小木船到大海深处去采一种大海贝。那种大海贝的名字叫“天鹅蛋”,吃的时候要连壳一块儿放在锅里蒸熟,那真是鲜美无比。不过这种美味只有到大海的深处才能采到。大婶说那一天她过生日,沙堡岛上的壮汉没法表达自己的心意,非要划船去采“天鹅蛋”不可——天暖还好说,他们一头扎到水里就成,可是天太冷了,眼看就到了深冬;结果呢?那个壮汉还是一头扎进冰凉的水里,一连采了十几个“天鹅蛋”,这才划着船往回走:半路上冻得手不会动了,桨也握不住,再后来就冻得半昏,伏在船底……那一次这个人眼看就给冻死了,岸上的人呼天号地喊他,点起了几堆大火;北风越吹越大,呼呼开着浪花,雪白雪白——谁知道这场大风也有个好处,它硬是把那个冻僵的汉子和小船一家伙掀到了岸上……大婶说那一天是她亲手把那个冻僵的汉子抱回来的。大伙让她把他抱到火边上烤,她知道这一烤准会要了他的命,就解开衣怀抱着他,在大伙的注视下,一直抱到自己的小土屋里。她把两个娃儿推到一边,搂着那个大汉,硬是用自己的身子把他暖过来了。大婶说:“如今他就是俺屋里的人了,两个娃娃见了他也都一连声喊‘大,大’……”

那一次大婶对我和武早说:“你俩要能留下,孩儿也跟你俩喊‘大,大’……”

那个让人惧怕又让人怀念的沙堡岛啊!

疯迷的海

01

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界河水位最低的一次。过去在这个季节,河水会把近堤的蒲苇蒙住,只露出很小一片梢头,连水柳都给盖在了波涛下边。浩浩荡荡的河水一下子使河床开阔了许多,往日看到的辫形河流,那些五颜六色的植物,还有高高低低、极不平整的堤下凸起,都被覆盖了。打鱼人也寻到了一个最好的季节,他们吆吆喝喝,在河的中下游奔忙:小船上的人奋力操纵,一次又一次阻止了船体打横——在风浪中横船是很危险的,所以他们总是注意让波涌与船体保持一个十字交叉。各种水鸟也突然多起来,嘈杂的叫声震人耳膜。不时有大鱼在水面上一跃——整个洪汛期的河流就是这样。

而眼下由于上游取水和蓄水越来越多,加上天旱,界河只留下了可怜巴巴的几条小水流,吃力地濡湿了河床当心的一条水道。所以我在下游蹚过界河时,竟然毫不费力。水流只达到膝盖那儿,最深的地方也达不到腰际。界河与芦青河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水流还算清澈,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不敢忘记上游淘金者使用的氰化物。据说有一条牛饮过界河水后就死去了。

临近河口处是一片沼泽,水草稀疏处还可以看到闪闪发亮的水流。这儿的地下水位已经很浅了,所以漫流过来的河水不会渗掉。在那儿行走必须小心翼翼,要绕着一些凸出的沙丘往前穿行。杂树棵子和茂密的水草老要挡住去路。这里还有很多蛇,有一次我差点踩在一条盘得圆圆的蛇上。

这次我想绕开沼泽,沿左岸到达海岸,然后往西寻找那个沙堡岛。如果顺利的话,那么沿着海岸向西走上二十多公里,就可以找到那个最大的沙堡岛了。不过类似的岛子很多,很难弄清到底哪一座才是最大的。我这会儿后悔上次没有画下一个地形图,因为那时可没想过有一天还要返回这里。

在界河以西这片平坦的野地里,我和武早曾经消磨了很多时间。这片海滨地带实际上不是一个开阔的平原,它与河右岸那片海滩只是勉强地联结着:如果从高处俯视,这只是一个镰刀形的沙坝。这道沙坝形成的年代没法考证,不知是先形成了水下沙坝,待一年年海退之后遗留下来的,还是因为其他缘故堆积而成的。我的一位老师一度认为沙坝是冰后期海面上升所淹没的岸外沙堤——后来围绕这个观点发生过很多争执,他从未改变自己的看法。人们发现无潮区的沙坝发育最好,于是对于沙坝的成因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共识:小潮差有利于沙坝的发育,而无潮海岸的沙坝往往发育得最好;其次,绝大多数的沙坝是暴风浪的产儿;再其次,沙坝形成的位置与破波点的位置大致相当——沙坝的发育总是与暴风、与海浪作用的近岸流系、与泥沙输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暴风浪期间,往往会出现强劲的波流,这时候受袭的海滩物质就随着低层回流向大海输送,并且不断堆积在一个流速较小的区域内;而另一方面,暴风浪在向海岸传播的过程中又会变形,使底部水质点的向岸速度大于离岸速度,这就形成了底部水体和泥沙的汇聚点——泥沙堆积形成沙坝。

我的老师在当年喜欢用一个术语,叫做“崩波”,动不动就说:“简直给我来了个崩波!”刚开始我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后来他的婚恋受到了意外打击,为了表达那种无法抵御的痛苦,他搔着头发说:“她简直给我来了个‘崩波’!”我琢磨着这个词的大致意思,直到几年后才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崩波”——这是那些搞海岸动力学的人捣鼓出来的一个词儿,指波峰附近出现的、沿着下坡漫延的浪花,它到了海岸线附近布满泡沫——是逐渐消失的一种破碎波。除了“崩波”之外,还有波浪扑向岸面时变得陡立、进而上部发生弯曲,最后以整个水体向前卷倒的那种“卷波”。另一种具有湍流特点的波浪,它们移向海岸冲上岸坡,然后还能返回海中,这种波浪被称为“激波”。一般而言,“崩波”大都发生在坡度非常小的海滩上,看起来“崩波”并不比“卷波”显得更来劲,只不过“崩”字发音的时候,必须双唇紧闭,猛地吐出来,这会造成一种更强烈的效果罢了。而你如果身临其境地站在海边上,一眼望去,显然会觉得“卷波”更来劲,它给人一种侵犯和裹挟的恐惧感。人在“卷波”面前不由得要连连退却。

界河入海口这一周遭看上去要比蚬子湾污染得轻,几乎察觉不到海水的任何变化。不过走在海岸上,仍然可以看到冲刷上来的石油凝块,并要小心翼翼地绕过那些乌黑黏稠的东西。还有,这里死亡的扇贝和鱼类也很多,一个有经验的赶海人绝不会随便捡拾它们。但这里的海水仍然是蔚蓝的、清澈的,它起码没有改变颜色,没有漂浮化工厂和造纸厂倾卸的那些废料。而在蚬子湾,风浪滔天的日子里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名副其实的“雪浪花”,不知就里的人会欢呼雀跃蹦跳过去,站在久久不愿消失的雪浪前边拍一幅照片,却不知那些泡沫含有强碱和其他化学物质。而界河入海口这儿仍是一片蔚蓝安静的海,风浪很小,鸥鸟也很少。我想那些聪慧的鸥鸟大概也知道河口附近孕育的危险吧。

再往西走,远离河口的地方渐渐出现了翱翔的水鸟。原来它们在躲开从陆地冲来的物质。向西十几公里就可以看到那些沙堡岛了。所谓的“堡岛”就是露出在高潮位之上的堆积体,它们延伸的方向差不多总是与海岸线平行,这种堆积地貌就是当地人喊的“沙堡子”。由于历史上芦青河和界河屡有改道,在几百年时间里输出了大量泥沙,这就使沿岸的一大片地方形成了泻湖淤填,最后成为沼泽洼地。在整个界河以西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很多这样的沼泽地。这些洼地和岗状起伏的地形镶嵌交错,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地貌。由于后来这片沼泽与大海彼此阻隔,呈现封闭状态,所以只有特大的暴风天气海水才有少量倒灌,于是环绕沙堡岛的大致是淡水,里边的鱼类也是混合水类生物。

我用了多半天的时间走完了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因为海浪把湿湿的沙土拍实了,又正好赶上退潮,整个濡湿的一段细沙海岸与浪印相隔几十米,就像一条筑起的公路,走起来十分便利。眼前逐渐热闹起来,鸥鸟欢叫,远处还出现了一个个小船的影子,接着又听到了轰鸣的机器声。那一片大海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海岸上的人来来往往,吆吆喝喝。那些船是一色的机帆船,马达轰鸣,喷出的浓烟在海面上形成了一条黑色的烟带。我走向一条靠岸的小船问了问,他们说正是从沙堡岛上来的。我打听那个最大的沙堡岛,他们忙得顾不得细说,只伸手胡乱指点一下。到处都堆积了海蜇,简直堆成了小山,一岭一岭地码在苇席上,不断有人从这儿把它们拉走。从海岸到沙堡岛那儿已经筑起了一条结结实实的沙路,沙路上面有一层树木枝条铺垫的路面,这样车辆在上面行走就不至于陷下去。

02

我顺着这条通路一直往前,终于走到那个最大的沙堡岛上。

令人震惊的是,眼下的一切都让人难以置信——这里的一切与记忆中的竟然大相径庭!往日看到的那些高高低低的土屋和搭起来的芦苇棚子全没了,代之而起的是帆布帐篷和一排排工房。到处竖着一个个电视天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每一条狗都高大肥胖,它们迎着人狂吠,却没有一个人过来阻拦。我迟疑着不敢往前,远远地看着那些男男女女捣弄海蜇。那些刚刚制成不久的海蜇皮倒在一个个大塑料袋里,又堆成了小山。旁边,新开辟出的货场和停车场上不断有汽车和拖拉机开进来。整个沙堡岛嘈杂得很。这儿哪里还有什么“大婶”和流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