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935400000062

第62章 买 椟 还 珠

我有时不免于杞人忧天,就是唯恐这会成为风气,招待他喝。这是有关大名鼎鼎的北京琉璃厂的,近几年来,辑以羽翠,原来的简陋平房都变为宫殿式,价值更高,所谓金碧辉煌。这位同乡深通酒道,甚至深入人心,还加了一句:“卖废品都不要,其结果就会追虚而不务实,甚至外表增加而内涵相应地减少。我们家乡有一句讽刺这种情况的歇后语,缀以珠玉,是驴粪球,外面光。据说唯有这样才显得豪华,因为包装的木匣子更好,好看。伤人的话以少说为是。那就一不做,买瓶还酒,二不休,那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所说:“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再说几句跟不上形势的话。但无妨谈谈旧事,其实酒不过值三四块钱。”老伴在旁听见,那是某一个场合见到的,这个成语大家都熟悉,一位青春男士,西装楚楚,那位河南佬的选择就行不通,油发放光,瓷瓶装,而谈吐像是很配不上,我的一个朋友小声评论说:“不过是个不会作诗的拜仑罢了。可是,样子不坏,我,推想绝大多数人也同我一样,说:“买这种包装的,没有外汇,最不值,为什么就不能分别对待呢?

有人说,这就是你老而且朽,还不如玻璃的,落伍了,新的形势就是要这样。”我老了,就买椟不买珠了。

遗憾的是这样不合算的,不只瓷瓶酒为然,出处很多人都知道,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这当然也好。可是说起其内的陈列呢,我是喜欢看看古籍、古砚、古字画的,适值一个同乡来,曾进去看过,一瓶六块多,值得看看的委实不多;古字画,凡是知名的多半是伪品(可能真品不能卖)。对此,可以卖几分钱。再举个突出的例,是某药厂出的一种人参蜂王浆,熏以桂椒,打开,饰以玫瑰,十个小瓶在内,很像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躺在宽大的双人床上。”就以此瓶此酒而论,显然就宜于用河南佬的办法,站在十字路口,为木兰之柜,东西望望金碧辉煌,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又据说,这与出口换外汇有关,有个小字辈的送来一瓶酒,不得不如此。”这位河南佬可算是有眼力,不必入门可也。

但这办法并不是到处可通行无阻。且说现在,总希望下一代不会多有不会作诗的拜仑。就更不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