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20,期盼中国
942800000033

第33章 中国,2020 (4)

有关资源的话题,我们已经做过了详尽的阐述。事实上,随着资源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资源的宝贵性。

然而,从一个困局中走出,往往意味着一个新困局的开始。当资源成为所有人眼中之宝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新一轮资源争夺战的开始。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对于资源的争夺,并不仅仅局限在国际领域,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其争夺的激烈程度也毫不逊色。

在这新一轮的资源争夺中,一个可预见的未来是,民众与国家构成了资源争夺的两极。

由于国家与民众对于经济的理解,出于完全不同的层面上,因此,这两者对于资源分配的认识,也同样存在着各自的意见。

从民众的角度来看,资源是属于全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任何人只要隶属于这个社会,那么它就有权来要求享受属于他的那一份资源。

假如这样的愿望成为现实,那么,由于人们有着逐利的天性,就使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源,然而,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绝不可能允许他人有多占多得的现象,由此,当民众的分配愿望形成之后,就集中成为了要求全面平均分配的资源法则。

立足于国家的角度,其情势就完全不同了,由于国家担负着统筹全局的职责,这样一来,国家就从制度上名正言顺地取得了对资源的分配权利。

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国家也同样有着逐利的需求,因此,当国家掌握了资源分配权的时候,其考虑的首要因素必然是国有资本的利益,从而往往在政策上给予国有资本以倾斜。

于是,根据国家经营理论所制定的资源调配方案,和民众博弈所形成的分配方案,就这样构成了对资源的争夺,而在资源的实际调配过程中,无论采用这两套方案中的哪一种,都必然会引起另一方的反对。

8.2:两极化的分配方案

假如我们转换视角,那么任何两难的情况,都存在着两全的解决方案。

同样,在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够立足于当前的中国国情,确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来进行分配,那么兼顾公平与效率,并不是一件难于完成的事情。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现阶段的中国,我们拥有数量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在这一领域,我们拥有无可置疑的比较优势,当我们立足于此,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倾斜更多的资源时,所带来的效应是难于想象的。

由于具备竞争优势,使得这些产业能够更快地赚取利润,实现资本的最快速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中小企业的作用,绝对是未来十年中不可忽视的。

众所周知的是,在中国,中小企业所最缺乏的就是社会资源,这其中既包括了资本、同时也包括了政策上的照顾,而当国家将资源逐渐向中小企业、向民营企业倾斜的时候,所带来的是质的变化。

随着资源的流入,原本相对稀缺的资源开始逐渐变得相对丰富,而劳动力则从原来的相对丰富逐渐转变为相对稀缺,由此带来的,则是产业格局的嬗变。

当我们的产业逐渐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的时候,所标志的情势就完全不同了。

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带来的是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国民收入的增长,则又会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将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向中小企业倾斜,无疑是既有效率,又能够兼顾公平的方案。

正因为如此,一部分经济学家才大声疾呼,要求由国家出面,通过对民营中小企业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扶持,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经济学家厉以宁看来,为了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于应当对年营业额三十万元以下的个体户实施免税。

然而,在过去的岁月中,情形一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我们在资源的初次分配上,还没有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因此,当国家立足于更高的层面进行考量,将资源逐步向民营中小企业倾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民众的扶植时,也就意味着效率与公平这一困扰经济学者百年的命题,得到了现实意义中的解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解决方案只发生在经济体内部,并不需要依靠外界的因素,其意义不下于三十年前改变中国的那一场变革。

(9)期盼2020:一次财富的整合

对于经济增长而言,人口的增长,带来的是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一旦给予恰当的财富创造方式,由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必定能够使经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主题介绍:有关财富的新观念——更大的人口红利

9.1:有关财富的新观念

在我们的观念中,对于财富的定义秉承着传统的思路。

所谓财富,包含着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对于前者而言,凡是能够满足我们各种生产生活需要的物质就是财富,而精神上的财富,指的则是让我们感到愉悦舒畅的因素。

然而,按照这样的定义,就势必将出现概念上的残缺,从而将一大重要的财富遗漏在定义之外,从而造成财富流失的格局。

这一被遗忘在角落中的财富,就是被我们反复提及的人口。

在过去的岁月中,每当我们提到人口这一概念时,伴随的话题往往是人口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殊不知,这样的论调固然正确,却将其积极的一面抛出视野之外。

假如我们追溯历史就会发现,在生产技术稳定的农业社会中,财富增长的主要动力,都要依靠人口的增长,而当工业社会来临之后,随着生产技术的逐步提提高,技术也开始成为了财富增长的动力。

事实上,在人类社会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人口的增长就意味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然而当人口的增长速度阶段性地超越了资源发现和技术进步的速度时,就意味着人均财富拥有量的下降。

正如我们在上世纪60年代所遭遇的情形那样,由于人口在短期内出现超乎寻常的快速增长,使得资源的承受能力不堪重负,由此人们才将人口的增长,看作是对财富的消耗。

当时间来到21世纪之后,当工业社会的进程快速波及到中国时,我们才在制造业等领域中感受到,原来当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较大的时候,同样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样可以让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出高储蓄、高增长、高投资的形态。

对于经济增长而言,人口的增长,带来的是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一旦给予恰当的财富创造方式,由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必定能够使经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由此我们看到,如果我们将劳动看作是创造财富的源泉,那么人口则意味着劳动量与劳动力的代表,其最终形态则代表着与真金白银同等价值的财富。

9.2:更大的人口红利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以及人口素质的不断进步,当绝大多数成年人口的财富创造能力,超过了其财富的消耗能力时,其带来的结果就是社会财富的不断累积,从时间上来分别,只有出于这样的历史阶段,人口的财富价值才能更准确地显示出来。

那么按照这样的理论,事实上对于中国而言,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还远未过去。

首先,中国人口数量目前还在稳步稳定增长,其增额大约保持在每年2%左右。

其次,在70年代至80年代之间,中国经历了一次比较明显的出生潮,而这些人目前的年龄约为20到30岁,正逐渐步入人生消费的高峰期。

再者,在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中,15岁到50岁的青壮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人正好是消费的主力军,这也就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在中国起码还需要10年以上。

最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而比起农村人口而言,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在许多需求方面都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因此,未来的大批量城市人口,正构成了消费的主力军。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就势必需要对财富的观念进行一次修正,而这种修正的深层含义,则代表着一次对财富的整合,比起从外部寻找财富的方式而言,这种方式无疑更加积极,也更加简便,在未来的10年中,假如我们能够在这一层面上实现突破,其意义无异于在一场对财富的争夺中唾手得金。

(10)期盼2020:一个大国的崛起

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乃至于对于世界而言,中国的崛起都绝非是一个简单的偶然事件,它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机遇,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当我们有着对未来的足够期盼时,这种崛起就迟早会成为现实。

主题介绍:十年之后的大国崛起

10.1:十年之后的大国崛起

在本书的序章之中,我们曾经提到过的是:一个时代的伟大,在于其独特的功绩,在于其能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现在,我们必须对这一断言做出补充:

一个时代的伟大,不仅在于其功绩,更在于其孕育出创造这种功绩的国家!

横亘历史,我们看到的是,在每一个伟大的时代中,都有着观念的转变,都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效应,而导致这种观念转变,这种效应出现的,却往往是一两个大国而已。

在十五、十六世纪,由西班牙、葡萄牙所掀起的大航海运动,让人类第一次对世界有了清醒的认识,直到今天,我们还都沿着当日哥伦布与麦哲伦的航行轨迹,将全世界的国家联系在一起、

在十七世纪,由荷兰所带来的海上贸易高峰,彻底拓展了各大经济体之间的交流渠道。

在十八、十九世纪,由英国所引发的工业革命,不仅让人类得以享受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更让经济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时至今日,我们在工业上还沿用着蒸汽机、火车这些成果。

在二十世纪,由美国主导的又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开始进入文明的新纪元,而其所开发的流水线、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概念,更是让全球经济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人类文明所达到的新高度,莫不得益于此。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20年中,又一次全球性的根本变革同样由美国创生,一轮信息革命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人才,都跨越了国与国的界限,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流动,由此促生的全球产业分工,让全人类都得以利益均沾。

在这些伟大的时代中,我们看到的是革命性的变化,更看到了那些创造了伟大功绩的国家,莫不在当时崛起以至称雄。

现在,我们再次到达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不确定的因素要比任何一个过去的时代都多,然而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不确定的背后埋藏的是确定,所谓的不确定,也就意味着实现突破,创造奇迹的机会更多,更意味着创造伟大功绩的国家未必已经注定。

正是源于此,我们才立足于这种不确定的因素,努力寻找出其中可以确定的部分,利用确定的因素,来向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发起冲击。

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乃至于对于世界而言,中国的崛起都绝非是一个简单的偶然事件,它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机遇,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当我们有着对未来的足够期盼时,这种崛起就迟早会成为现实。

最后,当你结束了对本书的全部阅读之后,我们就要用一句比尔?盖茨的名言来作为全书的结束:

“20世纪80年代我愿意作为一个庸才生在美国,而现在,我一定选择作为一个天才出生在中国!”

所幸的是,我们都生长在这块土地上。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