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昆虫记
953200000022

第22章 蜣螂 (2)

这种像球一样的“梨”,是蜣螂用人们丢弃在原野上的废物做成的,但是原料要比做球的材料精细,因为这是给未来的孩子预备的食品。当孩子从卵里孵化出来的时候,还不能自己寻找食物,所以母亲把卵包在最适宜的食物里,这样孩子就不至于挨饿了。

卵是被放在“梨”比较狭窄的一端的,蜣螂妈妈在这里预备下一间精制透气的小房间,薄薄的墙壁,给它的小宝宝居住,使小宝宝生命最初的时候,可以呼吸到充足的空气。当这里的空气不够供给柔弱的小宝宝消耗时,它已经到梨的中央去吃食了,在梨的中央,也有少许空气。每个有生命的种子,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是需要空气的,就是鸟蛋的壳上也分布着无数个小孔。假如蜣螂的卵是在梨的大头一端,它就闷死了,因为那里的材料粘得很紧,还包有硬壳。

当然,梨子大的一头包上硬壳,也是有充分理由的。蜣螂的地穴是非常热的,有时候温度竟然达到沸点。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这种食物三四个星期后,就会被烘干变硬,不能再吃了。如果第一餐不是柔软的食物,而是石子一般硬得可怕的东西,小宝宝就会因为没有可口的食物,而被活活饿死。八月里,我就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牺牲者,这些可怜的小东西,烤死在一个个封闭的炉子里。为了减少这种危险,母蜣螂就用它强健而肥胖的前臂,拼命去压那梨子的外层,把它压成保护的硬壳,就像栗子的硬壳一样,用以抵抗外面的热度。在酷热的暑天,我们人类会把面包摆在封闭的锅里,保持面包的新鲜;昆虫也有自己的方法,蜣螂就这样用压力打成锅的样子,来保藏家族的面包。

你想知道这些梨子是怎么做成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蜣螂是把自己关闭在地下,专心从事这项工作的。做梨子的材料是由两种方法得来的。通常情况下,蜣螂用常法搓成球推向适当的地点,推行的过程中,球表面已经有些坚硬,并且粘上了一些泥土和细沙;如果在距离收集材料很近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储藏场所,蜣螂就把这些材料捆扎起来,直接运进洞,这样的圆球还很松软。后面的工作,简直是一种稀奇的艺术创作。

有一天,我见它把一块不成形的材料悄悄藏到地穴中去了。第二天,我到达它的工作场地时,发现这位艺术家正在工作,那块不成形的材料已经成功的变成了一个“梨”,它塑造这只“梨”时,用大腿轻轻敲击着,就像在日光下塑造圆球一样。“梨”的外形已经完全具备,而且很精致了。贴地的部分,已经敷上了细沙,其余的部分,也磨光得像玻璃一样,只是还没有细细地滚压过。

为了了解它工作的全部过程,我在工作室里,用大口玻璃瓶装满泥土,为母蜣螂做成人工地穴,并留下一个小孔以便观察。

蜣螂开始是做一个完整的圆球,然后环绕着圆球做一道圆环,在圆环上不断施加压力,直至圆环成为一条深沟,形成一个瓶颈的样子。这样,圆球的一端就做出了一个凸起,圆球变成了梨的形状。然后,它在凸起的中央用力向下压,压出一个凹穴,就像一个火山口。凹穴越压越深,边缘也越来越薄,最后形成一个袋。它把袋的内部磨光,把卵产在里面,袋的口上,也就是“梨”的尾端,再用一束纤维塞住。

用这样粗糙的塞子封口是很明智的,“梨”的其他部分蜣螂都用腿重重拍过,只有这里不拍。因为卵的尾端朝着封口,假如塞子压得过深,孩子就会感到痛苦。所以蜣螂把口轻轻塞住,却不把塞子压下去。它为自己的小宝宝考虑得多周到啊!

发育过程

古埃及人认为,蜣螂发育的过程是二十八天,恰巧是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这期间蜣螂把圆球埋在地下,球里的卵经过这四周起了变化。第二十九天,雌蜣螂回到埋球的地方,将球取出,投到尼罗河里。经河水一浸,一只蜣螂便从球里钻了出来。蜣螂是受了天体运转的启示,才这样行动的,它是地球上的一种“灵物”。但事实上,蜣螂的发育过程并不是这样的,我可以用观察记录来证明。

蜣螂在“梨”里面产卵约一个星期或十天之后,卵就孵化成幼虫了。小宝宝出生后,毫不迟疑地开始吃四周的墙壁,它聪明异常,总是朝厚的方向去吃,这样不至于把“梨”弄出小孔,使自己从空隙里掉出来。不久它就变得很肥胖了,不过样子实在很难看,背上隆起,皮肤透明。假如你把它拿出来,朝着光亮看,能看见它的内部器官。如果古代埃及人有机会看见这肥白的幼虫,看到它们的这种样子,是不会想象到它们将来会那样庄严美丽的。

在幼虫第一次蜕皮时,这个小家伙还未完全长成,但是蜣螂的基本形状已经能够辨别出来了。很少有昆虫能比这个小家伙更美丽,它的双翼盘在中央,像折叠的宽阔领带,前臂位于头部之下。它那半透明的黄色如蜜的色彩,真如琥珀雕成的一般晶莹。它差不多有四个星期保持着这个状态,到后来,重新再蜕掉一层皮。

第二次蜕皮后,它的颜色是红白色的,身体还很软弱。在变成檀木的黑色之前,它要换好几回衣服。每换一次衣服,颜色就深些,身体就强壮些。就这样,颜色逐渐变黑,硬度逐渐增加,直到披上角质的甲胄,才成长为完全成熟的蜣螂。

整个这个过程,它都是在地底下梨形的巢穴里完成的。它渴望着冲开漆黑坚硬的巢壳,享受灿烂阳光的照耀。但它能否获得成功,是要靠环境决定的。

它准备出来的时候,通常是在八月份。八月的天气,是一年中最干燥而且最炎热的。所以,如果没有雨水来软一软泥土,要想冲开硬壳,打破墙壁,仅凭这只幼虫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在这个干燥炎热的季节,即使最柔软的材料,烧在太阳的火炉里,也会变成无法通过的坚壁,早已成为硬砖头了。

我曾经做过这种试验,把几个干硬的梨形卵放在一个盒子里,保持盒子里的干燥。过了一段时间,或迟或早,盒子里都发出一种尖锐的摩擦声,这是囚徒们在用它们的头和前足的耙在里面刮墙壁。过了两三天,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于是我想帮助它们一下,就用小刀在两个梨形卵上戳开一个墙眼,但这两个小动物的努力并没有什么进展。不到两个星期,所有的壳内都沉寂了。这些被困的“囚徒”,用尽了力气,已经死了。

我又拿了一些同样硬的梨形卵,用湿布裹起来,放在瓶里,用木塞塞好,等湿气浸透,再取下湿布,把卵重新放到瓶子里。这次试验完全成功,硬壳被水分浸软后,都被囚徒们冲破。它们勇敢地用腿支持身体,把背部当作一条杠杆,认准一点又顶又撞。终于,墙壁破裂成碎片,被困的蜣螂从里面冲出来了。

在天然环境下,这些梨形卵在地下的时候,情形也是一样的。当土壤被八月的太阳烤干,硬得像砖头一样,这些长成的蜣螂要逃出牢狱,就不可能了。但偶尔下过一阵雨,硬壳回复从前的松软,它们再用腿挣扎,用背推撞,这样就能得到自由。

刚出来的时候,它并不关心食物,这时最需要的,是享受日光。它们跑到太阳地里,一动不动地取暖。

过一会儿,身体有了热量,它就要吃东西了。没有人教它,它也不需要学习,它像前辈一样,去收集有养分的东西,做一个食物的球,再去掘一个储藏所,储藏食物。这是天生的本事,它完全懂得怎样从事自己的工作。