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他早期的革命生涯中,就对茅台酒的美妙之处有所领略。1935年,毛泽东带领红军长征到贵州,四渡赤水,无论是亲口品尝茅台的醇美,还是亲眼看到受伤战士用茅台酒擦洗腿脚患处的神奇功效,都会令他对国酒印象深刻。而今,畅叙用保家卫国的血与火铸就的战友情谊,只有喝醇厚馥郁的国酒茅台,才是相宜的。以中朝两党两国人民以及毛、金两位老朋友的情谊,以毛泽东的诗人气质、浪漫情怀,席间提起抗美援朝战争,提到电影《上甘岭》,甚至哼唱几句《我的祖国》,特别是讲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这句话,都不是不可能的。
除了宴请时上茅台,毛泽东还曾赠送过茅台。在这两位老朋友的交往中,***是很实在的,不避讳对茅台酒的喜爱。1973年10月,***又一次访华,开口向毛泽东提起过茅台。毛泽东心领神会,毫不吝啬,打电话给中央军委,动用飞机,从茅台酒厂调三箱茅台酒到北京,两箱送***,一箱留中央。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三十五年。当年毛泽东已经八十岁,***也六十一岁了。两国元首会面,最高统帅下令,千里之外调酒,空运首都北京。擦去政治色彩和历史陈迹,可看作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个花絮,两位伟人交往的一段佳话。
“朋友来了有好酒”。当年毛泽东下令调酒,指定要的是1952年生产的茅台酒。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952年,举行了全国第一次评酒会,茅台酒一举夺魁,名列全国八大名酒之首。毛泽东指定要这一年生产的金牌美酒,可见烈士暮年,朋友情重,国酒情深。
有两幅照片,形象地记录着毛泽东和***碰杯时的情景。这两幅照片都拍摄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而拍摄的角度正好相反。***面露笑意,对毛泽东敬重而虔试的神情清晰可见。毛泽东沉稳睿智的目光停留在杯上,却又分明是在感受着***注视和问候的眼神。毛泽东的大手,轻握斟满茅台酒的高脚玻璃杯,对着***热情伸过来的酒杯,自然微举。就在这时,照相机的快门按下了,这段历史就这么定格下来。时代情怀、战友情谊,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如今,这幅照片,还珍藏在茅台酒厂集团公司。
周恩来日内瓦会议成功靠“两台”
金仁顺
周恩来总理生前对中国的酒业发展十分关注,白酒中他最重“茅台”,最关心“茅台”,他的一生与茅台酒有说不完的故事,这里只摘取他用茅台酒作外交工作的一朵浪花。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两个多月后,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江边。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中朝两国军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十六国军队整整打了三年,1953年,终于迫使他们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
1954年4月,为了解决停战后的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以及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在瑞士的日内瓦召开了国际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很多政治家和外交家,都是当时世界上风云一时、权倾朝野的人物,其中包括: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法国外交部长皮杜尔。
中国代表团由周恩来率领前往。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正式亮相,也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国际政坛和舆论界对中国代表团表现出了强烈关注,周恩来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同时身兼外交部长,他抵达日内瓦的消息和照片,成了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还有外国记者在媒体上评论说:这是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着一批更为年青的红色外交家。
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倍受瞩目,有热烈,有冷淡,有期盼,也有怀疑。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以惊人的智慧和才能,积极灵活地展开外交工作。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便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举行了招待会,宴请各国代表、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在这次招待酒会上,茅台酒变成了特殊的外交手段,它的醇香、甘美,即使空杯依旧回香悠远的特点,成了宴会上的主要话题。大家频频举杯互敬,气氛轻松融洽,茅台酒成了沟通主宾感情最直接有效的工具。卓别林也是在这次招待会上的嘉宾,他第一次喝茅台就被打动了,把它称为“真正的男子汉喝的美酒”。
除了茅台酒,在日内瓦会议上,《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哀婉动人,缠绵浪漫的中国戏剧片也成了会议场外的热门话题,为了便于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周恩来把片名翻译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云集日内瓦的外交官们观看了电影之后,纷纷建议把这部影片介绍到国外,卓别林看完影片更是当场落泪。大家感慨地说:周恩来不仅用艺术促进了外交,同时也把外交变成了一门艺术。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参加的重大国际会议,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对这次会议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所作的巨大贡献,已经载入史册。回国后,周恩来总理向党中央汇报时,感触颇深地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我们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茅台’,一台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不止是日内瓦会议,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历史性事件中,茅台酒也都成为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媒介。党和国家领导人无数次将茅台酒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盛赞“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称茅台酒是“美酒”。广大群众、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的侨胞把茅台酒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将它视为“国酒”、“外交酒”和礼品酒。
茅台破坚冰
周海亮
1972年2月21日,尽管北京的天气依然寒冷,但是在残雪下面,人们还是能够从一丝丝绿意中捕捉到春天的气息。这一天,在周恩来和基辛格的周密安排下,美国总统尼克松飞越重洋来到中国,与毛泽东主席握了手。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把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这是个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瞬间,中美关系的坚冰从此被打破。
当天晚上,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隆重的欢迎宴会。当周恩来手举斟满茅台酒的酒杯向尼克松介绍茅台酒的神秘和历史时,尼克松突然说:“我听说过您讲的笑话,说一个人喝多了,饭后想吸一支烟,结果点火时,烟还没有点燃,他自己先爆炸了。”尼克松说到这里就笑了,气氛亲切友好。
周恩来也畅怀大笑。他真的拿来火柴,小心地点燃酒杯里的茅台酒。他转过头,盯着尼克松,说:“尼克松先生,请看,它确实可以点燃。”
蔚蓝色的火苗在灯光下闪烁不止,周恩来的目光也在闪烁不止。酒杯里的火苗越来越小,呈一种稀薄的跳跃的淡蓝。突然周恩来的目光出现了瞬间的迷茫,一副怅然若失的淡淡的伤怀浮现脸上。然那迷茫转瞬即逝,他的目光在片刻后重新变得烁烁如炬。他若有所思地盯着尼克松的脸,微笑着点了点头。
酒杯里的火苗渐渐熄灭,周恩来端起服务员刚换上的酒杯,与尼克松亲切并且喜悦地碰杯。
两个人绕着宴会厅与50多位高级官员碰杯敬酒。然而周恩来每次都是用嘴唇轻轻碰碰杯沿,并不真喝。当他和尼克松回到各自的座位时,两个人的手里,都捧着原来那杯酒。他们坐下休息,开始闲聊。
“记得在长征途中,我一天喝过25杯茅台酒……比这个酒杯还大。”周恩来一边转动着手里的酒杯一边说,“年龄不饶人,现在我只能喝两三杯啰。”顿了顿,又说:“长征中,茅台酒被看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他的眼神里似乎流露出对往昔的眷恋,又充满着对今朝生活的珍重。
几天以后在上海,在中国政府为尼克松举行的宴会上,尼克松作了这次访问的惟一一次即兴讲话。那时他神采奕奕,那时他刚喝下一点茅台酒,红光满面。
“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联合公报将成为明天全世界的头条新闻。我们要建立一座跨越一万六千英里和二十二年敌对情绪的桥梁,可以说,是公报搭起了这座通往未来的桥梁。”激动之余,尼克松还说了一句话:“美国人民,要和中国人民一起,将世界牢牢地握在手中!”
对这句过于敏感的话,基辛格不免产生出一些担忧。幸好平好爱挑毛病爱钻字眼的记者们此时也让茅台酒的酱香熏得迷迷呼呼,对尼克松的这句话,并没有多大的反应。
中美关系的发展,在短短的七天之内,见到二十二年以来未曾有过的曙光。
1974年4月,邓小平在周恩来的倾力关心和毛泽东的同意下复出中国政治舞台。他在出席联大会议以后对基辛格进行了拜访,两个人谈到了“水门事件”,谈到了前苏联,谈到了日本……当然也谈到了茅台酒。席间基辛格一再用中国的敬酒方式向邓小平频频举杯,基辛格的助手温斯顿·洛德开玩笑说:“我相信我们用茅台就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邓小平听了,幽默地问他:“那我们也能解决原材料危机吗?”
基辛格想了想,还以他美国式的幽默:“我想只要喝了足够的茅台酒,我们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邓小平笑着说:“那我回国后,一定要增加茅台酒的产量。”
谈笑风声之中,冻结在中美关系间的最后一块坚冰,终于被彻底融化。
李先念“送”与里根“买”
邓宏顺
作为国家元首,品尝过的世界各国美酒自然是不计其数,然而,于茅台酒,不少国家元首却情有独钟。
先说李先念给朝鲜元首***“送”茅台。
前国家主席李先念1986年4月访问朝鲜,通过精心准备,在平壤锦绣山议事堂与***见面时,特别赠送给了***两件礼物:一为红玛瑙玉石盆景,一为12瓶中国茅台酒。
众所周知,***首相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而李先念与之见面之际,又正是与***首相同期的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已相继辞世,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日子,他们见面时的那种深情可想而知,当然只有最为宝贵的礼物才能表达这种真诚的友谊。玉石宝物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为珍贵的礼品,李先念主席把中国茅台和玉石盆景放在一起,足可见茅台酒在我们国家领导人心目中的极高地位。更有意思的是,此刻的李先念主席还用一种微妙的眼神示意摆在桌上的是12瓶中国茅台,似乎在向***强调:中国的茅台酒来了。
***当然懂得李先念微妙的眼神,一脸笑意地接受了来自他曾经战斗过的友好邻邦——中国的这两件礼物。也正如李先念主席所料,他并不注重那件精美的玉石盆景,很可能是因为毛泽东曾电话紧急调运茅台酒送过***,他对茅台酒早已喜爱在心,此时,他两眼极为兴奋地只望着摆在桌上的12瓶茅台酒,仿佛在和李先念主席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茅台酒华贵的包装和回味诱人的酒香,仿佛是茅台酒使他们的深厚感情变得更为浓烈。
再说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里根在中国“买”茅台。
在当代的人类社会里,美国是世界上豪无争议的首富,他们的总统自然不缺美酒佳酿。可是,美国总统里根对于中国茅台却求之若渴。
在里根总统访华之前的1972年,为中美关系破冰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总理设国宴招待他,请他喝的就是茅台酒,他在周恩来面前对中国茅台赞不绝口。1974年,尼克松卸任后住在美国西部白宫圣克利门蒂城,这年的8月20日,中国驻美大使黄镇去看望他时,特意赠送了茅台酒。果然不出黄大使所料,尼克松将茅台酒当成一份厚礼收下。茅台酒在他心里成了他和中国人民友谊的象征。茅台酒在中美关系的琴弦上弹奏了一曲稀为人知的美妙音乐。
不仅尼克松如此喜爱茅台,在美国的历任总统中,里根更是对茅台酒有着特殊的兴趣。
里根总统早就听到过尼克松总统和茅台的故事,还听说过很多关于中国茅台酒的种种传奇。于是,1984年4月26日,他前来访华时,心里就深藏着对于茅台的好奇。在钓鱼台国宾馆为他举行的首次宴会上,悦耳的碰杯声果然让他真切地欣赏到了茅台酒的魅力;浓浓的醇香味果然使他真切感受到了茅台独特的酒意;由茅台酒加深的友谊果然让他领悟了东方中国的友好和热情。因而,他对茅台越来越深刻的印象洗不掉也抹不去,注定他在中国要留下一个关于茅台的新传奇。
结束国事访问,即将离开北京回国时,里根总统站在他的套房里,面对着酒柜里各种各样的酒,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把这些酒全都买下。”
但是,当他离开套房时,他只带走了酒柜里的茅台酒,其余的酒,全都原封不动地放着。
里根总统走了,但是,他和中国茅台酒的又一个传奇永远留下了。
如果里根总统这次访华,不为茅台酒的真正品质所折服,尽管他早就听到过关于茅台的传奇,他也是自然不会这样“买”下这些茅台的。
作为美国总统,只要他流露一点他想得到这些茅台酒的意思,他也完全用不着用这种方式来“买”定;由他这样排除一切不可靠因素,不计其余,只求茅台的真切意图,我们能否说他对茅台酒的喜爱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这个世界上,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好酒能够让叱咤风云的国家元首们痴迷到如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